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实现国际残疾数据可比的中国残疾服务数据架构。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设计理论框架,应用文献归纳、逻辑推理、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构建涉及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3层指标体系。结论构建了包括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残疾服务相关数据框架。可以此框架开发相关数据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与分类工具,通过对功能、残疾和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基于ICF对功能和残疾数据进行标识、度量和测度分析,构建国家功能、残疾和健康的信息架构和数据体系。实现国际和国家间功能、残疾和健康数据信息之间的比较,用于监测康复服务质量和残疾人生活质量与发展状况,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指南:《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2017)》。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现行残疾标准。方法基于语义与信息检索的方法,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分类架构对《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06)、《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 18667—2002)和《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进行编码和分类,对标准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种残疾标准主要分类领域是身体结构,部分标准对身体功能进行了分类,对活动和参与有简单的分类描述,没有对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结论 ICF分类架构与术语可作为残疾标准的分析与开发工具,以进一步规范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结构和内容以及术语体系,建立标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工具和量表及国际重要残疾相关残疾统计文件,并分析美国和中国残疾相关数据内容与标准现状,发现国际相关的残疾调查数据采用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术语和标准,美国的残疾调查符合ICF理念,我国残疾相关调查部分采用ICF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从身体功能和残疾问题出发,探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特殊体育教育目标、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架构特殊体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认为特殊体育教育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各种训练、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本体学、信息学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功能和残疾领域的本体入手,分析研究运用ICF分类标准建立的有关功能和残疾的本体、概念和术语体系、分类类目、编码系统以及相应的知识管理架构,探讨ICF 作为信息标准在残疾与康复评定、康复医疗与康复信息标准、临床康复评定、疾病与功能诊断相关统计分析、残疾与康复调查数据统计与管理以及残疾与康复政策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基于ICF的功能和残疾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核心分类之一。本研究探讨了根据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建立功能和残疾评定的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术语系统,以及开发标准化功能和残疾评定工具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基于ICF的智力残疾的定义、结构与术语体系,理论架构、社会支持与服务模式,以及智力残疾的测量方法。方法采用ICF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AAIDD)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智力残疾是以智力功能损伤和适应性行为有显著活动受限为特征的障碍。适应性行为主要表现在概念性、社交性以及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智力残疾发生于18周岁之前。本文还提出了基于ICF的智力残疾服务与支持架构、主要领域与内容,以及基于新的智力残疾定义的测量方法。结论基于ICF的智力残疾理论架构与方法、服务与支持系统以及测量方法符合现代残疾理论架构,为智力残疾的测量、康复、教育与社会服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ICF的功能和残疾理论与方法,分析智力残疾人的服务与支持需求,建立结构化和标准化的个别化服务支持系统方案。方法采用ICF的理论与方法对智力残疾个别化服务方案的过程进行分析,从智力功能与适应性行为和个体的服务需求入手,构建结构化、标准化的个别化服务支持方案。结果基于ICF的功能与残疾架构,对智力残疾人的功能与服务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构建涉及智力残疾人的功能诊断、服务需求报告以及个别化服务支持过程的结构化、标准化服务支持方案。结论运用ICF可以对智力残疾人的功能进行系统分析,对服务与支持需求进行结构化报告,从而构建针对个体功能特点和服务需求的结构化、个别化的智力残疾服务与支持方案,以促进智力残疾人的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11.
