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百泌达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T2DM)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50例初诊T2DM病人(初诊组)及135例长病程T2DM病人(长病程组),百泌达5μg,2次/d,给药12周,分别于8周及12周检测并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 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肽、胰高血糖素、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B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2组病人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GLP-1、Fins、C肽水平升高,胰高血糖素、FPG、2h PG、Hb A1c水平及HOMA-IR、HOMA-β稳态模型评估均明显降低(P均0.05)。百泌达治疗12周后,血清的GLP-1、FPG、2h PG、Hb A1c、Fins、C肽水平及HOMA-IR与治疗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ins、C肽水平与GLP-1正性相关(r=0.73,0.66,P均0.01),胰高血糖素水平与GLP-1负性相关(r=-0.73,P0.01)。结论百泌达能有效控制老年T2DM病人的血糖,缓解胰岛素抵抗,恢复部分胰岛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及其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鸢尾素及代谢参数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与FPG、2 h PG、Hb A1c、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TG、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血清鸢尾素和多种代谢参数呈负相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4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瑞格列奈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 w。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PG和2 h 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胰岛素(FINS)分泌水平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并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FPG和2 h PG水平和Hb 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C肽水平、INS分泌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水平在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能够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53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5例T2DM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同龄正常体检者30例纳入正常组,比较三组血清IL-6、CRP、VEG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CRP、IL-6及VEGF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仅FPG、2 h PBG、CRP、IL-6及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CRP及IL-6水平与TC、LDL、FPG、2 h PBG呈正相关,与HDL、TG无相关性;VEGF水平与TC、LDL、FPG、2 h PB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与TG无相关性;CRP、IL-6及VEGF间相互呈正相关。结论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中CRP、IL-6及VEGF水平明显升高,CRP、IL-6及VEGF可能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血清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T2DM患者42例为T2DM组,选择同期健康检查者42例作为对照组,T2DM组采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连续使用1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及T2DM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APN的改变。结果治疗前,T2DM组BMI、FPG、OGTT 2 h PG、Hb A1c、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T2DM患者治疗后,FPG、OGTT 2 h PG、Hb A1c、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显著降低炎症水平、血清APN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118例,采用利格列汀(5 mg/次、1次/d)口服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静脉血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低血糖反应情况及肝功能、肾功能、淀粉酶、血常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FPG、2 h PG均低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轻微低血糖反应4例。结论利格列汀能降低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较少发生低血糖反应,适用于老年T2DM患者的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血清C肽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BMI及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不增加BMI,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择期进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根据术后1 d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8例)和非POCD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术前、术后1、6 h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DM年限、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1、6 h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非POCD组术后1、6 h仅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POCD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高龄、DM病程、血清IL-6水平、术前胰岛素抵抗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T2DM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发生有关;应对高龄、DM病程较长、术后炎性因子IL-6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加以重视,预防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比较7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A-FABP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A-FABP与血糖、血脂、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和A-FAB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OMA-β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A-FABP与Hb A1c、PPG、TC、TG以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A-FABP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脂代谢紊乱加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单纯T2DM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DF-1和内皮素(ET)-1含量,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含量。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SDF-1、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四项水平,FPG和Hb A1c与SDF-1、NO、ET-1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PG和Hb 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D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FPG和Hb A1c与SDF-1、NO和HDL-C呈线性负相关,与ET-1、TC、TG和LDL-C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SDF-1水平下降,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脂异常,FPG和Hb A1c与SDF-1、NO和HDL-C呈线性负相关,与ET-1、TC、TG和LDL-C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与二甲双弧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拾的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采用二甲双弧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给予对照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SBP、TC、Hb A1c、FPG、2h 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采用天麦消渴片与二甲双弧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能有效降低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TG(甘油三酯)、SBP(收缩压)、TC(血清总胆固醇)、Hb 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2h PG(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降低了血糖达标时间,用时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骨折延迟愈合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骨折正常愈合老年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骨折后1、6、12 w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GF-1、s ICAM-1、s VCAM-1和β-CTX水平,并对比不同年龄、不同骨折类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IGF-1、s ICAM-1、s VCAM-1和β-CTX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GF-1、s ICAM-1、s VCAM-1和β-CTX水平与年龄、骨折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骨折后6 w、12 w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β-CTX水平较骨折后1 w升高,s ICAM-1、s VCAM-1水平较骨折后1 w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IGF-1和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s ICAM-1、s 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后6 w、12 w 60~70岁组血清IGF-1和β-CTX水平高于>70岁组,s ICAM-1、s VCAM-1水平低于>70岁组(P<0.05)。