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康复组,每组41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患者肢体功能能够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泛采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48例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在48 h即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23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并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另设正常组20例.对照组进行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采用放免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并在治疗前同时测定正常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极显著提高,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XB2水平高于正常组;治疗后干预组TXB2水平极显著降低;对照组TXB2水平显著降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浆6-Keto-PGF1α水平低于正常组;治疗后干预组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6-Keto-PGF1α水平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较好地促进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其机理与良性调整患者异常的TXB2、6-Keto-PGF1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具体病因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以及闭塞或破裂,从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俞勤儿 《新中医》2014,46(2):216-218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92.5%和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及时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具有很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7例,均为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30%(52/54)高于对照75.47%(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在常规内科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部分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的认知程度、肢体功能均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自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42-142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干扰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60例,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基本痊愈30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2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中基本痊愈24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6例,无变化10例,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及神经功能缺损,并评价两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2周、4周观察组NHI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后2周两组hs-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4周观察组的血清hs-CRP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而死亡率5.71%,较对照组的34.29%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及神经系统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4例病情稳定在 1周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 4 2例。 2组药物治疗相同 ,康复组再加康复功能训练。比较 2组入选时、30d后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入选时 2组无显著性差异 ;入选 30d后 ,Fugl-Meyer评分 :康复组为 (6 9.1 2± 2 3.4 2 )分 ,对照组为 (48.32± 1 7.5 6 )分 ,P <0 .0 1 ;Barthel指数评分 :康复组为 (70 .2 0± 1 8.1 8)分 ,对照组为 (43.1 5± 1 6 .32 )分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003年1—12月本院对入住的5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一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SS、ADL、HAMD评分及卒中后抑都发生率在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护理一月后,与护理前比较,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护理较护理前均升高,早期康复护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比较C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一月后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89%、35.0%,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进行康复治疗,采用Boboth和Rood技术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运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康复健康教育训练,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进行康复治疗,采用Bobath和Rood技术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改良的巴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FMA、MBI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O.01),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血管病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即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与对照组经x2检验,x2=39.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江苏省工人汤山疗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心理护理,比较2组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经早期心理护理后47例治疗依从,依从性为94.00%,48例康复效果较好,占96.00%,与对照组82.00%和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心理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中有助于提高康复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