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反比通气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及肺泡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身麻醉后建立CO_2气腹时,实验组采用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观察记录麻醉前5 min(T_0)、气腹开始前2 min(T_1)、气腹后60 min(T_2)及气腹解除后5 min(T_3)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道压力峰值(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同时测量气腹后60 min(T2)的动脉血气。计算肺的顺应性(CL)。用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气腹后60 min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变化。结果反比通气能明显降低气道压峰值,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增加肺的顺应性,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p 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NF-α、IL-6、IL-8的浓度显著减少。结论反比通气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促进氧合,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流量单肺通气对肺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需单肺通气的择期肺癌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常流量组(A组)和低流量组(B组),各20例.两组单肺通气前吸入高流量(4 L/min)的氧气和1%安氟醚,10 min后将A组氧气流量调为3L/min,B组调为1L/min,两组每60 min给予高流量(4 L/min)的新鲜气体吸入5 min,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吸入安氟醚,恢复吸入氧气流量至4 L/min.在单肺通气前(T0)及单肺通气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4)时,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阻力(Raw)、动态肺顺应性(Cdyn),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各时点较双肺通气时Ppeak、Pmean、Raw增加(P均<0.01),Cdyn、PaO2下降(P均<0.01);其他各指标两组间相近(P均>0.05).结论 低流量单肺通气对肺癌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小,低流量麻醉可安全用于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单肺通气策略对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氧合功能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按不同的单肺通气策略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传统容量控制通气(OLV-VCV),B组采用肺复张(LRM) 压力控制通气(OLV-PCV) 5cmH2OPEEP,在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T1),CPB停机后OLV15min(T2) ,CPB停机后OLV 30min(T3),术后双肺通气(T4),记录实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OI),以及术后低氧血症,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比较,A,B两组在T2,T3时Cdyn ,OI降低,(P<0.01),Ppeak, Raw 升高(P<0.01),T4时OI降低,(P<0.01)。与A组比较,B组在T2,T3时OI升高(P<0.01),Cdyn,Ppeak,Raw 降低(P<0.05),T4时OI升高(P<0.01)。B组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延迟拔除气管导管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LRM PVC 5cmH2OPEEP单肺通气策略,可明显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肾癌病人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肺保护性通气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及术中常规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组接受全身麻醉及术中肺保护性通气。对比2组的肺顺应性[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氧合指数(PaO2/FiO2)、肺动态顺应性(Cdyn)]、血清炎症及氧化应激[IL-6、IL-8、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SBP、DBP、心率(HR)]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气腹后2 h、手术结束时,肺保护性通气组的Ppeak、Pplat、IL-6、IL-8、TNF-α、MDA、SBP、DBP和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PaO2/FiO2、Cdyn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保护性通气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应用于老年病人腹腔镜肾癌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Fi O_2)通气时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5例:L组Fi O_2=35%;M组Fi O_2=50%;H组Fi O_2=10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20 min(T2)、拔管后30 min(T3)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于T0、T2、T3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CC16的浓度。结果各组患者OI在全身麻醉及气腹后不同程度降低(P0.05),H组变化最大;患者麻醉前血清CC16水平无显著差异,M组和H组在T2、T3时点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H组升高更明显(P0.05),L组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通气时间延长,血清CC16水平逐渐升高;通气氧浓度越高,血清CC16水平升高越明显。血清CC16可能为高氧通气导致肺损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通气模式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腹前3组通气参数均设定为潮气量(VT)=10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小VT组(L组)VT=7 ml/kg,RR=16次/min,I∶E=1∶2,呼气末正压(PEEP)=0;小VT+PEEP组(L+P组)VT=7 ml/kg,RR=12次/min,PEEP=5 cm H_2O,I∶E=1∶2;大潮气量组(C组)通气参数同气腹前。分别记录气管插管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5 min(T2)、气腹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气管拔管后(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抽取动脉血监测各时点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监测并记录T1、T2、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同时计算肺泡动态顺应性(Cd)[Cd=VT/(Ppeak-PEEP)];监测并记录T1、T2、T3、T4时的呼末二氧化碳(PETCO_2)。结果气腹后3组Ppeak及Pplat均升高(P<0.05),以C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随着气腹时间的增加,C组数值进一步升高(P<0.05)。3组气腹后Cd均下降(P<0.05),以L+P组降低幅度最低(P<0.05)。3组气腹后PETCO_2均显著升高(P<0.05),以L组升高最为明显,随着气腹时间的增加,L组数据进一步升高(P<0.05)。L组气腹后p H降低,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L组进一步降低(P<0.05)。至手术结束时L组p H值仍与气腹前有明显差异(P<0.05)。L组气腹后PaCO_2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L组PaCO_2与气腹前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VT结合低水平PEEP通气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气道压,预防肺损伤,同时可提高通气效果,避免CO_2蓄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不同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0例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PEEP5组和PEEP10组,设置潮气量(VD)8 ml/kg,分别在肺复张后不给予PEEP、PEEP 5 cm H2O和PEEP 10 cm H2O。