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震萍  牟重临 《新中医》2015,47(5):316-318
<正>人体气机的升与降是重要的生理活动现象,《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芬余氏《医源·阴阳升降论》言:"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是由气机的升降来完成。升清与降浊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论中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深度发掘,发现"升"为肝之性,"降"为肺之性。《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所说的"右行"是下降,"左行"是上升。"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是"上下升降就是一周,如此反复往来",正符合《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相似文献   

3.
邓贤斌  葛小苏  张锦祥  孙良生  颜芳 《新中医》2014,46(11):237-239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而据临床所见,疾病无论外感内伤,无不由阴阳反作、升降逆乱所致,而其中,脾胃位居中土,乃升清降浊之枢纽,脾之升清与胃之降浊在人体的气机升降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临证中,若能善于运用斡旋中土之法——升脾之清阳,降胃之浊阴,往往能使诸多疾病迎刃而解。兹举数例,以证之于同道。1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4.
升清降浊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升清降浊法治疗便秘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我们认为在肺、脾、肝、肾四脏。1 1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 ,主宣发肃降 ,肺实气壅 ,气机郁滞或肺虚气陷 ,升降失调 ,致清阳不能升 ,浊阴不能降 ,从而影响大肠传导功能 ,形成上窍塞而下窍闭。1 2 脾主升 ,胃主降 ,脾胃互为表里脾喜阳 ,胃喜阴 ;或感受外邪 ,或内伤湿邪 ,脾胃阴阳失调 ,则脾升胃降机能失常 ,脾气不升 ,则生胀 ,浊气不降 ,则大便秘结。《内经》中就认为 ,便秘与脾受寒湿侵袭有关。如《素问·厥论》云“太阴之厥 ,则腹胀后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太…  相似文献   

5.
论肝肺"气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气交理论秉承了<周易>的"气交"概念,用以说明生命系统与自然界及生命系统自身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交合在人体内的过程引申,创立了人体气机升降学说.<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即中医的气机升降出入指的是"气交",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的保证,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肝肺"气交"是体内子系统之间"气交"之一,对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脾胃升降学说是前贤根据《内经》有关理论不断充实完善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其内容就是专论脾胃气机升降出入。也是专指脾胃功能变化而言的。《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者同居中焦,乃是人身升降之枢纽,具有升清降浊的作用。脾为脏,主运化而升清,把水谷精微之气上归于肺,肺朝百脉而内充脏腑,外溉经络以滋养全身。胃为腑,主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使糟粕秽浊之物下降肠道而排出体外。故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  相似文献   

7.
1 心肾相交理论形成与发展早在《内经》中就讨论了水火升降的问题 ,为心肾相交理论形成打下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天地者 ,万物之上下也 ;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阐明天地上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升已而降 ,降者为天 ,降已而升 ,升者为地 ,天气下降 ,气流于地 ,地气上升 ,气腾于天。”从宇宙范围说明天地之间阴阳水火升降的自然规律 ,为以后的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奠定理论基础。《中藏经》提出 :“水火相交 ,阴阳相应 ,乃为和平”观点 ,指出阴阳相交相应才属正常 ,此观点进步于《内经》唐代孙思…  相似文献   

8.
升降相因学说在治疗癃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康福 《中医杂志》2001,42(4):208-209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作变矣”。人体正是由于升降出入的相互协调,不断运动,促进了阴平阳秘,生命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否则易产生疾病。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上必须顺应气机升降的客观规律,遵循气机升降的辩证关系,这在治疗癃闭中有着非常重  相似文献   

9.
杨贵荣治疗胃痛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所云:“胃痛者,腹撑胀,胃脘当心而痛”,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杨贵荣副主任医师临床30多年,对胃痛一症见解独到,见地颇多,笔者有幸随其左右,获益良多,现集其要者,简介如下:1胃脘作痛,首责之肝脾胃的收纳运化,中焦气机升降,均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杨老师认为胃痛当需首责之肝,盖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调,脾胃运化失司,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故发胃痛。当今时代,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0.
张雪  梁超 《四川中医》2015,(3):19-20
"浊气在上则生胀"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三焦为六腑之一,主持诸气,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及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气化失司,则水道不通,气机阻滞,浊气该降者不降则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各种症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傅青主女科》方剂配伍理论与升降相因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相因是指升降运动有着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作变矣”。这种升降运动在人体主要表现为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及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素灵微蕴》中曰:“水宜浮而火宜沉,木宜升而金宜降,土居中皇,是为四象,转运之  相似文献   

12.
《素问·五常政大论》日:"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天."此乃岐伯回答黄帝"寿天"之问.何谓"精",后世各家注释甚少.张志聪云:"精者,即天一所生之精水也,天气包乎下,精气通乎天,故《阴阳应象大论》日:天有精,地有形.盖天为阳而精为阴,阴阳上下之环转也.故阳精降于下,则阳气升于上,是以右(南)热而左(东)温.阴精奉于上,则阳气藏于下,故左(北)寒而右(西)凉."  相似文献   

13.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一切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源于气的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有升有降,气机出入有序,则可完成人身气血运行之大循环,生化如常。反之,外邪、内伤损害,  相似文献   

14.
《素问·经脉别论》载:"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的生化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景岳全书·十七卷·脾胃》云:"盖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脾胃之伤于内者,惟思忧忿怒最为伤心,心伤则母子相关,而化源隔绝者为甚".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均能影响脾胃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脾胃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则会出现气机阻滞、消化不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气血化生无源,则四肢营养不足,可见倦怠乏力,甚或痿弱不用.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作息及工作等改变,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除了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外,还有肠易激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升降相因是指升降运动有着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这种升降运动,在人体主要表现为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及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黄坤载《素灵微蕴》中曰:“水宜浮而火宜  相似文献   

16.
李媛 《四川中医》2015,(2):46-47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其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在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此病女性尤其多见。《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理论对于中医临床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半夏厚朴汤降中寓升,升中寓降,是调理升降气机的一首良方。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半  相似文献   

17.
气机升降,是宇宙运动的一种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人”本是“相应”的。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  相似文献   

18.
以"左肝右肺"理论治疗肠鸣泄泻,探讨"左升右降"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在人体气机阴阳升降相交中肝肺两脏的功能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鸿元 《四川中医》1995,13(11):5-6
古人对机体内的升降功能极为重视.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又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后来王冰在该文后注述:“大窍横者,皆有出入去来之气,窍竖者,皆有阴阳升降之气往复于中”.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生物的动态分析.说明了升降出入的规律是一切机能活动和物质代谢的重要依据.人体的生理功能固然如此.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全身的阴阳气血以及各脏腑器官的营养转输和废物排弃,全赖升清降浊的的功能作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升降学说机理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运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医阴阳学说在气机的动态消长转化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升,谓上升,是升其清阳之气;降,谓下降,是降其浊阴之气.升和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结,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由此把气机的升降运动看作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又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体脏腑经络正常协调的阴阳升降运动,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一旦这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升降失衡,则会出现诸多病症.因而,在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上以及药物、腧穴运用上必须遵循升降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