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我院1993年12月~2005年4月经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462例,行手术切除者39例,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应用价值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陈士宗  王桂芳  衣蕾 《现代康复》1999,3(2):247-247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粘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近年来.随着超声显像仪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超声技术的不断改进,使该病诊断检出率不断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我院自1989年至1995年中,经B超检查确诊的36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经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5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普遍使用超声诊断仪和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胆囊息肉样病变(也称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率较高,因其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病变的。其特点是在胆囊黏膜上的强回声隆起性病变,不随患者体位改变而移动,并缺少结石的特征性声影。现将我院检出的4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实时超声显像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莎利  普苹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3,4(2):111-111,107,T008
  相似文献   

5.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胆囊粘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本文就我院超声诊断的56例PLG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以期为提高确诊率及选择治疗方法提出有意义的参考指标。资料:本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8~65岁。40岁以上者居多。多数患者有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少数无自觉症状,在体检时B超发现。病史最长者达  相似文献   

6.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临床上统称胆囊息肉。少数胆囊息肉可发生恶变,因而对胆囊息肉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超声不仅可以清楚显示胆囊病变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和附着胆囊壁的改变,还能够很方便随访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深入研究提供方便,特别是对预防和及时诊断早期胆囊癌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本文就超声检查并术后病理证实的11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从本院病案室调出2002年8月~2006年3月间因胆囊疾病手术的110例,均经…  相似文献   

7.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80例胆囊息肉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非肿瘤性息肉大小在5mm以内,常伴有结石。而腺瘤均为单发,底部多见,且息肉大小在7mm以上。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可依据息肉数目、大小等情况,判断其病变性质,指导临床是否手术切除或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约为5%,病理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及早期胆囊癌。这些疾病在超声上一般较难鉴别,常笼统的诊断为胆囊息肉,影响了临床治疗策略的正确制定,本文就这类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57例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胆囊癌病灶内探及彩色血流信号75%(3/4),46例胆囊息肉探及彩色血流信号26.1%(12/46),2例胆囊腺瘤和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均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良性病灶的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恶性病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鉴别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B型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内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胆囊息内样病变(胆固醇性息内3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7例、腺瘤5例、早期胆囊癌6例)的最大直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胆固醇性息内及腺肌瘤样增生病灶直径多小于10mm,腺瘤及早期胆囊癌直径多大于10mm。若以阻力指数(RI)〉0.60为恶性病变作为标准,则RI在鉴别良恶性息内样病变方面有统计学意义,而病灶内血流形态在两组问无显著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病灶的直径大小在胆囊息内样病变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南京东南大学医院邮政编码210018钮晓华本文报告7例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胆固醇息肉和腺病的声像图特点,并对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所用仪器为AlokaSSD-256型和65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按常规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与常规超声图像。结果 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结果为胆囊癌7例,胆囊息肉20例,腺瘤4例,胆泥1例。超声造影提示胆囊癌8例,胆囊息肉23例,胆泥1例。常规超声提示胆囊癌9例,胆囊息肉21例,胆泥2例。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90.6%)高于常规超声的诊断准确率(6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于1995年8月至2000年10月共检查出胆囊息内样病变患者102例,其中5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51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21-68岁,平均42岁。多数病例表现上腹隐痛及不适,少数患者均无自觉症状。B超检查前禁食12小时以上,采用平卧位和左侧卧位。使用仪器为ALOKA SSD-620;西门子-“亚当”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相似文献   

15.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94例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胆固醇息肉中,64例表现为多发病灶,平均直径5.9mm,蒂窄;6例腺瘤样病变声像图表现均为单发,平均直径约12.4mm,蒂宽。结论 超声根据息肉的数目,大小,蒂部情况可初步判断息肉的性质,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组CDFI血流显示率83.33%(5/6),与良性病变组CDFI血流显示率16.00%(8/50)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恶性病变组CDFI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为80.00%(4/5),良性病变组CDFI血流分级多为0~Ⅰ级,为94.00%(47/50);若判定恶性病变指标为血流分级≥Ⅱ级,其灵敏度为80.00%(4/5),特异度为94.00%(47/50)。恶性病变组(早期胆囊癌组)与腺瘤组、腺肌增生症组、胆固醇性息肉组比较,RI及Vmax均见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胆囊病变的大小、部位、形态等,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征,有助于胆囊病变的早期鉴别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最终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2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病理学检查确诊属于胆固醇息肉者79例,炎性息肉者25例,腺肌增生者17例,胆囊腺瘤者7例。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漏诊3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9%。通过应用彩超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回声、大小、部位、基底宽、单发、血流信号等特征,可以较为准确的帮助临床诊断分型,有助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鉴别诊断及早期分型。  相似文献   

18.
超声体检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息肉样变 (polypusingallbladder,PLG)是一组胆囊壁向囊腔突出的局限性隆起病变 ,大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经大量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的分析部份为良性肿瘤 ,但亦有过渡到癌组织学上的踪迹可循。利用超声体检是及早发现该病的最佳方法。资料与方法本资料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期间对健康人群体验 ,对象均为机关干部 ,公司员工 ,及部分离退修人员 ,共计 1 2 72 8人。发现PLG 2 60人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8岁 ,平均年龄37.6岁。其中仅有 1 5 %伴有右上腹不适 ,隐痛 ,偶有恶心等 ,85%无任何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各种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11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超声造影表现,包括胆囊癌18例、胆囊腺瘤20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及炎性息肉6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胆泥5例。记录各种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灶大小、病灶增强时间、增强水平、血管形态、病变邻近胆囊壁层次结构的完整性及病变的基底部特征。各病变病灶直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应用LSD-t,检验。结果胆囊癌病灶直径大于其他各病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474、8.553、3.984、1.362、3.488,P均〈0.05)。胆囊癌、胆囊腺瘤、胆囊胆固醇性及胆囊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造影多表现为早期高增强及晚期低增强模式,而胆泥超声造影增强早期及晚期均表现为无增强。胆囊癌开始增强时间均晚于胆囊腺瘤及胆固醇性息肉,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1、2.219,P均〈0.05),其余各病变开始增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囊癌组达峰时间均晚于其他各病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2、4.588、2.004、12.361,P均〈0.05);胆囊癌、胆囊腺瘤增强变等时间均晚于胆固醇性息肉,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07、2.924,P均〈0.05);胆囊腺瘤增强变低时间均晚于其他各病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09、6.342、1.811、6.012,P均〈0.05)。与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比较,胆囊癌患者均为宽基底,胆囊壁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晰。结论超声造影是胆囊息肉样病变常规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综合分析其增强模式、增强时间及胆囊壁形态学改变指标有助于胆囊癌与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02—2015-02诊治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0.0%,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83.0%,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略高于增强CT检查,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灶比较,胆囊癌超声造影的达峰时间较晚,而消退时间早于良性病灶,P0.01;超声造影结果示血管形态树枝型和短线型在恶性病变中较常见,而良性病变则表现为点状型,良、恶性病灶间比较,P0.05或P0.01。结论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