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该科就诊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镇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1、3、6 d的血浆D-D水平变化,着重观察DVT发生率、治疗后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血浆D-D浓度变化。结果干预组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后DVT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血浆D-D浓度分别为(983.25±261.14)ng/ml、(945.11±231.88)ng/ml(P>0.05);干预组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后血浆D-D浓度为(485.02±183.66)ng/ml、(300.36±105.64)ng/ml、(106.87±23.03)ng/ml,对照组血浆D-D浓度为(886.02±219.92)ng/ml、(624.17±182.08)ng/ml、(545.89±108.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DVT发生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血浆D-D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在老年患者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04例,根据骨折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非DVT组31例和DVT组73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清Hcy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D-D,对各组Hcy和D-D水平进行比较,并统计Hcy和D-D在各组中的阳性率。结果:非DVT组和DVT组的Hcy和D-D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DVT组的Hcy和D-D较非DVT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的Hcy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非DVT组(P0.05),非DVT组的Hcy阳性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和非DVT组的D-D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DVT组的D-D同非DV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和血浆D-D在骨折特别是合并DVT患者中较健康人群高,对于评价骨折后DVT形成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对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42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所有老年病人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于入院时、术前1 d及术后1、3、5 d检测病人的血浆D-D、FIB水平。结果 142例老年病人中,DVT发生率为39. 44%(56/142)。术前DVT发生率为16. 90%(24/142),其中8例术后出现了DVT复发,双侧肢体DVT发生率为2. 82%(4/142);术后DVT发生率为28. 17%(40/142),其中双侧肢体DVT发生率为3. 52%(5/142)。术前、术后共73处发生静脉血栓,其中近端血栓2处(2. 74%),远端血栓71处(97. 26%)。伤后3~5 d及术后3 d内为血栓高发时间段。血栓组术前1 d和术后1、3、5 d时血浆D-D、FIB浓度均显著高于同时点非血栓组(P0. 05)。各时点血浆D-D预测DVT的敏感度均较高,但特异度较低,而血浆FIB各时点的敏感度较低,但特异度较高。术后3 d时,D-D联合FIB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6. 43%、94. 19%。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DVT发生率均较高,并以远端血栓为主,伤后3~5 d及术后3 d内为血栓高发时间段。血浆D-D、FIB联合检测在DV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且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与术后3 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并分析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3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TAT均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患者D-D、TAT水平进行检测,从而为深静脉血栓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监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于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取ELISA法动态监测血浆D-D水平调整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用量,维持D-D水平在0.5 mg~1.0 mg之间;对照组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用量,维持INR在2.0~2.5之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下肢周长、闭塞静脉的直径狭窄百分度(STEN)、血浆D-D、INR值等指标。结果治疗14 d,试验组的患侧与健侧下肢周长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14 d,试验组的闭塞静脉的直径狭窄百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试验组的D-D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试验组的D-D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监测血浆D-D水平调整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助于提高溶栓效果,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髋部大手术患者股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髋部大手术患者入院24 h内、术后1 d、3 d、7 d、14 d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股动脉硬化程度。结果78例髋部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为16.7%,发生DVT与非DVT患者年龄、体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术后含量逐渐增高,术后3 d、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DVT的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非DVT患者(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和VTE之间有潜在联系,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易并发DVT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147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两组:骨折组68例,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病组79例.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下肢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 骨折组和骨病组的APTT、PT、TT、Fib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作用。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8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出血情况,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手术前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D-二聚体(D-D)、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 h、24 h和30 h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术后eNOS和NO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D-D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 05)。观察组术后eNOS和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术后血小板、APTT、PT及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术前显著上升(P<0. 05)。观察组术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ER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2. 38%)显著低于对照组(14. 63%,P<0. 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可有效提高患者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血液eNOS、NO水平,降低血浆D-D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减少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评分、血浆D-二聚体(D-D)及综合超声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呼吸科已确诊为PTE的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疑诊为PTE的患者并除外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血浆D-D含量以及下肢静脉彩超、心脏彩超,进而对相关指标对PTE的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阳性率较高,血浆D-D含量及阳性率较高、综合彩超阳性率较高(均P0.05);Wells评分和Geneva评分对PTE诊断的特异度较高,灵敏度较差;Geneva评分对PTE有确诊意义(阳性似然比10);下肢彩超发现静脉血栓时对PTE诊断意义最大(Youden指数0.6)。结论 Geneva评分对PTE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确诊意义,下肢彩超发现静脉血栓时对PTE具有最大的诊断意义,这两个指标可以用作早期诊断PTE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从而促进DVT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86例,根据术前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析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病、呼吸疾病、肝病、肾病、风湿病及痴呆等危险因素。结果术前34例(8.8%)确诊为DVT,其中股静脉2例(5.88%),胭静脉4例(11.76%),胫后静脉l例(2.94%),单侧小腿肌间静脉20例(58.82%),双侧小腿肌间静脉5例(14.71%),腓静脉2例(5.88%)。术前因肺动脉栓塞死亡3例。BMI≥30.0 kg/m~2、风湿病史、合并≥3种内科疾病为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前DVT发生率高,BMI≥30.0 kg/m~2、风湿病史及合并≥3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入院后应评估血栓风险,积极预防,以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1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的血浆CD62P和CD63的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血清PAF和血浆D-D水平,分析CD62P、CD63、PAF、D-D与双下肢周径差的关系,并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无血管相关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阳性率及PAF、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治疗后7 d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降低(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PAF、D-D与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62P、CD63、PAF和血浆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早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肺炎患者80例,按照美国感染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2007年订制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重症CAP组及普通CAP组,分别检测其入院时及抗感染治疗后的血浆FBG、D-D的浓度,并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FBG及D-D水平。