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6-2000年收治的6例纵隔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有临床非特异性症状者4例。2例为查体胸片发现纵隔阴影。4例肿瘤位于前纵隔,中,后纵隔各1例,2例术前明确诊断。5例囊性淋巴管瘤完整切除。1例囊壁少量残留,术后长期随诊无复发。结论: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外科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愈后好。  相似文献   

2.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25 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神经源性肿瘤占同期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22 .0 % (125/568) 。其中神经鞘瘤48 .9 % (61/125) ,神经纤维瘤27 .2 % (34/125) ,节细胞神经瘤13 .6 % (17/125) ,其他少见肿瘤10 .4 % (13/125) 。无临床症状而于查体时发现78例,占62 .4 % 。肿瘤位于后纵隔117 例。手术切除率98 .4 % (123/12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0 % (5/125) ,手术死亡率0 .8 % 。恶性肿瘤的3 年生存率18 .2 % 。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相关,无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治疗,不同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方法 7例纵隔淋巴管瘤,男3例,女4例;术前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内有囊性肿块。所有病例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胸部正中切口4例,1例行右胸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2例颈部锁骨上窝竖切口。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顺利,囊肿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 结论 纵隔淋巴管瘤属良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微创技术和腔镜外科的发展,多数包膜完整的纵隔淋巴管瘤可通过微创或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4.
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12例的临床治疗结果,其占纵隔肿瘤的2.88%。有临床非特异性症状者8例,4例为查体胸片发现纵隔内阴影。9例位于前上纵隔,3例在后纵隔。术前10例未能正确诊断。8例囊状淋巴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完全切除,4例纤维-血管-淋巴管瘤因侵犯周围脏器未能切净,但尽多切除残留囊壁并缝扎囊壁创面。病理诊断包括4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纤维-血管-淋巴管瘤。随诊1年至23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成人腹部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其进行总结、讨论,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罕见腹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要点。结果:5例病变中,女性4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37~59岁(平均51.6岁)。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其余3例均以腹部包块伴或不伴腹痛、腹胀为首发症状。3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2例分别伴有外伤及输血史。病变体积均较大,最大径从4.3~33cm不等。呈爬行性或塑形生长,边界尚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致使临近组织结构受压移位。病变呈囊性者2例;囊实性者1例,其内可见线样钙化影;实质性者2例,病变周围可见清晰的包膜结构环绕。增强扫描病变部分示病灶囊壁及包膜轻度强化,部分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成分。病理证实4例为囊性淋巴管瘤,1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其中1例来源于脾脏,3例位于腹腔,1例位于腹膜后。确诊后均经手术完整切除,术后3年未见复发。结论:淋巴管瘤是成人腹部极少见的占位性病变,CT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根据其CT图像及临床资料特点,尤其是当患者有明确手术及外伤史,且病变为囊性并呈“爬行性生长”、临床出现巨大占位与轻微占位效应不相称时,首先考虑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并在与腹部其他病变甄别后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子宫囊性淋巴管瘤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子宫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45岁,因“间歇性腹部胀痛2年,发现腹部肿块1年余”入院,结合入院相关检查,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囊性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子宫体前壁可见一囊性肿瘤,囊液呈淡黄色、清亮,囊内壁光滑,囊腔与子宫腔不通;镜下见囊壁内衬一层被覆单层扁平细胞,囊壁平滑肌间见淋巴网状结构,囊腔内见纤维蛋白物及少许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D2-40阳性、CKpan弱阳性。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囊性淋巴管瘤。术后未行特殊治疗,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征象。结论 子宫囊性淋巴管瘤少见,临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及盆腔包块多见,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需要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胰腺囊性肿瘤15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分析了 1987年 1月 12日~ 2 0 0 4年 1月 17日外科治疗 15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诊断率 60 0 % ( 9/15 ) ,手术切除率 73 3 % ( 11/15 ) ,术后 7个月~ 16年随访率 80 0 % ( 12 /15 ) ,无复发者 83 3 % ( 10 /12 ) ,2例黏液性囊腺癌术后 6及 8年仍健在。分析结果提示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B超、CT)、实验室检查、囊内液肿瘤标记物、酶及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 ,可提高诊断率 ;本病手术切除率及治愈率较高 ,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右心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0月 -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右心黏液瘤病例 (其中右心房黏液瘤 19例 ,右心室黏液瘤 5例 )。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 ,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19例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 ,随访 2 0例 ,时间 1个月~ 6年 ,心功能 (NYHA分级 ) :Ⅰ级 11例 ,Ⅱ级 5例 ,Ⅲ级 2例。 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 ,1例复发再次手术 ,复发率 5 % ,效果良好。结论 :右心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手术效果满意 ,复发率低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 ,应重视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良性肿瘤 5例均为平滑肌瘤 ;恶性肿瘤 2 8例 ,其中平滑肌肉瘤 13例 (4 6 4 % ) ,淋巴肉瘤 11例 (39 2 % ) ,腺癌 3例 (10 7% ) ,类癌 1例 (3 5 % )。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及可靠的诊断方法 ,内窥镜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主要诊断手段。 5 3 6 %的恶性病例在手术时已有远处转移 ,仅 13例(4 6 4 % )行根治性切除。根治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为 4 6 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对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少见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的CT特征、临床表现、病理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治要点.