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及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55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网络受欺负问卷及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测试。结果: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发生率为60.8%;儿童期心理虐待、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及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直接效应显著(t=8.13,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社交焦虑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1,0.07]。结论:社交焦虑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网络受欺负对小学生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一般自我知觉量表、内隐人格观量表和抑郁量表对453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网络受欺负与抑郁显著正相关;(2)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网络受欺负不仅直接预测儿童抑郁,还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3)自尊的中介作用受到内隐人格观的调节,相对于人格增长观儿童,倾向于持人格实体观的儿童的自尊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自尊在网络受欺负与儿童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自尊的中介作用受到内隐人格观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儿童青少年身体、言语、关系、网络等不同类型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发生模式。方法:采用传统欺负/受欺负问卷、网络欺负/受欺负问卷、抑郁与自杀问卷、学校态度问卷和学业成绩问卷,分层抽取河南省103106名中小学生进行在线调查。结果:(1)身体、言语、关系、网络等不同类型欺负/受欺负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r=0.24~0.66, Ps0.01)。(2)不同类型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发生模式分为六类:所有类型欺负-受欺负类(1.6%)、身体/言语/关系欺负-受欺负类(3.1%)、言语欺负-受欺负类(3.0%)、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类(11.2%)、网络受欺负类(3.1%)和未卷入类(78.0%)。(3)六类发生模式在不同性别、学段、城乡、寄宿状况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393.62~1419.47,Ps0.01)。(4)六类群体之间的抑郁情绪、自杀行为、学校态度和学业成绩均有显著差异(χ~2=7643.33~11348.06, Ps0.01;F=2411.96、921.70, Ps0.01)。结论:儿童青少年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发生模式可以分为六类,每个类别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不同,并且在心理行为问题上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乐观、心理韧性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活取向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622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在本研究中,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为14.6%;2乐观和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乐观和心理韧性都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乐观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心理韧性在青少年乐观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亲子依恋与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对520名学生进行了欺负问卷和依恋问卷的集体测量。结果: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母-子依恋安全性)与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负相关,母子依恋对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预测性,双重安全依恋型儿童欺负、受欺负频率最低。结论:母子依恋与儿童欺负、受欺负行为有密切关系,但父子依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感恩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积极品质之一,与幸福感的关系密切,特别对个体心理幸福感的提升具有独特而持久的影响,然而其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结合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文章从认知、动机、情绪、行为和生理5个视角探析了感恩提升心理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需要构建高阶的感恩模型以及整合机制模型。此外,开发个性化的感恩干预和感恩的实践应用也是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小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和心理弹性对欺负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心理弹性在小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和欺负行为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是否显著。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问卷321份。结果:班级氛围与欺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99,P0.01),班级氛围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466,P0.01),心理弹性与欺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班级氛围(F=4.692,P0.01)和心理弹性(F=7.877,P0.001)均能显著负向预测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心理弹性在班级氛围和欺负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小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既可以直接影响欺负行为,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对欺负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校园受欺负的关系以及外倾性、问题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八所中学共235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功能与外倾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行为和校园受欺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在家庭功能与校园受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且外倾性-内化问题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家庭功能可以分别通过内化问题、外化问题的中介作用以及外倾性-内化问题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中学生校园受欺负。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网络受欺负与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共发性。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问卷、传统受欺负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5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发生网络受欺负的青少年中,同时发生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比例依次为23.8%、54.4%、42.0%。2网络受欺负与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发生模式分为三类:所有类型受欺负类(10.3%)、网络/言语/关系受欺负类(47.5%)和非受欺负类(42.2%)。3三类群体的抑郁、自杀意念依次显著降低(F=19.27,P<0.01;χ2=28.64,P<0.01)。结论:网络受欺负与传统受欺负尤其是言语、关系受欺负具有较强的共发性;共发性越强,其抑郁和自杀意念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网络受欺负、传统受欺负对青少年自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传统受欺负问卷、抑郁量表和自杀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为13.4%、5.4%、2.2%。2网络受欺负、传统受欺负与抑郁、自杀显著正相关(r=0.15~0.29,Ps0.01)。3总体上,网络受欺负、传统受欺负对自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30.6%),抑郁在其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ZSobel=3.35、4.48,Ps0.01)。