智力残疾(intellectualdisability) ,又称智力落后(mentalretardation) ,其标准及分类是随着人们对智力残疾本质的认识而不断完善起来的。智力残疾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因此,关于智力残疾的标准及分类也不断被修正。自195 9年美国智力落后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nMentalRetardation ,AAMR)把适应性行为引入智残的诊断以来,理论界对智力和适应性行为作为智残标准已无大异议,但在适应性行为的结构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争论[1] ,因此,智力残疾的标准及分类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 0 0 1年5月,第5 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有关功能和残疾理论与方法,探讨有关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理论架构与方法,意义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朱图陵  范佳进  张翔 《中国康复》2013,28(6):471-473
我国是198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中提出辅助器具的,只是尚未得到推广.直到1996年等同采用1992年国际标准ISO 9999的国家标准CB/T 16432《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发布后,辅助器具的称谓才得以广泛应用并定义为:“由残疾人使用的,特殊生产的或通常可获得的用于预防、代偿、监测、缓解或降低残疾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可见,辅助器具的属性是残疾人,而且可以是“任何”产品,只要能帮助残疾人克服障碍,目前我国内地和台湾地区都简称辅具,香港地区称复康用具.关键词:辅助器具;无障碍环境;残疾观分类号:R49;R496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ICD-11和ICF,探讨当代智力残疾的术语和命名、诊断、分类架构和评定方法。方法采用ICD-11与ICF理论与方法,分析当代智力残疾的命名与术语、诊断标准、分类体系以及评定方法。结果应用ICD-11和ICF分别从疾病与功能的角度建立智力残疾的术语、疾病和功能诊断标准以及评定方法。ICD-11从疾病分类的角度将智力残疾命名为智力发育障碍,属于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的一个亚类。ICF将智力残疾确定为智力功能障碍(b117)和适应性行为功能障碍(d1~d9)。两种分类标准均确认智力残疾的发生年龄在18岁之前。结论基于ICD-11与ICF建立了智力残疾的命名和术语体系、分类架构、疾病和功能诊断标准与评定方法,为构建智力残疾康复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与标准化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作业治疗中的理论架构、方法体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方法 基于ICF理论,结合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的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作业治疗发展的理论架构,探讨基于ICF框架下临床情境下系统化的作业治疗。结果 基于ICF构建作业治疗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明确现代康复服务中综合作业治疗干预的目标、原则与应用方法。作业治疗干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跨领域地应用综合作业治疗方案,提高个体的活动和参与,使功能最佳化。作业治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和功能定向的原则,在不同情景下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建议系统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构建系统化的作业治疗服务体系,即功能与需求分析(ICHI)-功能分类、评估及编码(ICF)-疾病分类、诊断及编码(ICD)-作业治疗干预(ICHI)。结论 构建了基于ICF的作业治疗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建立了综合性的临床作业治疗应用模式,明确了以活动和参与为导向的作业治疗干预目标,提高了作业治疗的系统化、结构化、标准化及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自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至今已近二十年,但我国大多数康复专业人员对ICF临床应用仍较为模糊.因此,探索ICF中国应用模式并加以推广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ICF有关功能和残疾的分类理论与方法,根据康复科学体系的发展要求,建立康复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以及核心课程体系,提出现代康复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基于ICF进一步完善康复学科门类设置,构建现代康复科学体系和康复教育体系;建立与各类康复人力资源准入与资质认证制度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和课程体系;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课程体系以及学习资源数据库,营造康复人力资源终身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作为残疾定义和残疾测量的标准框架,已在残疾统计中取得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残疾统计工具和残疾调查现状两个方面梳理基于ICF的国际残疾统计进展,发现国际社会已开发出多种基于ICF的残疾测量工具,并得到广泛应用,国际残疾调查和统计进展较快,残疾统计体系日趋完善。分析中国残疾统计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国际残疾统计进展对中国残疾统计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如何运用ICF和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的架构和理论,构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以促进社区健康。方法运用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作为社区体育活动与融合发展的架构,探讨社区体育活动。结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不仅可以提升不同参与人群的身体功能、运动能力,还可以促进构建健康行为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幸福感。社区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康复、教育、生涯发展以及赋权。社区体育活动与社区健康、康复等活动的融合发展,共同构建现代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残疾人居家康复体育活动是以"社区-家庭-个人"形式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残疾人居家康复体育活动指导是社区体育活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居家和社区体育活动指导是以个别化服务的形式,向残疾人提供有关体育活动的咨询、技能训练、运动环境的改造以及心理咨询与指导等,以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结论运用ICF构建基于功能导向和整体健康的社区体育活动架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和方法促进体育活动与健康、康复、教育、职业发展和赋权等活动的融合,实现社区包容性发展和社区整体健康。从社区体育活动视角思考残疾人的居家康复体育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为残疾人提供个别化的居家康复体育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0.
钟丽娟  林枫 《中国康复》2020,35(2):82-86
第三方残疾(third-party disability)的概念首次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并将其作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的未来发展与应用方向。其定义为:在ICF框架理论中,由于直系亲属及重要社会关系(Significant Others)的健康状况所导致的功能和社会参与障碍。“重要社会关系”是指与某人关系密切,能影响某人的行为方式和做事态度的人,通常是家庭成员、配偶、孩子、或者亲朋好友[1-2]。研究发现,即使家庭成员在患者发病前没有健康受损,但在发病后,家属照料患者的同时,也同样会遭遇损伤、活动受限与参与限制[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