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EP)对非动脉硬化大鼠及动脉硬化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7周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急性心肌缺血组(B组)、动脉硬化+急性心肌缺血组(C组)、EP+急性心肌缺血组(D组)、动脉硬化+EP+急性心肌缺血组(E组),其中A组10只,其余各组20只。C、E组予维生素D3连续灌胃4 d,喂高脂饲料(猪油、胆固醇、胆酸、丙基硫氧嘧啶)6 w制备动脉硬化模型。B、C、D、E组腹腔注射3 mg/kg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D、E组建立EP大鼠模型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以尾部负重体重的3%重物。建模后24 h内采用脊髓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3蛋白。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Bax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Bax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D组、E组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较B组、C组显著升高(P<0.05),而Bax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而Bax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A组相比,B、C、D、E组心脏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B组、C组相比,D组、E组心脏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D组比较,E组心脏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比较,B、C、D、E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5),其中C组AI最高;与B组、C组比较,D组、E组AI显著降低(P<0.05),而D组比E组AI稍低(P<0.05)。结论EP可能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或是在合并动脉硬化基础上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基于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调控及下调Caspase-3蛋白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猪心肌缺血后处理对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小型约克猪被随机分为4组,建立体外循环全心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未行心肌缺血处理,B组于升主动脉阻断前进行心肌缺血预处理,C组再灌注开始前行缺血后处理,D组升主动脉阻断前行心肌缺血预处理及再灌注开始前行心脏缺血后处理,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心肌细胞凋亡率B组(10.46±0.91)%、C组(9.68±0.59)%和D组(11.35±1.37)%显著低于A组(19.75±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或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B组、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P<0.05),Bax蛋白表达B组、C组和D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和D组间Bcl-2、Bax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与Bax/Bcl-2比值呈正相关(r=0.926,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组为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正常体温+肠IR组;C组为38.5~39℃热应激+肠IR组,D组为40 ~40.5℃热应激+肠IR组,E组为41.5 ~42℃热应激+肠IR组.自然恢复血液灌注后60 min,取大鼠肠组织行形态学观察,取肠黏膜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热休克蛋白(HSP) 72表达,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结果 光镜下观察B组见有固有层破坏,出血;C组损伤程度比B组轻,见部分绒毛顶端破损;D、E组肠黏膜损伤程度更轻,仅出现绒毛顶端上皮下间隙增大或绒毛轻度水肿.肠黏膜HSP72水平A、B、C、D、E组分别为0.40±0.09、0.26 ±0.09、1.08±0.11、1.39±0.23、2.72±0.88.C、D、E组肠黏膜组织HSP7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B组(P均<0.05);E组肠黏膜组织HSP7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组(P均<0.05).A、B、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0%±1.12%、35.53%±3.40%、21.10%±3.11%、7.50%±1.88%、6.60%±1.83%.肠黏膜细胞凋亡率D、E组比B组降低(P均<0.05).A、B、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Caspase-3活性分别为1.22±0.14、2.72±0.55、1.33±0.24、1.41±0.30、1.16±0.30,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Caspase-3活性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肠IR有保护作用,以40、42℃热应激预处理保护作用较强,其机制与HSP7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阻肺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3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正常对照组、B盐酸氨溴索组、C模型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 cell lymphoma/lewkmia-2)蛋白、Bax(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蛋白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各组血清中炎症因子(LTB4、IL-8、SP-D)的浓度。结果与A组比较,C组中Bax蛋白、Caspase-3蛋白以及炎症因子表达增多,Bcl-2蛋白的表达及Bcl-2/Bax减少,差异均显著(P0.05);与C组比较,B组Bax蛋白、Caspase-3蛋白以及炎症因子表达减少,Bcl-2蛋白的表达及Bcl-2/Bax增高,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肺组织中发挥抗细胞凋亡和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调控死亡信号通路中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与运动疗法对老年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昆明种10月龄雄性老年小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大强度运动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组(C组)和音乐组(D组)各8只。A组正常饲养,B组和C组每周进行5次不同强度运动干预,D组每周进行5次音乐干预。实验8 w后,采用Tunnel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海马神经凋亡情况。结果与A相比较,C组和D组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D组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C组和D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P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5),D组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海马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与C组比较,D组海马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音乐疗法和中等强度运动疗法有助于减少老年小鼠海马细胞凋亡,提示音乐疗法和中等强度运动疗法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音乐疗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在肝硬化大鼠肠黏膜损伤改善中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4只)、肝硬化造模组(26只)。