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L21/pET-24a/hVEGF121)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 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培养基、诱导时间及补料进行优化。结果 采用M9复合培养基、活化至对数生长期时诱导4 h以及以甘油为碳源连续流加补料的条件发酵,可使菌体量提高至68 g/L,rhVEGF121的表达量达菌体蛋白总量的23%。结论 该发酵工艺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rhVEGF12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1/HSP70/MAGE3融合蛋白基因重组工程菌E.coli.BL21/pET-MHM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 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NBS Bioflo Ⅳ 20 L发酵罐发酵,利用溶氧反馈-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活化时间、诱导浓度及时间、pH值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进行优化.结果 保持培养过程中40%的溶解氧,采用半合成培养基、活化至对数生长期时0.2 mmol/L IPTG诱导5 h以及以甘油为碳源连续流加补料的条件发酵,连续3批重复发酵,最终菌密度D(600)均达45~50时,菌体量可提高至70 g/L以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8%以上.结论 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3.
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M9-CA培养基、37℃活化4 h后以0.2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以甘油为碳源,在生长期和诱导期分别以40 ml/h和70 ml/h的速率连续流加补料,全程滴加氨水保持培养基pH值保持在7.5,调节转速控制溶解氧在40%左右。最终菌体产量提高至40 g/L以上,CR1-SCR15-18蛋白表达率达28%以上。结论高密度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CR1-SCR15-18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HSPC016基因重组工程菌发酵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人毛乳头细胞HSPC016基因重组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德国B.Brau公司C-10型5 L发酵罐批次发酵,通过对能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如不同培养基、不同葡萄糖浓度、营养物补充、pH及溶氧调节等进行优化,确定合适的培养条件和发酵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菌体单产可达45 g/L,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18%.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人毛乳头细胞HSPC016/pET-28a( )基因重组工程菌的收获和目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孟洁如  颜真  赵宁  张英起 《医学争鸣》2004,25(23):2144-2147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的中试发酵工艺,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 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如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溶氧范围及补料流加方式等进行优化. 结果:根据优化条件,连续三批重复发酵10 L工程菌,最终菌体密度均达A600 nm 25~30,菌体获得量均可达湿重50 g/L以上,目的蛋白表达量均为3.2×109 U/L以上. 结论:此发酵工艺具有周期短、产量高以及重复性稳定性好的特点,为下游纯化和进一步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组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德国B.Brau公司C-10型15 L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15 L发酵罐发酵工程菌,菌体收获量可达48.2g/L,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31.5%.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工程菌收获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影响表达SRH融合蛋白工程菌发酵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建立适宜SRH融合蛋白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pH、溶氧调控、诱导温度、诱导时机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建立SRH蛋白的发酵工艺,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对纯化后目的蛋白的溶栓活性和抗凝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优化后发酵条件为:发酵pH为7.0、溶氧为45%、菌体浓度达到OD600=8时开始诱导,诱导温度为41℃,诱导时间为4.5h。该发酵条件下得菌量为25g/L。SRH蛋白表达量为45%,并且90%以上为可溶性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5%以上,纯品SRH蛋白溶栓活性为1.80×104AU/mg,抗凝活性为100AU/mg。结论建立了SRH融合蛋白工程菌稳定的发酵工艺,该条件下SRH工程菌发酵蛋白表达量较高,多为可溶性表达,且杂蛋白较少,发酵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诱导重组人生长激素工程菌高效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诱导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工程菌高效表达的最佳条件,为中试及工业化发酵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质粒PBV-GH转化4种不同宿主菌,比较6种不同培养基在不同pH值、氧含量改变情况下,rhGH工程菌的生长和表达差异,筛选并确定最适宿主菌、最佳培养基及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结果 ①E.coli DH5α为最适宿主菌;②TB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③培养基pH7.5-7.8有利于目的蛋白的表达。④在半对数生长期(培养4-5h)迅速升温,且菌密度控制在D600nm3.0之前诱导可获得较高的重组蛋白表达量,rhGH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发酵时间为10h。结论 E.coli DH5α为rhGH高效表达的最适工程菌,E.coli DH5α/PBV-GH在pH7.5-7.8的TB培养基中发酵生长10h,可使菌量最佳扩增,目的产物rhGH表达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建立重组幽门螺杆菌多靶点疫苗工程菌(BIB)的高密度发酵及其蛋白纯化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放大工艺至50L发酵罐中,对影响目的蛋白收率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工作种子接种量、诱导剂浓度、诱导起始时间、诱导持续时间及诱导剂添加方式等进行优化验证;并利用rBIB蛋白高等电点特性(pI=9.05),在pH 7.0-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目的蛋白带正电荷,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对阳离子交换层析填料及纯化缓冲液的pH进行优化。