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预适应小鼠中一氧化碳对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和缺氧耐受时间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或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后,进行重复缺氧4次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记录缺氧耐受时间。结果:缺氧1次和2次,注射NS和注射hemin小鼠海马中HIF-1α的水平基本相同,缺氧耐受时间相似。重复缺氧3次和4次,注射hemin小鼠海马中HIF-1α含量少于注射NS小鼠,缺氧耐受时间低于注射NS小鼠(P<0.05)。结论:在缺氧预适应模型中,一氧化碳能减少海马中HIF-1α的表达,进而降低缺氧耐受时间。其机制可能为一氧化碳抑制血红素蛋白氧感受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IL-18 的表达探讨IL-18 对甲状腺癌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 年6 月~2017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23 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20 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 ELISA 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状腺癌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IL-18 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化分析甲状腺癌患者 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18、IFN-γ及p-STAT1 的表达。建立小鼠模型,采用TRK鄄T1 转基因小鼠诱导甲状腺癌,构建TRK鄄T1 单转基因与TRK鄄T1/ IL-18 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将单转基因与双转基因后代小鼠进行比较。记录两组小鼠的甲状腺癌发生率, 绘制小鼠的生存曲线。采用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化分析各组小鼠甲状腺癌组织中IL鄄18、IFN-γ及p-STAT1 的表达水平。流 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癌组织中CD4+ T 细胞、CD8+ T 细胞与CD56+ CD16+ NK 细胞数量。分离正常C57BL/6J 小鼠的外 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转染IFN鄄酌及对照siRNA,使用IL-18 处理后检测NK 细胞的活性水平。结果:ELISA 结果显示, 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IL-18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IL-18、 IFN-γ及p-STAT1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RK鄄T1 单转基因与TRK鄄T1/ IL-18 双转基因小鼠的甲状腺癌 发病率分别为27.3%和7.5%,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T1/ IL-18 双转基因小鼠的生存率显著优于 TRK-T1 单转基因小鼠(P<0.05)。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TRK-T1/ IL-18 双转基因小鼠甲状腺癌组织中IL-18、IFN-γ及p-STAT1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TRK-T1 单转基因小鼠(P<0.05)。流式分析显示TRK-T1/ IL-18 双转基因小鼠甲状腺癌 组织中CD4+ T 细胞、CD8+ T 细胞与CD56+ CD16+ NK 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TRK-T1 单转基因小鼠(P<0.05)。IL-18 处理能显著 增加正常PBMC 中NK 细胞的活性(P<0.05),而不影响转染IFN-γsiRNA 的PBMC 中NK 细胞的活性(P>0.05)。结论:甲状 腺癌患者癌组织中IL-18、IFN-γ及p-STAT1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IL-18 可能通过调控IFN-γ/ JAK-STAT1 信号通路激活肿 瘤免疫从而发挥抑制甲状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泌IL-7的溶瘤疱疹病毒(HSV)是否可以通过激活CD8+T细胞抑制肝癌生长。方法:Western blot检测IL-7表达情况;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溶瘤病毒HSV以及HSV-IL-7对肿瘤细胞的体外裂解情况;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HSV以及HSV-IL-7对肿瘤的抑制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以及肿瘤组织中IL-7、IFN-γ、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CD8+T细胞Granzyme B的分泌水平。结果:HSV-IL-7感染的肿瘤细胞均高表达IL-7;HSV以及HSV-IL-7在体外均可以有效裂解B16-F10、CT-26以及H22肿瘤细胞系,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SV-IL-7可以显著抑制H22肝癌细胞的体内生长(P<0.01),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P<0.001);HSV-IL-7可以显著提高肿瘤部位IL-7的含量(P<0.000 1),同时有效增加肿瘤浸润CD8+T细胞的数目(P<0.001);HSV-IL-7可以显著增强肿瘤浸润CD8+T细胞分泌Granzyme B的能力以及增加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宿主的遗传背景对呼吸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衣原体感染具有明显易感性差异的C57 BL/6(C57)和C3H/HeN(C3H)小鼠鼻腔吸入1×103 IFU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菌株(Chlamydia muridarum,Cm),于感染后不同天数处死小鼠.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CD4+ CD25+T细胞、Foxp3+ CD4+ CD25+T细胞百分率,利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Treg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IL-10和IL-2的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Cm呼吸道感染不同时期C57和C3H小鼠Treg免疫应答水平的差异.结果 Cm感染在两组小鼠均诱导较高水平的CD4+ CD25+T细胞、Foxp3+ CD4+ CD25+T细胞产生及IL-10、IL-2mRNA表达.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高易感性的C3H小鼠脾脏CD4+ CD25+T细胞、Foxp3+ CD4+CD25+T细胞扩增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因子I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57小鼠,感染后第14天,C3H小鼠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57小鼠.