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对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和心理测验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中学生对照组被试各25人,采用空间Stroop任务的变式进行研究。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557.6±93.3)ms vs.(533.9±85.3)ms,(532.1±88.9)ms,P0.001],对照组对组成中性词的反应时长于消极词[(509.5±80.3)ms vs.(496.1±72.3)ms,P0.05]。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P0.05),而对组成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表现出对消极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正性注意偏向训练能否使复发性抑郁缓解个体对情绪图片的消极信息产生回避。方法:采用改版的点探测注意训练任务分别对正性词训练和中性词训练条件下的复发性抑郁缓解者各15例进行注意偏向的训练,训练前后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对情绪图片负性信息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结果:在积极词训练条件下,被试训练之后对图片消极部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比训练前明显减少;中性词训练条件下对图片消极部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在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积极信息关注的注意力训练能使复发性抑郁缓解者学会对负性信息的回避。  相似文献   

3.
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图片和词语的情绪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国际图片系统中的情绪图片和汉语情绪词语为刺激材料,启动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颜色Stroop判断和主观情绪的自我评定,采用2(材料类型)×3(情绪类型)的被试间设计。结果:①不同情绪类型的Stroop反应时和错误率差异显著(F=36.216,P=0.000<0.05),情绪自我评定时积极组与中性组之间差异显著,但消极组与中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②不同刺激材料类型的Stroop反应时和错误率及情绪自我评定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图片和词语作为情绪刺激材料都可产生情绪启动效应,尤其是积极情绪;词语具有与图片相当效应的情绪启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唤起负性情绪后,自伤者是否倾向于注意其常用的自伤方式。方法:实验一:采用Stroop范式,在启动和未启动情绪调节方式的条件下,要求被试对常用情绪调节词、不常用情绪调节词和自伤词作反应,比较被试对这三类词的反应时,以检验采用动词作刺激词的Stroop任务的有效性;实验二:选用自伤青少年作为被试,启动自伤青少年的情绪调节方式,采用实验一证实有效的Stroop任务检验自伤者是否表现出对其常用自伤方式的注意偏向。结果:实验一表明,启动条件下,被试对其常用的情绪调节方式反应时最长;实验二发现,在启动条件下,自伤者对其常用的自伤方式反应时最长。结论:采用动词作为刺激词的Stroop任务有效;自伤者表现出对其常用自伤方式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大学生对正性、负性和中性词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上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真假词判断任务和学习-再认范式考察被试对不同情绪词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结果:在内隐记忆中,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6.360,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对积极词的反应时(573.0±57.9ms)和消极词的反应时(650.3±109.12ms)显著短于对中性词的反应时(671.8±101.0ms),但积极词与消极词的反应时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外显记忆中,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存在显著差异(F=7.353,15.000,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被试对积极词记忆的正确率(67.0%±17.9%)明显高于消极词(46.3%±15.9%)和中性词(50.3%±20.4%),但中性词与消极词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积极词(688.2±129.3 ms)和消极词的反应时(814.5±140.3ms)均低于中性词的反应时(951.8±182.0ms),且积极词的反应时明显低于消极词的反应时。结论:刺激本身所具有的情绪信息会影响个体的记忆,个体对不同情绪词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育龄女性在月经周期三个时相中的情绪Stroop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正常育龄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时相的情绪注意偏向。方法:方便选取某高校育龄女性80名,运用情绪Stroop任务,采用被试内2因素重复测量设计,比较卵泡初期、排卵期和黄体中期对不同情绪效价双字词颜色辨别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对情绪词颜色辨别正确率的时相主效应显著,女性在排卵期低于黄体中期(P<0.05)。词语类型和月经时相在情绪词颜色辨别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上均存在交互作用。对负性词颜色判断的正确率,女性在排卵期低于卵泡初期和黄体中期(均P<0.05);负性词颜色判断的反应时,女性在黄体中期高于卵泡初期和排卵期,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达边缘显著水平(均P<0.08)。中性词和正性词在3个时相中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在黄体中期较其他时相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在月经周期的3个时相中对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和积极音乐对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通过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按分值高低从650名大学生中分别选取高低心理弹性被试各30名。采用2(心理弹性:高、低)×3(挫折情境:无挫折情境、无音乐背景的挫折情境、有积极音乐背景的挫折情境)×2(词性:积极词、消极词)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情绪Stroop任务范式,比较高低心理弹性个体在不同挫折情境下对积极词和消极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结果:不同挫折情境下个体对消极词的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心理弹性和不同挫折情境在个体对积极词反应时中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心理弹性组中,无挫折情境和有积极音乐背景挫折情境下的反应时长于无音乐背景挫折情境[(476.3±85.6)vs.