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胆道镜在术中的应用价值与适应症 ,我院自 1998年至今 ,应用日本 Olympus P2 0型纤胆镜对32例患者实施术中胆道镜探查与治疗 ,结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 9例 ,女 2 3例 ,年龄 2 9~ 72岁 (平均 51岁 ) ,均有胆结石病史。术前 B超 CT检查胆总管结石 4例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9例 ,胆囊结石 19例。1.2 方法常规行胆囊切除术 ,根据胆囊管直径粗细采用二种途径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胆囊管直径大于 4 mm者 ,直接插入胆道镜检查。直径小于 4 mm者 ,可用金属条扩张后 ,再行胆道镜检查 ,观察结查如正常 ,退出胆道镜 ,常规…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plecystectomy,LC)与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微创伤外科发展的新课题[1],我院1996~1998年采用LC和ES不同顺序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3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31例分两组,ES-LC组(n=12),男7例,女5例,年龄37~67岁(平均54岁),术前B超和CT检查均明确诊断胆囊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为1.2~0.6 cm,其中合并梗阻性黄疸2例.LC-ES组(n=19),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17~68岁(平均52岁),术前B超均诊断胆囊结石,诊断胆总管结石5例,LC术后复查B超和E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14例,胆总管直径为0.9~0.6 cm.  相似文献   

3.
LC术中胆道镜检查的价值:附38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中诊断治疗肝外胆管疾病的价值 ,以及其在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 (LC)后胆管残留结石率中的作用。方法 LC术中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者同时行胆道镜检查 ,操作中采用自制的胆道镜导入器和胆道探头。结果 近 4年来 ,笔者行LC手术 10 3 96例 ,其中术中行胆道镜检查 3 85例 ,占 3 .7% ;有阳性发现 10 2例 ,占 2 6.49% (占同期LC手术的 0 .98% )。其中发现胆道结石 67例 ,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 2 6例 ,Mirizzi综合征 5例 ,壶腹部癌 2例 ,肝门部胆管癌 1例。结论 LC术中联合胆道镜检查成功率高 ,显像清晰 ,可观察到术前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胆道系统疾病 ;同时可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 ,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并可有效地预防L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术中连续胆道造影258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中连续胆道造影诊断胆道外科疾病的价值。方法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道探查 (LCHT)经胆囊、胆囊管、胆总管灌注连续胆道造影并与术前BUS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胆囊管结石 2 3例均于术中造影证实。胆总管病变 4 2例 ,术中造影确诊 2 9例 ,支持B超诊断 13例 ,B超确诊 12例 ;怀疑胆道结石 3例中 2例排除 ;胆总管肿瘤 4例中 2例经术中造影排除 ;右肝管结石 2例 ,右肝管损伤 1例均排除。结论 :腹腔镜术中连续胆道造影能清晰显示胆道病变 ,防止腹腔镜术中遗漏胆道病变与意外损伤 ,费用低廉 ,易操作 ,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术中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术中胆道造影与术前影像检查的差异,分析其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及术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118例胆囊结石和胆道疾病患者,术前24例行B超检查,发现正常胆管22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管扩张1例;69例行CT检查,发现正常胆管49例,泥沙样胆管结石16例,胆管扩张4例;25例行MRCP检查,发现正常胆管17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管扩张2例。术中行胆道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确定相应术式。结果术前行B超检查的24例中造影发现正常胆管15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管癌1例,胆囊管变异1例,Caroli氏病1例;术前行CT检查的69例术中造影发现正常胆管51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管癌1例,胆囊扩张2例,胆囊管变异1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管损伤2例;术前行MRCP检查的25例,术中造影发现正常胆管14例,结石5例,胆管扩张4例,胆囊管变异1例,M irizzi综合征1例。术中胆道造影对正常胆管的识别能力优于术前B超(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结果可靠等优点,对胆道早期肿瘤、解剖畸形、术中胆道损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排胆总管结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37例经B超、静脉胆道造影检查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先应用中药排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排净后再行LC ,未排净者转开腹手术。 结果  37例中用中药 1~ 2个疗程 ,胆总管结石排净者 2 9例 (78.4 % ) ,未能排净者 8例(2 1.6 % )。行LC后随访 6个月~ 2年 ,未见肝外胆管有残留结石。 结论 先应用中药使胆总管结石排除后再行LC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38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中诊断治疗肝外胆管疾病。方法 :根据病史及术前B超检查结果 ,对可疑胆道疾病患者在LC术中行胆道镜检查 ,明确胆道情况。结果 :同期行LC手术 10 396例 ,术中胆道镜检查 382例 ,占 3 6 %,胆道系阳性发现 10 2例 ,占 2 7%,占同期LC手术的 0 9%。其中胆道结石6 7例 ,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 2 6例 ,Mirrizzi综合征 5例 ,壶腹部癌 2例 ,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内蛔虫各 1例。