结论 衣原体呼吸道感染在高易感性的C3H小鼠诱导高水平的Treg的增殖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IL-2的表达,从而对衣原体特异的Th1免疫应答抑制作用增强,在小鼠衣原体呼吸道感染易感性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芒见赛保总萜对H_(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Th1/Th2漂移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H_(22)肝癌腹水建立荷瘤动物模型,观测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变化、抑瘤率及脏器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脾脏组织中Th1(IL-2、IFN-γ)及Th2(IL-4、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及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100~400 mg/kg芒见赛保总萜可明显改善H_(22)肝癌移植瘤小鼠一般状况,抑制肿瘤生长,升高血清及脾脏IL-2水平,降低IFN-γ、IL-4、IL-10、IFN-γ/IL-4比值,改善Th1/Th2漂移状态,增强肿瘤组织中Bax表达,并抑制Bcl-2表达从而升高Bax/Bcl-2比值,缓解肿瘤及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论芒见赛保总萜可明显抑制小鼠H_(22)肝癌的生长,改善小鼠血清及脾脏Th1/Th2漂移,提高肿瘤组织Bax/Bcl-2比值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基因表达对缺氧状态下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化钴(CoCl2)建立缺氧模型。制备3组特异性较强的HIF-1α siRNA-脂质体复合物,转染于肝癌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检测肝癌细胞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21和cyclin D1在mRNA和(或)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及BrdU 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的HIF-1α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HIF-1α基因表达沉默后,HIF-1α、VEGF及cyclin D1 mRNA和(或)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2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HIF-1α siRNA转染组的BrdU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对缺氧状态下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异基因骨密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CB-MSCs)是否能有效防治急性GVHD,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骨密质碎片法从C57BL/6(H-2b)小鼠分离和扩增MSCs。通过构建小鼠allo鄄HSCT 后GVHD 模型:雌性供鼠C57BL/6 (H-2b)寅雄性受鼠BALB/ c (H-2d),然后观察CB-MSCs 移植对GVHD 的影响。本实验小鼠共分为4 组:淤单纯照射组;于GVHD 组; GVHD+MSCs 组;榆正常对照组。在GVHD 诱导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率、体重变化和临床GVHD 积分;应用ELISA 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β、IFN-β和IL-4) 和趋化因子(CCL5、CXCL9 和CXCL10)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 细胞(Treg 细胞)百分比和CD3+ T 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5 和CCR7 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了各组小鼠骨髓中T-bet 和GATA-3 的mRNA 表达水平。结果:CB-MSCs 能显著提高GVHD 小鼠生存率、减少其体重缺失,并显著降低临床GVHD 积分;CB-MSCs 对GVHD 的防治作用可能与降低外周血TNF-β、IFN-β、CCL5、CXCL9 和CXCL10 浓度,增加Treg 细胞百分比,下调T 细胞表面CXCR3、CCR5 的表达和上调CCR7 的表达有关。此外,诱导骨髓Th1/ Th2 平衡向抗炎的Th2 极倾斜可能也是CB-MSCs 对GVHD 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结论:异基因CB-MSCs 显著增加了GVHD 小鼠生存率。其治疗机制可能与CB-MSCs 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诱导Treg 的生成,调控T 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以及纠正Th1/ Th2 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大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低剂量大黄素组(20mg/kg)、高剂量大黄素组(40mg/kg)、顺铂组(3mg/kg),每组10只。接种后第26天处死全部小鼠,检测肿瘤体积及质量,计算抑瘤率;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mRNA及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及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15.83%、46.92%、51.22%,后2组的抑瘤率高于低剂量大黄素组。与对照组及低剂量大黄素组比较,高剂量大黄素组和顺铂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MVD及HIF-1α、VEGF、MIF、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AI、Bax表达水平则升高,但低剂量大黄素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减少肿瘤血管形成、降低MIF表达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小鼠宫颈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下调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研究川芎嗪对Colon26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获取经川芎嗪作用后再培养的Colon26及上清,以不经川芎嗪作用的同步培养细胞及上清作对照;分析川芎嗪作用后是否可下调Colon26肿瘤免疫抑制(MTT法检测NK活性和诱导转化,直接免疫荧光FACS法检测IL-2Rα、CD3ε+ζ+和CD3ε-ζ+表达),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和IL-10五种免疫抑制分子含量的变化,多元相关分析川芎嗪下调肿瘤免疫抑制与免疫抑制分子分泌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单纯Colon26培养上清中5种免疫抑制分子均可被测到,以TGF-β1含量最高,可显著抑制所测5项免疫功能.川芎嗪作用后,第一次传代再培养上清中TGF-β1、IL-6和IL-10含量,及5项免疫功能抑制均明显降低;第二次传代再培养上清中TGF-β1和IL-6含量,及转化抑制、CD3+ζ+和CD3-ζ+表达抑制均显著回升.