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情况,并探讨其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取小鼠16只,并随机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各8只)。哮喘组制备慢性哮喘模型,于第0和7天腹腔注射致敏液,第2~12周用激发液雾化激发,每2周2次,连续2 d,每次30 min;对照组采用PBS替代致敏液和激化液;比较两组小鼠肺支气管厚度变化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基底膜下胶原沉积厚度和肺组织miR-3162-3p、β-catenin蛋白、LC3B-Ⅱ/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取对数生长期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分成两组,对照组加入PBS,Mimic组转染微小RNA 3162-3p模拟物(miR-3162-3p mimic),比较两组LC3B-Ⅱ/Ⅰ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马松三色染色结果显示肺泡间隔匀称、支气管结构清晰正常;哮喘组肺组织结构不均匀,偶见支气管上皮细胞疏散,支气管平滑肌肌层肥厚,上皮下纤维化明显增多,基底膜增厚,支气管周围蓝色胶原沉积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基底膜下胶原沉积厚度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肺组织miR-3162-3p、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β-cate...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动态变化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卵白蛋白)、哮喘干预组(布地奈德+卵白蛋白),每组大鼠24只,分别于雾化激发后第7天、第28天、第35天处死每组大鼠中8只进行气道形态学观察,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大鼠的气道形态学参数.气道被分为大气道和小气道两个等级进行分析.结果 大气道病理学变化: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28 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明显增厚(P<0. 05或<0. 01);治疗28 d、35 d后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轻(P<0. 05或<0. 01),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值均>0. 05).小气道病理学变化: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28 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胶原沉积明显增厚(P<0. 05或<0. 01);经治疗后28 d、35 d组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胶原沉积在治疗28 d、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 01);内管壁厚度治疗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 05).结论 气道重塑累及整个气道,大气道发生重塑较小气道出现早且较重.早期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的干预哮喘大鼠气道壁胶原的沉积,但对气道平滑肌层的增厚干预作用较弱;吸入激素对大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较小气道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钙池操纵性钙通道抑制剂SKF96365对小鼠慢性哮喘模型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用鸡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小鼠,建立慢性哮喘模型,33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SKF96365组,每组11只,其中SKF96365组于每次激发前30 min给予SKF96365(10mg/kg)干预。哮喘组和SKF96365组于第0、7、14 d腹腔注射(i.p)200μL致敏液(含OVA粉剂20μg、氢氧化铝凝胶2 mg);自第21天起,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70mg戊巴比妥钠/kg小鼠体重)麻醉小鼠后,OVA(40μg)滴鼻(i.n),连续6周,每周3次,共18次。对照组则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滴鼻。最后一次激发后24 h,各组分别随机取5只小鼠用于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另6只小鼠采用Buxco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测计算杯状细胞(过碘酸希夫染色阳性,PAS+)、胶原细胞(Masson阳性)和平滑肌细胞(α-SMA阳性)阳染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长值来评估小鼠气道重塑;观察给予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雾化时的气道阻力(resistance index,RI)最大值,评估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结果:对照组未见PAS阳性染色区域,哮喘组和SKF96365组杯状细胞增生高于对照组(7.29±2.04,4.49±1.70 vs 0.00±0.00,均P0.01),且SKF96365组低于哮喘组(P0.05)。Masson染色显示哮喘组和SKF96365组上皮下胶原沉积高于对照组(9.23±1.41,7.30±1.33 vs 1.60±0.77,均P0.01),且SKF96365组低于哮喘组(P0.05)。α-SMA免疫组化显示哮喘组和SKF96365组平滑肌增生肥大高于对照组(4.54±1.05,3.15±0.57 vs 1.97±0.69,均P0.05),且SKF96365组低于哮喘组(P0.05)。当乙酰甲胆碱(Mch)≤6.25 mg/m L时,3组小鼠气道阻力无显著差异(P0.05),当25 mg/m LMch≥12.25 mg/m L时,哮喘组小鼠气道阻力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P0.001),当Mch≥25 mg/m L时,哮喘组小鼠气道阻力大于SKF96365组(P0.05)。结论:采用SKF96365干预后,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指标均有改善,提示SKF96365可能对哮喘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H2型松弛素(H2Relaxin)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及肺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素松弛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哮喘组、阴性对照组(vehicle)、松弛素组4组,每组10只;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vehicle组和松弛素组每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松弛素(0.25 mg·kg-1 ·d-1)皮下注射.HE和马森(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及胶原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逆转录-PCR(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cyclin D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vehicle 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气道管腔狭窄,平滑肌层增厚,胶原纤维增生,而松弛素组上述改变较此2组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组、vehicle组小鼠支气管α-SMA阳性染色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显著增加(均P <0.05),松弛素组小鼠支气管α-SMA阳性染色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低于哮喘组和vehicle组(均P<0.05);哮喘组和vehicle组小鼠羟脯氨酸含量[每克肺组织中分别为(0.68±0.10)mg、(0.67±0.10) mg]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6±0.05)mg(q值分别为16.61和16.01,均P<0.01),松弛素组小鼠羟脯氨酸含量为(0.40±0.06)mg,低于哮喘组和vehicle组(q值分别为10.88和10.26,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yclin D1在哮喘组、vehicle组和松弛素组的表达(分别为1.38±0.18、1.50±0.10和0.72±0.13)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38±0.10(q值分别为13.00、14.65和4.49,均P<0.05),而松弛素组表达量低于哮喘组与vehicle组(q值分别为8.51和10.16,均P<0.05).