空白组:常规饲养9周后,按体质量肌注5%葡萄糖水4周,消毒饲料及水自由摄入,标记为空白对照组A组;肝硬化造模组:采用改良四因素复合造模法9周后制成肝硬化成模大鼠(16只),随机选择8只予以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及按体质量肌注5%葡萄糖水4周,标记为模型组B组;剩余8只予以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及按体质量肌注氧化苦参碱葡萄糖水4周,标记为治疗组C组;消毒饲料及含甘草甜味素的10%乙醇溶液自由摄入。TUNEL法检测各组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RT-PCR法检测肠黏膜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 B组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组(P0.01),C组凋亡率低于B组(P0.05);A组Bcl-2mRNA呈现高表达,Bax mRNA呈现为低表达;B组Bcl-2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1),Bax mRNA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1);C组Bcl-2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高于B组(P0.05),Bax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低于B组(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MT通过上调肝硬化大鼠回肠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肠黏膜损伤,可能是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草苷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凋亡因子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SD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另50只SD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脑卒中组、PSD组、甘草苷组、西酞普兰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后4组大鼠再建立PSD模型。造模第43天时,各组大鼠额前皮质取材,用免疫荧光染色测大鼠BDNF和Bax、Bcl-2阳性细胞表达;用Western blot测各组BDNF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额前皮质均可见BDNF、Bax及Bcl-2发红色荧光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大鼠BDNF及Bcl-2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Bax A值明显升高(P0.05);与甘草苷组比较,PSD组、脑卒中组及生理盐水组大鼠BDNF、Bcl-2 A值明显降低,Bax A值升高(P0.05);与西酞普兰组比较,PSD组大鼠BDNF、Bcl-2 A值明显降低(P0.05),Bax A值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大鼠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甘草苷组比较,PSD组、脑卒中组及生理盐水组大鼠BDNF、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明显增多(P0.05);与西酞普兰组比较,PSD组大鼠BDNF(0.151±0.013 vs 0.252±0.013)、Bcl-2(0.199±0.057 vs 0.338±0.06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0.448±0.023 vs 0.358±0.012)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药甘草苷可能有减少PSD大鼠额前皮质促凋亡因子Bax表达和(或)促进抗凋亡因子Bcl-2及BDNF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清Aβ1 ~40及海马内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的变化.方法 SD老年大鼠35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K组,n=7)、对照组(D组,n=14)、手术组(S组,n=14).D、S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分2个亚组,D1、D3、S1、S3组(每组7只).Mom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Aβ1 ~40浓度,RT-PCR检测海马内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表明:S组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穿过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S组血清Aβ1~40浓度明显升高,与K组、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Bax mRNA的表达比K组和D组都显著升高(P<0.01),Bcl-2 mRNA的表达比K组显著降低(P<0.01,P<0.05),Bcl-2/Bax值比K组和D组都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可暂时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血清Aβ1 ~40浓度升高以及海马内Bcl-2/Bax比例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内酯和缬沙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细胞凋亡调控相关蛋白P53、Bax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6只制成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高血压组(N组,12只)、缬沙坦组(V组,11只)、螺内酯组(S组,12只)、螺内酯加缬沙坦组(S+V组,11只),另选10只未造模大鼠为假手术组(C组),各组治疗10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大鼠颈动脉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10周后,与C组比较,N组大鼠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与N组比较,V组、S+V组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N组大鼠Bax、Bcl-2和Bax/Bcl-2明显升高,S组大鼠Bax和Bax/Bcl-2明显升高(P0.05,P0.01);与N组比较,S组大鼠Bax、Bax/Bcl-2和V组、S+V组大鼠Bax、Bcl-2、Bax/Bcl-2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S组比较,V组、S+V组大鼠Bax、Bax/Bcl-2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形成过程中,Bax过表达不完全依赖P53调节。缬沙坦可以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结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ax及Bcl-2的表达及左心室肥厚的发生。螺内酯可以通过与醛固酮受体结合明显降低P53及Bax的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部分地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P53、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基因表达探讨竹节参水提取物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竹节参水提取物(0、50、100、150μg/ml)进行培养(分别为A、B、C、D组),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TUNEL法对比HeLa细胞凋亡率;流式术观察HeLa细胞周期;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RT-PCR法测定P53、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宫颈癌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减弱(P<0.05);与B组相比,C组宫颈癌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减弱(P<0.05);与C组相比,D组宫颈癌细胞增殖活力减弱。