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骶骨骨折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骶骨向上方支撑脊柱,两侧与骨盆环相连.在骨盆损伤中,骶骨骨折占28%~45%[1,2].临床上,早期漏诊或治疗不当,是导致骶骨骨折畸形愈合及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9):1796-1799
骶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骶骨发育异常性先天畸形。该病常在骶骨部分或全部缺如的基础上,合并脊柱脊髓、神经根、泌尿系统、直肠肛门、下肢等多器官畸形,尤其是畸形不断进展的病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临床处理也极为困难。虽然近年来关于骶骨发育不全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该病在病因等很多方面尚不明确,治疗也存在较大争议。故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骶骨发育不全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分型、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RS-Schwab Ⅵ级截骨术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SRS-Schwab Ⅵ级截骨术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的19例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资料, 男8例、女13例, 年龄(39.7±11.2)岁(范围23~58岁)。病因学包括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8例、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11例。影像学测量参数包括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 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 PT)、骨盆入射角(pelvicincidence, PI)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等。应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 SRS-22)评估临床疗效。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  相似文献   

4.
骶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指2个或2个以上骶骨椎体部分或全部缺失,常合并神经、骨骼、消化道及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畸形。产前准确诊断胎儿骶骨发育不全对及时治疗及判断胎儿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骶骨发育不全的胚胎学基础、分型、产前超声诊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为更全面地了解该病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相关特点.结果 其主要临床特点包括身材矮小、关节疼痛、脊柱畸形、行走困难等.X线片表现主要是椎体扁平、椎间隙狭窄、桶状胸、髋内翻、齿状突发育不全以及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结论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有其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以据此作出明确诊断,但易与粘多糖病(Ⅳ)、多发骨骺发育不良等疾病混淆,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头颅-骨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7.5±4.8)(14~23)岁。均行Halo骨盆牵引后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牵引力取患者可承受的极限,牵引时间为(3.2±0.6)(3~4)周,后行后路截骨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前左右侧屈位、牵引后和术后的侧后凸矫正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或邻椎截骨12例、Smith-Petersen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y,SPO)或Ponte截骨20例。未见脊髓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治疗前脊柱冠状面Cobb角为(136.8±38.0)°(96°~172°),矢状面Cobb角为(90.4±24.0)°(45°~125°)。患者平卧左右侧屈位侧凸矫正率为(8.9±3.2)%,Halo骨盆牵引后侧凸矫正率为(37.6±4.3)%,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侧凸矫正率为(68.7±4.8)%;牵引后矢状面侧凸矫正率为(30.7±5.6)%,后路矫形术后矢状面侧凸矫正率(60.6±4.3)%;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Halo头颅-骨盆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可预测矫形效果,简化手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畸形矫正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是直的。在枕骨中点(枕外隆突)至骶骨棘的连线上,可由枕骨结节或第7颈椎棘突系一线垂直于地面,正常人线索通过臀沟,并通过各个棘突。脊柱侧凸时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都会随之变化。严重的病例,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移位,脊柱畸形弯度特大者甚至会有截瘫产生。  相似文献   

8.
骨盆紊乱症     
目的探讨骨盆紊乱症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整复手法。方法利用脊柱对称性和"筋出槽、骨错缝"原理,运用摸法研究骶骨和髂骨对称性变化。结果骶骨错位形式共四种:在三个轴上旋转和在自身平面上旋转。髂骨错位形式共两种:旋转和平移。提出骨盆紊乱症病因病理分型。结论骶骨、髂骨错位着锁是骨盆紊乱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整复骶骨、髂骨对脊柱相关疾病缓解症状、纠正腰椎变直、侧弯、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脊柱侧凸是一种严量威胁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损害了身心健康的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是脊柱的几个或多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随之发生变化。严重的病例,出现心肺功能障碍、甚至脊髓畸形,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矫正。它可矫正或抑制脊柱侧弯的发展,恢复患者的各种能力。本科2011年12月~2013年5月共收治脊柱侧凸患者37例,经过脊柱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盆投射角(PI)是骨盆矢状位平衡研究的解剖学参数,通过PI角可将脊柱与骨盆紧密联系起来,并为脊柱疾病的诊治提供良好的参照点。PI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恒定的,与骶骨倾斜角(SS)与骨盆倾斜角(PT)之和相等。PI角可调控骨盆的方向,患者通过脊柱与骨盆互相影响获得舒适的体位,保持良好的脊柱矢状面平衡。PI角对于截骨矫形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凸、脊柱侧弯、术后腰椎邻近节段疾病等脊柱疾病均有良好的术前规划及预测作用。该文就近年来PI角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