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80只成年的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BMSC移植组经尾静脉泵注等体积BMSC细胞液。2对照组尾静脉注入培养液组。3丙泊酚组:丙泊酚注射液(2 ml·kg~(-1)·h~(-1))尾静脉滴注4 h;4联合组尾静脉注射BMSC细胞后,经尾静脉泵注丙泊酚注射液(2 ml·kg~(-1)·h~(-1))持续4 h。依次于术前、术后1、3 d与1~4 w通过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量表(BBB)评分。术后4 w取材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分布及BMSC存活情况。使用荧光金逆行追踪法检测脊髓损伤区神经纤维的再生,并且使用透射电镜法观测神经轴突的生长。结果造模后,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联合组优于BMSC移植组及丙泊酚组,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缺失及脊髓空洞形成,无神经轴索通过。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损伤区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脊髓空洞较小,联合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未见脊髓空洞。术后4 w,荧光金阳性神经纤维数和CM-Dil阳性细胞:对照组最少,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次之,联合组最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横断面正中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联合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数多于其他组,对照组电镜下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数最少。结论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可以提高向神经功能细胞分化及移植的BMSC在脊髓损伤区的存活,促进BMS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颅脑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加速-减速装置制作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分为安慰剂组与辛伐他汀组,口服生理盐水与辛伐他汀14 d,另选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以经修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m NSS)来测定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以淀粉样-β阳性前体蛋白(AP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以测定轴索损伤程度,以Bielshowshy银染法测定神经轴索密度。结果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组m N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APP阳性神经轴索密度明显降低,而银染阳性神经轴索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NSS评分与神经轴索密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辛伐他汀能促进颅脑外伤后弥漫性周索损伤中神经轴索损伤的修复与增长。  相似文献   

3.
张德辉  朱民  徐恒雁 《山东医药》2009,49(27):50-5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运动诱发电位(MEP)和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肌注雌二醇100μg/(kg.d)直至处死,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0.5ml/d直至处死。测定各组脊髓MEP,评定后肢运动功能。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4hMEP潜伏期延长和波幅的降低变化达到高峰,观察组变化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后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雌激素在脊髓损伤中通过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UC-MSCs组,瑞芬太尼+UC-MSCs组(联合组),每组20只。IR组于IR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UC-MSCs组经尾静脉注射UC-MSCs悬液1 ml,联合组在UC-MSCs组基础上于冠状动脉阻断前10 min经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Caspase-3基因转录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脑损伤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数;采用改良神经功能(mNSS)评分法检测各组神经功能修复情况。结果 UC-MSCs组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较IR组下调,联合组与UC-MSCs组比较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UC-MSCs组GFAP及GAP-4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联合组与UC-MSCs组比较,GFAP及GAP-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UC-MSCs组、联合组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比较,UC-MSCs组明显优于IR组,联合组明显优于UC-M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瑞芬太尼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促进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减轻大鼠脑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感诱发电位( SEP)、运动诱发电位( MEP)联合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患者36例,分别于切除前和切除后3个月进行SEP、MEP联合监测,并进行JOA评分以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比较分析髓内肿瘤切除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无变化患者手术前后SEP、MEP指标。结果脊髓神经功能改善16例,未明显改变18例,下降2例。与术前比较,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SEP-P40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MEP-AHB潜伏期缩短,P均<0.05;脊髓神经功能未明显改变患者上述监测指标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 P均>0.05)。结论 SEP、MEP联合监测可反映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整胚胎脊髓移植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A组(完全脊髓横断 完整胚胎脊髓移植);B组(完全脊髓横断 完整胚胎脊髓移植 BDNF)。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除大鼠脊髓3~4mm,镜下观察确保完全离断,取同种孕13~14dwistar大鼠完整胚胎脊髓同时移植。B组通过微型泵定时定量泵入BDNF溶液(2mg/ml)。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于术后1~6w计数各组脊髓损伤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结果术后3w手术组开始恢复后肢运动功能,术后6w出现协调踏步动作。B组3、4、5w时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多个完整胚胎脊髓组织移植解决了脊髓完全离断情况下所需移植物总量较大的问题,联合应用BDNF,对脊髓损伤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王颖  曹斌  王开友 《山东医药》2008,48(10):28-29