(456.0±54.0)vs.(427.1±61.1),P0.05],高心理弹性组中,无音乐背景挫折情境的反应时长于无挫折情境下的反应时[(472.1±82.9)vs.(432.4±53.2),P0.05]。结论:个体在挫折情境下对消极信息有显著的注意偏向,且心理弹性和积极音乐对个体在挫折情境下积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可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海洛因依赖者是否存在对毒品相关线索的前注意偏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5名来自某美沙酮门诊的海洛因依赖者和71名健康被试,要求被试完成掩蔽Stroop任务中对毒品词汇和中性词汇的颜色命名,并通过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访谈工具评估海洛因依赖者的成瘾严重程度,运用冲动性量表(BIS-11)对两组被试的冲动性进行测量。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冲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海洛因依赖者对毒品词汇的颜色命名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前注意偏向与成瘾严重程度和冲动性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对毒品线索的前注意偏向,但前注意偏向与成瘾严重程度和冲动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在不同情绪启动下注意偏向和注意控制的特点。方法:对大学生956人,根据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得分筛选出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各57人。两组完成不同情绪启动下空间线索实验,当线索无效时,根据被试对攻击性词语的反应时与中性词语的反应时差值(RTI)的变异程度,获得情绪启动下的注意偏向特点;两组完成不同情绪启动下Flanker实验,根据不同情绪启动下被试干扰效应值的差异,获得情绪启动下的注意控制特点。结果:脆弱型高自尊组在高、低回避动机情绪下RTI值均高于中性动机情绪,在高趋近动机情绪下RTI值低于中性动机情绪;安全型高自尊组在高、低趋近动机情绪下RTI值均低于中性动机情绪,在高回避动机情绪下RTI值高于中性动机情绪(均P<0.05)。不同高自尊组在高趋近、高回避动机情绪下干扰效应得分高于中性动机情绪,在低趋近动机情绪下干扰效应得分低于中性动机情绪(均P<0.05)。结论:不同情绪启动对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注意偏向和注意控制起调节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大学生被试在内隐层面上是否存在自我正面偏见,探讨其强度是否可以得到增强.方法:实验一用阈上态度启动范式,在自我和他人启动条件下,要求被试判断随之呈现的人格特质词的积极和消极属性,记录自我积极、自我消极、他人积极、他人消极四类词语的反应时数据;实验二运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将自我与积极词语或他人与消极词语反复配对呈现给实验组被试,观察被试在与内隐自我正面偏见一致或不一致词对上与控制组反应的异同.结果:实验一发现被试对自我启动下的积极词或他人启动下的消极词的反应显著快于自我启动下的消极词或他人启动下的积极词;实验二发现在不一致词对上两组被试的反应时没有差异,在一致词对上实验组显著快于控制组.结论:自我正面偏见在内隐层面上存在,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可以增强内隐自我正面偏见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情绪启动范式考察抑郁症患者情绪冲突的异常。方法:对20例抑郁症患者和18名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了情绪启动实验,启动刺激为积极词、一般消极词和抑郁相关词,目标刺激为积极和消极人脸,要求判断人脸的情绪类型。还对所有被试进行了贝克抑郁问卷(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的测查。结果:在抑郁组和对照组均发现了显著的一般情绪冲突效应(由一般消极词导致);在抑郁组身上还发现,当目标人脸为积极表情时,由抑郁相关词导致的特殊情绪冲突效应,显著大于一般消极词导致的情绪冲突效应,而这种差异在正常控制组身上却没有发现。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抑郁相关词导致的情绪冲突效应与BDI分数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情绪冲突上不同于正常人的异常表现,可能跟他们的注意偏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个体的边缘型人格倾向以及内部表征对投射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在大学生群体中选取PDQ-4+边缘型分量表得分在阳性划界分5分以下和以上的被试各64名作为边缘型人格低分组和高分组,在两组中分别各选取32名被试进入内部表征中性启动组和消极启动组,实验设计为2*2组间设计,检验人格分组以及表征启动对被试使用投射防御机制的影响。结果:(1)高分组与低分组的投射防御机制差异不显著。(2)消极表征启动较中性表征启动更多地表现出投射防御机制。(3)人格分组和表征启动的交互效应显著:消极表征启动条件下,高分组较低分组被试更多地表现出投射防御机制,中性表征启动条件下的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投射防御机制则没有显著差异;在高分组被试中,消极表征启动较中性表征启动条件更多地表现出投射防御机制,低分组被试的消极表征启动和中性表征启动条件下投射防御机制则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边缘型人格倾向以及内部表征对个体使用投射防御机制存在相互的调节效应,互为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身体意象失调女性的注意偏向,并探讨瘦身广告对个体在不同类身体信息注意偏向上的影响。方法:使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胖分量表(NPSS-F)筛选出身体意象失调个体28人和控制组被试30人,以积极、消极、形似、隐喻四类身体信息为实验材料,在观看瘦身广告的前后分别完成点探测任务。结果:身体意象失调女性对身体信息存在显著的注意偏向(t(27)=2.274,P<0.05),控制组不存在注意偏向(t(29)=-0.181,P=0.858),且两组注意偏向值有显著差异(F(1,56)=4.155,P<0.05);观看瘦身广告后,两组被试对积极词的注意偏向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F(1,56)=3.256,P=0.077)。结论:身体意象失调个体对身体信息存在注意偏向,瘦身广告对个体在积极词上的注意偏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情绪启动和情绪适应现象,以及二者对大学生认知加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大学生30名,采用2×2被试内设计,两个因素分别为:范式类型(启动、适应),情绪图片效价(积极、消极),以被试的反应偏向作为因变量。结果:在情绪启动条件下,积极图片与消极图片所产生的效应量之间差异显著(F=15.01,P=0.001),消极图片所带来的启动效应大于积极图片。当情绪图片为消极时,情绪启动与情绪适应之间差异显著(F=6.90,P=0.014)。结论:大学生易受负性情绪启动的影响,对负面情感的重视超过了正面情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阅读材料对于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以自愿方式招募175名普通学生(17~24岁),首先用高难度任务唤起被试的焦虑状态,然后随机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阅读领悟类和信息类的文字材料。