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索红花黄色素(SY)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A组);CPB对照组(B组);红花黄色素0.26 g/kg组(C组);红花黄色素0.37 g/kg组(D组)。CPB前、肺再灌注30、60、120和240min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或肺静脉血),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再灌注240min后,取右肺下叶相同部位肺组织,测定湿干质量比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MDA和TNF-α再灌注后显著增高(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的MDA和TNF-α有所降低,尤其在肺再灌注240min(P0.01),单核细胞显著降低(P0.05);D组与B组相比较,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P0.05),湿干重质量比值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D组的TNF-α降低明显(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CPB肺损伤具有缓解作用,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红花黄色素对羟自由基损伤抗凝血酶Ⅲ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清除羟自由基及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IC50。分别为7.5g/L、5.7×10-2g/L,两作用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可抑制羟自由基诱发的兔抗凝血酶Ⅲ解聚。  相似文献   

3.
红花黄色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 (SY)缓解大鼠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腹腔注射SY对麻醉大鼠心率及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P)诱导的大鼠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 ;观察SY对大鼠冠状动脉灌流的离体心脏冠状动脉流量及心率的影响。结果 :腹腔注射SY可明显降低大鼠心率 ,且显著改善ISOP所致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SY可缓解大鼠低灌流离体心脏的心率及冠状动脉流量的下降。结论 :SY具缓解大鼠心肌缺血作用 ,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 10例)和对照组(1 17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肌电图检测症状明显一侧肢体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观察自觉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SNCV、MNC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及腓总神经MNCV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DP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治疗组)和血塞通治疗对照组(对照组),观察时间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东莨菪碱诱导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致小鼠痴呆模型,观察红花黄色素(10、30、100 mg/kg)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对脑组织中T-CHE、MDA、SOD和GSH-Px含量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显著降低痴呆小鼠皮层中MDA和T-CHE含量;红花黄色素亦可显著降低海马组织中MDA含量并明显增加SOD含量。结论红花黄色素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氧化应激及提高乙酰胆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老年人心肌梗死(MI)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继发性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细胞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变性坏死,严重者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目前治疗MI主要依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联合吸氧溶栓治疗的综合疗法。本研究对老年MI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红花黄色素,对治疗前后老年MI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探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老年MI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100mg静脉输注,1次/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血脂和炎症因子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降低(P<0.05),但降低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状态,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国  李鹏  王旖旎 《山东医药》2008,48(34):67-68
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常规组)及常规疗法 红花黄色素(红花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并选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并比较.结果UAP患者发作期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浆NPY水平均下降,以观察组为著(P<0.05).认为NPY可作为观察UAP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指标,红花黄色素对改善UAP患者心肌供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输注,检测两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Hcy水平。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明显降低ACS患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再狭窄患者的血浆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水平变化及应用红花黄色素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PCI术后6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28 例)、无再狭窄组(32 例),并以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0 例).20例择期行PCI 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用药组术后当天即予红花黄色素40 mg/d,连用7 d,两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survivin 水平.结果 再狭窄组的血浆surviv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再狭窄组(均P<0.01),无再狭窄组的血浆survivin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I 术后患者血浆survivin 水平于术后6 h即急剧增高,未用药组在术后3 d达最高峰,术后7 d仍处于高水平;用药组于术后24 h达最高峰;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浆survivin 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1).用药组术后3、7 d的血浆survivin水平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均P<0.01).结论 PCI 术后血浆survivin持续增高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而红花黄色素可降低PCI术后血浆survivin的升高幅度,减少再狭窄事件.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红花黄色素对高血压大鼠血液及心肌组织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药物组,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制作高血压模型,给药时程为7周,以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内IL-6和IL-10的水平都明显升高(P<0.001)。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除低剂量组外,各药物治疗组血清和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而IL-10的水平除低剂量药物组血清中下降明显(P<0.05)外,其它各组组均下降不明显(P>0.05)。③在药物治疗组中,除心肌组织内IL-10外,其余各组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均与药物剂量有明显相关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中IL-6的水平变化呈明显负相关,而血清IL-10则为正相关。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的水平,同时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剂量依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乐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50 mg/d静脉输注,疗程10 d.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分别为75.0%、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术前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均为机械瓣膜)病人1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1/日)静脉输液治疗至术前一天,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变化,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2、3天引流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自身用药前后比较,其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凝血结果略高于用药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后凝血结果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第1、2、3天及总引流量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皮疹6例、恶心呕吐4例、转氨酶及肌酐轻度升高各1例。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的其血尿常规、肝肾功、凝血无明显影响,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50例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以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红花黄色素(SY)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降低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致小鼠死亡的作用;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观察SY缓解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SY,给药前后各取动脉血,比浊法测定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小鼠腹腔注射PAF和SY,观察SY降低小鼠死亡的药效;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通入高纯氮气造成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Fura-2/AM荧光光度法测定胞内游离Ca2+浓度、NAD动力学法,检测心肌细胞上清液LDH活性以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结果:SY整体给药可明显抑制ADP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与对照组比较P<0.05)、降低PAF致小鼠中毒的死亡(与PAF组比较P<0.01);SY还可降低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与损伤组比较P<0.01),并可缓解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LDH的漏出。结论:SY有抗血小板聚集、缓解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调控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对H9C2氧化应激的潜在机制.方法 红花黄色素处理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H9C2后,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氧化应激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RNA-seq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高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IST)的防治作用。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符合条件的786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88例和对照组398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急诊PCI术后1天、3天、10天、30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监测PCI术后30天内IST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1天、3天、10天的血清PAF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有15例(3.9%)发生急性、亚急性IST,研究组有5例(1.3%)发生急性、亚急性IST,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4.948,P=0.026)。研究组有5例(1.3%)发生出血事件,对照组有7例(1.8%)发生出血事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522,P=0.770)。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预防高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急性和亚急性IST的发生,并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皮功能、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红花黄组和他汀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维生素D_3腹腔注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饲养8 w。然后红花黄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经腹腔注射,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第8、16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胸主动脉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第8、16周,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胸主动脉ET-1、MDA、ROS、IL-6、MCP-1、IL-8、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NO、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第16周,与模型组比较,红花黄组ET-1、MDA、ROS、IL-6、MCP-1、IL-8、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O、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能通过调控内皮功能、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