与A组相比,B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与C组相比,D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HeLa细胞周期在竹节参水提取物的作用下G0/G1期上升,S期下降。A组未添加竹节参水提取物,HeLa细胞细胞核形态为卵圆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im-3基因对暴发性肝细胞凋亡的抑制机制. 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8只/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组和D组采用流体力学注射方法,分别以林格氏液、空载体质粒pEGFP-N2和重组质粒pEGFP-N2/Pim-3溶液预处理大鼠;1 d后,予脂多糖(LPS) /D-半乳糖胺(D-GalN)腹腔注射诱导暴发性肝细胞凋亡.8h后处死大鼠,采集肝组织标本.用Caspase-3活性测定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53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LPS/D-GalN联合攻击造成了大鼠肝内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而D组Caspase-3活性较B组和C组均显著降低[(141.7±13.7)RFU比(508.1±32.0)、(493.5±33.1)RFU,P值均<0.01].LPS/D-GalN的应用也诱导了肝组织iNOS mRNA、p53 mRNA、Bax蛋白表达,与B组和C组相比,D组iNOS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6±0.01比0.42±0.08、0.35±0.06;0.73±0.11比1.17±0.25、1.23±0.31,P值均<0.01),而Bax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0.09比1.13±0.08、1.25±0.11,P>0.05);另外,D组肝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A、B组和C组均显著升高(3.05±0.29比1.03±0.05、0.98±0.06、1.10±0.08,P值均<0.01).结论 Pim-3基因通过对损伤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向抑制了暴发性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线粒体膜渗透性转换孔抑制剂环孢菌素A,以及两者协同对α-突触核蛋白片段的非淀粉样成分(NAC)致PC12多巴胺能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25μmol/L的NAC对PC12细胞进行诱导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NAC处理组(NAC组)、NAC+二氮嗪干预组(干预1组)、NAC+环孢菌素A干预组(干预2组)、NAC+二氮嗪+环孢菌素A干预组(干预3组)。二氮嗪、环孢菌素A及两者协同对其干预48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Bcl-2、Bax、Bcl-2/Bax比值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C组细胞凋亡率、细胞色素C明显升高,Bcl-2、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Bax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NAC组比较,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细胞凋亡率、细胞色素C明显降低,Bcl-2、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Bax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氮嗪、环孢菌素A及两者协同作用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拮抗NAC的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凋亡与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EPO组。比较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记忆能力,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Omi/HtrA2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SOD、CAT、GSH及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EPO组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率、MDA含量及Caspase-3、Bax、Omi/HtrA2蛋白水平降低(P0.05),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SOD、CAT、GSH活性及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EPO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够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无血清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C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D组:黄芪注射液组、E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F组:Bax抑制剂组、G组:Bax激动剂组、H组:Bax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I组:Bax激动剂+黄芪注射液组。各组除A组均经0.5 h缺氧缺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对复氧复糖后0、0.5、2、6、24、72、120 h的Bcl-2、Bax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各组海马神经元除0 h外,其他时间点的Bcl-2水平均高于A组,且各组Bcl-2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2 h达到顶峰。除0 h外,其他各时间点H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Bc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次为F组、D组、I组、G组、E组、B/C组、A组,且B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除0 h外,其他各时间点的Bax水平均低于A、B组,且各组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6 h达到顶峰,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除0 h外,其他各时间点的Caspase-3 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率均高于A组,且各组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24 h达到顶峰。除0 h外,其他各时间点B组Bcl-2水平和Caspase-3 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次为E组、G组、I组、D组、F组、H组,且B组与C组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Bax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蛋白表达,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且Bax激动剂能够加速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Bax抑制剂能够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保肾法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肾足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给予高糖高脂饲料,适应性喂养1 w,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n=10),其余为造模组。