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肌成束蛋白(Fasc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85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正常胃黏膜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中Fascin和MMP-9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Fascin和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ascin和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Fasci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Fascin和MMP-9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中Fascin和MMP-9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磷脂酶Cε(PLCE)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分析其意义。方法经病理医师确诊为胃腺癌患者57例为观察组,正常胃黏膜组织18例为对照组,均留取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LCE1和MMP-9的表达。结果观察组PLCE1和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LCE1和MMP-9表达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LCE1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有关。二者均与肿瘤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LCE1和MMP-9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PLCE1和MMP-9高表达对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可能通过各自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PYGOPUS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14的表达特点,关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二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YGOPUS2和MMP-2、PYGOPUS2和MMP-1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均与预后相关。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YGOPUS2、MMP-2和MMP-14高表达,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术后联合检测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胃腺癌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CEACAM)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的表达,探讨其与血管内皮标志物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以胃腺癌术后组织8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77例距肿物边缘3 cm的切端为正常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EACAM6、MMP-14和CD34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EACAM6、MMP-14的阳性率、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EACAM6、MMP-14的阳性率、MVD值与最大径线、坏死、脉管浸润相关,MMP-14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EACAM6和MVD、MMP-14和MVD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中CEACAM6、MMP-14阳性率及MVD值均增高,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CEACAM6、MMP-14可能与胃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A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61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为实验组,正常肺组织36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EphA7和MMP-2表达。结果 EphA7和MMP-2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EphA7和MMP-2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肺膜累犯相关,EphA7表达与肿瘤最大径相关,二者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浸润性肺腺癌中EphA7和MMP-2表达升高可能对肿瘤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EphA7对促进肿瘤生长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异黏蛋白(MTDH)和原癌基因C-myc(C-myc)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 87例胃腺癌为观察组,4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中MTDH和Cmyc的表达。结果两组中MTDH和C-my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MTDH和C-myc的表达均与肿瘤最大径和增殖指数相关,MTDH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C-myc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MTDH和C-myc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MTDH和C-myc表达明显增加,可以促进胃黏膜上皮的癌变过程,同时对肿瘤的进展有一定价值,且二者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浸润性肺腺癌中Aurora-A激酶(Aurora-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分析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确诊为浸润性肺腺癌51例为观察组,确诊为原位腺癌21例为对照组,收集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的肺组织2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Aurora-A和MMP-9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别。结果3组Aurora-A和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Aurora-A和MMP-9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转移密切相关。Aurora-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和最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Aurora-A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urora-A和MMP-9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升高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Aurora-A和MMP-9具有一定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浸润性肺腺癌中跨膜蛋白(PD)-1、PD-配体(L)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观察组为75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对照组为距肿物边缘3 cm的36例正常肺组织,均留取术后的新鲜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中PD-1、PD-L1和MMP-9的表达量。结果两组中PD-1、PD-L1和MMP-9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D-1、PD-L1和MMP-9的表达量均与肿瘤的最大径和增殖指数有关,MMP-9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均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D-1和MMP-9、PD-L1和MMP-9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浸润性肺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PD-1、PD-L1和MMP-9的异常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前列腺腺癌中整合素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观察组为58例前列腺腺癌患者,对照组为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留取术后新鲜组织,两组中整合素αvβ3、MMP-2和MMP-9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整合素αvβ3、MMP-2和MMP-9在观察组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整合素αvβ3、MMP-2和MMP-9表达量均与增殖指数、Gleason评分和转移相关。观察组中整合素αvβ3和MMP-2、整合素αvβ3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整合素αvβ3、MMP-2和MMP-9的高表达,三种蛋白在肿瘤发生中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整合素αvβ3可能通过对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促进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异黏蛋白(MTDH)和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87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为观察组,4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中MTDH和C-myc的表达。结果两组中MTDH和C-my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TDH和C-myc的表达均与肿瘤的最大径和增殖指数相关,MTDH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C-myc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MTDH和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MTDH和C-myc表达明显增加,可以促进胃黏膜上皮的癌变过程,同时对肿瘤的进展有一定价值,二者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腺癌中叉头框(FOX)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分析其意义。