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之上结合针刺治疗,8 w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各自不同开始训练时间对应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8 w,两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自不同发病到开始训练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更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可提高临床疗效,表现为开始训练时间越早,临床疗效越理想,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对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早期自主及被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康复锻炼。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测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Fuge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STEF)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和ST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M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M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可改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将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被动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STEF)、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TE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为(67.23±9.00)分、(57.48±8.42)分、(66.03±7.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0±8.19)分、(44.97±8.83)分、(49.37±7.48)分(P<0.05)。研究组患者的CSS评分(14.72±3.6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3±3.81)分(P<0.05)。结论脑卒中发生后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及行为功能障碍,表现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速运动锻炼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学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等速运动锻炼,随访6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比较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测平衡功能;比较两组6 min步行距离及10 m步行时间;采用改良Ashworyh量表比较两组肌张力变化。结果观察组MBI评分、FMA评分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肌张力差别不大,观察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对于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临床效果及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 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yer量表评分和OL-BREF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予Bobath技术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透穴针刺,以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估肢体痉挛状况、简化Fugl-Meyer量表(FMA)量表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NIHSS评分降低(P 0.05),上肢、下肢MAS及FMA评分均降低(P 0.05),MBI评分降低(P 0.05);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NIHSS评分较低(P0.01),上肢、下肢MAS及FMA评分均较低(P 0.05),MBI评分较低(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水煎服补阳还五汤,两组治疗4 w,观察两组1、2、3、4 w的NIHSS及4 w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为92.0%,两组差异显著(χ2=9.15,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1 w的NIHSS评分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3、4 w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缺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后偏瘫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辅助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5%与78.18%,P0.05)。两组治疗前内皮祖细胞(EPC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PCs、SD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GDF-1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MMP-9、GDF-15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年县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熄风通络颗粒组40例和联合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熄风通络颗粒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颗粒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熄风通络颗粒组和联合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高于熄风通络颗粒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MEP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熄风通络颗粒组与联合组患者ME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MEP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在功能康复训练上应用VR进行康复治疗,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MWS、BBS及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W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VR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能力、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3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国际通用脑卒中单元综合管理模式治疗,对照组未接受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8、12 w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Fugl-Meye评分、HAMD评分、MBI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Fugl-Meye评分、MBI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评分、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较传统治疗更能改善PSD患者运动功能,降低神经缺损和抑郁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9月郑州市中医院94例脑卒中病人,依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施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施行早期康复训练+腹针治疗,1个疗程为10d,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BI、FMA、HAMD、HAMA及各维度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BI、FMA、HAMD、HAMA及各维度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NIHSS、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FMA及各维度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病人予以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腹针治疗,可有效促进病人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老年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超短波及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4 w后,患者在疼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目测类比定级(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FMA)及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尤以治疗组为著(均P<0.05)。结论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老年患者肩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运动想象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3组均根据康复评定结果给予相应常规康复训练,运动想象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治疗,联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运动想象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双侧肢体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 w,应用表面肌电图仪测试3组偏瘫侧三角肌、肱二、三头肌、腕伸肌的中位频率(MF)、均方根值(RMS)。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各组上肢功能运动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组三角肌、肱二、三头肌、腕伸肌MF、RMS及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双侧训练联合运动想象能更好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选择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10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贯序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不同病期加行贯序化康复训练,包括音乐康复疗法、生活能力训练、针灸治疗、亲情陪护等。治疗前后评定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其躯体康复及心理康复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以观察组降低明显(P均〈0.05)。结论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贯序化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其躯体康复及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溶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3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IS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溶栓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论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功能良好率,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MAS、NIHSS评分及功能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MA、MBI、MAS评分及功能良好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能有效提高CIS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最大化功能等价原理的PETTLEP模型运动想象训练(MIT)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1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给予PETTLEP模型MIT,对照组给予传统型MIT。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上肢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3 w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1),且实验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PETTLEP模型MI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的提高比传统MIT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位置带来的自然环境因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以淮河为界,收集南京、无锡、苏州、绍兴等南方地区和徐州、滨州、天津等北方地区的111例患者,分为南方组(n=70)和北方组(n=41),进行规范的8 w社区康复治疗。分别于入组时、社区康复治疗8 w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南、北方患者经过8 w的临床路径社区康复治疗,MBI、FMA、SS-QOL评分较康复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0.05);两组8 w末与入组时的MBI、FMA评分增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S-QOL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北方在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的疗效上不受地域因素影响;但南方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优于北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机械手联合虚拟情景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上肢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淮安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84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A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虚拟情景训练,C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D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虚拟情景训练。对比4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简易上肢功能量表(STEF)评分,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病人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以及干预3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4组干预前FMA评分和ST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4组FMA评分和ST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组与C组相近(P>0.05),其他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干预前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4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D组>C组>B组>A组;干预3个月后4组两两比较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偏瘫病人采用神经康复机械手配合虚拟情景训练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