结果经高密度发酵后BIB菌体产量为70g/L,蛋白表达量为32%;rBIB蛋白经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其纯度为91.8%。结论该工艺的初步建立为深入研究rBIB蛋白性质及其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UreB)融合基因工程菌BL21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德国B.Brau公司C-10型15L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15L发酵罐发酵工程菌,菌体收获量可达52.2g/L,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7%,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工程菌收获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建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先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经试验确定了rLTB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优化后工程菌菌体产量平均可达40.5 g/L,目的蛋白的表达率平均为30.6%.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工程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利用Bioengeering 3.7L自控式发酵罐,以分批培养和补料分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技术,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TB1/pMAL-hOCIFm,生产重组人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成熟肽(recombinant human 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 mature peptide,rhOCIFm)。通过对碳、氮源补加方式以及溶解氧等参数的控制,使工程菌E.coliTB1/pMAL-hOCIFm的发酵菌体OD600达到57.8,rhOCIFm与MBP融合蛋白(hOCIFm-MBP)的含量达到3.2g/L。本研究为工业化生产rhOCIFm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发酵罐中采用乳糖诱导高效表达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rhMn-SOD)的条件。方法:通过摇瓶和发酵罐培养研究了培养基、乳糖浓度、诱导时机、表达时间、溶氧条件、补料碳源种类对rhMn-SOD表达的影响。结果:乳糖诱导浓度为0.25%,溶氧浓度为40%~60%,用葡萄糖作为补料碳源进行高密度发酵,菌体密度A600达到28.98,菌体湿重达到60g/L,Mn-SOD活性达到18222.22U/g,比活为1057.5U/mg,实现了rhMn-SOD的高效表达。结论:对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为rhMn-SOD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培养大肠杆菌TG1/pGEX-hCT和高表达重组人降钙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高密度、高表达培养重组大肠杆菌TG1/pGEX-hCT,生长重组人降钙素(rhCT)。方法与结果:应用NBS BioFlo3000型5L自控发酵罐,采用分批培养和补料分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技术,控制碳源和氮源的补加,控制溶解氧,使重组菌E.coti TG1/pGEX hCT发酵光密度(D(600))达到58.6,人降钙素和GST融合蛋白(GST-hCT)的含量达到3.2g/L。结论:本研究为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抗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16 5单克隆抗体。方法 :构建人 VEGF16 5原核表达载体 p ET- 3a/ VEGF16 5 ,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纯化表达产物。用初步纯化的rh VEGF16 5免疫小鼠制成杂交瘤细胞 ,小鼠腹腔接种 ,收集腹水纯化后制成抗 rh VEGF16 5单克隆抗体。结果 :VEGF16 5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可被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中和 ,并表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本研究利用 DNA重组技术制备人 VEGF16 5 ,并利用它进一步制备了抗重组人VEGF16 5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Mut^s表型的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血管生长抑制素,表达阶段流加甘油—甲醇混合碳源以提高菌体密度和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水平,菌体密度可达174g/L,约是表达阶段采用甲醇为单一碳源的发酵过程的3倍。菌体密度的提高导致表达阶段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下降很快,当发酵液中的铵离子浓度低至40mmol/L时,影响了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改变pH调节方式并在发酵后期添加25mmol/L(NH4)2SO4使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维持在150mmol/L以上,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产量达到108m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大量发酵含有重组质粒pET-28/BPO的DH5-α大肠埃希菌,获得高效表达的M2蛋白,为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研究作准备。方法发酵过程中,溶氧控制在30%以上,温度37℃,基础培养基培养2.5 h后补加甘油作为碳源的补料,4 h后加入IPTG至终浓度1 mmol/L继续培养,诱导表达6 h,收集菌体,溶解后按每克细菌加8μl 50 mmol/L蛋白酶抑制剂PMSF,破菌后用安玛西亚金属螯和层析系统纯化目的蛋白。结果发酵液最终菌体密度约15 g/L,OD600约8.0。表达的蛋白在上清中约占40%~50%,包涵体约占50%~60%,纯化得到的蛋白浓度约0.6 g/L。结论分批补料并以甘油作为碳源,以IPTG为诱导剂,可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的M2蛋白。为后期深入研究PBC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培养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高密度发酵培养表达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hGLP-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表达hGLP-1的工程菌株E.coli BL21(DE3)/pGEX-hGLP-1.在500 ml三角摇瓶中进行了诱导条件的摸索实验,之后用5 L自控发酵罐对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培养,以获取hGLP-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hGLP-1).结果:采用分批培养和补料分批培养相结合的技术,控制碳源和氮源的补加,控制溶解氧的量,可使重组工程菌发酵光密度D600值达52,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8%,其含量达到2.1 g/L.用ESI质谱鉴定hGLP-1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一致.结论:本研究为大规模生产重组hGLP-1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