结论 :LC术中联合胆道镜检查成功率高 ,显像清晰 ,可观察到术前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胆道内疾病 ,并可同时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 ,提供合理的术式 ,有效地预防L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内镜胆胰管造影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十二指肠内镜胆胰管造影 (ERCP)是胆道检查较为先进准确的方法。ERCP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术前常规检查 ,对了解患者胆道生理解剖结构和病理状况 ,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有帮助。我院自 1998至 2 0 0 1年共行LC术 115 0例 ,其中 6 0 0例患者术前做了ERCP检查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0 0例患者中男 2 0 2例 ,女 398例 ,12~ 82岁 ,平均 4 2岁。其中单纯胆囊息肉 6 5例 ,胆囊结石 5 35例中合并胆总管结石 98例 ,合并胆囊息肉 11例。全部患者均行ERCP检查。检查前 ,患者均作血常规、血型、凝血常规 ,生化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对同期及分期治疗的结果 进行比较.方法 患者60例,其中同期处理36例,分期处理24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期手术者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镜和(或)造影检查后行腹腔镜经胆囊管或胆总管胆道镜取石,闭合胆管开口或放置T管.分期手术者先行或者后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6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成功,同期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68 min,术后发生1例漏胆;分期手术者2次手术时间共60~120 min,平均80 min.同期手术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分期手术者(P<0.01),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二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者住院费用较少(P<0.01),同时在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胆囊管一期结扎的情况下,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或经胆囊管探查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 8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道镜取石失败,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LC未完成,EST取石失败、十二指肠穿孔、Mirizzi综合征各1例。155例手术成功,其中2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15例EST、8例EPBD取石+LC),手术时间(130±42)min;89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51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29例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9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时间(130±45)min;4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时间(145±50)min。6例发生与十二指镜有关的并发症:3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无手术死亡。149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总管狭窄,残留结石4例经EST或EPBD取石治愈。结论 小结石或胆泥沉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缩窄乳头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实施EST或EPBD取石+LC有优势;结石偏大或胆囊管扩张者,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经胆囊管取石;三镜联合更适合EST禁忌和有胆道梗阻的ABP。合理选择术式与时机,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遇有胆总管解剖不清、损伤、结石未取净及时中转手术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继发胆道结石病例胆囊管结构的特点,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提供术式判断的指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加胆管探查术病例的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同时结合术中胆囊管形态、直径和扩张的情况,分析胆囊管结构变化特点.结果 术前B超检查显示108例病人均有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75例,胆囊管扩张21例,胆总管结石76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扩张81例,有明显结石图像的52例,胆囊管扩张36例,发现9例胆囊管异位走行.CT检查显示胆总管扩张45例,有明显结石影的42例,胆囊管扩张19例.胆囊管有明显扩张的病例中,胆囊管和胆总管之间的夹角多呈钝角(22/24例);此夹角呈锐角的病例胆囊管扩张的少(2/28).胆囊管扩张明显的病例胆囊管形态常短粗(24/24),胆囊管细长的病例中胆囊管扩张的少.结论 MRCP对胆囊管的形态和走行有明显的判断和指导作用.胆囊管和胆总管之间的夹角呈钝角,胆囊管短粗的病例,其胆囊管扩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对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和9例LC术后患者怀疑有胆总管结石而B超检查阴性的患者用MRCP和,或ERCP作进一步检查。结果LC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5例中24例经ERCP、EST术顺利取出胆总管结石,1例EST失败,改行开腹手术。LC术后5例患者均行EST术取出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并发症是一过性反应性胰腺炎5例,乳头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可能存在结石,MRCP是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最佳的无创诊断方法,ERCP和EST是确诊和取出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减少术中胆道损伤及评估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B超和MRCP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前行B超检查未行MRCP检查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B超和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及中转开腹情况。