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昌江县王下乡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与微小按蚊季节消长与疟疾发病率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饵半通宵诱捕蚊媒计算按蚊密度和根据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病人和原因不明的"三热"病人采血涂片境检,以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为疟疾感染者。结果当地主要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与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种群密度高峰在4~5月与9~11月,微小按蚊种群密度高峰在4~5月与8月~10月;同此时间,疟疾发病最高分别为5.10%与7.97%。显然,疟疾发病高峰与传疟媒介种群密度密切相关。结论王下地区以大劣按蚊与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疟疾流行的高危环境因素依然存在,疟疾流行仍然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由雌性按蚊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及恶性疟等4种。目前疟疾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07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每年新发病人1.5亿,热带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逾百万。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及恶性疟。间日疟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山东5省,发病数几占总数的70%。恶性疟主要流行于两广、云贵等地,海南岛尤较多见。偶见三日疟及卵形疟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是我国南方山区主要的传疟媒介,巴拉巴按蚊(A.balabacensis)则是我国海南岛山林地区重要的传疟媒介.过去主要是从这两种按蚊的生态和自然腺感染率来研究它们与疟疾流行的关系,至于它们对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  相似文献   

4.
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是北纬25至33度线地区的疟疾病主要媒介蚊种之一。在25度线以南地区其传疟作用未明.上思县百包位于北纬22度,经调查发现雷氏按蚊主栖人房,其密度季节消长与居民疟疾病逐月发病关系密切,解剖该蚊发现孵囊阳性和子孢子阳性,证明该蚊是当地疟疾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正>建阳市地处武夷山区、为间日疟流行区,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通过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控制疟疾流行,为探讨灭疟后期疟疾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1989~1991年本市发病539例疟疾病  相似文献   

6.
经过两年两次的调查,万宁县东沃乡新华管区南荣渔民点,1988年疟疾暴发流行,年发病为100%,月平均发病8.62人次,流行延续时间长达206天;捕获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该蚊的主要孽生地为自然泉水沟;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为11.11%(其中:间日疟占66.67%)。  相似文献   

7.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反复发作者可伴贫血和脾大.近两年我科收治疟疾病例10余例,均有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经治疗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分类和流行病学 1.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1.2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疟疾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病,而疟原虫来自母体的疾病。其症状和体征均不特异,因此常误诊。由于本病发病率不高,目前国内只有百余例报导[1]。现将我院资料完整,诊断确切的7例先天性疟疾加以分析报告。1临床资料详见附表。2讨论本县地处北纬25°,属非稳定性中度疟区,3种疟疾均存在,间日疟最为普遍。先天性疟疾的诊断要点:(1)母体有疟史或母体在妊娠期或分娩前后有典型疟疾发作;(2)患婴有疟疾临床症状且出生于非疟区或非流行季节,生后无输血史;(3)母体及患婴末梢血检同时查获同种疟原虫即可确诊。但母体末梢血栓阴性,也不…  相似文献   

9.
<正> 疟疾是经按蚊传播,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定时发作,伴有贫血、脾肿大为主要特征。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它广泛分布在北纬60℃至南纬40℃之间的147个国家和地区,40%以上的世界人口不同程度地受到疟疾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报导,但多属黄淮平原疟疾流行区的蚊种和虫种.至于对恶性疟原虫的易感性,国内尚缺乏实验研究报导.我们于1981~1982年对广西中华按蚊的易感性进行了实验观察,目的在于对我国中华按蚊种型及间日疟原虫虫株问题的研究,以及评价本蚊在我国南方地区传播疟疾的作用提供进一步的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和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襄阳市襄州区1980-1987年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襄州区1980-1987年疟疾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31日、6月12日~9月18日和4月26日~11月4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98 d和192 d;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21日、6月上旬~8月下旬和5月上旬~10月上旬,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82 d和162 d;各年疟疾发病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3 061,P0.01),各年蚊媒密度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0 707,P0.01)。结论襄阳市襄州区疟疾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1980-1987年蚊媒活动高峰日比疟疾发病高峰日提前10 d,疟疾发病高峰期比蚊媒活动高峰期天数差值为16d,疟疾发病流行期比蚊媒活动传播期天数差值为30 d。  相似文献   

