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明国富  张辉 《肝脏》2011,16(6):514-514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系泡状棘球绦虫所致。分为肝棘球蚴病和肝泡球蚴病,吐鲁番地区是人体肝包虫病的多发区,对本区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对复杂肝包虫手术及残腔处理临床上仍比较棘手。现就我院1998至2009年收治的213例复杂肝包虫病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类棘球蚴病共有四种: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棘球蚴囊肿(囊型包囊虫病)、多房型棘球蚴(E.multi-locularis)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泡状包虫病)、E.vogeli引起的多囊性棘球蚴病和少头棘球蚴(E.oligarthrus)引起的少头棘球蚴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正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流行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川西青藏高原为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混合流行区,是我国棘球蚴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流行区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雅安等4个市(州)的35个县。为控制棘球蚴病流行,助力脱贫奔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中央、地方财政补助和科研项目支持下,四川省加大对棘球蚴病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4.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人感染多房棘球蚴绦虫的虫卵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研究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对于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通过查阅国内外包虫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文献,对建立棘球蚴病实验动物模型的保种、实验动物的选择、建模方法、评估手段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棘球蚴病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诊断寄生虫病试验中,细粒棘球蚴抗原的来源日益紧缺,而从实验动物啮齿类——泡状棘球蚴模型获取泡状棘球蚴抗原较方便。故本文作者用IFA以细粒棘球蚴和泡状棘球蚴的原头蚴抗原分别对同种和异种抗血清作比较研究,以探索同种抗原在改善泡状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质量及其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的可能性。所使用的泡状棘球蚴抗原材料取自实验性感染长爪沙鼠腹腔中的泡状棘球蚴,用胃蛋白酶溶液消化45分钟,从混悬液中可得到活的原头蚴。细粒棘球蚴抗原取自自然感染动物马的肝包虫囊液,经离心和洗涤后,获得  相似文献   

6.
泡状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和西南地区,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稳定、持续的动物模型可以帮助寻找合适的控制方法并筛选和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就泡状棘球蚴病的动物模型、防治现状等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36例经寄生虫学确诊的泡状棘球蚴病患者中,29例只患肝棘球蚴病,7例肺、脾、脑及肾亦被累及。8例曾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包虫病与囊虫病之间的鉴别方法,通过纯化羊肝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EgB)、泡球蚴组织抗原(Em2)、猪囊虫囊液抗原(Tsc2)后,分别检测包虫病、囊虫病,其它寄生虫病及正常对照观察组的血清,结果发现它们对相应寄生虫病的敏感性都在91%以上,对除绦虫病以外寄生虫病患及正常健康对照组都有较好的特异性,但它们各自对细粒棘球蚴病,泡状棘球蚴病和囊虫病的诊断都有程度不同的交叉反应,然而将上述抗原进行组合后再对同一标本进行检测,表明EgB单项阳性可以诊断细粒棘球蚴病,Em2单项阳性及Em2 EgB阳性可以基本诊断泡状棘球蚴病,Tsc2单项阳性可以诊断囊虫病患,Em2 EgB Tsc2同时阳性则考虑囊虫病可能性为大,乘下极少数的患Tsc2 Em2同时阳性则需根据临床表现考虑对囊虫病和泡状棘球蚴病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用丝裂霉素C实验治疗动物泡状棘球蚴病的疗效以及该药对泡状棘球蚴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与甲苯咪唑的疗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包虫病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肝、肺、心、肾等部位的寄生虫病,颅内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左右。脑包虫病分为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两类,前者多为原发性,常见于儿童,又称包虫囊肿,后者多为继发性,多见于成人,犹如恶性肿瘤对组织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1.