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用改良Allen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GM-1)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GM-1,并于伤后即刻,0.5、1、8h及1、5d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EP),伤后2周进行行为学检查.结果两组ASCI后M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但GM-1组变化小于对照组;后肢运动功能测定GM-1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GM-1能有效阻止MEP潜伏期延长,抑制波幅降低,促进后肢运动功能恢复;MEP恢复早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黄晨  施勤  许玲  杨惠林 《山东医药》2011,51(38):30-3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及脊髓背角组织胶质细胞中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氯胺酮组,各15只。脊髓损伤组和氯胺酮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氯胺酮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1次/d。注射1、3、7、14、21、28 d后用足印行走箱和Bain公式测算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算神经传导速度(NCV);并取大鼠脊髓组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脊髓背角处胶质细胞中的GFAP。结果脊髓损伤组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强,氯胺酮组大鼠GFAP表达减弱。术后1、3、7、14、21、28 d氯胺酮组大鼠SFI、NCV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均〈0.05)。结论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下降,脊髓背角处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强。腹腔注射氯胺酮可降低脊髓背角处胶质细胞GFAP表达,提高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病理学变化与重要分子Shh mRNA的相关性。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脊髓压迫组(n=5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椎板钻孔,慢性脊髓压迫组腹腔内麻醉,比较两组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改良Tarlov评分及斜扳试验变化、脊髓损伤后4 w病理组织学改变、脊髓损伤后Shh mRNA在距损伤区不同距离处表达。结果慢性脊髓压迫组脊髓损伤后1、3 d、1、2、4 w的改良Tarlov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 d、1、2、4 w的斜扳试验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脊髓压迫组灰质和白质细胞中Shh mRNA表达及分布范围均显著高于室管膜细胞(P0.05)。结论老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会激活重要分子Shh mRNA表达,进而对神经细胞再生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术中诱发电位监测(SEP)能否减少胸腹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自2011年7月至2018年1月,择期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204例围术期资料,根据是否使用SEP将患者分为SEP组(n=69)与未监测组(n=135)。结果:10例患者术后发生脊髓损伤,其中SEP组4例,未监测组6例,脊髓损伤发生率为4.9%(10/204)。两组术后脊髓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6)。术中近端胸主动脉阻断期间、肋间动脉阻断期间、术毕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阳性的患者均无人发生术后脊髓损伤。监测组4例术后脊髓损伤患者术中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均为阴性。结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采用SEP能发现脊髓缺血情况,但其不能降低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应注意术中诱发电位阴性的患者术后仍有发生脊髓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神经根回植联合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成3组:A组(颈神经根撕脱组)、B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组)、C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与雪旺细胞(SCs)移植组〕;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实验大鼠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应脊髓损伤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术后1~8 w,B、C组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较A组明显改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比较:A组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脊神经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取Wistar健康大鼠1只,采集骨髓,贴壁法分离BMSCs并进行培养和标记,培植细胞数约为5×104/μl的BMSCs培养液,供移植用。建立Wistar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损伤1 w后,将BMSCs缓慢注入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和检测移植后两组大鼠的后肢功能康复效果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损伤38 w后移植组后肢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 w后移植组NGF和B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MSCs同种异体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可能与BMSCs移植对促进大鼠脊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神经微丝蛋白(NFP)表达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丝胶(2.4 g/kg)灌胃。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坐骨神经NFP的表达。结果 NFP免疫阳性产物为棕黄色,位于坐骨神经的轴索。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NF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丝胶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NFP的表达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NFP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rMSCs移植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SCI大鼠模型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MSCs移植组各42只,另外准备6只大鼠进行假手术操作作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于损伤后经尾静脉注射PBS 1 ml,假手术组和rMSCs移植组于损伤后经尾静脉均注射rMSCs单细胞悬液1 ml。损伤后1、6、12、24、72、168、336 h,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处理前后NGF、TNF-αmRNA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rMSCs移植组损伤脊髓后NGF、TNF-α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r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NGF mRNA水平增加更明显,而TNF-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大鼠发生SCI后损伤脊髓局部的NGF、TNF-α表达增加,而rMSCs移植能改变SCI区的微环境,使损伤脊髓局部的NGF更进一步的表达,而TNF-α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促进大鼠神经结构及功能恢复、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进而促进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赵彦平 《山东医药》2010,50(44):62-64