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者各时间段血清IGF-1、s ICAM-1、s VCAM-1和β-CTX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IGF-1和β-CTX与年龄呈负相关(r=-0.523,-0.571,P=0.018,0.015),血清s ICAM-1、s VCAM-1与年龄呈正相关(r=0.489,0.478,P=0.022,0.025),血清IGF-1、s ICAM-1、s VCAM-1和β-CTX与骨折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IGF-1、β-CTX明显降低,s ICAM-1、s VCAM-1明显升高,其水平与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是反映骨折延迟愈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CRP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含量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抽取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d内、7d和14d时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IL-1β的水平,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d内、7d和14d时血清IL-1β、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发病3d内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炎症因子水平逐渐下降;3d内测定的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IL-1β、CRP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急性脑梗死的体积密切相关,对炎症反应的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IR)、血脂等因素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5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为Ⅰ组(Hb A1c8%)和Ⅱ组(Hb A1c≥8%)。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和骨型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分析患者的体重指数(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钙和血磷等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1Ⅱ组患者OC和25-OH-vit D水平显著低于Ⅰ组患者,骨型AKP、血钙和血磷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IR组患者OC和25-OH-vit D水平显著低于非IR组患者,骨型AKP、血钙和血磷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OC与血磷、HDL-C、年龄显著正相关(r=0.123,P=0.030;r=0.127,P=0.027;r=0.112,P=0.05),与TG、FPG、P2PG、Hb A1c、HOMA-IR负相关(r=-0.141,P=0.013;r=-0.171,P=0.002;r=-0.186,P=0.001;r=-0.257,P0.001;r=-0.164,P=0.005)。骨型AKP与血钙、FPG、P2PG、Hb A1c、HOMA-IR显著正相关(r=0.124,P=0.030;r=0.148,P=0.01;r=0.128,P=0.029;r=0.173,P=0.003;r=0.134,P=0.023),与ISI负相关(r=-0.135,P=0.022)。25-OHvit D与血钙显著正相关(r=0.142,P=0.013),与BMI、Hb A1c、HOMA-IR负相关(r=-0.12,P=0.035;r=-0.133,P=0.020;r=-0.113 P=0.048)。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磷与OC独立正相关(β=0.137,P=0.028),TG、Hb A1c与OC独立负相关(β=-0.187,P=0.032;β=-0.176,P=0.044)。血钙与25-OH-vit D独立正相关(β=0.134,P=0.039)。结论老年DM患者骨代谢情况与机体血糖控制情况、IR程度和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强化血糖控制,减轻IR,调节血脂紊乱,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老年糖尿病(DM)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DM(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0.5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治疗,疗程为8 w。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糖蛋白(Hb A1c)。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6,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4、8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在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0例,服用普罗布考500 mg/次,2次/d(1 000 mg/d);对照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4 w。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普罗布考组FPG、2 h PG、FIns、FC-P、HbA1c、HOMA-IR、CRP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I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 h Ins、2 h C-P改变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R,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对代谢综合征(MS)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2例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停用或者减量降糖药物,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12 w时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和体重指数(BMI)变化,并与对照组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相比较。结果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BMI、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脂及BMI在利拉鲁肽治疗组治疗12 w后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血脂、BMI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安全,减轻内脏脂肪,不增加体重,为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150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Hb A1c水平不同分为Ⅰ组(4.0%~7.0%)41例、Ⅱ组(7.1%~8.0%)35例、Ⅲ组(8.1%~9.0%)39例及Ⅳ组(9.1%~10.0%)35例,同时随机从该院体检中心选择同期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馒头餐糖耐量试验与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FIns),并用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Hb A1c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Ⅰ、Ⅱ、Ⅲ、Ⅳ组的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b A1c水平越高,对应的病程越长,Ⅲ、Ⅳ组病程显著长于Ⅰ、Ⅱ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Ⅳ组的TG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组,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组FPG、2 h FPG、FIns及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与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2 h 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Ⅱ、Ⅲ、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组的FPG、2 h FPG、FIns显著高于Ⅰ、Ⅱ组,2 h FIns、HOMA-β与ISI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Ⅰ、Ⅱ、Ⅲ、Ⅳ组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Hb A1c水平与FPG、2 h FPG呈显著正相关(r=0.674、0.766,P<0.05),与FIns、HOMA-β及ISI呈显著负相关(r=-0.571、-0.430、-0.513,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Hb A1c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存在密切关系,Hb A1c水平越高,血糖越高,而胰岛素敏感性越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治疗前及12 w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①单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③与单用组治疗12 w后比较,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