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抽动障碍病因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Conners父母问卷、抽动障碍生活质量量表(GTS-QOL)。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品行行为、心神障碍、学习问题、焦虑、多动冲动、多动指数等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精神心理、强迫观念与行为等GTS-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抽动障碍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行为、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68例,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其中36例家长和患儿能坚持参加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并接受配合心理干预为干预组,其余32例家长和患儿偶尔参加或勉强参与和配合心理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化疗显效以及住院天数,并了解家长掌握疾病知识情况,对患儿和家长心理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家长疾病知识掌握为97.2%,高于对照组的75.0%(x2=54.73,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2%,低于对照组的65.6%(x2=56.90,P<0.05);干预组化疗显效率为72.2%,高于对照组的62.5%(x2=59.18,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25.68 +3.41)d,短于对照组的(29.51±4.07)d(t =3.85,P<0.05);两组出院时或化疗后抑郁(SDS)、焦虑(SAS)和疼痛(VAS)等指标均低于入院时或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07、3.95、4.36,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院时(t =3.70、4.51,均P<0.05);出院时两组家长SDS和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4.46,均P<0.05).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和情绪,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紧张恐惧情绪,减轻焦虑、抑郁和疼痛,降低并发症,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刘翠莹  朱菲 《贵州医药》2024,(1):167-168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家长疾病知晓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发热患儿及其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各53例,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的依从性及护理前后家长疾病知晓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组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患儿家长对疾病各项知识的知晓率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意外事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策略下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发热患儿家长的疾病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86例急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平均住院时间(3.84±0.57)d,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93.14±2.06)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平均住院时间(6.93±0.87)d,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84.56±3.93)分;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中的作用突出,其有助于提升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小儿并发症,并促使其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IKAP)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HIE患儿家长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应用I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儿家长HIE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在HIE知识、用药知识、康复知识掌握合格率以及宣教满意度、态度满意度、操作满意度、结果满意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在依从性及总依从率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KAP模式可以明显的提高HIE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改善患儿家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提供个性化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确诊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儿童66例,随机数字表设计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个性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控制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反跳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接受护理干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理解及配合程度,保障医护措施的顺利展开,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小儿发热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8日至2017年8月10日期间收治的发热患儿88例采用双色球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44例/组。比较两组发热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热患儿的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是小儿发热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在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05~2020-06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GD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多感官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多感官刺激联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干预8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时患儿发育商发展情况[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评分]与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8周时,两组个人社会、语言、精细动作、适应性、大运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大(P<0.05);观察组家长对康复训练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应用于GDD患儿康复中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智能结构与发育商,家长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主要体征康复情况、负性情绪消退情况;两组睡眠环境改善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体征显著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改患者中,可加快其症状消退速度,避免严重负性情绪出现,同时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低)儿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阳春地区2017年6~8月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先天性甲低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干预,持续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情况和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第6、12个月末的运动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干预能够促进先天性甲低儿童的头围生长,提高其运动、语言能力,改善心理运动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1.
李倩  王明  王亚丽  张雪松  张平  赵建  白琳 《河北医药》2023,(15):2298-2301
目的 探讨MR检查前学习-考试干预模式对提升儿童MR检查配合度及图像质量的效能,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招募需行MR检查的6~9岁儿童63例,纳入研究组21例,纳入对照组42例,所有入组病例在检查前进行MR检查认知评分及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VAS)评分。上述评分后,研究组采用学习-考试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后2组再次进行上述评分,然后进行MR检查。分别观察两种不同干预模式下患儿对MR检查认知及其恐惧情绪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对MR检查认知及恐惧情绪的变化程度的差异。MR检查完成后,由2名具有丰富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MR图像进行质量评分。观察2种不同干预模式下获得的MR图像的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不同干预模式下2组患儿对MR检查认知评分均高于基线(P<0.05),FVAS评分均低于基线(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对MR检查认知评分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 FVAS评分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R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检查前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儿童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行为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长发育与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中接收的3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为对照组患儿提供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神经行为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神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神经评分有显著提高,且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身高、体质量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较好;另外研究组患儿在人能、应物能、言语能、动作能等4个能区得分上同样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智能发育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提供早期神经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促进其生长发育与智能发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优质护理对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影响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全面优质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儿提供一般烧伤护理,评价两组患儿spence儿童焦虑评分、创面愈合用时及花费;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平均用时(15.45±2.10)d,低于对照组(20.36±3.36)d,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总花费(2.71±0.31)万,低于对照组(4.83±0.40)万,P 0.05。入院时两组患儿spence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观察组患儿spenc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率80.00%,高于对照组56.00%,(χ~2=13.235,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率2.00%,低于对照组12.00%,(χ~2=7.680,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提供的服务态度、皮肤护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烧伤患儿提供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不良情绪,缩短创面愈合用及花费,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骨科护理基础上,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能缓解患儿的疼痛,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使效果更加理想,可在今后工作中,普遍推广应用,更多患儿能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应用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湖南航天医院健康管理部接收的健康儿童中选取66例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干预,观察组予以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和各能区发育商以及行为问题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儿童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包括学习、品行、冲动-多动、心身、焦虑、多动指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能区发育商包括认知、社交、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全面开展系统化心理干预,更加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能为儿童健康成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干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针对性护理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满意率、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和家长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患儿家长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家长宣教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HIE患儿82例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疗法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等。采用盖赛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智能发育商(DQ)及运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在治疗后3、6、9、12个月DQ评分及1岁时运动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早期家长宣教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可有效防治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系统化家庭干预对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及家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本院儿科就诊的哮喘儿童60例,经电脑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基于此采取系统化家庭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前,两组患儿自我管理和干预指标及家长心理健康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3个月、6个月时,干预组患儿自我管理和干预指标及家长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家庭干预对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及家长心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可有效提升患儿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家长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FI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NICU治疗的新生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NICU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纳入家长角色参与,指导家长对新生儿进行一些非医学常规生活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生长发育情况及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家长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在矫正胎龄40周时NBNA总分及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护士指导下的家庭参与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满足家长育儿需要,有效缓解家长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对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与对照组(n=7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吸入治疗依从性评分、吸入技术评分及家长哮喘认知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14%(P 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FVC、PEF、P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AQL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疗效,患儿生活质量高,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