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发性髌骨脱位多与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异常、高位髌骨、滑车发育异常、继发于股骨内侧或胫骨外侧扭转的旋转不良、内侧髌股韧带(MPFL)和股内侧斜肌的破坏或削弱有关。手术方法包括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或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确切的证据表明急性髌骨脱位者首选保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通常采用手术干预;MPFL重建需要建立精确的股骨隧道才可以达到解剖修复及最小的移植物张力。在骨骺未闭的患者及翻修手术中,MPFL重建术是安全可行的。远端重排术适用于复发性髌骨脱位伴有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增大的高位髌骨或髌骨外侧及远端有软骨病的患者。截骨术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术式能够治愈复发性髌骨脱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和半腱肌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21例病人(25个膝关节),男4例,女17例,其中4例女性为双膝,所有病人均有外伤病史,髌骨反复脱位至少2次以上,5例病人合并有膝关节游离体。膝关节X线片及MR I示髌骨内侧关节面有相应的骨损伤,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获得1.5~3.5年随访,平均2.1年,全部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无脱位恐惧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采用Lysholm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平均评分91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术后髌骨脱位患者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50例MPFL重建术后的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对照组进行指导回家自行训练,术后第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等速测试(慢速60°/s、快速180°/s),并将股四头肌及股内侧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ROM)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2、24周,股四头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百分比慢速分别为61.19±4.80、83.08±2.52,快速分别为68.62±5.04、90.85±1.82,股内侧肌百分比慢速分别为73.19±6.27、91.73±8.11,快速分别为68.49±2.64、82.42±4.12,Lysholm评分分别为82.36±2.57、95.79±1.03,均优于对照组(P<0.05),ROM分别为138.31±4.79、141.72±5.16,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案能成功应用于MPFL重建的髌骨脱位患者术后的康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63-96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对复发性髌骨脱位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关节镜下MPFL重建术治疗。评价术前、术后6w、术后6个月优良率及膝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6w、术后6个月,髌骨稳定性优良率逐渐升高,6个月髌骨外推检验、恐惧试验、J-sign试验优良率均达100%;术后6w、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HSS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下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显著,可纠正髌骨轨迹,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项绯  周正宏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96-1997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主要表现是膝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肿胀和反复的髌骨向外侧脱位。其发病的主因是患者存在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如Q角增加、髌骨高位、股骨外髁发育不良、髌骨形态异常、股直肌内侧头萎缩或股直肌外侧头肥大等。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2月共进行6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针对手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及半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关节镜检查诊断的髌骨脱位及半脱位患者8例(10膝),在行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基础上,配合胫骨结节内移及股薄肌前移等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均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8例患者随访2~1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8.3&#177;3.8),术后平均(93.2&#177;3.3)。结论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为主的综合术式治疗髌骨不稳定能有效防止其复发,对维持髌骨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股四头肌肌力与髌股关节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组成股四头肌的4块肌在维持髌骨稳定性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髌股关节不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例新鲜膝关节标本,在不同屈曲度下,分4种工况进行加载分别模拟组成股四头肌的4块肌在生理及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肌力。对髌骨施加外侧方移位载荷,记录使髌骨向外移位1cm的载荷。结果:生理状态下,在膝关节屈曲过程中,20°时使髌骨向外侧半脱位的载荷最小(61±13N),约为屈曲90°时的1/3;在松解股内侧肌后,屈膝10°—30°半脱位载荷明显减小(P<0.05),进一步松解股外侧肌导致整个屈膝过程中半脱位载荷均明显减小(P<0.05)。结论:整个股四头肌在髌骨外侧半脱位的预防、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不宜破坏股外侧肌,康复尤其应重视股内侧肌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少年急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损伤(MPFL)MRI诊断特点。方法:取2016.7-2018.7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100例,按患者年龄分组,成人组共50例、青少年组共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MRI检查(包括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T1WI、T2WI、脂肪抑制FSE双回波序列扫描),观察两组MPFL损伤程度、部位情况,分析两组MRI检查差异。结果:两组MPFL损伤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成人组股骨侧损伤率高于青少年组,髌骨侧损伤率低于青少年组,P0.05。结论:青少年急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损伤以Ⅱ、Ⅲ级损伤为主,同时损伤部位以髌骨侧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手术方法及治疗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25例共25膝,均采用游离自体半腱肌腱,通过髌骨双隧道移植重建MPFL,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的张力,确保髌股关系对合正常,应用挤压螺钉固定肌腱游离端于股骨止点。手术前后均行 Lysholm评分。【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6个月。全部病例复查时均未再发生脱位,恐惧试验阴性,经MRI证实髌股对合关系正常。术后Lysholm评分末次随访为(87.3±6.5)分,较术前(61.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4例在术后6个月内感膝关节屈曲时髌内侧有紧张感,末次随访时均消失;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诉膝前在上下楼梯时有酸痛感,此3例患者均为手术时髌骨软骨面有损伤。【结论】采用以游离肌腱重建 MPFL手术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高频超声与磁共振(MRI)对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MPF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临床证实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高频超声和MRI资料,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PFL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计算高频超声、MRI诊断MPF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完全性MPFL撕裂21例,部分性MPFL撕裂14例,股骨侧撕裂19例,髌骨侧撕裂15例,中段体部撕裂1例;与手术结果比较,高频超声诊断MPFL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95.2%、88.6%,MRI诊断MPFL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90.5%、88.6%;高频超声诊断MPFL完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2%、78.6%、88.6%,MRI诊断MPFL完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5%、85.7%、88.6%.