4在男生群体中,抑郁能够部分中介网络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完全中介传统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而在女生群体中,抑郁能够完全中介网络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部分中介传统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结论:青少年受欺负对自杀有显著影响,抑郁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并且中介作用模型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10名高中生施测。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3个年级在心理韧性5个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22,P<0.01),表现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在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总分上,男生与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F=7.53,P<0.01);人际协助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F=6.90,P<0.01)。结论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表明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441,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青少年从传统受欺负到网络欺负他人的发展途径以及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初中版Olweus儿童欺负问卷、网络欺负问卷和道德推脱量表对45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传统受欺负、道德推脱及网络欺负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②传统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直接预测作用受性别调节,预测作用在男生中显著,在女生中不显著;③传统受欺负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网络欺负,且该中介模型的前半段(即传统受欺负对道德推脱的直接效应)受性别的调节,相比男生,传统受欺负对道德推脱的影响在女生中更显著。结论:传统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学生中欺负事件的发生率、内容及其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及自编的欺负事件、心理状况问卷对成都市某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521人施测,其中496人问卷全部合格。结果:①34.5%(181/496)的小学生无论是作为被欺负者还是欺负他人者卷入至少一种欺负事件,在各个类别的事件中男生都较女生更多的卷入欺负事件。②欺负事件卷人组与非卷入组相比自尊量表评分更低(17.1±3.9/18.3±3.5,t=13.69,P=0.000),更多的人诉说不快乐(18.2%比7.9%,x~2=11.36,P=0.001),感到孤独的人更多(29.8%比9.5%,x~2=33.06,P=0.000),感到自信的人更少(77.3%比87.3%,x~2=11.34,P=0.001)。③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质的欺负事件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指标为预测因子。结论:欺负事件在小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卷入欺负事件与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RR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对24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之间正相关显著(r=0.304,P 0.001),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之间负相关显著(r=-0.317,P 0.001),心理韧性和学业拖延之间负相关显著(r=-0.483,P0.001);②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因素在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5%。结论:反刍思维可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初中生传统受欺负、网络受欺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网络受欺负量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48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传统受欺负、网络受欺负和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②社会自我效能感在传统受欺负、网络受欺负和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受欺负既直接影响社交焦虑,同时又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将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8人分为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7次,每次2~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辅导,采用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中文版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强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提高心理韧性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初中生校园受欺负的发展变化轨迹。方法:利用校园受欺负量表(CBSS)对606名在校初中生重复测量3次,相邻时间点间隔5个月,历时1学年,并采用Mplus7.4对数据进行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结果:初中生校园受欺负的发展轨迹被划分为3个潜类别,分别是C1高度风险组(2.0%)、C2明显改善组(78.8%)和C3缓慢缓解组(19.2%);初中生的校园受欺负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而整体下降,C2明显改善组的发展轨迹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初中生校园受欺负.的发展轨迹在性别、年级和是否住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中生校园受欺负的发展轨迹具有群体异质性,可能存在性别、年级和住校与否的差异,有不同潜类别亚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受欺负和自我控制在羞怯与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大学生欺负行为问卷的受欺负分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问卷(AQ)测量了510名大学生。结果:1羞怯、受欺负与攻击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羞怯、受欺负和攻击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2受欺负和自我控制在羞怯与攻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羞怯通过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特点,为干预青少年的网络欺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5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最主要的形式是谩骂发泄和手机骚扰;2男生、初中生的网络欺负/受欺负分别显著高于女生、高中生(t=1.94~4.10,P均0.05);3网络受欺负、欺负在校园内的发生率分别为3.9%、1.5%,在校园外的发生率分别为8.0%、2.1%;4网络欺负/受欺负的主要发生途径是即时通讯工具(52.2%)、网络游戏(32.2%)和手机(21.1%);5青少年遭受网络欺负后,39.3%的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的身份;45.6%会告诉自己的朋友,15.6%不会告诉任何人,6.7%会告诉自己的老师,5.6%会告诉自己的家长;6青少年看到网络欺负之后,48.0%会帮助受欺负者,30.9%会忽略这种行为,15.3%会告诉父母,11.6%会告诉老师。结论: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应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的上网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家庭关怀、正性情绪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并探讨正性情绪在家庭关怀和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流动儿童406名,运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正性情感检核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家庭关怀总分可以正向预测正性情绪(β=0.281,P0.01)。2正性情绪可以正向预测心理韧性(β=0.341,P0.01)。3正性情绪在家庭关怀与心理韧性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正性情绪在家庭关怀与心理韧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关怀通过正性情绪提升流动儿童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