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语言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语言治疗对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9例脑瘫患儿分为常规训练组21例和家庭康复组28例,均予系统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家庭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配合家庭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构音障的变化。结果所有患儿的构音障碍均有改善,其中痉挛型患儿的显效率高于其他脑瘫类型;家庭康复组患儿显效率为39.3%,常规训练组显效率为14.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康复疗效不同,家庭康复训练可提高构音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5 例伴有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部运动治疗,6 个月后观察其言语清晰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显著高于对照组(15.6%) (P<0.001)。结论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并确诊的脑瘫伴构音障碍患儿39例;其诊断依据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均遵循全国脑瘫会议制定的标准[1],排除智力重度及极重度低下、依从性差的患儿;其中痉挛型11例,共济失调型7例,不随意运动型13例,肌张力低下型8例。依据患儿的家庭语言环境和家属意见,分为2组:常规训练组  相似文献   

4.
脑瘫患儿构音器官运动功能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特点,为临床制定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功能检查量表以及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5例2~6岁脑瘫患儿,对其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如:呼吸次数、呼吸稳定性、有无反向呼吸、口鼻呼吸有无分离、最长发音时间和最长呼气时间、有无口腔原始反射等项进行观察。结果和结论脑瘫儿童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受到限制,与成人和正常儿童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综合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惠佳  覃蓉 《现代康复》2001,5(11):83-83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的探讨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方法回顾1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结果治疗后错误的构音方式基本纠正,言语清晰度提高。结论语言训练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运动性构音障碍普遍存在有口腔共鸣障碍及口腔器官运动障碍。口腔肌肉收缩的力量、时间及运动范围、运动速度和运动的准确性与方向与产生正常言语至关重要。任何神经肌肉的损害都可影响到运动性言语的各方面,在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损害是发音动作和发音肌群的损害。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性发音练习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康复中心语言训练室。对象:来源于郑州市儿童医院2003-10/2004-08,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中,经语言评定和言语评定中被确定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儿42例,纳入标…  相似文献   

8.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特点与言语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梅  赵荣安 《中国康复》1999,14(2):86-87
对56例脑瘫患儿的构音运动和言语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治疗。结果:45例和存在运动性构音发生率为80.4%,其中徐动型、失调型、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构音障碍发生主高且程度较严重痉挛型双瘫次之。偏瘫型则较少运动异常构音障碍;对其中45例患儿采用基础性训练、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1.0%,提示运动性构音障碍是脑瘫患儿文言语的主要问题,早期正确评价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诀”训练+基础构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注意力训练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52例FAD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构音训练,观察组增加注意力训练。治疗8~24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24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FAD患儿在传统构音训练的基础上予注意力训练极大提高了FAD患儿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比较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和强化构音障碍训练方法对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及言语清晰度的影响,探讨改善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功能和言语清晰度以及提高康复训练疗效的方法。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每组13例,2组患者均行相同的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训练组给予常规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d,持续2周(共10次);强化训练组则在常规训练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增加1次构音障碍训练,即每日2次,每周5d,持续2周(共2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法和王国民言语清晰度字表,对2组患者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及言语清晰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训练组与常规训练组言语清晰度分别为(82.54±19.89)%和(73.00±14.66)%,2组Frenchay评分分别为(88.69±13.14)分和(77.38±13.97)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强化训练组的言语清晰度和Frenchay评分与常规训练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enchay评估法分项评估中,强化训练组与常规训练组的呼吸分项得分为(6.15±1.91)和(5.69±1.18)分、唇运动分项得分为(15.31±2.02)和(12.38±3.02)分、喉控制分项得分为(12.62±3.10 )和(11.85±3.21)分、舌运动分项得分为(17.92±2.69)和(14.92±3.80)分,与各分项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训练组在唇运动和舌运动分项的得分方面与常规训练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化训练组比常规训练组评分提高更明显。 结论强化训练及常规训练均可促进患者构音功能的恢复,强化构音障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构音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构音障碍训练疗法。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及语言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性意义(P=0.910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0.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0.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听觉辨别训练对儿童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选取本院构音障碍患儿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1)和治疗组(n = 22)。对照组每天行常规语言训练30 min,治疗组用其中10 min行听觉辨别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行构音检查和言语清晰度测试。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辅音正确率和言语清晰度均显著提高(t > 7.919, P < 0.001),对照组仅辅音正确率显著提高( t = 7.047, P < 0.001)。 结论 听觉辨别训练可提高构音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儿童构音障碍训练的常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学龄期脑瘫儿童的构音障碍与脑瘫类型、运动功能、智力及语言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Frenchay 活动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语言发育评定法(S-S)对全校102 名脑瘫学生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脑瘫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不同障碍程度在构音8 个分项的障碍表现不同。构音障碍的程度与脑瘫类型、智力水平及语言发育水平相关,与粗大运动障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语言训练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构音障碍是因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重度构音障碍是严重的肌肉麻痹使运动功能严重障碍而难以发声,多见于急性期患者,或病程长、病情重并已形成后遗症或病情逐渐加重的退行性病变患者。笔者对2例重度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评价及训练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 12例及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 5例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 ,比较并分析儿童及成人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的特点及疗效。结果 构音检查方面 ,儿童与成人的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 ,主要的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儿童与成人平均错误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训练时 ,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 (P <0 .0 0 1) ,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 (P <0 .0 0 1)。经训练后 ,12例儿童患者中有 10例完全纠正 ,2例部分纠正 ,治愈率为 83.33 % ,有效率为 10 0 .0 0 % ;5例成人患者全部纠正 ,治愈率为 10 0 .0 0 % ;总治愈率为 88.2 4% ,总有效率为 10 0 .0 0 %。结论 儿童与成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差别不大 ,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 ;语言训练效果好 ,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 ,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疗效。 方法 选取52例FAD侧化构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语音训练(包括基础训练、舌位稳定训练、舌位诱导训练、引导送气居中训练等)。 结果 入选患者舌尖前音(71.2%)、舌尖后音(63.5%)、舌面音(61.5%)侧化构音比例较高,其次为舌尖中音(17.3%)及双唇音(13.5%);FAD侧化构音可合并不送气化、辅音置换等错误发音方式。入选患者经15~50课时针对性语音训练后,通过朗读普通话声韵母及音节表发现其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90.35±41.59)个减少至训练后(10.37±7.81)个,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涉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侧化构音可合并其他异常发音方式;基于侧化构音发生机制采取综合性语音训练方法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构音障碍的评价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胜利 《现代康复》2001,5(12S):24-26
介绍构音障碍(dysarthria)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提示构音障碍的评价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拟采用俞募配穴结合六字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观察其疗效。方法:将脑卒中伴有构音障碍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六字诀组、俞募配穴组、结合组,每组各20例,六字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六字诀训练,俞募配穴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揿针针刺心俞、巨阙穴治疗,结合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六字诀训练与揿针针刺心俞、巨阙穴,训练前及训练2周后,测定言语清晰指标、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发声功能评测。结果:训练2周后,3组言语清晰指标、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发声功能评测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言语清晰指标、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发声功能评测数据高于六字诀组与俞募配穴组(P<0.05),六字诀组与俞募配穴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俞募配穴结合六字诀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