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其中髁状突骨折又占较大比例,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0%~25%[1、2、3]。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颌面部外伤病人中,髁状突骨折13例,占同期下颌骨骨折的18.6%,其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难度。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髁状突骨折13例,其中单纯髁状突骨折6例,伴多发性骨折7例(其中1例双侧髁状突骨折)。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7~50岁,平均40.29岁。外伤原因:车祸伤7例,打击伤3例,坠落伤和摔伤3例,均为间接性受力骨折。二、临床特点及治疗13例髁状突骨折患…  相似文献   

2.
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常发部位之一[1]。由于髁状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髁状突还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髁状突骨折治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颌骨的正常发育、颌牙合功能以及面部外形。作者自1980~1998年对105例儿童髁状突骨折病例的分析 ,从病因及治疗方面进行了总结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儿童髁状突骨折病例105例(120侧) ,占同期髁状突骨折618例的17 %。其中男89例 ,女16例 ,男女之比为5.56:1。年龄1.5~12岁 ,平均8.4岁。其中单侧髁状突骨折90例(85.7…  相似文献   

3.
眶内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检查对眶内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摄眼眶X线片和眼眶CT横断扫描,其中9例加扫眼眶冠状位。结果23例中,眶内壁骨折12例,底壁骨折9例,顶壁骨折2例,8例无直接骨折征像(约占348%)。结论CT检查对眶内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对有外伤史,临床怀疑有骨折,应常规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4.
髁状突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骨折之一 ,通常治疗方法有两种 :(1)开放复位 :骨间固定。 (2 )保守治疗即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手术开放复位目前亦多采用耳前及颌下切口 ,复位后钢丝结扎。我们采用颌下切口使髁状突骨折复位 ,然后用克氏针固定并配合颌间牵引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 6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8~ 4 2岁 ,经过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髁状突骨折 ,髁状突内移。 4例为单侧髁状突骨折 ,2例为双侧骨折髁状突骨折 ,双侧髁状突骨折病人中 1例一侧为粉碎性骨折 ,故仅行单侧 (未粉碎侧 )…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临床上常见 ,诊断主要靠X线拍片检查 ,骨折错位时诊断容易 ,但隐匿性骨折常规X线检查常因未显示骨折线而被漏诊。笔者收集1988年9月~1999年8月间 ,第一次X线拍片漏诊 ,数天后再次拍片或通过CT、MRI检查才明确骨折的9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 ,女4例 ;年龄26~71岁 ,平均48.5岁 ,均有外伤史。首次就诊时间 :出现症状后1小时至6天。按骨折部位分类 [1]:头下型4例 ,头颈型3例 ,颈基型2例。按骨折移位程度 ,9例均为Garden分型Ⅰ型或Ⅱ型。2、确诊方法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是人体的突出外露部分,因髁状突及颈部骨质较为薄弱而且曲屈,受外伤后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现将我科1990年以来收治43例髁状突及颈部骨折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 下颌骨髁状突及颈部骨折共43例,男32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4~57岁,其中20~40  相似文献   

7.
颌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的不同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25例不同类型的上、下颌骨骨折的常规X线、常规横断位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技术的显示情况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于下颌骨体部、角部和升支骨折,三种影像学都能很好的显示;对于髁状突和喙突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优于常规X线和常规横断位CT扫描;常规X线显示上颌骨骨折较差,而常规横断位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的准确性比较接近。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和立体的显示颌骨骨折线。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为提高骨折显示的准确率,根据骨折部位结合患者的经济条件,联合应用比较妥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显示颌骨骨折线的优缺点。方法:对21例不同类型的颌骨骨折进行口腔曲面断层片、CT和三维CT成像检查骨折线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并与手术中骨折线对照。结果:对下颌骨体部、角部骨折三种影像学方法显示无明显差异,对下颌骨升支、髁状突骨折的显示口腔曲面断层片和三维CT准确,而CT则显示较差;对上颌骨骨折,口腔曲面断层片显示较差,三维CT显示最准确直观。结论:3种影像学方法对上下颌骨骨折的显示因不同部位而有差异,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检诊情况选择影像学方法或相互结合,可以提高骨折线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误治与纠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5岁。于 1999年 9月骑摩托车跌倒致伤下颌部 ,当时颏部有伤口 ,张口障碍 ,两侧外耳道出血。伤后在某医院急诊 ,发现下颌骨颏部骨折即行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因不能咀嚼被转入另一医院治疗。经CT检查证实两侧髁状突均骨折并严重脱位 ,遂于伤后两周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耳前切口 ,因两侧髁突严重脱位、复位困难 ,故行髁突摘除术。术后用弹力牵引以期恢复正常咬合。然而牵引持续 1月余无效 ,于 1999年 11月来我院求诊。检查 :面部明显畸形 ,颏部后退呈鸟喙状 ,全口牙列仅 77舌尖与 6 6颊尖相接触。CT扫描显示 :下颌骨整体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成年人下颌骨髁突骨折不同类型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年来髁突骨折26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为咬合错乱,开口受限Ⅱ~Ⅲ度,且正侧位轴向髁突移位,但≤30°,或髁突向下移位,但≤5 mm。按骨折类型分3类:囊内骨折;髁颈骨折;髁颈下骨折。每类分2型:单侧骨折和双侧骨折。同类型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闭合性治疗组和开放性治疗组。结果:开放性治疗后的双侧囊内骨折、单双侧髁颈骨折、双侧髁颈下骨折咬合功能疗效评估满意度高于闭合性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伴有髁突移位者,开放性治疗有利于咬合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伴有双侧骨折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