哮喘组与vehicle组各项检测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弛素可以显著减轻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和平滑肌层的增厚,延缓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进程,该作用可能部分与其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的相关性以及预防性吸入激素对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卵原蛋白)、干预组(布地奈德+卵原蛋白),每组大鼠24只,分别于雾化激发后第7天、第28天和第35天处死每组大鼠中8只进行气道形态学观察,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大鼠的气道形态学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MMP-9、TIMP-1的表达及ELISA方法 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上清中MMP-9及TIMP-1的含量.结果 ①与相应对照组相比,28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胶原沉积明显增厚(P<0.05或<0.01);经治疗后28 d、35 d组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胶原沉积在治疗28 d、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内管壁厚度治疗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②哮喘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MP-9及MMP-9/TIMP-1在初始阶段表达上调,在后期下降(P<0.01);TIMP-1在初始阶段表达上调,在后期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后,在早期MMP-9、TIMP-1及两者比值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在晚期哮喘组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MMP-9/TIMP-1的表达失衡,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调节MMP-9/TIMP-1的平衡,阻抑胶原沉积而干预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哮喘小鼠模型在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方面的差异,明确在哮喘致病过程中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其中急性组包括正常对照组(A1组)和急性哮喘组(A2组),慢性组包括正常对照组(B1组)和慢性哮喘组(B2组).OVA致敏和激发方法分别构建急性早期哮喘模型和慢性期哮喘模型后,测定气道阻力,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4、IL-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AB-PAS和Masson染色测定气道重塑.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A2组和B2组小鼠气道阻力均明显升高,但B2组小鼠气道阻力在基础值即发生明显改变.相比于慢性组哮喘小鼠,急性组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IL-4、IL-5和IFN-γ水平,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聚集,以及气道黏液分泌水平等炎症性改变更为明显.相比于A2组,B2组哮喘小鼠BALF中TGF-β1和VEGF水平,气道平滑肌增厚,上皮下胶原沉积,上皮下纤维化等改变更为显著.结论 在急性早期哮喘中主要是以炎症性改变为主,但在哮喘早期即开始出现轻度的重塑性改变;而在慢性期哮喘中虽然存在炎症性改变,但影响哮喘症状的因素却主要以器质性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受体拮抗剂SB 431542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布地奈德组和SB 431542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SB 431542滴鼻,每周3次.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及胶原沉积情况;AB-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TGF-β1、MMP-9、TIMP-1水平及血清总IgE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mad3、p-Smad3及Smad7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组与正常组相比,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气道管腔狭窄,平滑肌层增厚,胶原纤维增生;布地奈德组上述改变均较哮喘组轻;SB 431542组嗜酸粒细胞浸润较哮喘组减轻,但仍高于正常组及布地奈德组,平滑肌层增厚、胶原纤维增生较哮喘组明显减轻(P<0.05),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小鼠支气管AB-PAS及α-SMA 阳性染色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显著增加(P<0.05),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小鼠支气管AB-PAS及α-SMA 阳性染色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气道炎症指标(血清总IgE、IL-4、IL-5及TGF-β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布地奈德组上述指标低于哮喘组(P<0.05),SB 431542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TIMP-1在哮喘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在布地奈德组及SB 43542组的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组小鼠肺组织Smad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p-Smad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p-Smad3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Smad7表达降低(P<0.05),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Smad7表达高于哮喘组(P<0.05),且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 431542能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细胞外基质沉积及平滑肌增厚,延缓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进程,该作用可能部分与其调节MMP-9、TIMP-1的表达有关.SB 431542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浸润无明显改善,说明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不依赖于TGF-β1/Smads通路.  相似文献   

8.