相关分析显示,TGF-β1与除转化抑制以外的其他4项免疫功能抑制呈正相关,IL-6与转化抑制及CD3-ζ+表达抑制正相关;IL-10与NK杀伤抑制、IL-2Rα及CD3+ζ+表达抑制正相关.结论:川芎嗪作用Colon26肿瘤细胞后可明显下调其免疫抑制分子的分泌,影响其免疫抑制效应的发挥.通过下调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而阻碍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抑制,可能是川芎嗪的抗瘤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体内mTOR/HIF-1α通路及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以MOG35-55免疫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EAE组和二甲双胍(MET)治疗组,对不同组应用 Knoz 评分观察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高峰期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方法检测各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及血清中IL-17A浓度。qPCR方法检测小鼠脾中IL-17A、RORγt-mRNA表达水平。应用WB方法检测小鼠脾中S6K的活化程度,应用WB和qPCR方法检测脾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和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EAE组相比,MET治疗组发病程度减轻(P<0.01);脾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1),脾细胞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L-17A含量减少(P<0.01);脾组织中IL-17A、RORγt 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1);EAE组较对照组S6K1磷酸化程度升高(P<0.01)。MET治疗组较EAE组S6K1磷酸化程度减低(P<0.05)。EAE组较对对照组HIF-1α表达增高 (P<0.01)。MET治疗组较EAE组HIF-1α表达降低 (P<0.01)。EAE组与对照组相比HIF-1α mRNA转录增加 (P<0.01)。MET治疗组与EAE组相比HIF-1αmRNA转录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以减轻EAE的疾病严重程度,其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HIF-1α通路从而抑制Th17细胞反应而对EAE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稳定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探讨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所致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I/R组、HIF-1α稳定剂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I/R组和HIF-1α抑制剂YC-1+I/R组。各组分别予相应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LR4和NF-κB的mRNA水平;并利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HIF-1α可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MPO活性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同时降低TLR4和NF-κB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结论:HIF-1α可减轻心肌I/R引起的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PbANKA原虫PbGPI16在小鼠实验性脑疟(ECM)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bgpi16基因敲除的PbANKA原虫(△pbgpi16)和PbANKA原虫(WT)感染C57BL/6小鼠建立ECM模型。动态监测原虫血症和生存期;HE染色检测ECM小鼠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qPCR观察感染后小鼠脑组织中CXCL9、CXCL10和CXCR3及脾细胞中TNF-α、IFN-γ和IL-1β转录水平。ELISA检测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和IL-1β表达水平。FACS检测感染后小鼠脾脏DCs细胞MHCⅡ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与WT组相比,△pbgpi16感染C57BL/6小鼠脑微血管壁损伤减轻,CXCL9、CXCL10、CXCR3、TNF-α、IFN-γ和IL-1β转录水平,小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和IL-1β表达水平和脾DCs表达MHCⅡ及TLR4数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PbGPI16缺失通过减轻小鼠脑组织中趋化因子和脾脏中前炎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降低血清和脾细胞中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降低DCs活化水平而抑制ECM发生。本研究旨在为疟疾感染后脑疟病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 13.0软件分析HIF-1α与VEGF、VEGFR2及肿瘤MVD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中有39例(78%)肿瘤细胞HIF-1α阳性,27例(54%)VEGFR2阳性,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组VEGF和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64%,明显高于HIF-1α蛋白阴性表达组(P<0.05);(3)HIF-1α、VEGFR和VEGFR2蛋白表达与肿瘤MVD相关(P<0.01);(4)15例伴有血管中心性浸润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均表达HIF-1α。结论: HIF-1α可促进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VEGFR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 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C57BL/6 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 μg 1α,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干预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大豆油。在裂隙灯活组织镜下观察角膜移植物的透明情况,评估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取角膜移植物做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周血中RORγt及IL-17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和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1α, 25-二羟维生素D3显著地抑制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同时减少了角膜移植物的炎性渗出。