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耳针配合拔罐治疗失眠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蔡志军  路玫 《中国针灸》2004,24(8):584-584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不寐",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重者彻夜难眠,长期失眠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失眠症的发病日渐增多,但西医治疗本病会使病人产生依赖性及副作用.笔者采用电耳针配合拔罐治疗失眠症5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困扰人类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和醒后再难入睡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失眠症已严重困扰着大众的生活。目前,西医学治疗失眠症主要以运用镇定安神的药物(安定、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为主,长期使用镇定类药物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患者易形成依赖性。中医学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疗效持久、毒副作用小。针灸、中医心里疗法作为中医特色治疗,对于睡眠质量改善同样具有独特的疗效。现将从失眠症的流行病学及中医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失眠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失眠通常是指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无法满足患者白天社会功能需要的主观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长期失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害,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失眠在中医学中属情志疾病,与情绪抑郁有关,因此从"肝"论治已成为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长期失眠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医将失眠症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对失眠症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归结为阴阳失衡、营卫失和、脏腑失调。笔者的导师崔书克老师在临床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各型失眠疗效显著。现将其  相似文献   

5.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意乱、疲乏无力,甚至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失眠症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西药对此病症的治疗,虽可迅速起效,但其耐药性、成瘾性、易复发性,甚至在长期服用后可能造成肝脏功能损伤等弊端,使得人们渐渐把目光移向传统中医药。随着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经验的积累,大量的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失眠症既中医所称"失寝"或"不得眠",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顽疾.患者常以服用安定类药物来获得一夜的安睡.可长期服用此类药品极易成瘾,无疑对身体的伤害是很明显的.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医按摩的调理气血,增强脏腑功能,镇静安神等作用治疗此病取得了显著且稳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一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中医治疗失眠症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从临床、实验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综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失眠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以往对失眠症的证候与治法研究文献繁杂,结论不一而足,颇有争议,核心是中医理论尚未构建科学的中医病机学说。作者在对古今文献、学说的提炼和失眠临床科研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心肾不交为本,气血失调与升降失衡为因"的失眠症中医病机学说,该学说对构建失眠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经成为几乎人人都有过的体验,研究表明,我国失眠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高达40%。失眠是指经常性入睡困难,或入睡时间不足,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目不暝"等。失眠看似不是什么大病,实则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身心健康。长期失眠会引起身体免疫力下降,白天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0.
失眠中医称之"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是以入睡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有33%的人[2]、欧洲有4%~22%的人患失眠症[3].而我国成年人中有42.7%的人存在着睡眠障碍的困扰[4].失眠症不仅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能力的下降;还可引起患者抑郁、焦虑或恐惧心理;长期失眠也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与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笔者自2003年9月以来运用自拟安眠汤治疗失眠3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痰瘀论治失眠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明 《光明中医》2010,25(1):108-109
失眠症,中医称“不寐”。以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睡眠质量差为主证。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生活压力大,造成人们精神负担普遍较重,导致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失眠虽然不是重大内科疾病,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长期顽固性失眠甚至诱发一些身心疾病,如出现心动过速、血压或血糖升高、消化道溃疡、抑郁或焦虑症、性欲减退等,更有甚者引起自杀行为。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多从心肝论治,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期顽固性失眠与痰瘀有关,从痰瘀论治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都经历过失眠。长期失眠会让人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疲惫,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多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伴有失眠症。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或痰浊食滞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13.
失眠症常指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甚至整夜不能入睡的一种疾病,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反复,故探索治疗方法成为大势所趋。易筋经通过"伸筋""拔骨"、旋转脊柱等方法,将导引、武术、中医、气功等结合统一,使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调达,阴阳交感,并在锻炼时配合呼吸吐纳,达到形神合一。从中医经典理论角度来探讨易筋经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理,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失眠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危害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本题以传统医学对失眠症的概念及病因病机的认识为根基,结合现代医学中枢神经递质对失眠症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在查阅中医经典著作及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创疏调平衡针刺法治疗慢性失眠症。结合前期研究,阐述疏调平衡针刺法对慢性失眠症治疗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健脑安神针刺法为主治疗失眠症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的失眠会使患者焦虑不安,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近年来,笔者通过采用健脑安神针刺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患者7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失眠,中医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等,现代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也称之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长期失眠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甚至加重或诱发身心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失眠症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以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症状为主要的表现,属于祖国医学之"不寐"范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精神压力加大,失眠发病率有所提高,成年人群中长期睡眠障碍者可多至25%[1]。长期失眠不仅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致使患者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严重的还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经历过失眠。长期失眠会让人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疲惫,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多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伴有失眠症。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或痰浊食滞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失眠的症状表现为人睡困难和睡眠不深易醒等。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症状,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或不得卧。失眠症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加重和诱发躯体的其他疾病。患者通常首选口服催眠药物,这种治疗方法会产生诸多副作用,且易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加速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是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进而引起睡眠质量和时间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主观体验。穴位埋线是将医用羊肠线植入相应腧穴,通过长期持久地刺激腧穴来起到治疗作用。中医特色穴位埋线疗法因其价廉效高、操作简单方便逐渐被运用于失眠症的治疗中。基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探讨穴位埋线的治疗机制。从穴位埋线的辨证选穴规律、单用穴位埋线法、穴位埋线联合中医其他特色疗法、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穴位埋线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论述,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