李娟  沈奕  钱艳  黄茂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9):643-65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受体拮抗剂SB 431542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布地奈德组和SB 431542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SB 431542滴鼻,每周3次.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及胶原沉积情况;AB-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TGF-β1、MMP-9、TIMP-1水平及血清总IgE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mad3、p-Smad3及Smad7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组与正常组相比,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气道管腔狭窄,平滑肌层增厚,胶原纤维增生;布地奈德组上述改变均较哮喘组轻;SB 431542组嗜酸粒细胞浸润较哮喘组减轻,但仍高于正常组及布地奈德组,平滑肌层增厚、胶原纤维增生较哮喘组明显减轻(P <0.05),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小鼠支气管AB-PAS及a-SMA阳性染色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显著增加(P<0.05),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小鼠支气管AB-PAS及α-SMA阳性染色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气道炎症指标(血清总IgE、IL-4、IL-5及TGF-β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布地奈德组上述指标低于哮喘组(P <0.05),SB 431542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TIMP-1在哮喘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在布地奈德组及SB 43542组的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组小鼠肺组织Smad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p-Smad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布地奈德组及SB431542组p-Smad3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Smad7表达降低(P<0.05),布地奈德组及SB 431542组Smad7表达高于哮喘组(P<0.05),且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 431542能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细胞外基质沉积及平滑肌增厚,延缓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进程,该作用可能部分与其调节MMP-9、TIMP-1的表达有关.SB 431542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浸润无明显改善,说明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不依赖于TGF-β1/Smads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energic receptor,β2-AR)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壁组织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β2-AR表达水平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及观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对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DZ)、哮喘模型组(MX)和特布他林组(TB)。采用0.2%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溶液腹腔注射致敏及2.5%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制作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同时给予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干预,最后一次激发24h内处死小鼠,取其肺组织,对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以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总气道壁面积(Wat)和平滑肌面积(Wam),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上述图像分析软件检测气道壁组织β2-AR的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①各组小鼠总气道壁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Wat/Pbm):MX组(25.37±4.25)与DZ组(12.89±1.71)、TB组(15.98±2.58)相比较,气道壁显著增厚(P<0.01),TB组与DZ组相比较,气道壁厚度无明显差别(P>0.05);各组小鼠平滑肌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Wam/Pbm):MX组(7.58±2.16)与DZ组(2.55±0.72)、TB组(3.54±1.63)相比,气道平滑肌增厚(P<0.05),TB组与DZ组相比气道平滑肌厚度无明显差别(P>0.05)。②各组小鼠气道壁β2-AR表达的IOD值:与DZ组(24.90±2.42)相比较,MX组(19.88±1.94)小鼠气道壁组织β2-AR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TB组(22.10±1.08)小鼠气道壁组织β2-AR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结论①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减轻小鼠哮喘气道壁增厚,干预气道重塑;②哮喘发生气道重塑时,小鼠气道壁组织β2-AR表达明显下调,同时应用-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可下调小鼠气道壁组织-A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其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1,25-(OH)2D3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1,25-(OH)2D3组。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改变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的MMP-9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提示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细胞脱落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改变,而1,25-(OH)2D3组可部分逆转上述病理改变;②1,25-(OH)2D3组的支气管内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和平滑肌细胞核数显著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③1,25-(OH)2D3组肺组织MMP-9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OH)2D3干预可显著减轻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并可通过部分抑制肺内MMP-9的表达来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8只.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情况,采用马松染色观察气道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变化.结果 哮喘组大鼠气道胶原沉积、细胞周期蛋白D1和肌动蛋白-α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哮喘组肌动蛋白-α与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1=0.20,P<0.05;r2=0.53,P<0.05).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D1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杨卫  杨红申  杜宇  闫琦  张泽明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1):1601-1604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8只.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情况,采用马松染色观察气道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变化.结果 哮喘组大鼠气道胶原沉积、细胞周期蛋白D1和肌动蛋白-α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哮喘组肌动蛋白-α与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1=0.20,P<0.05; r2=0.53,P<0.05).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D1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nitinib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以及sunitinib组,每组6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Sunitinib组每次雾化吸入前半小时给予sunitinib(40mg/kg)灌胃给药。