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广陈皮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的方法提取广陈皮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棕榈酸和D-柠檬烯采用标准品的峰面积增大法进一步确认。结果:从广陈皮SFE和SD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2个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97%以上,两者的提取率分别为5.05%和0.46%。SFE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较弱、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棕榈酸,SD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较强、相对分子量较小的D-柠檬烯。此外,SFE和SD挥发油中均有含量不低的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结论:采用两种方法提取广陈皮所得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不尽相同,且SFE法的提取率高于SD法;两种方法均能将广陈皮的特征性成分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对火麻仁挥发油提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谦  蔡光明  何桂霞 《中南药学》2008,6(6):669-671
目的对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火麻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K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对火麻仁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运用GC-MS法分析了2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45个成分,SFKCO2法被鉴定的成分有43个,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被鉴定成分有36个,两者共有成分34个。结论2种方法得到的火麻仁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陈皮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结果:在提取条件A2B1C3(即20M Pa,35℃,过50目)时陈皮挥发油的萃取率最高,为2.04%。结论:应用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提取率高,稳定性强,且操作纯净、安全又保持生物活性,色味纯正,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不同工艺下得到的川芎挥发油的比较,阐明提取工艺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2种方法所得川芎挥发油样品中共鉴定18种共有成分,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苯酞类成分约占61%,单萜类成分约占25%,倍半萜类成分约占10%;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苯酞类成分约占97%,单萜类成分约占1%,倍半萜类成分约占0.4%。结论 水蒸气蒸馏法对川芎药材中挥发性较强的单萜和倍半萜类保留相对较强,超临界CO2萃取法对苯酞类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相对较高,因此在川芎挥发油入药的中药制剂工艺中,应根据制剂的功效充分考虑提取工艺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并通过GC 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7.69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54 %。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五月艾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太子参提取物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使用水蒸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太子参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结果:太子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初步鉴定了3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28.70%)、n-十六酸(23.12%)、3-糠醇(5.51%)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初步鉴定了1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2-丙基呋喃(22.45%)、3-糠醇(19.78%)、3-乙基-3-甲基戊烷(19.47%)。结论: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太子参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中药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为伞形科植物,其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川芎中含有挥发油、阿魏酸及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常用的挥发油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SD)法、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法、亚临界CO2萃取法和溶剂提取法,其中SD法为传统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对连翘挥发油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联用对连翘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新途径。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连尧挥发油进行提取,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蒸出物1含萜品醇-4和α-萜品醇,含量分别为87.61%和12.39%,蒸出物2主要含β蒎烯和萜品醇-4,含量分别为54.46%和26.40%。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具有低温、高铲、无污染等优点,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黑松松塔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提取黑松松塔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0.78%;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16%;结论采用两种方法提取黑松松塔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且SFE法的提取率低于SD法。  相似文献   

10.
提取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中挥发油的常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但溶剂提取法耗时,提取物中可能残留毒性溶剂,并在回收溶剂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牡丹皮挥发油成分上的差异。方法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醚超声萃取法提取牡丹皮挥发油,进行气相.质谱(GC—MS)分析。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得率为1.2%,被鉴定的成分有17个;乙醚超声萃取法挥发油得率为2.5%,被鉴定的成分有20个。两者共有成分5个。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牡丹皮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但也有共同特征,乙醚超声萃取法挥发油得率更高,成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5 min,以4℃·min~(-1)升至180℃,保持10 min,再以15℃·min~(-1)升至260℃,保持5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6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以上。结论: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所提蒌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蒌蒿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与结论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蒌蒿挥发油,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2个峰,并鉴定出71个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桉油精、顺式-β-金合欢烯、β-侧柏酮等;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蒌蒿挥发油,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9个峰,并鉴定出40个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4-甲基苯甲醇、桉油精、β-侧柏酮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沙枣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别。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沙枣花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共得到40个组分,鉴定出其中3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为植酮(21.15%),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13.65%),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3.6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3.65%),二十六烯(13.45%),9-二十六烯(13.4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共得到69个组分,鉴定出其中6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为正二十烷(29.48%),9-辛基十七烷(29.48%),二十一烷(13.52%),碘代十六烷(13.52%),正三十一烷(13.52%),苯甲酸烷基酯(13.63%)。结论相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成分多,为沙枣花挥发油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橘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橘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橘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0种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34种,占总油量的83%。结论:橘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19.96%)、石竹烯(10.27%)、石竹烯氧化物(8.78%)、[1R-(1a,3aβ,4a,7β)]-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6.97%)、邻伞花烃(6.27%)等。  相似文献   

16.
黑骨藤根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黑骨藤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骨藤根挥发性成分,用 GC-MS 进行分离测定,色谱柱为 SE-3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50℃,保持2 min,然后以4℃·min~(-1)升温至230℃,保持5 min。载气为高纯度氦气99.999%;载气流量1.0 mL·min~(-1);分流比40:1。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26个成分,确定了2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61%。黑骨藤根挥发性成分大于1%的化学成分有5种,分别为:薁1.177%,α-雪松醇1.247%,芳樟醇1.248%,甲基萎叶酚2.297%,反式茴香脑83.013%。结论:本文对黑骨藤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该类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必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提取大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无水乙醇做夹带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设计L9(33)正交实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物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物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1:1.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大葱油品质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18.
沉香中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中的精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并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 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沉香药材粉末过40目筛,萃取率达0.62%;共分离出3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4个成分.首次分离出γ-芹子烯、α-可巴烯-8-醇、广藿香醇(3种倍半萜化合物)、5-羟基-7-甲氧基-2-戊色酮、8-甲氧基-2-(2-苯乙基)色烯-4-酮、7-苄氧基-甲酰色烯-4酮(3种色酮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