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将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的电-机械同步性及临床预后进行对比,评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LBBP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需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LBBP组和RVSP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对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以确立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地位。方法本研究通过射频消融房室结建立Ⅲ°房室传导阻滞模型,结合影像学及心电图定位方法于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置入螺旋电极导线,并分别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后急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随访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2周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即刻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较心尖部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心排血量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较低(P<0.05),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可作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替代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3.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最大限度保持左、右双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收缩同步性;同时改善左房、左室的收缩同步性,增加左心室的舒张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反流,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近来短期和长期研究发现右室间隔部心脏起搏可明显改善心脏活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认为右室间隔部心脏起搏治疗是对生理性心脏起搏的再认识。文章综述了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病理生理及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显效机制、技术关键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强  综述  张钲  审校 《心脏杂志》2010,22(5):784-787
选择心室起搏部位是实现生理性起搏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有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接近生理性的起搏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不同房室间期(AVD)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双腔起搏器的Ⅲ度AVB患者51例,按不同AVD分为前后4期:A期AVD为心房感知(SAV)90 ms、心室起搏(PAV)120 ms;B期为SAV 120 ms、PAV 150 ms;C期为SAV 150 ms、PAV 180 ms;D期为SAV 180 ms、PAV 210 ms。每期观察2个月,分别比较Ⅲ度AVB患者4期心电图QRS波时限和形态,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脏超声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三尖瓣返流等参数。结果Ⅲ度AVB患者行不同AVD起搏时LAD、LVDd、LVDs、IVST、LVPWT及LVEF无变化;而二尖瓣及三尖瓣返流随AVD的延长而依次减少;起搏QRS波时限A期较D期长(149.21±8.10 ms vs 145.27±6.94 ms,P<0.05);NT-proBNP随AVD的延长而减少(中位值分别为365.51,327.54,279.13和270.10 pg/ml)。结论Ⅲ度AVD患者不同AVD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会产生影响,短期内对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影响不明显,选择起搏间期为SAV180 ms、PAV 210 ms时患者的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6.
背景 目前希氏束起搏(HBP)被公认为是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起搏方式,但其阈值高、电池寿命短,适应证严格,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探寻更理想的符合生理性起搏的起搏方式具有重大意义.目的 比较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为LBBP作为更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器术(VV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分为VVI组和DDD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比较:VV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53.8±2.1)%下降至(49.5±3.4)%,P0.05;DDD组LVEF从(54.1±2.6)%下降至(52.7±2.8)%,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两种起搏方式的比较,DDD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保护及房颤更低发生率均优于VVI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慢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配至RVOTS部起搏组(n=34)和RVA部起搏组(n=34),均采用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模式(VVI),随访(27±1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起搏时心电图QRS时限,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 ms vs.(155±13) ms,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显著降低(0.58±0.10 vs. 0.64±0.12,P<0.05),左房内经(LAD)较术前显著扩大[(47±10) mm vs.(44±10) mm,P<0.05),在RVOTS组虽有类似的变化趋势[LVEF:0.59±0.08 vs. 0.63±0.11;LAD:(47±7) mm vs. (45±7) mm],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束时两组间比较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RVA组:(292±168) ng/L vs. (200±70) ng/L,P<0.01;RVOTS组:(225±88) ng/L vs.(192±69) ng/L,P<0.05],RVA组增高更明显,且较同期RVOT组显著增高(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平均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显著增高(1.7±0.6 vs. 1.4±0.5,P<0.01) ; RVOTS组有类似的变化趋势(1.5±0.7 vs. 1.3±0.5),但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实验后比较差异亦未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率、脑梗死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S起搏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比RVA起搏相对较好,其心功能损害及心脏重构也相对较轻,较RVA起搏接近生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 例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RVS组行RVS起搏,RVA组行RVA起搏;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 (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度显著长于RVS组[(0.19±0.02)s:(0.12±0.02)s,P<0.01];术前2组LVEF、CI、SV和E/A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CI、SV和E/A均显著降低[(60.7±5.9)%:(54.8±6.4)%, (2.78±0.31):(2.49±0.26),(81.5±10.0):(68.6±12.5),(1.70±0.48):(1.20±0.39),均P<0.05], RVS组无明显变化[(62.7±6,4)%:(61.14±5.8)%,(2.74±0.33):(2.76±0.25),(82.2±9.2):(78.7±11. 5),(1.62±0.49):(1.61±0.40),均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CISV、SV、E/A均显著高于RVA 组(均P<0.05)。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RVS起搏则尽可能地保证了双心室正常电激动和机械收缩顺序,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右心室起搏的血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 ,生理性起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理性起搏是指保持房室同步功能和正常心室激动顺序或能按机体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一种先进的、接近生理功能的起搏方式。它是和心室起搏、房室不同步的非生理状态相对而言的。维持正常的心室肌激动 收缩顺序是目前临床起搏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期持续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基础心功能正常、因三度房室阻滞(AVB)而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或因心力衰竭入院,同时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并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心力衰竭的定义为随访中出现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左心室(LV)结构、功能受损是指超声心动图观察到的LV局部或总体收缩活动减弱、LVEF〈0.50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6mm之任意一项。