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脑血栓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肌力恢复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浆黏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恢复效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肌力恢复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参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传鸿  沈桂根 《陕西中医》2010,31(6):669-670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加味血府逐瘀汤(黄芪、丹参、牛膝、地龙、桃仁、红花、水蛭、熟地等)治疗,对照组30例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中医症候改善率为66.6%。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治疗气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中风膏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中风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故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笔者运用中风膏治疗缺血性中风,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也是临床多发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7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1].本文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对其中的3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辨证都属于气虚血瘀,且处于恢复期,排除有严重肝肾、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28例用酚酞片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愈率、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3.33%、90.00%,对照组分别为14.33%、57.14%,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老年中风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参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过程,并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的较敏感指标,并参与中风的发生发展。我们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HS-CRP的变化,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火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霞  冯毅 《北京中医》2001,20(5):54-55
一、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自北京中医院针灸门、急诊及病房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自北京中医院针灸门、急诊及病房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缺血性心肌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极为常见,该病为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1-2].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汤的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维脑路通胶囊的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3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改善身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心理负担,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风胶囊对非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6例非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风胶囊配合中药汤剂及偏瘫复原丸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218例,无效18例,有效率92.4%;对照组有效81例,无效19例,有效率81.0%,两组比较,X2=9.271,P=0.002<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胶囊对非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西药的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19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通便效果观察比较,3周后瘫痪疗效比较。[结论]临床症状减轻,合并症较少,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欧阳永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27-132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早期辨证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出血性中风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在出血后早期(24~72h)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并根据证型变化予以加味;比较两组脑血肿面积和病类诊断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颅内血肿体积明显缩小、病类诊断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早期治疗出血性中风,有利于促进血肿的吸收,降低病类诊断评分。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拟“宁风汤”(黄芪、赤芍药、防风、沉香、牛膝,胆星,远志,首乌,桃仁,全蝎等)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3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30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对高血压的疗效分别为85.7%和80%(P〉0.05);对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者有降低血脂,血糖的疗效(P〈0.05)。提示加用宁风汤能促进缺血性中风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有明显降血脂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5年以来的临床实践工作中.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16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将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回春汤口服,每日1剂,每剂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给予消栓再造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服药时间均为10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比较变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病率高,其死亡率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1],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金为群,梅柳松(200021)关键词:醒脑静,缺血性中风1993年7月至1994年1月,我们临床应用中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9例,并将中药针剂醒脑静与西药脑活素对照比较治疗前后结果,旨在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临床上根据其病理变化的不同,常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中风二大类。对其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院1978~1983年上半年收治缺血性中风病例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在40岁以下者6例,41~50岁者22例,51~60岁者34例,61~70岁者25例,70岁以上者13例。而以51~70岁为最多。在诱因方面,由于劳累后发病者21例;情绪兴奋激动后发病者27例;安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时,辅用自拟中风回春汤对3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