观察气腹建立前(T0)、气腹建立后10 min(T1)、气腹后头低足高位20 min(T2)和气腹结束(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有效静态总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氧合指数(PaO_2/FiO_2)、死腔量(VD/VT)和肺内分流量。结果与传统组比较,PEEP5组和PEEP10组T1时Ppeak、Raw、VD/VT和Qs/Qt增加,Cst和PaO_2/FiO_2下降,T2和T3时VD/VT和Qs/Qt下降,PaO_2/FiO_2增加(P<0.05);与PEEP5组比较,PEEP10组T3时Ppeak、VD/VT和Qs/Qt下降,PaO_2/FiO_2增加(P<0.05)。结论肺复张后给予小VD(8 ml/kg)+PEEP可以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PEEP 10 cmH2O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CV与VCV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腹腔镜手术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5例,年龄37-59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小于30kg/m~2,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PCV组和VCV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10min(T1)、气腹后15min(T2)、气腹后30min(T3)、撤除气腹后15min(T4)记录患者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肺顺应性及ETCO2,并随访患者术后内皮下气肿、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前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肺顺应性及ETCO_2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CV组气腹后15min及30min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明显低于VCV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皮下气肿、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针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PCV模式能够维持较低的气道峰压及气道平台压,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肺顺应性,与VCV模式相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年龄≥65岁)40例,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n=20)和压力控制通气(PCV)组(n=20)。两组患者在气腹前通气模式为VCV,潮气量(Vt)为8 ml/kg,I/E为1∶2,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0 mm Hg。建立气腹后,VCV组呼吸机参数不变。PCV组设定压力使Vt为8 ml/kg,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0 mm Hg。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成后10 min、气腹前(T0)、Trendelenburg体位后10 min(T1)、Trendelenburg体位后6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呼吸频率(RR),并且在以上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MAP在T1明显高于T0(P0.05),Ppeak在T1和T2明显高于T0。与VCV组相比,T1、T2时间点PCV组Ppeak明显降低。两组Pa O2在T1、T2明显低于T0,而Pa CO2升高。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VCV与PCV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PCV可以明显降低气腹以及头低脚高位时的Ppeak,在无心肺疾病及BMI正常的老年患者中,两种通气模式都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纠治术的婴儿进行保护性肺通气的临床可行性及效应。方法 20例选择性体外循环下主动脉阻断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的婴儿(≤1岁),术中行小潮气量通气,体外循环停机后行肺复张,并监测压力-容量环和肺动态顺应性确定最佳PEEP值通气至术毕。监测保护性肺通气过程中基本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体外循环停机超滤后(T1)、肺复张后(T2)及出手术室前(T3)患儿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峰压( Ppeak) 、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Pa-ETCO2、肺内分流率(Fshunt)。结果 所有患儿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均处于正常稳定范围,无严重不良反应。T2较T1时,PaO2/FiO2、Cdyn增加(P<0.01),A-aDO2及Fshunt减小(P<0.01),Ppeak降低、Pa-ETCO2减小P<0.05)。其中,PaO2/FiO2、C、A-aDO2及Fshunt的改变效应可维持至T3。 结论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安全地应用于婴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并可改善患儿体外循环后氧合、肺顺应性,弥散功能、及通气血流比,降低气道阻力,减小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 研究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总阻力(R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机械通气模式对比,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患者的Ppeak、Pmean,PETCO2、Crs显著提高,Rrs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化原则将汉川巿第二人民医院妇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收的88例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n=44)给予常规通气,观察组(n=44)给予保护性通气。比较分析两组T0(插管前)、T1(气腹后)、T2(手术1h)、T3(气腹毕)、T4(术毕)呼吸力学、肺氧合功能指标。结果 T0时,两组气道峰压、肺顺应性与平均气道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观察组气道峰压低于参照组,肺顺应性高于参照组,T1~T3时,观察组平均气道压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肺氧合功能指标相当,P0.05;T0~T4时,参照组和观察组PaO_2(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Pa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呼气末二氧化碳)与参照组对比明显提高,而肺内分流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既能提高肺顺应性,又可改善氧合功能,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麻醉诱导、维持期间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肺功能指标(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肺氧合指数、肺部超声评分),以明确艾司氯胺酮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A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时,A组经外周静脉给予艾司氯胺酮0.2 mg/kg,麻醉维持阶段以0.2 mg/(kg. h)的速率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应用时间、用法同A组。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5 min(气腹前)(T1)、气腹及摆体位后5 min(T2)、气腹60 min(T3)、气腹结束后5 min(T4)的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T2、T3、T4的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T0、手术结束时(T5)、拔管后30 min(T6)的肺部超声评分。采集两组T0、T5、术后24 h(T7)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结果 与C组比较,T3、T4时A组的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PEEP,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诱导期就给予PEEP,比较两组患者在气腹完成时(T0)、气腹30min(T1)、气腹60min(T2)、气腹90min(T3)、放气时(T4)等不同时间的动脉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肺泡动态顺应性及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肺泡动态顺应性在T1、T2、T3、T4时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在T2、T3、T4时刻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诱导期给予PEEP,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低和高二氧化碳血症,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保障患者呼吸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鱼精蛋白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鱼精蛋白中心静脉给药对照组(C组)、鱼精蛋白升主动脉给药组(A组)和远隔缺血时处理鱼精蛋白中心静脉给药组(R组)。