应用1α, 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后,小鼠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降低;外周血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被下调。结论: 1α, 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小鼠同种异体角膜排斥反应的作用与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RORγt细胞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辅助性T细胞(Th1、Th17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美沙拉嗪(MSLZ)治疗UC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结肠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核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并检测MSLZ预治疗对小鼠UC 模型Th1、Th17和Treg亚群的影响。结果: 在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中,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T细胞高表达IL-17、IFN-γ及Foxp3,肠黏膜单个核细胞(LPMC)中CD3+T细胞高表达IFN-γ和Foxp3,但IL-17的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进一步发现UC模型小鼠LPMC中Th17、Th1和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PBMC中只有Treg高于对照组。MSLZ预治疗能显著下调UC 模型小鼠PBMC和LPMC中Th17、Th1和Treg细胞亚群。结论: DSS诱导的小鼠 UC模型中CD4+T细胞亚群Th1、Th17及Treg细胞显著升高,提示CD4+T细胞亚群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美沙拉嗪可能通过调节Th1、Th17及Treg细胞亚群发挥抗炎及治疗UC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敲减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Ⅳ(CaMKⅣ)基因对炎性培养条件下C2C12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慢病毒基因干扰技术敲减C2C12细胞的CaMKⅣ基因,以2%马血清将C2C12细胞分化成肌管,以干扰素-γ(IFN-γ)刺激C2C12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MK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免疫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class Ⅰ(H-2Kb)、MHC class Ⅱ(H2-Ea)、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采用Real-time检测肌细胞分泌型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基因表达。 结果 IFN-γ可诱导成肌干细胞以及分化肌管表达或上调表达免疫分子MHC-Ⅰ、MHC-Ⅱ、TLR3,同时上调C2C12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IP-1α和MCP-1的基因表达量;敲减CaMKⅣ基因导致上述上调趋势被抑制。 结论 敲减CaMKⅣ基因可有效抑制IFN-γ诱导的免疫分子的表达,可能提示CaMKⅣ参与调节肌细胞的免疫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 from bone marrow, BMSCs)与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SCs,ADSCs)体内移植后的抗原性差异。 方法 体外培养WKY大鼠BMSCs、ADSCs,经成骨诱导后植入wistar大鼠桡骨缺损区,分别于植入后1、2、4、8周进行缺损区HE染色,于1、2、4、8周免疫组化检测缺损区IL-2、TGF-β、TNF-α、CD4、CD8,采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上清IL-2、TGF-β、TNF-α的含量。 结果 BMSCs、ADSCs移植术后1~2周有少量淋巴细胞、白细胞浸润,IL-2、TGF-β、TNF-α、CD4、CD8蛋白少量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BMSCs、ADSCs体内移植后所致的抗原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增强肺部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低下宿主肺部抗感染能力的增强作用。方法:对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并雾化吸入IFN-γ(1、3、7d)的免疫低下大鼠,检测其血液和肺局部细胞免疫指标,并于第7d检测左肺白色念珠菌培养计数。结果:雾化吸入γ-干扰素组肺白色念珠菌计数显著少于免疫低下组,AM吞噬及杀菌百分率、Ia抗原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低下组,AM培养上清TNF-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免疫低下组,BALF中IFN-γ、TNF-α活性高于免疫低下组(第7dTNF-α除外),灌菌后第7天肺组织IFN-γ和IL-1β表达高于免疫低下组,TNF-α表达低于免疫低下组,IL-6表达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雾化吸入IFN-γ组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除第3dIL-1β外),与免疫低下组无显著差异,且感染后第7d血淋巴细胞杀伤功能与免疫低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雾化吸入γ-干扰素可明显增强免疫低下大鼠肺部细胞免疫和抗感染能力,但对全身细胞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低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Brm表达上调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内皮细胞中过表达或siRNA干扰HIF-1α的表达,并给予1%低氧处理24 h后,运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检测Brm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运用RT-qPCR检测Brm的mRNA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检测Brm的蛋白表达水平。运用ChIP技术检测低氧条件下HIF-1α与Brm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变化情况。结果:过表达HIF-1α可显著上调Brm的启动子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而siRNA干扰HIF-1α可显著抑制Brm的启动子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ChIP实验揭示低氧可显著增强HIF-1α与Brm启动子的结合。结论:低氧上调内皮细胞中Brm的表达依赖HIF-1α的转录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