喂养4 w后,造模组用链脲佐菌素50 mg/kg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n=10)、中药组(C组,n=10)。C组给予解毒通络保肾散每次4 ml,日灌胃1次;A、B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8 w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情况,取肾脏,制备肾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肾脏足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C组Bax、Caspase-3及Bax/Bcl-2表达均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B组相比,C组Bax、Caspase-3及Bax/Bcl-2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上升(P0.01,P0.05)。结论解毒通络保肾法能够降低实验性DM大鼠空腹血糖,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致Bax/Bcl-2比例下降,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执行蛋白酶Caspase-3的产生,起到抑制足细胞凋亡的作用,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海马注射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神经元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STF 50 mg/kg、100 mg/kg组,每组10只。模型组、SSTF组大鼠于灌胃第8天双侧海马注射Aβ10μg,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大鼠于灌胃20 d后处死。采用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采用光密度值(IOD)表示实验结果。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凋亡IO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50、100 mg/kg给药组IOD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Bax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STF 50、100 mg/kg组Bax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Bc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SSTF 50、100 mg/kg组Bcl-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海马注射Aβ25~35可引起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β上调凋亡基因Bax表达、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SSTF可减轻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Bax、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胡黄连苷Ⅱ对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相关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E组,A组仅暴露肾动脉不结扎,B~E组建立I/R模型,C、D、E组造模前20 min分别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5、10、20 mg/kg,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和肾脏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比色法分别测定肾脏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分别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受体6(TRAF6)、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结果 B组与A组相比MDA、TRAF6、Caspase-3明显增高,GSH明显降低,P均<0.05;C、D、E组与B组相比MDA、TRAF6、Caspase-3明显降低,GSH明显升高,P均<0.05;D、E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C组相比,P均<0.05.结论 胡黄连苷Ⅱ对肾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剂量大小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是减少氧化应激,进而增加TRAF6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心力衰竭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假手术组和慢性心力衰竭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福辛普利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kg·d)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Bax)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dp/dtmax、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慢性心力衰竭组比较,福辛普利组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dp/dtmax、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福辛普利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及Caspase-3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功能及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Bcl-2)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原花青素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原花青素50 mg/(kg·d)],原花青素高剂量组[原花青素100 mg/(kg·d)],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肌梗死面积;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K-MB活性显著增强、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Bcl-2/Bax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原花青素高、低剂量组大鼠CK-MB活性显著减弱、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Bcl-2蛋白表达、Bcl-2/Bax增加(P0.05)。结论:原花青素可拮抗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Bcl-2/Bax比例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NF-κB活性和主动脉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7只.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吡格列酮组9只,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血脂;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Bax、Bcl-2 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12周后,TG、TC、LDL-C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6周后,吡格列酮组TG、TC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F κB p65、Bax明显升高,Bcl-2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NF-κB p65、Bax明显降低,Bcl-2和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主动脉凋亡蛋白Bax、Bcl-2及Bcl-2/Bax比值的改变,可能与NF-κB活性增加相关.吡格列酮可减少NF-κB p65表达,调节Bax、Bcl-2表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