高频超声对MPFL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的诊断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3、0.267,P=0.622、0.599).结论 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股骨侧最易损伤,其次为髌骨侧,高频超声与MRI检查同样能对MPFL损伤明确诊断和准确分级,是一种简单可靠、快捷可重复的诊断方法,可作为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对于髌骨不稳的治疗,临床上一般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法众多,每种方法各有侧重,对于使用何种方法治疗髌骨不稳,目前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移植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髌骨脱位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移植肌腱双束解剖重建.结果与结论:重建后随访2~16个月,观察患者关节稳定性及灵活度.46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膝轻度伸直受限1例,重建后均未见髌骨复发脱位.重建后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Kujala评分均高于重建前(P < 0.01).结果证实,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自体移植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可通过平衡髌骨内外侧软组织,改善Q角,达到纠正髌骨脱位。目的:探讨Q角测量评估膝关节软组织平衡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治疗前常规测量18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Q角,按Q角分为两组:〈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或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和股内外侧肌止点位移。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Q角明显低于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Q角测量评估显示平衡膝关节软组织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具有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髌骨运动学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例髌股关节疼痛(PFP)妇女和12例非PFP妇女抗阻伸膝过程中通过运动性核磁共振(KMRI)获得的运动学指标:髌骨内、外侧位移和倾斜度,分别和股外侧肌(VL):股内斜肌(VMO)、股外侧肌(VL):股内直肌(VML)肌电图比率、髁间沟深度(沟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妇女中股内侧肌运动单位活动增加似与髌骨运动学异常有关,但并不是髌骨运动学异常的必然原因。在膝关节伸展末期(屈膝0-30°),骨结构是髌骨运动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髌骨脱位包括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和习惯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与股骨﹑胫骨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治疗难度大,效果不佳。复发性髌骨脱位可能包含部分解剖结构异常;而急性髌骨脱位常常与内侧髌股韧带的断裂有关。作者对17例急性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可通过平衡髌骨内外侧软组织,改善Q 角,达到纠正髌骨脱位.目的:探讨Q 角测量评估膝关节软组织平衡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治疗前常规测量18 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Q 角,按Q 角分为两组:<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或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和股内外侧肌止点位移.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Q 角明显低于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Q 角测量评估显示平衡膝关节软组织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具有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髌腱末端病是腱止点部位的微细损伤,股四头肌群中的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可直接导致髌骨产生异常运动从而对腱止点部位产生影响。目的:分析髌腱末端病发生机制和髌腱末端病对膝关节及其周围肌肉活动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患有髌骨肌腱病的男运动员及10名运动项目、身高和年龄匹配的正常男运动员,采用瑞士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分别进行膝关节力量和表面肌电图的测试,比较与分析膝关节屈肌力矩、伸肌力矩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发现在等长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伸肌峰力矩明显小于对照组、峰值转矩比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在等速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伸肌峰力矩明显小于对照组,并随着运动角速度增加而变化显著,而峰值转矩比比值均不同程高于对照组;末端病组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整合肌电图比值在等长运动和等速运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差距较为突出,存在股内侧肌活动低下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髌腱末端病是腱止点部位的微细损伤,股四头肌群中的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可直接导致髌骨产生异常运动从而对腱止点部位产生影响。目的:分析髌腱末端病发生机制和髌腱末端病对膝关节及其周围肌肉活动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患有髌骨肌腱病的男运动员及10名运动项目、身高和年龄匹配的正常男运动员,采用瑞士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分别进行膝关节力量和表面肌电图的测试,比较与分析膝关节屈肌力矩、伸肌力矩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发现在等长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伸肌峰力矩明显小于对照组、峰值转矩比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在等速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伸肌峰力矩明显小于对照组,并随着运动角速度增加而变化显著,而峰值转矩比比值均不同程高于对照组;末端病组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整合肌电图比值在等长运动和等速运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差距较为突出,存在股内侧肌活动低下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手术的护理方案。方法:2007-01/2008-12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治疗髌骨脱位99例,术后采取持续的、渐进式的康复护理。结果:终末随访时髌骨外推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无屈、伸膝受限的病例。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军成  周晟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84-1286
膝关节屈伸活动中,髌骨相对于股骨或股骨滑车的运动称为髌骨轨迹(patellar tracking)[1],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了髌骨与股骨滑车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膝关节运动中当髌骨和股骨滑车之间的力学运动轨迹发生改变时髌骨与股骨关节排列将发生异常[2]。目前关于它的分类主要包括髌骨半脱位、髌骨倾斜和髌骨半脱位并倾斜3种[3]。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检测主要以常规CT为主,并在一定程度借助X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以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现在较流行的修复方式。目的:观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因复发性髌骨脱位而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患者24例(25膝)资料,随访时间2-5年,平均3.1年,观察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CT评估髌骨位置。
  结果与结论:随访结果显示,IKDC 评分优良率为92%,2例(8%)患者再次发生髌骨脱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随访时IKDC评分、Tenger评分、Lyc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果证实,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中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