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病形成寒热错杂的病机与患者体质因素、邪正盛衰、脏腑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从皮肤病形成寒热错杂之证的机理出发,探索寒热并用之法治疗皮肤病,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痹证是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本病病程复杂.常出现寒热错杂证候。寒热并用法是治疗寒热错杂证的一种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倍受古今医家推崇。外邪侵袭久而化热、人体禀赋偏胜、失治误治等皆可成为寒热错杂证形成的原因。寒热并用法乃从古至今治疗痹证常用的方法。临床中要因势利导。运用寒热性味各异的对药进行治疗.且应注意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应分清寒热的孰轻孰重.据此来调配寒热药物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医认为UC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病理产物包括湿热、瘀血、热毒等,日久则脾肾渐损,肠腑湿热,终成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病,临证时当以寒热并用法治之,可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主要论述寒热并用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寒热并用法是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物与温热药物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又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因脾胃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易产生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证候,单一的清热法或祛寒法难以以一概全,而寒热并用法的用药特点恰能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5.
寒热并用法为《伤寒论》方药理论特色之一,临床常用寒热并用法治疗多种疾病,适用面广泛、治疗病种多样,值得继承发扬。本文通过列举《伤寒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寒热并用方药从外感病、慢性病、脾胃病及危重症四个方面论述了寒热并用法在现代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故对寒热错杂证,当以寒热并用疗法,效果始著。然寒热错杂之证,其肇常异,其证多惑,而寒热并用之法,亦当有别。笔者勒要钩玄,探讨如次。寒热饮燥易从化表里不偕常兼挟邪之为患,常不单一。如寒邪弥笃,治之热  相似文献   

7.
寒热并用法的阐释始于《黄帝内经》,发挥于《伤寒杂病论》,现广泛运用于临床。文章由病案入手,结合笔者运用该法的临床体会,分别以半夏泻心汤、温经汤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例,论述了寒热并用法应用的必要性、药物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杂病提供一些思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冯露  王琪 《四川中医》2012,(10):4-5
王琪主任中医师认为,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时,如果将"炎症"等同于"湿热",一味地使用清热化湿解毒之品,往往疗效不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多兼有阳气受损,故主张以寒热并用为治疗本病之大法,方用乌梅丸加减,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寒热并用法是《伤寒论》治疗法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书112方中,寒热并用的方剂约占四分之一。这些方剂组成严谨,配位精当,临床疗效卓著,因其有宝贵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被后世医家广泛运用和发展。既使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此法仍不失为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有效之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这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16-2518
寒热并用法首见于《素问》,仲景将其发挥并广泛应用,姚魁武主任医师在应用寒热并用法时,更加侧重温透的作用,依据症状,谨守病机,注重宣发,辛凉与温透并举,用药精当,迅速缓解症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首创的寒热并用法就是针对寒热错杂病证而设。本文试以《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的一部份方证为例,略述管见。《伤寒论》中,寒热并存的证候,归纳起来有四种:一、表寒里热。如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二、上热下寒证。如黄连汤、栀子干姜汤、乌梅丸,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等。三、寒热互结证。如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四、真寒假热证。如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这四种类型的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寒热错杂证候而设立的方剂,晋唐时期寒热并用法理论停滞不前。宋金元时期,寒热并用法获得巨大的理论飞跃,内涵更为丰富,代表方剂愈加繁多。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温病学派亦出现于此时期。同时,药物研究方面,以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要代表,为后世提供了寒热并用法指导药物配伍的理论依据。寒热并用法作为中医常用治法,《黄帝内经》为其源,《伤寒杂病论》为其始,隋唐时期予以传承,金元时期予以革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3.
"寒热并用"法为《伤寒论》方剂特色之一,其学价值极高,文章从上热下寒,清上温下;外寒内热,外散内清;寒热交杂,辛开苦降;寒热格拒,治宜反佐;体质与邪气寒热相异,用药标本兼顾;经脉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多脏腑经络同病,各适其气;正虚邪实,表里上下寒热错杂,扶正祛邪,清热温寒;去性取用;性味各取其长,互为监制等几个方面,就其组方特点做出简要论述,并提出个人临床应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寒热并用治法始见于《伤寒杂病论》,采用温热药与寒凉药配合,相反相成,针对寒热错杂等复杂病机进行阴阳调节。临床运用乌梅丸、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大黄附子汤等寒热并用的经方,分别辨治脾系病、肺系病、心系病、风湿病以及急重病等,疗效显著,显示中医药配伍的精妙。附验案5则。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主要表现在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寒热夹杂证、反佐寒热并用四个方面,四者虽均为寒热并用法,但深究其用药仍有细微不同.临证遇到寒热错杂的病情时,当根据病位不同、寒热轻重差异及病情缓急遣方用药,而药物配伍、用药剂量及煎服法等方面亦应随证变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济梅  赵文娟 《光明中医》2014,29(11):2260-2262
张仲景《伤寒论》寒热并用方53首,其中典型方剂8首,均有调和阴阳、和解寒热的作用。通过对8首方剂病机理论及方药分析的探讨,明确其中异同,半夏泻心汤调和阴阳而功在治痞,病位在脾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调和阴阳而功在治呕,为胃热脾寒;黄连汤调和阴阳而治疗胃热肠寒;乌梅丸调和阴阳而功在治蛔,为胃热肠寒;麻黄升麻汤调和阴阳,功在发汗,为肺热脾寒;柴胡桂枝干姜汤调和阴阳,治疗胆热脾寒;栀子干姜汤调和阴阳,为膈热脾寒;附子泻心汤调和阴阳而功在胃热肾寒。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寒热并用配伍方法,散寒之中配以清热,清热之中伍以温散,温清两法并投,为后世立下了寒热并用的典范,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经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也由此成为方剂配伍的指导原则.寒热并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调理阴阳、三因制宜、祛邪扶正的基本原则,是方剂配伍的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8.
龙建新 《河北中医》2005,27(2):111-112
寒热药物并用,在处方组成中是比较普遍的,自古到今,经方及时方中常常寒热药物并用,温清二法共投,这种配伍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祛邪扶正、三因制宜、调理阴阳的基本原则,这是方剂配伍中的作用与规律。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寒热并用在方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潘淼  袁红霞 《新中医》2007,39(11):93-94
寒热并用法,是指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笔者临床体会到,寒热错杂证是脾胃病的主要证型,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寒热并用之法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在论述大青龙汤证时指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1]49。大青龙汤为治疗外寒里热,表里双解,寒热并用法之一。麻杏石甘汤证“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37为风寒束表、邪热壅肺而设,也为表里双解、寒热并用之法。病情迁延发展,可至饮热迫肺,症见咳喘[2],给予厚朴麻黄汤证。水饮夹热肺胀之越婢加半夏汤证;外寒内饮化热之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也为寒热并用、表里双解之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附子泻心汤证:“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121。为素体卫阳虚,复有外寒内热之痞证,亦为表里双解、寒热并用之法。由此提示,寒热并用法适宜于病位涉及表里阴阳、病性属于寒热阴阳、且两两相异,可直接用寒热并用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