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应对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2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干预前后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脑卒中残损评定法量表(SIAS)、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 2组回避、屈服、NIHSS、HAMA、HAMD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ADL、SIAS、CD-RISC、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够帮助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神...  相似文献   

2.
罗慧  高荣鹏  刘娥 《贵州医药》2022,(7):1176-1177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指导下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和观察组(根因分析指导下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干预)各40例,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CD-RISC、MCMQ、FACT-B量表。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力量、坚韧、乐观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CMQ回避、屈服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社会家庭、功能、情感及总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因分析指导下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干预能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优化患者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栓塞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脑动脉瘤栓塞患者83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42例和观察组(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41例。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自理能力。结果 两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团队合作模式联合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07~2020-09收治的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属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予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联合家属康复护理培训治疗,干预4个月。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运动功能量表(FMA)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4个月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4个月后干预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S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4个月后干预组PS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团队合作模式联合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领悟社会支持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长友  杨韧 《现代医药卫生》2015,(6):831-832,836
目的探讨中医针药与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针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量表(MESS)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5%(61/65)]高于对照组[75.38%(4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ADL、NIHSS及MESS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8、42 d 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药与心理疗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损伤修复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心理干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生活质量[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和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变化,比较干预1个月后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SI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LSBC和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3,84%(2/52),对照组15.38%(8/52),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延期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颅内破裂小动脉瘤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于发病72~96 h行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于发病72 h内行介入栓塞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远期预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及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3个月及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早期行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且远期预后评分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P<0.05);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接收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来说显著更低;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且QLQ-C30、FMA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更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缓解负性情绪,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规范化疼痛护理改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与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红篮球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规范化疼痛护理。两组均护理7 d,期间进行对应的随访及问卷调查。对比患者VAS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韧性[心理弹性(CD-RISC)量表]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和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时间点VAS,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疼痛护理内容加入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升心理韧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中晚期肝癌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肝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肝癌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改变、观察穿刺部位感染情况、做好患肢护理等。观察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对冠心病(CH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CHD稳定期患者207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114例)与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Connor-Dac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决策冲突量表(D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CD-RISC、DCS、GSES、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CD-RISC、DCS、GSES、SAQ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可有效提高CHD稳定期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可降低决策冲突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弹性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 年5月~2014 年5 月间本院收治的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46 例,回顾其护理干预方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6 例、接受舒适护理的观察组20 例。化疗结束后3 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前后,采用Conne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化疗后随访2 年并记录1、2 年生存率。结果 化疗后3 月,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CD-RISC 中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化疗前后舒适护理可优化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强化心理弹性,同时提升治疗后1 年生存率,但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门诊静脉滴注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门诊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有焦虑情绪者7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采用Zung SAS(焦虑自评量表)和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对干预前后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与中国老年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显著(P<0.05),与中国老年常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门诊静脉滴注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罗菊  陈玲燕  徐阳 《临床医药实践》2024,(4):314-316+320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EFT)联合低血糖指数膳食对糖尿病(DM)患者心理弹性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DM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基于此,对照组进行低血糖指数膳食护理,观察组进行EFT联合低血糖指数膳食护理,干预2周。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FBG和2 h PG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CD-RISC评分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T联合低血糖指数膳食能够降低DM患者血糖水平,缓解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89-92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两组生存质量,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并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6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6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胸痛持续时间、干预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改变,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为7.8%,对照组为10.7%,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即行血管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血管栓塞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应方案进行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值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再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简易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80例,男34例,女46例,年龄(58.63±7.62)岁。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CD-RISC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CD-RISC评分的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CD-RISC评分为(63.52±5.95)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术后并发症、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积极应对SCSQ评分、消极应对SCSQ评分的患者CD-RIS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并发症(β=-2.983,P<0.05)、心理护理(β=3.427,P<0.05)、社会支持(β=4.251,P<0.05)、积极应对SCSQ评分(β=2.154,P<0.05)、消极应对SCSQ评分(β=-2.476,P<0.05)均为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术后并发症、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积极应对SCSQ评分、消极应对SCSQ评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并且分析护理后血糖(GLU)、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GLU和AL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