影响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棘球蚴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性,但各地区的流行程度差异较大。棘球蚴病的流行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生物、环境和社会等3个方面综述影响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时空分布特征,为棘球蚴病防控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绘制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 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逐年下降,新发病例检出率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北部,检出率较低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2010–2016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19、0.22、0.17、0.44、0.48、0.31和0.16,Z值均> 1.96,P值均< 0.05,提示此期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呈聚集分布。局部Moran’s I分析显示,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高?高”聚集区域和“低?低”聚集区域均呈一定聚集趋势。结论 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逐年下降,且呈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分布,应继续加强石渠、色达、德格、甘孜县和白玉县等重点地区的棘球蚴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生活史可涉及多种动物宿主,如有蹄类动物、啮齿类动物等中间宿主和食肉类动物终末宿主。自然界动物宿主间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循环与人体棘球蚴病传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动物宿主分布及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展棘球蚴病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感染长爪沙鼠60只,每只0.1mL,建立肝泡状棘球蚴长爪沙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无干预,40只)和实验组(抗OPN抗体干预,20只)。感染至100 d时剖杀所有长爪沙鼠,观察泡状棘球蚴生长和转移情况,取长爪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和转移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和转移灶中OPN及IL-10的表达情况。 结果 60只长爪沙鼠全部感染肝泡状棘球蚴。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可见OPN及IL-10不同程度的表达。模型组中OPN和IL-10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和65%(26/40),OPN及IL-10主要分布在肝泡状棘球蚴纤维囊壁,阳性产物均定位于细胞浆。65%(26/40)的长爪沙鼠模型经病理证实发生胸廓内淋巴结转移,伴有胸廓淋巴结转移的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OPN及IL-10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4.6% (22/26)、76.9%(20/26),均高于未发生胸廓淋巴结转移的肝泡状棘球蚴组织(50%、42.9%)(P﹤0.05)。实验组OPN和IL-10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35%(7/20)。OPN与IL-10表达呈正相关(r=0.605,P=0.000)。结论 OPN阳性表达可能与肝泡状棘球蚴的转移有关,OPN与IL-10可能在肝泡状棘球蚴的生长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时空分布特征,为棘球蚴病防控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绘制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 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逐年下降,新发病例检出率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北部,检出率较低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2010–2016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19、0.22、0.17、0.44、0.48、0.31和0.16,Z值均> 1.96,P值均< 0.05,提示此期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呈聚集分布。局部Moran’s I分析显示,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高?高”聚集区域和“低?低”聚集区域均呈一定聚集趋势。结论 2007–2017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新发病例检出率逐年下降,且呈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分布,应继续加强石渠、色达、德格、甘孜县和白玉县等重点地区的棘球蚴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棘球蚴病主要流行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最新进展,指出当前流行区内人群棘球蚴病防治知识匮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实现全民健康目标亟需努力的现状。同时,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探讨了现阶段棘球蚴病健康促进工作需紧密结合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战略要求的可行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肝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体肝脏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可分为肝细粒棘球蚴病及肝泡状棘球蚴病,以肝细粒棘球蚴病多见。本病多见于畜牧区,是我国西北地区及西南地区常见病,患病率在0.5%~5.0%。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兽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危害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目前,中药及中药联合治疗棘球蚴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棘球蚴病中药及中药联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人类棘球蚴病及新型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棘球蚴病的伤残权重,推算我国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各选取1家棘球蚴病定点医院,调查1个月内的所有棘球蚴病住院病例;每个省(自治区)抽取2个棘球蚴病流行县,每个县抽取25例棘球蚴病病例,共计200例。根据《国际功能、伤残健康分类》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编制棘球蚴病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棘球蚴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伤残权重,根据我国棘球蚴病的患病率、现患人数、不同严重程度的伤残权重和人口学资料,计算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从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分别收到调查问卷76、95、79、89份,共339份;有效问卷分别为76、91、79、88份,共3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3%(334/339)。男性占46.4%,女性占53.6%,平均年龄45.15(4~79)岁。细粒棘球蚴病病例占73.65%(246/334),多房棘球蚴病病例占24.85%(83/334),未分型病例占0.15%(5/334)。无症状、轻症、中症、重症、死亡病例分别占40.58%、40.88%、10.80%、5.26%、2.49%。棘球蚴病患者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为0.716,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0.735,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0.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4,P0.01)。男性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0.739,女性患者的为0.6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P0.01)。无症状、轻症、中症、重症、死亡的伤残权重分别为0.257、0.280、0.359、0.363和1.000,棘球蚴病平均伤残权重为0.302。人均伤残损失寿命年为1.864,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64年,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2.55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9,P0.01)。估算我国棘球蚴病的伤残损失寿命年为29.36万人年、减寿年数为2.88万人年,疾病负担为32.24万人年。结论棘球蚴病在我国的流行范围广,疾病负担重,对当地居民的危害不可忽视,亟需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0.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在新疆两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新疆呼图壁县和温宿县区域试验,验证以家犬(包括牧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方法 1987-1990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和1990-1994年在新疆温宿县分别建立棘球蚴病控制试验区,采用消灭病原以阻断循环链的控制策略,即“犬犬驱虫、 月月投药”的措施,对试验区所有家犬用吡喹酮药饵剂型进行预防性驱虫。实施控制措施后,每年在试验区检测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以评价驱虫效果。 结果 经过连续3~4年实施“犬犬驱虫、月月投药”措施,呼图壁县和温宿县的家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从实施前的18.5%和14.7%降为0;两县新生绵羊的棘球蚴平均感染率比控制模式实施前降低了85%以上。 结论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策略,即“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的措施对控制家犬的棘球绦虫病和绵羊的棘球蚴病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