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科病房住院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DSD)的患者,诊断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发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标准》[1]。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病  相似文献   

2.
娄玲娣  王元娇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96-229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它可造成截瘫或四肢瘫.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生命虽得到救治,但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的丧失却是终身,常常需要依靠轮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脊髓联络大脑与其支配的身体其他部分,是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中央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外伤致颈中央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方法证实无骨折或脱位.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由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其中22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13例选择保守治疗.随访15~26个月,平均19个月.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标准对脊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级.对在院期间的ASIA评分进行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计算治疗后12个月时恢复率,以此评价神经功能最终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院期间ASIA评分均与时间呈正相关(手术治疗组r=0.974,P<0.01;保守治疗组r=0.856,P<0.01).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手术治疗组患者荻得至少1个级别的恢复.且手术治疗组恢复率[(75.3±18.6)%]高于保守治疗组[(53.3±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无骨折脱位型颈中央脊髓损伤,手术可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率,应鼓励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伤后神经症状较轻(ASIA分级D级)且可以接受伤后神经功能的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意愿选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CI)后损伤区及邻近区域细胞凋亡在继发性损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2].对SCI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相关酶、诱导因素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保护神经细胞,恢复神经功能.使脊髓损伤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用ASIA2000标准评估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ASIA2000标准对评定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变化的指导作用。方法对4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使用ASIA2000标准对伤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检查。结果对于不完全脊髓损伤,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和触觉评分在伤后1个月和3个月对比有明显变化,伤后3个月和12个月对比则无明显变化;对完全脊髓损伤来说,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和触觉评分在伤后无明显变化;量化残损分级测定所有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改善。结论ASIA评分灵敏度高于ASIA残损分级;脊髓损伤后3个月内神经功能改善较3个月后明显;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预后可能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人类常见致残因素之一,平均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10.5例[1].在临床实践中,部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一些损伤节段和损伤水平相似的患者功能恢复也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性[2-3].目前评估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措施主要依靠美国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临床工作中SCI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较多,失眠可影响机体的修复及神经系统的机能,影响康复的疗效。为此,作者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现将本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渗盐水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机制的影响 ,以及对脊髓急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造成T10节段脊髓急性压迫损伤后 ,随机分为 3组 :高渗盐水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观察损伤后 1周、损伤后 4周两时间段 ;评价动物神经功能 ,观察各时间段组织病理改变 ,计算脊髓残留组织保留率。结果  (1)于损伤后 1周 ,高渗盐水治疗组脊髓组织水肿、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2 )于损伤后 4周 ,高渗盐水治疗组脊髓残留组织保留率显著增加 ,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3)高渗盐水 ,治疗组动物神经功能恢复更快、更完全 ,与生理盐水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渗盐水能减轻损伤后脊髓组织的水肿及炎症反应 ,改善组织低灌注 ,从而阻止脊髓组织进一步变性、坏死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损伤段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机制和相关因子的表达,以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其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4组,建立SCI模型,观察rHu EPO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 2、Bax、Fas)的表达;TUNEL标记凋亡细胞;比较各组间差别。结果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较损伤组提高(P<0.05);损伤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多于治疗组;治疗组Bcl 2阳性表达细胞多于损伤组(P<0.05)。结论 凋亡是 SCI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rHu-EPO能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伤前30min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及其抑制剂(L-NAME),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测NO对伤段脊髓血流(SCBF)的影响,并评估NO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作用。结果L-Arg改善了伤段SCBF,但加重了脊髓损伤。适当剂量的L-NAME降低了早期的SCBF,却改善了神经功能。然而大剂量的L-NAME由于长时间的抑制了NO的产生,导致了脊髓长时间的缺血,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NO的过度释放加重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而过度抑制也同样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Tarlov评分法、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及脊髓组织NF-kB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提高(P<0.01),NF-κB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k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障碍,通常还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心血管、性、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1]。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NB)[2] ,是脊髓损伤后肠道失去中枢神经支配造成感觉运动障碍,使结肠活动和肛门直肠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肛门括约肌失去自主控制,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及NF-кB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斜板试验、BBB评分法、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及脊髓组织内NF-кB在各个时点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两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较损伤组明显提高(P<0.05),MP组较EPO组恢复缓慢(P<0.05).EPO组有大量的NF-кB表达,与损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MP组NF-кB表达明显低于EPO组及损伤组(P<0.05).结论:EPO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F-кB表达无明显影响,对后肢体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脊髓损伤尤其是陈旧性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伤残,如何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修复治疗方法进行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目的:探讨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与神经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总结陈旧性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与神经功能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10/2009-12)和PubMed数据库(1999-10/2009-10)与陈旧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和神经功能重建有关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陈旧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重建;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痉挛疼痛"和"obsolete spinal cord injury;surgery;transplant; spasm pain; nerve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纳入所述内容与陈旧性脊髓损伤、细胞移植或神经功能重建等方式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107篇相关文献,排除61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4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于陈旧性非完全性损伤患者,采取细胞移植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刺激神经细胞再生和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或再生;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截瘫平面以上的正常周围神经旁路转位于平面以下的神经相嫁接,可重建膈肌呼吸功能、部分上肢和手功能、迈步、尿便和足底感觉等关键神经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应用ASIA标准等评价脊髓锐器伤早期康复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脊髓锐器伤的早期康复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对1992~2004年40例脊髓锐器伤患者和5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SIA标准(2000年修订)评价脊髓神经功能,FIM评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脊髓锐器伤患者出院时的ASIA评分和 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脊髓挫裂伤( P <0.05~0.01)。结论 脊髓锐器伤应采取综合康复方法,其预后优于脊髓挫裂伤。  相似文献   

17.
