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红玲  王琼  易靖佳  王艳  钟薇超  欧倩 《江西医药》2021,56(7):1009-1011
目的 探讨胎儿上纵隔锁骨水平横切面在产前超声筛查心脏常见血管变异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三血管气管切面的基础上,向胎儿头侧稍稍偏转探头,再叠加彩色多普勒检查或能量图技术.观察主动脉弓三分支前方斜行的左无名静脉,连续扫查期间继续向头侧稍稍偏转探头,发现在锁骨水平横切面右锁骨下动脉呈"弯弓"状,与前方的左无名静脉血流方向一致,呈"飞鸟"征.右锁骨下动脉起自升主动脉第一分支头臂干,延续向右侧肩部走行,直接观察右锁骨下动脉及其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同步观察前方有无左无名静脉.结果 回顾性分析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及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病例,上纵隔锁骨水平超声均表现"飞鸟"征消失.前者右锁骨下动脉在气管后方走行,与左无名静脉呈"平行"征(143例);后者左无名静脉消失(68例);两者同时合并3例.其中外院使用常规心脏切面14例ARSA漏诊,占10%;6例PLSVC漏诊,占9%.结论 胎儿上纵隔锁骨水平横切面作为诊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及永存左上腔静脉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急性DeBakeyIII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21例DeBakeyIII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杂交手术,即颈部切口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及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全组行左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旁路8例,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6例,左颈总动脉-头臂干旁路4例,左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旁路及左颈总动脉-头臂干旁路3例,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21例。结果旁路手术时间平均3 h,腔内修复平均1.6 h,全程失血量60-200ml。无住院死亡。发生脑血管意外1例,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视)3例,左耳听力减退1例及切口淋巴漏1例。术后随访1-7个月,无头昏及左上肢乏力等。复查主动脉CTA未提示新发夹层,颈部分支血管及人工血管通畅,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结论杂交手术治疗急性DeBakeyIII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安全、简单、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既实现腔内隔绝病变又保证主动脉弓分支血管血流灌注,近期疗效确切,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一个先天性主动脉弓部大血管畸型。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并证实的三个病例报告于下。病例介绍例1:男,34岁。咽部异物感和进食时吞咽阻塞感半年,当地医院食道钡餐透视检查发现食道上段狭窄,不能确定病变  相似文献   

4.
姚鑫  李香凝 《天津医药》1994,22(5):259-262
通过对70例尸体主动脉弓标本和50例主动脉弓造影形态的对比研究,将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由主动脉弓最高处发出,升,胸主动脉间距小的主动脉弓定为I型,而将分支血管在主动脉弓最高外之前发出,升,胸主动脉间距大的主动脉弓定为II型。尸检资料证实,I型占65.7%,II型占34.3%,了解主动脉弓形态,有利于临床脑血管造影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纯林  沈琪  吴梦琦 《安徽医药》2022,26(9):1814-1817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弓畸形的应用价值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经CT血管成像(CTA)或手术证实的49例主动脉弓畸形病儿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各种主动脉弓畸形的声像图特点。结果49例主动脉弓畸形中,20例为右位主动脉弓(RAA),16例为主动脉缩窄(CoA),4例为主动脉弓离断(IAA),6例为双主动脉弓(DAA),3例为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FAA)。超声正确诊断39例,漏误诊10例,以上病例合并心血管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TOF)、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或卵圆孔未闭(PFO)、主肺动脉窗(APW)、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及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LSA)等畸形。结论超声对主动脉弓畸形及其合并心血管畸形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对PFAA及ALSA易漏误诊,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1,女,45岁,因双侧胸腔积液、双肺感染,右肺中叶不张入院,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发现左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于左侧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左侧上腔静脉,并未向右下与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是伴左侧颈总动脉外侧下行,向下经主动脉弓左侧、左肺动脉根部左肺静脉内侧走行,在左心耳左后方沿冠状沟向右走行,汇入扩大的冠状静脉窦,开口于右心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CT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的准确性。方法:以常规造影结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30例行双源CT血管造影确诊为Ⅲ型主动脉夹层,在CT和常规血管造影上进行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结果: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同常规血管造影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3.39±4.06 cm和3.34±4.11 cm,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可以准确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可以作为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术前计划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异常血管位于主动脉弓下者不多。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2岁,主因下咽食物时心窝部有堵塞感而就诊;查体:血压16/11kPa,心率76次/分,心脏听诊无杂音,各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X线检查:胸透心肺膈未见异常;食管钡餐造影发现主动脉弓下平第六胸椎水平食管中段有一自左下斜向右上的螺旋形压迹;右前斜位该压迹自前下斜向后上;左前斜位呈一自后下斜向前上方的压迹;同时透视下仔细观察见食管压迹处有搏动。各种体位检查示食管粘膜皱襞连贯、规则,管壁柔软无阻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弓分支及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幼清 《江西医药》2006,41(3):158-159
主动脉弓位于上纵隔内.胸骨角平面以上一段。起于右第二胸肋关节水平.然后从右前方弯向左后方。头颈部血供来源于主动脉弓的大血管。通常主动脉弓由左而右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侧锁骨下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一般发自双侧锁骨下动脉.约占人群的2/3.但有许多变异.从主动脉弓分出的大血管可少到2支.多达6支。现将我院近年脑动脉造影所见的几种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筛查及诊治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对天津市胸科医院6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筛查合并左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 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TA) 明确诊断, 然后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 术后1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均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结果 使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筛查出5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患者, 且均得到了CTA确诊。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成功率为100% (5/5), 术后残余狭窄率均小于 10%, 症状性患者的症状均消失, 双侧上臂收缩压差均小于20 mmHg。