R组于主动脉阻断后同时对患者右下肢实施3个周期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处理。3组脱离CPB后10 min时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在10 min内输注,C组及R组经右颈内静脉给药,A组经主动脉根部给药。给予鱼精蛋白前1 min(T1)和给药后15 min(T2)时取左房血样,进行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MN),检测血清补体C3a、C5a浓度;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 DO2),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并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e)、肺动脉压(PAP)和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结果与T1比较,C组T2时WBC、PMN、血清C3a、C5a浓度、A-a DO2、RI、Ppeak、PAP显著升高,OI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R组T2时WBC、PMN、血清C3a、C5a浓度、A-a DO2、RI、Ppeak、PAP及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显著降低,OI显著升高(P0.05);R组和A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隔缺血时处理可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鱼精蛋白诱发肺损伤,其效果与经主动脉途径给予鱼精蛋白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膜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75例,根据通气量(MV)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MV为120mL/kg)45例、B组(MV为135mL/kg)30例;根据呼吸频率(f)和潮气量(VT)的不同又将A组分为三个亚组:A1组f为12次/min、VT为10mL/kg,A2组f为15次/min、VT为8mL/kg,A3组f为17次/min、VT为7mL/kg,每组15例。B组分为两个亚组:B1组f为15次/min,VT为9mL/kg;B2组f为17次/min,VT为8mL/kg,每组15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30min、气腹后60min、放气后30min4个时间点检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PaCO2-PETCO2。结果各组气腹后的CVP、PaCO2、Ppeak、Pmean、PETCO2及PaCO2-PETCO2均有显著升高(P均〈0.05),A组PaCO2和PETCO2较B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均〈0.05),B组Ppeak和Pmean升高的程度则高于A组(P均〈0.05)。A组中气腹后A1、A2、A3组的Ppeak、Pmean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通过增加呼吸频率、调小或不调潮气量的方式增加通气量,可避免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防止气道压过高,维持循环和呼吸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Ⅰ组)和气管插管(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罩)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0 min(T5)、放气腹后1 min(T6)、拔管(罩)后(T7)的血压、心率、相关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吸入和呼出潮气量(Vti和Vte)、吸入和呼出分钟通气量(MVi和MVe)、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及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Ⅱ组较Ⅰ组HR增快、MAP升高(P<0.05);气腹后较气腹前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术后咽部不适、术后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引流性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VATS右中下肺楔形切除或肺活检术成年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肺叶隔离组和单肺通气组各19例。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诱导后,肺叶隔离组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将9 Fr Coopdech支气管堵塞管置入右中间支气管。单肺通气组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两组均行双肺正压通气,20 min后摆放左侧卧位,肺叶隔离组对堵塞管套囊充气行左肺和右上肺叶通气;单肺通气组行左单肺通气。于双肺通气后20 min(T1)、左单肺通气或左肺和右上肺叶通气后20 min(T2)、胸腔镜下见右肺或右中下肺叶完全萎陷后(T3)、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前(T4)及术后第1天(T5)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T1~T4的吸气峰压(Ppeak)、肺顺应性(Cdyn)。结果肺叶隔离组T2、T3、T5时点PaO2、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单肺通气组;T2、T3时点Ppeak均明显低于单肺通气组,Cdyn明显高于单肺通气组(P〈0.05或0.01)。结论选择性右中下肺叶隔离技术用于右侧VATS,可提供清晰术野,改善术中低氧血症,复合短时间单肺通气可使气道控制更精确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9例SAP合并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同的控制模式、肺保护通气策略、肺复张、最低PEEP策略、俯卧位通气。3组患者分别选择有创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有创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辅助治疗,C组患者于ARDS得到控制后撤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 h后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频率、氧分压(Pa O_2)、氧合指数(Pa O_2/Fi O_2)、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统计并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无辅助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气压伤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频率、Pa O_2、Pa O_2/Fi O_2、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2 h 3组患者的呼吸系统顺应性均获改善、Pa O_2、Pa O_2/Fi O_2均显著升高,气道峰压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B、C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A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无辅助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28 d病死率均低于A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气压伤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案可降低SPA合并ARDS患者的气压伤发生率,对SAP合并ARDS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重度ARDS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均采用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72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ydn)、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2DO2)的改变;统计患者的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PaCO2、Pmean、Ppeak、P2-aDO2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而PaO2、Cydn、PaO2/FiO2水平呈升高趋势(P均<0.05);治疗72h后,患者PaO2、Ppeak、Cydn、PA-aDO2、PaO2/FiO2水平趋于稳定状态。患者28d病死率为25.00%,机械通气时间(9.87±2.01)d,重症肺炎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较高;入住ICU时间(11.36±3.65)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结论: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ARDS效果较明显,可改善患者通气状态及氧合指数,有效避免肺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