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和简明神经精神量表(NPI-Q)对102例痴呆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痴呆患者的妄想、幻觉、抑郁、焦虑、易激惹症状评分与MMSE量表总分、ADL量表总分有显著相关(P<0.05),妄想症状评分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行为紊乱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NPI-Q量表总分与MMSE量表总分、ADL量表总分有显著相关(P<0.05),与病程的无显著相关;2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D)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显著高于男性AD组(P<0.05),女性AD组的妄想、幻觉症状评分和量表总分显著高于男性血管性痴呆组(P<0.05);3回归分析MMSE评分和痴呆类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痴呆患者BPSD的发生及表现出的严重程度,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认知功能水平相对较好和痴呆类型为AD的患者,总体上BPSD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643名55岁以上老人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试结果,其中包括痴呆组133名,符合美国 DSM-Ⅲ-R 痴呆诊断标准;非痴呆组510名。结果发现:两组之间总均分差异显著;影响总分的因素包括个体文化程度、年龄、性别、个体的心境状态和听力;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划分的阳性界值,敏感性达91.73%,特异性达83.73%;重复测试稳定性好。HDS 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痴呆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发生、数量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CSVD非痴呆患者行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检查。将CMB阳性28例作为CMB阳性组,从128例CMB阴性患者中选取28例与阳性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者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分别评估患者的全脑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分项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MB阳性组MMSE总分及MoCA总分明显降低(P=0.000,P=0.000),脑白质损害、腔隙性梗死灶明显升高(P=0.001,P=0.000)。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脑白质损害及腔隙性梗死灶作为协变量,CMB数量与MMSE总分(r=-0.778,P=0.000)、MoCA总分(r=-0.783,P=0.000)、视空间及执行功能(r=-0.591,P=0.003)、注意及计算能力(r=-0.539,P=0.008)呈负相关,与命名、语言、抽象概括、延迟记忆、定向力无相关性。结论 CMB数量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CMB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D病人轻度认知障碍(PD-MCI)的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27例非痴呆PD病人,依据MoCA评分将病人分为PD认知正常(PD-NC)组及PD-MCI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D-MCI的相关因素。结果非痴呆PD病人中有45.67%存在PD-MCI。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发病年龄(早发型、晚发型)、受教育年限、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血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UPDRS-Ⅲ评分及Hcy水平是PD-MCI的危险因素,而高教育水平是保护因素。此外,PD-MCI组的UPDRS-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PD-NC组,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L-39)评分低于PD-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病人血Hcy水平越高、运动障碍越严重、受教育水平越低,其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就越高。此外,PD-MCI病人比PD-NC病人的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刺五加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82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及盐酸多奈哌齐,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瑞文测验联合型(CRT) 及临床记忆量表(CMS) 的检测.结果 ①CRT评分:除知觉障碍评分外,观察组治疗后的类同比较、比较推理、系列关系、抽象思维、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MS评分:除了图像回忆外,观察组治疗后的联想学习、指向记忆、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五加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美金刚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期痴呆有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美金刚组(美金刚+多奈哌齐+尼莫地平)31例,对照组(多奈哌齐+尼莫地平)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神经精神科问卷(NPI)的评估。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多见。美金刚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MMSE、CDR及各项症状的N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金刚组患者治疗12周后激越/攻击行为、焦虑、易激惹/不稳定性、情感高涨/欣快、夜间行为异常、食欲进食改变的NPI评分及NPI总分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易激惹/不稳定性、夜间行为异常、食欲进食改变的NPI评分及NPI总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金刚组患者治疗12周后MMSE评分、激越/攻击行为、易激惹/不稳定性、食欲进食改变的NPI评分及NPI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美金刚能有效改善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 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银杏叶制剂金纳多治疗组与脑复康对照组 ,全部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 3、6月 ,分别测试其智能及社会功能状态 ,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社会功能活动检查量表 (FAQ)。  结果  治疗 3月和 6月后 ,治疗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FAQ评分于治疗 6月后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银杏叶制剂能持续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及社会功能 ,能延缓痴呆的发展 ,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肉苁蓉总苷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和血清p-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98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9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治疗,治疗组采用肉苁蓉总苷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及血清p-tau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与82.83%,P0.05),治疗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及血清p-tau浓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且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苁蓉总苷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病人血清P-tau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长寿老人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90岁),应用中文版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其分值与相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完成调查共778例,MMSE分值与性别、年龄、躯体生活自理量、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ADL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分量记忆、注意、回忆、语言及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男性MMSE成绩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间的定向力、注意、语言能力、MMSE总分和ADL总分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96~98岁组间的智力正常者与异常者差异显著(P<0.01),女性组除105~108岁组外,其余组智力低下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智力正常者(P<0.01).结论 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的认知功能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脑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关系。方法同期选择脑卒中患者129例作为脑卒中组,其他疾病患者76例为对照组,健康老年人41例为正常组。6个月后将脑卒中组患者按其是否符合痴呆诊断标准又分为PSD组(65例)和非PSD组(64例),发病时及6个月后测血IGF-1及认知功能量表测定。结果脑卒中组IGF-1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8,P=0.06),与正常组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9,P=0.006);PSD组IGF-1水平比其他3组均低,4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43,P=0.013);发病6个月后,PSD组IGF-1保持较低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发现与PSD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I、GF-1及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分析发现血IGF-1水平与一般认知功能水平相关,其中空间结构能力、注意、短时记忆与瞬间记忆受影响比较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时低IGF-1水平者,其发生PSD的可能性大;血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12例,失访7例,根据痴呆情况分为痴呆组140例和非痴呆组365例,收集入选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痴呆的预测价值。结果 痴呆组饮酒、家族痴呆史、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独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缓激肽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组,规律运动、规律抗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比例及基线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基线尿酸、Hcy、缓激肽与基线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1)。