结果 1老年重症CAP组与普通CAP组相比,FBG、D-D含量明显升高(P0.05)。2老年CAP组与对照组相比,D-D、FBG水平显著升高(P0.05)。3老年CAP组治疗后血FBG、D-D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1血浆D-D及FBG水平与老年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2老年肺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性疾病的风险。3治疗前后血浆D-D及FBG水平的变化与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PC)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B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A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PC中的小腿-足底静脉模式,B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PC中的小腿-大腿静脉模式;三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4 d。比较三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下肢DVT发生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7、14 d血清D-二聚体水平,治疗期间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A组、B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A组、B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时间长于对照组,A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时间长于B组(P0.05)。(3)时间与方法在血清D-二聚体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血清D-二聚体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7、14 d A组、B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A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B组(P0.05)。(4)对照组、A组患者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A组患者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IPC中的小腿-大腿静脉模式相比,小腿-足底静脉模式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及高凝状态,有效预防患者下肢DVT的发生及延长下肢DVT发生时间,减少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对老年阑尾炎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老年阑尾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40例,开腹组40例。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开腹组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比较两组术前半小时、术后24 h和72 h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变化情况,以及术后72 h DVT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凝血指标及两组术后24 h、72 h PT与术前半小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APTT均较术前半小时明显降低(P0.05),两组相比,术后24 h、72 h 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72 h FIB、D-D均较术前半小时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 h、72 h FIB、D-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72 h PLT均较术前半小时显著降低(P0.0 5),两组相比,术后24 h、72 h 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72 h DVT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对老年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产生明显影响,术后高凝状态,血栓风险增高,腹腔镜手术对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低于开腹手术,但由于腔镜手术术中气腹及体位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DVT发生率高。老年患者是血栓疾病的高危人群,应重视术前、术后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予利伐沙班DVT,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DVT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结果1观察组术后2 w内、术后4 w内双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3.08%、4.62%,对照组分别为13.85%、16.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病患的PLT、PT、APT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较,利伐沙班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中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次及两次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研究组术后7 h再次给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失血情况、凝血功能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及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7 h两次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更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量,且不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TKA术的老年患者135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患者34例(A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的患者34例(B组),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患者34例(C组),未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33例(D组)。比较4组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并记录术后2个月内DVT发生率。结果相较于术前,A、B、C、D组术后6 h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出现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且PT、APTT水平依次减少,D-D、FIB水平依次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PLT)显著降低,PDW、PCT、MPV依次增加,PLT依次减少,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4组患者术后7 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DVT形成,术后2个月内4组均未发现症状性DVT病例。结论于TKA围术期,采用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避免老年患者出现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现象,并且不增加DVT形成发生的风险,较单独使用氨甲环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骨科不同疾病患者的术前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值,分析术前TEG与高凝状态和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探讨骨科疾病患者术前TEG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选取骨科2015-09-2016-06收治患者266例,按疾病种类不同分为关节炎组60例、骨折组47例、坏死组79例和腰颈椎组80例共4组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术前TEG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TEG结果异常率均增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前TEG参数均值比较,关节炎组的K值降低,Angle角、MA值、G值增高(均P0.05);骨折组和坏死组的R值和K值降低,Angle角、MA值、G值增高(均P0.05)。关节炎组与骨折组的DVT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坏死组、腰颈椎组高(均P0.05)。骨折组术前DVT患者比术后DVT患者的Angle角增大、MA延长、G增强(均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性关节炎患者和缺血性骨坏死患者在术前处于高凝状态的比例较高,前两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及其术前TEG结果异常率均增高;该3种骨科疾病患者的术前TEG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D-二聚体(D-D)动态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分组:4~5分为预后良好组(41例)、3分为重度残疾组(24例);1~2分为预后恶劣组(15例),比较各组术前、术后1 d、5 d NSE及D-D的变化特点。结果 HICH组NSE、D-D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重度残疾组NSE、D-D术前、术后1 d及术后5 d依次降低,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恶劣组NSE、D-D术前、术后1 d及术后5 d无显著变化,任意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转归HICH患者NSE、D-D监测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重度残疾组及预后恶劣组三组术前NSE、D-D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及术后5 d预后良好组、重度残疾组及预后恶劣组三组NSE、D-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时间段NSE、D-D在预后良好组、重度残疾组及预后恶劣组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ICH患者NSE及D-D的动态监测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UA的机制。方法55例老年UA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LMWH治疗7d。分别检测老年UA患者治疗前后和25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凝血酶原片段F1 2(F1 2)、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浆抗Xa因子(anti-Xa)活性及血浆TAFI含量。结果LMWH治疗前,老年UA患者外周血中TAFI水平较对照组降低(43±25)%vs(81±27)%,P<0.05,F1 2、Fib及D-D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FDP水平无变化。老年UA患者血浆TAFI水平分别与血浆Fib间呈正相关(r=0.588,P<0.05),与血浆F1 2水平呈负相关(r=-0.636,P<0.05)。LMWH治疗后,老年UA患者血浆TAF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43±25)%vs(75±30)%,P<0.05。anti-Xa活性、血清FD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血浆F1 2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浆Fib、D-D水平轻度降低,但无统计意义。治疗前后TAFI差值(△TAFI)与F1 2差值(△F1 2)呈负相关(r=-0.691,P<0.05)。结论TAFI是预测UA发生的标志物,其介导的纤溶活性调节作用是LMWH治疗UA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