结果共141例患者平均随访8.3年后,8例(5.7%)出现心力衰竭,20例(14.2%)出现左心室结构、功能受损;其发生率均随起搏时间增长而增加。随访中患者平均LVEF下降、平均LVEDD增加,但其起搏前后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性别、植入起搏器时年龄、起搏模式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因素均与心力衰竭发生或左心室结构、功能受损无关。结论长期RVA起搏者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的可能,起搏时问越长发生几率越高,但其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2008,20(1):80-82,86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博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结果有效起搏时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显著差异。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尖部为(203±127)s,间隔部为(581±124)s(P<0.01)。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常常将二度(含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伴干扰(即混合性房室脱节),误诊为三度AVB。多数学者认为,诊断三度AVB必须同时具备:①心房(含窦性P波或异位房性P波,交接性P波,下同)频率不能太快,不应超过文氏阻滞点(135~150次/min)数值;②心室率要足够的慢(符合房室交接性起源为40~60次/min,心室起源为25-40次/min)。有人形象地表述为:在两个QRS波之间有3个P波时,三度AVB的诊断方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有症状的慢-快综合征需置入起搏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B组45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对比两组起搏参数和心电图QRS间期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50.51±6.52)min,B组手术平均时间(63.52±7.34)min,B组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IVS、LVPW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RVS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明显高于B组,A组起搏的QRS波宽度窄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起搏相比,RVS起搏时心电轴、QRS波群与正常心室激动顺序的QRS波群形态相似。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者,右心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 ,5 8岁 ,因反复心悸于 1997年 12月 2 4日来院就诊 ,既往有心动过速史 ,无风湿热史。体检 :心脏听诊律不齐 ,心率 115次 /分 ,心尖区有Ⅱ /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P140 /80mmHg ;心脏X -ray ,心超均未见异常。临床拟诊 :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示 (附后 ) :PaVR倒置 (图略 ) ,PⅡ 直立 ,仔细观察发现长间歇后的QRS降支及起始处有明显的粗钝 ,表示有P波与QRS波重叠 ,P -P间期恒定为 0 14秒 ,相当于房率 15 0次/分 ,P -R间期逐次由 0 4 0秒增加到 0 4 2秒、0 4 4秒 ,跨越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 ,直至P波略早于QRS时 ,随即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①入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1(男39,女22)例,随机分入RVS部起搏组(RVS组,n=33)和RVA部起搏组(RVA组,n=28)。②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中及术后12月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的差异。③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月QRS波时限;术后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分别测定两组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差(△Ts)。评价心室间不同步的程度。④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2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患者测试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导线阻抗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均P〈0.01),RVA组较RVS组延长更为明显(P〈0.01)。RVS组与RVA组ATs分别为(27±14)ms和(90±22)ms,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术后12/了'月两组LVEDD均较术前增加,RVA明显大于RVS组[(54±5)mm阮(51±5)mm,P〈0.05]。RVA组术后12月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54±5)mmvs.(50±4)mm,P〈0.05],术后12月两组LVEF均较术前降低[RVS组:(0.58-4-0.14)傩.(0.63±0.09),P〈0.01;RVA组:(0.51±0.12)伽.(0.64±0.13),P〈0.01],组间比差异不显著。结论:RVS起搏对心室问同步性、左室重构的影响要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可行性及其对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SP组33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RVAP组).比较两组植入术后20 min、12个月的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结果 ①两组术后20 min、12个月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术后12个月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P均<0.01),且RVAP组较RVSP组延长更明显(P<0.01);③RVSP组术后12个月LVEDD明显低于RVAP组,LVEF明显高于RVAP组(P均<0.05);④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RVSP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明显长于RVAP组(P<0.05).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主动电极行RVSP是安全的,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小于RVAP.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为参照,评估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心室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20例患者植入全自动双腔(DDD型)起搏器,随机分组,一组10例行间隔部起搏(RVS组),一组行心尖部起搏(RVA组);分析两组有效起搏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S组和RVA组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A组为(203.0±127.3)s,RVS组为(581.0±124.7)s(P<0.05)。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RVA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RVS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P<0.05),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术前2组LVEF、E/A比值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E/A均明显高于RVA组(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的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ICIAB)的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房颠(PAf)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44例ICIAB的P波。根据是否发生PAf分为房颠组(A组)和对照组(B组),并对P波最大时限Pmax和P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Pmax无显差异(P>0.05),Pd显差异(P<0.01)。结论 Pd对预测ICIAB是否发生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P波离散度 ( Pd)和房间传导阻滞 ( IACB)对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6 0例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 2组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组 ( 30例 )和合并冠心病组 ( 30例 ) ,正常对照组 30例。量取 P波的最大宽度( Pmax)与 P波离散度 ( Pd)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 Pmax、P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1) ;两组间比较无差异 ( P>0 .0 5 )。以 Pmax≥ 110 m s、Pd>40 ms为标准 ,预测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 ,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Pmax与 Pd对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