尿酸、Hcy、缓激肽三者联合预测痴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20~0.948,P=0.000)。结论 饮酒史、家族痴呆史、甲状腺功能减退、规律运动、居住情况、规律抗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基线MoCA评分、尿酸、Hcy、缓激肽是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展为痴呆的影响因素,而尿酸、Hcy、缓激肽联合对痴呆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老年人快速认知筛查测验识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早期痴呆(AD)的效能。方法 60岁及以上的轻度AD患者84例、MCI患者112例、正常老人(NC)196例,采用老年人快速认知筛查测验(QCST-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进行认知功能评估。QCST-E分别测量12个认知领域:即刻记忆、实物命名、视觉空间、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抽象能力、听觉模仿、视觉模仿、动作指令、延迟记忆、简单计算、时空定向,最高总分83分,得分越低,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结果轻度AD组、MCI组、NC组QCST-E总分分别为(51.47±3.91)分、(61.47±2.96)分、(72.60±3.01)分,差异显著(P<0.01)。QCST-E各领域和总分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及MMSE、ADL、CCAS得分显著相关(均P<0.01)。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制定QCST-E的划界分,其中QCST-E总分识别MCI与正常老人的总体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94.5%,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95%CI:0.857~0.963);识别MCI与轻度AD的总体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88.6%,AUC值为0.898(95%CI:0.845~0.940)。结论老年人快速认知筛查测验内容全面、简便易行,识别MC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良好。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镜像书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镜像书写。方法共测定老年性痴呆患者33例和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并分别以文化程度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利手测定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总体衰退量表测定,并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中书写部分进行检查。老年性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用Hachinski缺血量表进行检测。结果老年性痴呆组有镜像书写者17例(51.51%),血管性痴呆组中有镜像书写者23例(76.60%),相对应的对照组镜像书写分别为2例(6.06%)和7例(23.30%)。老年性痴呆组与血管性痴呆组镜像书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性痴呆组的镜像书写程度〔(5.69±3.74)%〕比血管性痴呆组〔(3.75±2.99)%〕重(P<0.05),但前者的文化水平比后者高,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2.52±4.12)年和(9.97±3.53)年。结论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患者镜像书写的发生率较健康老年人高。镜像书写可作为脑功能衰退的筛选检查,其结果可提示痴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居家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社会活动功能量表(FA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郑州市中原区207例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家族史情况、饮酒情况、记忆力状况、娱乐活动参与情况的老年人MMSE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199,P<0.01)。社会活动功能总分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677,P<0.01)。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总分与MMSE总分呈正相关(r=0.194、0.164、0.187,均P0.05)。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文化程度、慢性病家族史、社会活动功能总分对居家老年人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居家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促进其认知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对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诊断效力。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江苏省老年医院就诊的老年人269例,其中认知正常者139例(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63例(MCI组),痴呆者67例(痴呆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ACE-R量表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比较3组的ACE-R总分及各个子项目评分,并绘制ROC曲线,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的方法观察ACE-R对MCI及痴呆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1)正常组ACE-R总分及MMSE评分分别为(83.94±7.41)分,(28.40±1.29)分,MCI组评分为(67.76±10.97)分和(23.78±1.62)分,痴呆组评分为:(36.09±15.66)分和(14.64±4.74)分。3组间ACE-R总分、MMSE评分及各子项目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ACE-R量表以74/75作为分界值时筛查MCI灵敏度达93.5%,特异度达到65.1%,以65/66作为分界值时筛查痴呆灵敏度达98.6%,特异度达到98.3%。(3)ACE-R量表和MMSE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926,P0.01)。(4)年龄及性别对ACE-R分值有影响,教育年限对ACE-R分值无影响。结论 ACE-R量表可以很好地反映CI病人相关认知域受损情况,可有效筛查MCI及痴呆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麻素与多夸哌齐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4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多奈哌齐组(对照组)、多奈哌齐联合天麻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简易智能量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及脑电图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显示2组痴呆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脑电图表现均有明显改善,而药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天麻素联合多奈哌齐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脑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脑白质病变(WML)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1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IR指数;评估其认知功能,在MRI上判断WML级别,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中IR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WML级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痴呆组中IR指数、年龄、WML级别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且较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ML组与非WML组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总分以及除抽象以外的两量表各分项认知功能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与非IR组在MoCA总分、MMSE总分、语言、即刻记忆、语言和视空间能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象、注意力和计算力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IR、HbA1c、WML级别是MCI的危险因素;IR、年龄、WML级别是痴呆的危险因素。WML会明显损害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功能。IR会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即刻记忆、语言和视空间能力受损,并会明显损害其抽象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及情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SVD患者216例,检测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估患者情感状况,根据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情感障碍组与非情感障碍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CSVD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依据MoCA总分,216例CSVD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144例和非认知障碍组72例;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年龄大、糖化血红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为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均<0.05),受教育年限>12年、高密度脂蛋白低、游离T3水平低是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均<0.05)。依据HAMA14...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实用老年医学》2014,(10):872-87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干预1月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及Bathel指数量表(BI)对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HDS评分及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有效地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布南色林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南色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CES辅助治疗,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阴性症状、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总分和不良反应量表条目平均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布南色林联合CES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疗效,增强其社会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