结果研究组B超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60.00%、93.33%、66.67%、96.67%,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0.00%、98.33%、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中转开腹均为0,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术前行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准确率高,可有效减少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及中转开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胆囊管扩张术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管扩张术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中的应用.方法 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同时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术中39例采用球囊扩张器和专用胆囊管扩张器行胆囊管扩张术.对照组为31例胆囊管已经有明显扩张未行胆囊管扩张术的患者.结果 胆囊管扩张组39例中,术后1例胆漏,1例胆囊管撕裂,经保守处理痊愈.非胆囊管扩张组1例术后动脉夹脱落出血行腹腔镜探查治愈,未出现胆漏.扩张组术后3 d平均腹腔引流为(60±11)mL,非扩张组为(55±8)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随访病例3个月复查B超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结论 胆囊管扩张术是建立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道镜通道的简单安全的方法,为部分胆总管继发结石治疗提供良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肝胆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往往伴随胆道系统其他病变,导致术后出现黄疸及相应情况.我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施行LC手术3026例,其中29例术后出现黄疸,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LC术后出现黄疸29例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8~62岁,平均42岁.术前均行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包括颈部结石嵌顿)13例,胆囊萎缩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3例.术前均经过两次以上B超证实胆总管无扩张及结石,术前无黄疸,无肝炎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联合LCBDE)与内镜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治疗老年患者(≥65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2月,胆总管直径≥8mm且既往未接受乳头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的11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联合LCBDE组47例,先行LC,确认胆总管后行LCBDE,结石取净后胆道镜检查胆道系统以确认有无结石残留;EST联合LC组63例,十二指肠镜确认十二指肠乳头,常规ERCP进一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后鼻胆管引流2—5d后行LC。对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及单次治疗成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随访。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单次治疗成功率Lc联合LCBDE组显著高于EST联合LC组[87.2%(41/47)vs.68.3%(43/63),z。=5.372,P=0.020]。所有病例随访1—3年,平均2.1年,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LC联合LCBDE和EST联合LC都是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在减少治疗次数方面,LC联合LCBDE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6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残石率 ,4 1例患者获得电话随访。结果 6 0例患者均有胆囊结石 ,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 4 7例 ,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 8例 ,合并有肝胆管结石 5例。术前患者诊断主要依靠彩色B超和 /或ERCP检查。无黄疸者 11例 ,总胆红素 >10 0 μmol/L者 2 1例 ,总胆红素 2 0~ 10 0 μmol/L者 2 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手术时间为 1~ 2 5h。住院时间 5~ 14d。手术入路 :经胆总管者 4 9例 ,经胆囊管者 11例。手术取石情况 :结石数目 >6枚者 8例 ,3~ 6枚者 39例 ,3枚以下者 13例。结石直径为 0 5~ 1 2cm。术后 5例发生胆瘘 ,2例发生腹膜炎 ,胆总管残余结石 2例。 4 1例获得电话随访 ,均恢复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病史及术前B超检查结果 ,对可疑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 ,明确胆道情况。结果 :同期行LC 6 5 0例 ,术中胆道造影 89例 ,成功 78例 ,成功率 87 6 4% ,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 19例 ,占同期LC总数的 2 92 %。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成功率高 ,显像清晰 ,是一种良好的胆道检查方法 ,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使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LC中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资料,胆囊管直径≥5 mm采取经胆囊管胆道镜检查并取石;胆囊管直径5 mm,胆囊管留置造影管,术后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结果 47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出血、胆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9例直接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其中12例行胆囊管切开至汇入胆总管处,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18例因胆道镜进入困难行胆囊管造影,其中6例LC后改变体位直接行十二指镜检查,行EST取出结石,12例术后留置胆囊管造影管,1周后再行胆道造影,5例胆总管结石消失,7例胆总管还有结石,行EST取出。全组病例随访10~24个月,无残留结石、胆管炎等。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技术,联合治疗LC中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