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8、IL-35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83例诊断为脓毒血症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55例体检健康老年人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中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血清中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与病变类型、是否伴有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18和IL-35、IL-35和TNF-α均呈负相关性。结论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中IL-18和TNF-α高表达、IL-35低表达,IL-18、IL-35和TNF-α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病变的进展。联合检测IL-18、IL-35和TNF-α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18和-35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1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的不同阶段相关,观察组中IL-12和IL-18具有正相关性,而其他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12、IL-18高表达、IL-35低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23和-35的表达。方法 DN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0例糖尿病无肾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人血清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均表现为典型的病变,其中病变早期5例,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35例,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22例。免疫荧光主要为免疫球蛋白(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非特异性沉积。3组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观察组IL-17A和IL-23呈正相关,IL-23和IL-35呈负相关。结论 DN患者病变形成时血清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异常,三者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应关注DN患者IL-17A、IL-23和IL-35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抑郁症老年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P物质(SP)和白细胞介素(IL)-18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59例确诊为抑郁症的老年人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成年人血清标本24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BDNF、SP和IL-18表达量。结果观察组血清中BDN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P和IL-18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SP和IL-18表达与发病时间、病变严重程度及是否首发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SP和IL-18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老年患者血清中BDNF、SP和IL-18的表达异常,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密切相关,SP和IL-18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白细胞介素(IL)-13及-35表达,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78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成人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EOTAXIN-3、IL-13和IL-35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两组血清中EOTAXIN-3、IL-13和IL-35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清中EOTAXIN-3、IL-13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EOTAXIN-3和IL-13具有正相关性,IL-13和IL-35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EOTAXIN-3和IL-13高表达、IL-35低表达不仅可以促进病变进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EOTAXIN-3、IL-13和IL-35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脾多肽注射液对脑卒中合并肺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合并肺感染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脑卒中的同时依据药敏培养结果加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IL-18和IL-35的表达。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IL-18的表达下降值、IL-35的表达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脾多肽注射液对脑卒中合并肺感染的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地下调血清中IL-18的表达,上调血清中IL-35的表达,优化内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表达,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57例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21例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结果两组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NT-pro BNP、IL-6和IL-18高表达,在病变形成和进展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和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清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30例无感染性疾病的健康体检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量与是否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IL-17和IL-23、IL-17与PCT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白细胞介素(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10表达。方法 63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成人体检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PCT、IL-17A和IL-10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和IL-17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IL-1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PCT、IL-17A和IL-10的表达量与病变分级相关。相关分析显示PCT和IL-17A具有正相关性,PCT与IL-10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PCT、IL-17A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下降,三者异常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及进展有一定作用,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7、-2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清标本59例为观察组,20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IL-17、IL-23和MCP-1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IL-12、IL-17、IL-23和MC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IL-17、IL-23和MCP-1的表达与钙化灶密切相关,IL-12的表达与钙化灶无明显相关性,四者的表达与纤维化无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IL-17和IL-23呈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IL-12、IL-17、IL-23和MCP-1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有重要作用。IL-17、IL-23和MCP-1升高可能与钙化灶的形成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HMGB)1和白细胞介素(IL)-17A的含量,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20例体检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结果两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与病变程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HMGB1和IL-17A正相关。结论HMGB1和IL-17A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IL)-6和IL-25的表达量,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18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二组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量。结果观察组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量与病变分级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GF、IL-6和IL-25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血清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升高,三者与病变的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和IL-1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诊断明确的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1,治疗后达到稳定期COPD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2,4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IL-6、IL-12和IL-18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IL-6、IL-12和IL-18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12和IL-18的表达与病变分级及营养状态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IL-12和IL-18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IL-6、IL-12和IL-18高表达,三者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骨钙素(BGP)和雌二醇(E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75例OP老年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OP的老年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6、IL-8、BGP和E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L-6和IL-8的明显高于对照组,BGP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8、BGP和E2水平与OP的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IL-8均与E2呈负相关性,BGP与E2呈正相关。结论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IL-6、IL-8、BGP和E2均异常表达,四者对病变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IL-6、IL-8、BGP的表达均与E2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8和-23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MG B1、IL-18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2 w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HMGB1、IL-18和IL-23的含量均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临床疗效明显,丁苯酞可有效下调血清中HMGB1、IL-18和IL-23的表达,阻止脑卒中促进因子的活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标本65例为观察组,18例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MP-2、MMP-9和chemerin的表达与梗死灶体积密切相关;MMP-2、MMP-9的表达与是否伴有高血压密切相关,chemerin表达与是否伴有糖尿病密切相关。观察组MMP-2和MMP-9之间呈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chemerin高表达对促进病变的形成有一定价值,MMP-2和MMP-9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确诊的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共治疗4 w,观察治疗后抑郁评分的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BDNF和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清中BDNF和IL-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BDNF表达显著升高(P0. 05),IL-6的表达显著下降(P0. 05),但是观察组治疗前、后BDNF和IL-6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对脑卒中抑郁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BDNF和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心内科收治的113例ACS患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62)、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51);根据Gensini评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0~30分,n=49)、中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31~60分,n=34)、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60分,n=30),并于同期随机选取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35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血清IL-17、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IL-3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SAP组和对照组,且AMI组血清IL-17、NT-proBNP和cTnI水平高于UAP组,IL-35、LVEF低于UAP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ACS患者血清IL-17,cTnI、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IL-35,LVEF水平逐渐下降(P0.05)。ACS患者血清IL-17与cTnI、NT-proBNP、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622、0.573、0.736,P0.05),与LVEF呈负相关性(r=-0.689,P0.05);IL-35与cTnI、NT-proBNP、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性(r=-0.671、-0.602、-0.729,P0.05),与LVEF呈负相关性(r=0.714,P0.05)。IL-17的AUC为0.808,最佳截断值为37.81 pg/ml,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3、0.77,准确性为0.72;IL-35的AUC为0.813,最佳截断值为40.05 pg/ml,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6、0.80,准确性为0.75;IL-17联合IL-35的AUC为0.901,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92、0.89,准确性为0.90。结论外周血IL-17、IL-35与ACS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作为鉴别诊断ACS及评估病情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1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96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8和sVCAM-1的表达。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梗死灶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MGB1、TNF-α、IL-18和sVCAM-1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降低血清中HMGB1、TNF-α、IL-18和sVCAM-1的表达,减少继发性损伤,优化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