杜燕宣  李金波 《中国康复》2022,37(3):183-18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管内神经结构及功能的损害,患者出现SCI水平及其以下脊髓功能(包括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3].近年来,SCI的发生率升高,全球每年约有13万人新发SCI,其中将近50%患者损伤平面达到C6或以上[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SCI...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对脊髓损伤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探讨黄芪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05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为单纯脊髓损伤,术后腹腔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实验组(n=20)为脊髓损伤加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鸿制药厂产品,黄芪含量为2g/mL)腹腔注射,注射后4h、8h、24h每组随机取3只动物切取损伤区1cm脊髓节段,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化学发光法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于损伤后4周,将动物麻醉后处死,以40g/L多聚甲醛行心室-主动脉灌注,取脊髓损伤区7μm标本,光镜观察损伤脊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评分/正常分×100%)和斜板实验评估用药后黄芪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4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大鼠脊髓内丙二醛的浓度不断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急剧下降,实验组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脊髓内丙二醛浓度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伤后各时相点(4,8,24h)的丙二醛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6.256,8.212,9.254;3.215,8.721,10.324;P<0.01)。②脊髓损伤后两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率逐渐升高,到3周末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神经功能恢复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犤(42.2±18.5)%,(18.5±6.3)%,t=12.243,P<0.05犦。③脊髓损伤3周后,实验组同对照组之间的斜板试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犤(58.6±5.2)°,(50.5±6.8)°,t=5.872,P<0.05犦。④实验组和对照组损伤脊髓的组织病理切片均可见神经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微小空腔形成。但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水肿减轻,坏死区范围减小。结论:黄芪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脊髓继发性损害,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SCI,Spinal Cord Injury)是外科常见的创伤,在我国每年有很多人受到严重的脊髓损伤.损伤主要源于交通伤、坠落伤、工伤事故、暴力或运动损伤,而病人大多数是青壮年,由于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常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近年来,随着理论与技术的提高和相关专业的发展,SCI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脊髓再生和治疗的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①选取2004-02/2005-10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例男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病程3个月~1年,伤后均曾进行脊髓减压内固定手术,且接受过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或神经生长因子、高压氧和针灸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神经功能已稳定,脊髓损伤部位没有压迫性病变及横断性解剖断裂。②取4个月以上中期引产胚胎的嗅球(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经分离、培养、纯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10L-1。③5例患者全麻下行病变节段后方正中入路,在脊髓损伤部位与正常脊髓上下交界处分多点注入0.025mL嗅鞘细胞悬液,约5×105个细胞。术后常规给予止血、抗感染等处理,硅胶引流管放置5~7d。④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周,采用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脊髓神经功能评分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感觉检查、运动检查及直肠肛门指诊,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是否为完全性瘫痪。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5例男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完成术后8周随访。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评定结果的比较:与术前比较,嗅鞘细胞移植术后8周,除1例患者运动、触觉、痛觉无明显变化外,其他4例损伤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运动功能由术前(44.8±9.2)分提高到(56.0±8.1)分,触觉由术前(55.6±12.3)分提高到(68.8±10.1)分,痛觉由术前(57.6±12.9)分提高到(71.6±9.9)分,P均<0.01。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安全可行,能帮助脊髓损伤伴完全性瘫痪患者恢复部分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