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术中左乳内动脉血流量正常, 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未发现冠状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围手术期无脑卒中、 心肌梗死及死亡并发症。随访6~12个月, 平均10个月, 无后循环缺血、 上肢缺血、 心肌缺血相关症状, 双侧上臂收缩压差均小于20 mmHg。结论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筛查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完全性血管环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行产前超声检查并经产后影像学检查或引产后病理确诊为完全性血管环的11例胎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完全性血管环胎儿中双主动脉弓3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位动脉导管8例.双主动脉弓患儿在气管前呈"Y"形走向并在气管两侧合并汇合成"O"形动脉环,完全包围气管;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位动脉导管胎儿在超声图像下可观察主动脉弓分别在气管右侧,并与左位动脉导管交汇于气管后方,呈"U"形包绕气管.结论 胎儿完全性血管环在超声中表现为"O"形血管环或"U"形血管环环绕气管周围,三血管-气管平面是诊断的重要切面,产前对胎儿行超声诊断对提高胎儿完全性血管环检出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不同的管电压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患者均分两组,一组行100KV、一组行80KV,以相同管电流280 mA进行扫描,通过测量横断面主动脉弓部、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注射对比剂前、后的CT值,最后计算出两组各段动脉血管强化平均值、误差;对重建后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80KV组比100KV组主动脉弓部、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注入对比剂后强化平均值分别增高30%、31.9%、30%、26.5%、24.6%。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重建后图像质量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采用低管电压80KV扫描,影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动脉性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动脉性肺隔离症患者的CT影像特征.结果 4例均表现为左下肺基底动脉缺如,并可见1支异常血管约于第8胸椎水平起至胸主动脉左前侧,其分支分布于受累肺段;病肺支气管树连接正常,但有异常增粗纹理;3例病肺密度呈磨玻璃样增高;1例血管造影表现与CT相仿.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动脉性肺隔离症,同时可了解肺实质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并在术中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在术中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患者中3例有短暂的头晕症状,13例无临床不良反应。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不会引起的急性后循环缺血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包括主动脉狭窄(缩窄、离断)、马凡综合征及右位主动脉弓等,可合并多种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畸形,可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年来对主动脉病变的显示一直依靠血管造影,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价值已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11-113
目的研究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声像图,探讨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畸形特征。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弓异常的胎儿5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结局。结果 (1)55例先天性主动脉弓异常胎儿中,右位主动脉弓及主动脉弓分支异常27例,主动脉弓缩窄19例,主动脉弓离断7例,双主动脉弓2例,结果获得验证的病例为47例,准确率为85.40%,其中13例合并其他严重心脏畸形,6例染色体异常,14例合并心外畸形。(2)主动脉弓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声像线索为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长纵轴切面及经气管冠状切面均显示主动脉弓内径异常小,与动脉导管内径比例失调;右位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线索为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与动脉导管之间距离增大呈"U"形,和(或)在气管后方有发自降主动脉起始段的血管分支。结论先天性主动脉弓异常的各个类型均有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其最有效的扫查切面是三血管切面和三血管气管切面,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主动脉弓异常可能合并其他严重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6 层螺旋CT 肝脏血管成像对肝脏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27 例肝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前行16层螺旋CT 肝脏三期扫描,进行VR、MIP 血管重建,分析肝脏肿瘤供血动脉的表现,并与DSA 进行对比.结果 全部肝动脉VR 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重要分支的起源、走行,MIP 对二、三级肝动脉显示优于VR,其中肝动脉血管变异8 例,肿瘤由肝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双重供血4 例,5 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可见边缘性结节状异常染色,7 例肝癌可见肝动脉门脉瘘.MSCTA 显示与DSA 一致.结论 肝脏MSCTA 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通过VR、MIP 等血管成像方法可详细显示肝脏肿瘤的血管信息,尤其是在显示肝脏血管变异、肿瘤迷走血管供血、腹腔动脉及肝动脉分支的起源和走行等方面,为肝脏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9例,其中颅内血管6例,颈部血管6例,胸腹部血管23例,肾动脉3例,上肢血管1例。造影剂用量按1.5~2ml/kg,一般用量为100~130ml,速率3-4ml/s,扫描延迟时间根据动脉循环时间来确定,数据重建为aw4.2图像处理工作站容积重建。结果 39例患者诊断为胸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2例,马方氏综合征1例,夹层动脉瘤10例(Ⅲ型8例,Ⅱ型1例,Ⅰ型1例),夹层动脉瘤Ⅲ型支架置入术后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例,腹主动脉瘤7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5例)。左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1例,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1例,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分枝正常2例,左颈总动脉分叉狭窄2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正常2例;颅内3DCTA中,正常2例,基底动脉迂曲延长1例,烟雾病1例,左颈内动脉及左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并AVM1例,右上肢AvM并动脉瘤1例,左侧髂总动脉闭塞1例,原始轴面图像和三维图像诊断一致的36例,不相符3例。结论 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及周围结构,原始轴位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结合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2例锁骨下动脉损伤,5例锁骨下假性动脉瘤实施了外科手术,根据病变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用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左胸书本型切口等,采用了血管缝扎、血管壁修补,血管吻合,血管移植、辅助体外循环及球囊止血技术.结果 5例痊愈、1例动静脉狭窄,1例动脉闭塞伴臂丛损伤,平均失血800 ml.结论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手术复杂,术前对病变进行仔细评估,选择合理的切口及手术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并探讨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合并AR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 5例患者均行杂交治疗,先行升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血管旁路,再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3.4±4.3)d,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内漏、头颅及上肢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合并AR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