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共同冗思、人际压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两所中学55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共同冗思问卷(CRQ)、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ISR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分别测量青少年的共同冗思、人际压力和抑郁水平。结果:(1)共同冗思与人际压力、抑郁均成显著正相关(r=0.09,P0.05;r=0.12,P0.01),人际压力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7~0.40,均P0.01);(2)人际压力在共同冗思与抑郁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57%。结论:共同冗思不仅会直接影响抑郁,也会通过人际压力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特质正念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经验回避和冗思在特质正念与大学生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冗思反应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对122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特质正念与抑郁情绪、经验回避及冗思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1,r=-0.447,r=-0.390,均P0.01),经验回避和冗思、抑郁情绪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29,r=0.569,r=0.303,均P0.01);(2)经验回避和冗思分别在特质正念和抑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1.4%、16.2%(P0.001),经验回避、冗思在特质正念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结论:大学生特质正念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受经验回避和冗思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经验回避和冗思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友谊质量在亲子依恋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友谊质量问卷、青少年抑郁量表对454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亲子依恋与友谊质量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与抑郁均显著负相关。2友谊质量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亲子依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乐观、心理韧性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活取向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622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在本研究中,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为14.6%;2乐观和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乐观和心理韧性都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乐观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心理韧性在青少年乐观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社会比较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603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上行社会比较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社交网站使用可以通过上行社会比比较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上行社会比较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冗思与宽恕在教师关怀行为与初中生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教师关怀行为量表、冗思量表、宽恕量表与抑郁量表对84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教师关怀行为、宽恕与抑郁显著负相关,冗思与抑郁显著正相关。2教师关怀行为、宽恕会负向预测抑郁,冗思会正向预测抑郁。3冗思中介了教师关怀行为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宽恕中介了冗思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4冗思与宽恕在教师关怀行为与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教师关怀行为不仅会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也会通过冗思与宽恕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社会资本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社会资本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566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线上社会资本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线上社会资本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会通过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线上社会资本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站认知负载、自我控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认知负载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694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认知负载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青少年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控制在这一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抑郁的直接效应,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均受到性别的调节,具体而言,在女生群体中,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自我控制及抑郁的预测作用都更显著。结论:自我控制在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间接效应会受到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与情绪调节困难在青少年的清晨型-夜晚型偏好与抑郁症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复合清晨型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和抑郁症状筛查量表对462名青少年进行追踪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的清晨型-夜晚型偏好、睡眠质量、情绪调节困难和抑郁症状之间相关显著。②路径分析表明,在控制住性别和T1阶段的抑郁症状后,T1阶段的清晨型-夜晚型偏好对T4阶段抑郁症状的直接预测效应不显著;T2阶段的睡眠质量在T1阶段的清晨型-夜晚型偏好和T4阶段的抑郁症状间起中介作用;T2阶段的睡眠质量和情绪调节困难在T1阶段的清晨型-夜晚型偏好和T4阶段的抑郁症状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睡眠质量和情绪调节困难在青少年清晨型-夜晚型偏好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焦虑、反刍思维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732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焦虑、抑郁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也可以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3)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焦虑及抑郁的关系均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即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交焦虑及抑郁的预测作用在反刍思维水平较高的被试中更大。结论:社交焦虑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即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反刍思维水平较高的被试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的代际传递性以及父母拒绝在焦虑的代际传递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父母版和父母接受—拒绝问卷对531名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1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父亲焦虑、父亲拒绝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焦虑、母亲拒绝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父亲焦虑和母亲焦虑均可预测儿童青少年焦虑,即焦虑存在代际传递性;4母亲拒绝在母亲焦虑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父亲拒绝在父亲焦虑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焦虑存在代际传递性,且母亲拒绝在母亲焦虑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社会排斥和抑郁在汉语水平和朝鲜族青少年学习兴趣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汉语水平问卷、青少年社会排斥体验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学习兴趣问卷对574名朝鲜族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朝鲜族青少年的汉语水平与学习兴趣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排斥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汉语水平通过抑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朝鲜族青少年的学习兴趣;(3)汉语水平通过社会排斥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朝鲜族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朝鲜族青少年的汉语水平通过社会排斥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学习兴趣,这充分表明语言对于学习兴趣的影响可以通过影响人际关系来实现,这些结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教育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在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改良Kupperman Index评分量表、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对220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测量。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围绝经期症状量表、睡眠质量量表、抑郁情绪量表、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得分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围绝经期症状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同时存在两条间接路径:围绝经期症状通过抑郁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通过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质量。结论: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在围绝经期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大学生对疫情的压力感知与抑郁的关系,以及心理灵活性和控制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疫情压力感知问卷、认知融合问卷、接纳行动问卷、内控性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疫情压力感知与抑郁相关显著;②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能够中介疫情压力感知对抑郁的影响;③控制点在上述中介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结论:心理灵活性在大学生疫情压力感知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内控型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更容易受到疫情压力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友谊质量、独处偏好与大学生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手机成瘾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独处偏好问卷以及抑郁-焦虑-压力问卷对6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手机成瘾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友谊质量与抑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独处偏好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手机成瘾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和焦虑,而且能够通过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抑郁和焦虑;(3)手机成瘾影响抑郁的直接效应及友谊质量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焦虑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均会受到独处偏好的调节,而独处偏好在手机成瘾与焦虑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友谊质量是手机成瘾导致大学生抑郁、焦虑的重要桥梁;独处偏好是手机成瘾降低大学生友谊质量、诱发其抑郁情绪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基于自伤的体验回避模型,考察网络被欺负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抑郁和体验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以82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被欺负问卷、抑郁-焦虑-压力简版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网络被欺负与青少年抑郁、体验回避、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体验回避与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被欺负不仅直接影响自伤行为,而且存在三条间接路径:抑郁的单独中介作用、体验回避的单独中介作用、抑郁和体验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结论:网络被欺负会增加自伤行为的风险,并且这种效应是通过情绪反应(抑郁)和应对方式(体验回避)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隐性自恋与青少年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恋人格问卷和网络欺负问卷对773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父母拒绝与青少年隐性自恋、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隐性自恋、网络欺负呈显著负相关;父母过度保护与青少年隐性自恋、网络欺负呈显著正相关;2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均可以通过隐性自恋的中介作用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产生影响。结论:青少年隐性自恋在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和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自尊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36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三者均与青少年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还可以通过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青少年抑郁: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受自尊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的共同中介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中上行社会比较行为、社交焦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836名高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社交焦虑与抑郁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抑郁,也可以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社交焦虑在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行为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焦虑、压力、自我控制与情绪性进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荷兰人进食行为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5所中学的180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情绪性进食与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压力)呈现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负性情绪对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对自我控制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自我控制对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负性预测作用显著。自我控制在负性情绪与青少年情绪性进食之间为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负性情绪不仅能够直接导致情绪性进食行为的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造成阻碍,进而导致更多的情绪性进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