目的探讨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脊髓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SD大鼠脊髓横断损伤为动物模型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观察NGF和TNF-α在脊髓神经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脊髓损伤后NGF和TNF-α在脊髓神经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强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TNF-α从第1天开始表达迅速增强,到第3天时达到高峰,第7天仍强于正常水平;NGF则在损伤后3-7 d都明显增强。结论受脊髓横断损伤强烈刺激后,神经细胞可产生大量的TNF-α致脊髓组织溃变坏死;同时神经细胞分泌NGF水平也明显增强,参与调节脊髓损伤损伤后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适度硬膜外低温(MEH)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16只大鼠建立SCI(T9节段)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只,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组设计MEH(30 ℃、48 h)系统进行干预,7 d后处死大鼠,行运动功能评分和斜面测试,HE染色及双重染色(TUNEL法和抗CC1),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及对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结果 观察组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神经元和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 MEH在SCI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四坤  黄晴  胡晓军  陈苏 《心脏杂志》2011,23(2):181-183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4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5)、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对照组及治疗组均用球囊损伤左颈总动脉,治疗组给予普罗布考灌胃.术后7、14、35 d处死大鼠,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MDA,SOD水平;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刺激治疗对大鼠脊神经急性损伤治疗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治疗机制。方法建立Wistar脊髓急性损伤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建模后第4天,实验组开始进行电针治疗,每次治疗25分钟,每天治疗1次,共计治疗60 d;对照组进行假电针治疗,治疗时长和次数同对照组。观察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量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第30天及之后至第60天治疗期间,实验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第61天统一处死两组大鼠,经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蛋白表达检测,发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穴位刺激治疗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BDNF和NGF蛋白的表达,利于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而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与N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运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NSC组、BDNF-NSC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各30只,前三组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SCI打击装置建立SCI模型;3 d后分别于脊髓内注射生理盐水溶液、NSC悬液、BDNF基因修饰NSC悬液各5μL,Sham组仅行椎板切开术。分别于脊髓内注射药物后1、3、7、14、28 d采用行为学(BBB)评分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DNF表达,Nissl染色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结果①BDNF-NSC组BBB评分及BDN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余三组(P<0.05或0.01),且随时间延长分别呈降低和增高趋势。②脊髓内注射药物后3 d,SCI组损伤脊髓前角残留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轮廓不清,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其后,除Sham组外余三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均随时间延长而呈增多趋势,其中BDNF-NSC组、NSC组同时间点较SCI组明显增多(P<0.05或0.01);脊髓内注射药物后28 d,存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与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呈正相关,r为0.972(P<0.001)。结论 BDNF基因修饰的NSC移植可在损伤脊髓内存活、迁移,并能通过保护前角运动神经元而促进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48只成年SD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各24只,OECs组行OECs移植:取10μl的OECs悬液于脊髓损伤处及损伤段远、近端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8、1、1μl,并各留针2 min,缓慢退针;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0μl注入,其他操作同观察组。应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两组行为学指标,HE染色、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脊髓损伤组织学变化及T9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8周OECs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BB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均〈0.01。干预后4周HE染色示对照组脊髓组织有较多空腔,神经纤维及细胞坏死,颜色较暗;而OECs组脊髓组织中无明显空腔,空泡小而少,色泽较亮。GFAP免疫组化染色示两组受损脊髓节段均出现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但OECs组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OECs对损伤脊髓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其机制为促进损伤脊髓的轴突再生,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