结果:11例病例中,5例因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其余6例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9例病变体积较大,最大径约5~15cm,其余2例最大径约2~3cm.CT平扫肿瘤均呈囊实性,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其中2例可见多发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6例病变实性部分呈条絮状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囊壁及包膜轻度强化.病理证实11例病变均为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经手术完整切除后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极少见,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CT平扫结合增强检查显示腹膜后巨大囊实性肿块与隐匿的临床表现不匹配时需考虑到良性神经鞘瘤的可能,在与腹膜后其他常见肿瘤仔细甄别后方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膈疝2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隔疝的临床特点 ,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自195 8以来 932 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的 2 4例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率为 0 2 6 %。在术后 4d内早期发生的 9例中 ,仅 1例出现相关症状 ,而在其余 15例中 11例有明显症状。本组 3例为绞窄性疝 ,4例为滑动疝。 2 1例通过正侧位胸片或床旁相确诊 ,2例通过钡餐灌肠确诊 ,1例则在因其他并发症二次开胸时发现。 2 3例行手术治疗 ,15例经胸部切口 ,6例经腹部切口 ,2例为胸腹联合切口。 2 1例修补成功 ,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为 9 5 %。结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个相对少见 ,但有较高死亡率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的膈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 ,及时清晰的床旁相是诊断的关键。膈疝一旦确诊 ,应及时手术 ,手术入路以经胸途径为佳。膈疝发生的原因既有手术操作的不当 ,也有患者自身素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病理证实的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moid carcinoma,PMEC)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为PMEC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近期2例行符合线路显像(SPECT)检查。肿瘤分化程度的确定参照WHO关于涎腺肿瘤的分类,分为高分化(4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4例)。结果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43岁。其中7例有临床症状。9例行手术治疗,无手术相关死亡。4例低分化者中2例肺门淋巴结有转移,细胞异型性明显;4例高分化者中1例有肺门淋巴结转移。高、中分化者共6例,术后随访3-15年均存活,未发现复发与转移。低分化4例中1例确诊时广泛转移,未经治疗,3个月后死亡;另3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确诊时已出现肾上腺转移,行左。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左肺下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6个周期,随访8个月,无复发、转移;另2例肺叶切除术后分别随访25和37个月,均存活。结论PMEC起病隐匿,易误诊、漏诊,诊断依赖病理检查。PMEC可见远处转移。建议常规行肺门淋巴结清扫,并至少对纵隔淋巴结进行采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胸腔镜微创外科与传统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性分析214例经胸腔镜微创外科或传统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胸腺肿瘤108例,神经源性肿瘤29例,生殖细胞肿瘤26例,纵隔囊肿20例,间叶源性肿瘤15例,胸内异位组织肿瘤11例,淋巴瘤2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2例,膈肌恶性纤维性肿瘤1例。结果经胸腔镜术式组(n=84)与传统术式组(n=130)的性别、年龄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胸腔引流量[(677.68±102.26)mL vs (723.69±124.48)mL,P=0.005]和肿瘤最大径[(5.35±1.75)cm vs (8.61±3.91)cm,P=0.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经胸腔镜切除是重要可行的手术方式,对于体积较大或外侵状态复杂者传统开式手术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4.
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石蜡标本行CD117、CD34、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A)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本组仅2例术前经食管镜活检获得病理确诊,2例考虑为食管癌,1例诊断为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诊断2例合并鳞状上皮癌.3例行食管部分切除获得长期生存;1例行肿物切除加术后放疗,3年半后死亡;1例行探查术,7个月后死亡.免疫组化检查,CD117和CD34均为阴性,4例SMA阴性,1例阳性.结论仅部分食管平滑肌肉瘤术前可以确诊;对于术前未确诊的食管肿瘤和侵犯食管壁而未能确定其来源的纵隔肿瘤,需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食管平滑肌肉瘤需行CD117、CD34和SMA等免疫组化检查以排除间质瘤;本病行食管部分切除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外科手术在甲状腺淋巴瘤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在甲状腺淋巴瘤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14例甲状腺淋巴瘤患者中,行细针穿刺1例,切取活检4例,甲状腺腺叶切除8例,全甲状腺切除1例。单纯放疗4例,单纯化疗2例,放疗加化疗7例,术后拒绝放化疗1例。结果 1例穿刺细胞学无分类,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11例,T细胞来源2例。随诊期间7例无瘤生存,3例死于肿瘤,1例死于并发症,2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失随。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N2)的外科治疗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2)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科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325例N2 NSCLC的外科治疗效果和经验。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19.6%,其中根治性切除者高于姑息性切除者,鳞癌高于腺癌,行袖式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者高于常规肺叶切除者,纵隔淋巴结转移1~3枚者高于〉3枚者,术后综合治疗者高于单一外科治疗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T3、T4以及M1患者均无5年生存者。结论 对于N2 NSCLC肿瘤为Tl或T2、病理类型为非腺癌以及纵隔转移淋巴结〈4枚者,外科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肿瘤为T3的患者,外科治疗可能并非良策,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以及肺门和纵隔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是病变分期和生存率提高的关键所在,术后综合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远期生存,尤其适用于有肿瘤残留和(或)纵隔转移淋巴结〉3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标准的纵隔镜检查术和扩大的纵隔镜检查术,对胸部CT等检查发现的纵隔肿物实施检查,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凸以下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8例获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恶性病变占51.7%(30/58),良性病变占48.3%(28/58)。恶性病变中以小细胞未分化癌为多见,占恶性病变的36.7%(11/30);其次为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