方法 58例行肺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36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FOXM1、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FOXM1、MMP-2和MMP-9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FOXM1、MMP-2和MMP-9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血管浸润密切相关,FOXM1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MMP-2和MMP-9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无关,FOXM1、MMP-2和MMP-9的阳性率均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M1和MMP-2、FOXM1和MMP-9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肺腺癌中FOXM1、MMP-2和MMP-9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迁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神经纤毛蛋白(NRP)1、2表达,分析二者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94例为观察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1例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NRP1和NRP2表达。结果观察组NRP1和NRP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RP1和NRP2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RP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RP1和NRP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NRP1和NRP2表达增高对肿瘤性病变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二者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9例结肠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结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的蜡块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1,结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钳检后的蜡块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2,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均相关,观察组中Cath-D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Cath-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量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Cath-D和MMP-7高表达可以促进病变的形成和进展,Cath-D和MMP-7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 5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和MMP-11表达,关注其相关性。方法 53例经病理医师确诊的胰腺导管腺癌为观察组,15例肿瘤周围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IF5A2、MMP-10和MMP-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组EIF5A2、MMP-10和MMP-1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EIF5A2、MMP-10和MMP-11表达与Ki67指数和脉管累犯有关,EIF5A2表达与神经累犯密切相关,MMP-10和MMP-1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三者均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炎细胞浸润无关(P0. 05)。观察组EIF5A2和MMP-10、EIF5A2和MMP-1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胰腺导管腺癌中EIF5A2、MMP-10、MMP-11三者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EIF5A2与MMP-10、MMP-11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65例行胃腺癌手术后留取的标本作为研究组,收集距肿物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MMP-19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中MMP-19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MMP-19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侵犯和转移密切相关,MMP-19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最大径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及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中MMP-19和E-cadherin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MMP-19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能对肿瘤的转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胃腺癌术后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确诊为胃腺癌患者53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9例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CCR7和VEGF-D表达。结果观察组CCR7和VEGF-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CR7和VEGF-D表达阳性率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观察组CCR7表达与肿瘤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CCR7和VEGF-D呈正相关。结论 CCR7和VEGF-D高表达对胃腺癌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CCR7对肿瘤的作用可能与VEGF-D介导的淋巴管生长因子生成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的表达,观察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103例结肠腺癌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HIF-1α、MMP-14和CD34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HIF-1α、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34标记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HIF-1α、MMP-14的阳性率、MVD值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VD值与肿瘤的最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HIF-1α和MVD、MMP-14和MVD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结肠腺癌中HIF-1α和MMP-14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能对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胃腺癌术后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信号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9例行胃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研究组,距肿物边缘5 cm的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中STAT3和MMP-9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研究组STAT3和MMP-9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STAT3和MMP-9的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密切相关,STAT3的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中STAT3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STAT3和MMP-9高表达,二者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意义。STAT3与MMP-9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腺癌中同源盒蛋白SIX-6(SIX-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85例肺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42例肺微浸润性腺癌作为对照组1,以42例肺原位腺癌作为对照组2,以42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四组中SIX-6和MMP-14的表达。结果四组中SIX-6和MMP-14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IX-6和MMP-14的表达与病理形态、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SIX-6的表达与增殖指数、肺膜累犯相关,MMP-14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相关。SIX-6和MMP-14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SIX-6和MMP-14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SIX-6和MMP-14的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肺腺癌中SIX-6和MMP-14表达升高与肿瘤的形成和进展有关,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A的表达,关注二者与间质中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胃腺癌术后组织共57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13例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肿瘤细胞中IL-6和IL-17A、间质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16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肿瘤细胞中IL-6、IL-17A的表达、间质中CD16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17A和CD163的表达与肿瘤的炎性反应程度、浸润深度均密切相关,IL-6、IL-17A与肿瘤的最大径密切相关,IL-17A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和CD163、IL-17A和CD163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IL-6、IL-17A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均与肿瘤间质的巨噬细胞反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