通过情绪Stroop范式测量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采用2×2实验设计,其中阅读材料为被试间因素,包括领悟类和信息类;词汇类型为被试内因素,包括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结果:领悟组被试对积极词的反应时短于对消极词的反应时(P0.05),而信息组被试对两类情绪词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提示,领悟类材料比信息类材料更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通过数字减法任务诱发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任务,分别将情绪词置于线索和靶子位置,比较状态焦虑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对靶刺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正常组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实验前和实验后差异不显著;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实验后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t=-5.595,P0.05)。点探测任务中,词语类型与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4.103,P0.05),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词条件下靶刺激的反应时比中性词条件下的更短,而正常大学生在两类词语条件下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线索-靶子任务中,线索类型、词语类型、被试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F=47.478,P0.05),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负性无效条件下的反应时,正常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负性无效条件。结论: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存在注意偏向,表现为其注意一旦被负性信息捕获,就难以从中解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海洛因成瘾者是否对与动作相关的用药线索存在更强的注意偏向。方法:招募79名海洛因成瘾者和59名健康对照组被试,采用图片和词语Stroop任务,对其开展含有用药动作相关图片、中性对照图片以及药物相关名词、动词和相应的一般词汇(名词、动词)的Stroop行为实验。结果:成瘾组对用药动作相关图片反应时更长;对与用药动作相关的动词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控制组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无论对用药动作线索或中性线索的图片和词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用药动作相关的线索能引发成瘾者更强的注意偏向。这可能是用药动作与用药效应发生条件联结,产生相关线索下习惯性用药行为倾向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创业失败是指创业绩效持续降低直至企业倒闭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分析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是否具有显著的内隐污名效应。方法:以一个班的64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传统的内隐联想测验(IAT)法计算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和3个维度(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上的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0为标准,分析被试在总D值和3个维度D值上的差异,分析4个D值是否在性别和有无创业经历上存在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被试在相容和不相容两类任务上的反应时差异;通过相关分析,检验大学生创业失败内隐污名联想测验工具的可靠性。结果:大学生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以及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3个D值均数都大于0;被试在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均低于不相容任务(均P0.001);创业失败内隐污名测量工具的分半信度和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和0.82。结论:本样本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具有内隐污名效应,即在内隐层面上对于创业失败者存在负面认知,伴有明显的消极情感体验,并表现出歧视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9.
神经质人格对情绪词注意偏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对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EPQ为工具筛选出了30名高神经质个体和34名低神经质个体进行情绪词(正性词、中性词和负性词)的Stroop任务(包括阈下呈现和阈上呈现两种实验条件)的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干扰效应在正性词阈下呈现时差异显著(F=6.95,P=0.011),低神经质组大于高神经质组;在负性词阈上呈现时差异显著(F=8.62,P=0.005),高神经质组大于低神经质组。说明对于阈下呈现的刺激,高神经质组的干扰效应低于低神经质组,尤其对于正性词,两组有显著差别;对于阈上呈现的刺激,高神经质组的干扰效应高于低神经质组,尤其对于负性词,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低神经质组易受到阈下呈现的正性刺激的干扰,高神经质组易受到阈上呈现的负性刺激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是否存在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及该效应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高职院校学生学历污名效应的可行性。方法:以云南省某高职院校105名学生为被试,运用外显量表包括心理弹性问卷、网络成瘾问卷、自尊量表和内隐测验IAT为研究工具。结果:IAT测试中参与者对高职院校学历持消极内隐态度,人口学变量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IAT效应(t=56.46,P0.001);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对网络成瘾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B=0.13,0.06;t=1.09);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77,0.13;t=-7.08);自尊在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和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率为36.96%。结论:高职学生内隐学历污名效应是存在的。高职学生因为内隐污名效应导致其心理弹性和自尊变化从而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