OVA末次激发结束后24h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及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和血清总IgE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蛋白印记法(Western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示哮喘组小鼠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层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sunitinib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sunitinib干预后哮喘小鼠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IL-13和血清总IgE以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哮喘组小鼠气道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α-SMA表达及肺组织Erk磷酸化水平、cyclin D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unitinib干预后其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 Sunitinib可能通过抑制Erk途径影响cyclin D1的表达,抑制了慢性哮喘模型中气道平滑肌的增殖,发挥抗气道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unitinib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以及sunitinib组,每组6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Sunitinib组每次雾化吸人前半小时给予sunitinib(40 mg/kg)灌胃给药.OVA末次激发结束后24 h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及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和血清总IgE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a smooth muscle actin,α SMA)表达水平.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e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示哮喘组小鼠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层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sunitinib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sunitinib干预后哮喘小鼠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IL-13和血清总IgE以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哮喘组小鼠气道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α-SMA表达及肺组织Erk磷酸化水平、cyclin D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unitinib干预后其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 Sunitinib可能通过抑制Erk途径影响cyclin D1的表达,抑制了慢性哮喘模型中气道平滑肌的增殖,发挥抗气道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逆转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40只雄性的 BALB/c 小鼠,随机分组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从4周龄雄性小鼠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卵白蛋白制备慢性哮喘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的情况,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之后气道的重塑及气道炎症的情况。结果病理检查可见哮喘模型支气管上皮黏膜有杯状细胞增生,上皮黏膜脱落,部分管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正常对照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无气道重塑及炎症表现,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有气道炎症并且气道重塑现象明显。哮喘模型组的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F =12.346、14.528,P 值均<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较哮喘组明显上升(F =9.438,P <0.05);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逆转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程度,是通过上调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的比例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斯钙素-1(Stanniocalcin-1, STC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滑肌增殖的影响及STC1在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臭氧暴露法构建COPD小鼠模型,选取BALB/c雌性小鼠24只,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1周空气对照组(简称1周空气组)、1周臭氧暴露组(简称1周臭氧组)、3周空气对照组(简称3周空气组)、3周臭氧暴露组(简称3周臭氧组),每组6只。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肺泡间距及基底膜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简称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及STC1表达。采用2%及10%胎牛血清刺激人原代平滑肌细胞增殖,外源加入重组STC1(rhSTC1)处理平滑肌细胞,EdU染色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 结果臭氧暴露诱导小鼠肺部炎症、肺气肿及气道重塑发生(肺组织基底膜增厚及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表达增加)。STC1主要表达在支气管上皮顶端膜,且在COPD小鼠中表达升高(P<0.05),但随着臭氧暴露3周,肺组织STC1较α-SMA表达下降(P<0.05)。外源加入rhSTC1抑制了平滑肌细胞增殖(P<0.01)。 结论支气管上皮表达的STC1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外源给予足量的STC1可能延缓COPD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6只.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人OVA制作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成功后,测定气道压力;通过HE染色、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以及平滑肌细胞核数;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SDF-1、CXCR4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壁SDF-1表达的变化;统计数据并分析SDF-1、CXCR4与哮喘气道重塑及气道炎症的关系.结果 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的气道反应性、气道壁嗜酸粒细胞计数、支气管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肺组织SDF-1(分别为0.583±0.004和0.724±0.008)、CXCR4(分别为0.467±0.003和0.655±0.00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SDF-1为0.146 ±0.003、CXCR4为0.281±0.002),哮喘8周组的SDF-1及CXCR4的表达亦明显高于哮喘4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气道壁SDF-1的表达(分别为0.270 ±0.006和0.350±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180±0.009),哮喘8周组的SDF-1的表达量亦高于哮喘4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大鼠肺组织、气道壁SDF-1、CXCR4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气道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浸润数、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SDF-1/CXCR4信号轴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8只.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情况,采用马松染色观察气道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变化.结果 哮喘组大鼠气道胶原沉积、细胞周期蛋白D1和肌动蛋白-α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哮喘组肌动蛋白-α与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1=0.2C,P<0.05;r2=0.53,P<0.05).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D1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蓝玉簪颗粒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及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2只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哮喘模型组(B组)、蓝玉簪颗粒组(C组,0.33 g生药/kg体质量)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2.0 mg/kg体质量),每组8只.卵白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并长期雾化吸入制备小鼠慢性哮喘模型.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观察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Bcl-2含量.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Bcl-2、AB-PAS染色阳性面积和气道上皮层面积(Aep)与气道基底膜周径(Pbm)比值(如Aep/Pbm,Bcl-2/Pbm)等.结果 B组小鼠气道上皮层增生,气道黏液分泌显著增加,气道壁Bcl-2表达增强;B组AB-PAS/Pbm,Bcl-2/Pbm等值较C组均显著增高(P<0.01);B组和C组Aep/Pb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PAS/Pbm与Bcl-2/Pbm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1),Aep/Pbm与Bcl-2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784,P<0.001).结论 蓝玉簪颗粒可以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殖和黏液高分泌,其部分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