12.
我国嗜人按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传坤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96-398,384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是我国独有的传疟媒介,主要分布于北纬22°~33°广大低山、丘陵岗地和浅丘平畈区。该蚊喜吸人血,传疟效能高,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疟疾流行严重。近年证实在北纬42.5°的辽宁省法库县有嗜人按蚊,但其生态习性明显别于33°以南地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综合应用形态学、遗传杂交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各地的嗜人按蚊作更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的媒介防制和疟疾防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中华按蚊是我省传播疟疾主要媒介。自1958年首次在皖南旌德县的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发现嗜人按蚊,当时定名雷氏按蚊。1975年许锦江等又定名雷氏按蚊嗜人亚种。1979年马素英根据其食性又更名嗜人按蚊。初步提示嗜人按蚊传播疟疾、丝虫病的重要性。现就嗜人按蚊在我省具体地面分布、传疟作用及其防治对降低疟疾发病,控制恶性疟流行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龙岩市辖7个县(市、区)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中高度流行区。据1937年资料记载,龙岩市二县曾是恶性疟、三日疟、间日疟混合流行区,五县曾是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流行区,五县曾捕获微小按蚊。1950年疟疾发病率达108.03/万,疟疾曾是龙岩市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并有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50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县1957-2007年疟疾防治及媒介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疟疾发病率由1957年的186.29/万到2007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由多种疟原虫种类控制为单一的间日疟,疟疾病人由原来广泛存在控制到目前以单个病人分散存在为主.结论 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卫生部基本控制疟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岛等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是我国传疟媒介按蚊中,自然感染率最高的一种。它的自然子孢子率很高。在海南岛的自然感染率(平均从2.2%~6.1%)。国外报导的自然感染率(0.7%~8.7%。)云南亦属疟疾流行区。为了了解大劣按蚊在云南疟疾流行所起的作用,1981年先后三次从四川医学院及广西医学院引进该蚊种进行了大劣按蚊实验室品系的驯化和养殖工作,以备做云南省疟原虫的感染试验。观察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一2005年在彝良县间日疟流行的牛街、洛旺、柳溪等重点疟区乡镇,进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监测十年,监测结果血检当地无外出史发热病人12579例,检出间日疟疟原虫阳性77例,阳性率为0.61%;血检当地居民外出打工回归的发热病人610例,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66例(间日疟63例,恶性疟3例),阳性率为10.82%。提示,当地居民外出感染回归发病的疟疾病例已占当地疟疾疫情总数的46.15%,流动人群疟疾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青蒿琥酯联合蒿甲醚治疗脑型疟疾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型疟疾是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疟原虫经血流侵入人体内肝细胞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疟原虫侵入脑内毛细血管引起脑型疟疾,是疟疾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主要发生于恶性疟疾,偶见于间日疟和三日疟。脑型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畏寒、呕吐、谵妄、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或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按蚊种类及生态习性与湘北地区疟疾发病关系。方法 通过人、牛房、野外栖息场所及通宵观察所捕的所有雌性按蚊逐个鉴定,结果幼虫形态及单管饲养成蚊产卵作卵型鉴定确定蚊种:观察按蚊季节消长、寿命及叮人频率与疟疾发病的关系。结果 在不同条件环境中捕获的成效、幼虫、卵、经鉴定为中华按蚊类群种,仅山区为少量贵阳按蚊,按蚊季节消长、叮人频率与疟疾规律基本相符;中华按蚊人血指数为2.1%,按蚊平均寿命长于间日疟孢子增殖期。结论 中华按蚊是湘北地区目前唯一的间日疟媒介蚊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