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12只。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24 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脑组织IL-1β、IL-6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血清、脑组织IL-1β、IL-6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P0.001)。结论电针预处理降低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24)、模型组(n=24)和电针预处理组(n=24)。后两组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大鼠缺血2 h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造模前连续电针百会2周。再灌注24 h后,采用改良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m NSS)进行评估,TTC染色观测脑梗死体积,TUNEL法观察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半暗区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mNSS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p53、Bax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Bax/Bcl-2比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半暗区p53蛋白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Bc l-2、Bax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皂苷Ⅳ组、尼莫地平对照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Bc l-2、Bax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黄芪皂苷Ⅳ组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Bc l-2蛋白表达及Bc l-2/Bax比值明显上调(P<0.05)。结论黄芪皂苷Ⅳ能够促进海马神经元Bc l-2表达,抑制Bax表达,升高Bc1-2/Bax比值,降低细胞凋亡指数,这可能是其抑制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蛋白的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对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组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灯盏花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和灯盏花素注射液1mL/kg。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灯盏花素干预大鼠脑缺血24h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Bcl-2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犤(40.83±2.69),(2.02±0.18)个/视野,t=7.12,P<0.01犦,而灯盏花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犤(64.88±3.13)个/视野,t=9.34,P<0.01犦。②c-Fos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犤(72.47±4.23),(2.30±0.34)个/视野,t=10.22,P<0.01犦;灯盏花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犤(48.23±5.12)个/视野,t=7.55,P<0.01犦。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犤(126.31±7.12),(2.30±0.64)个/视野,t=15.74,P<0.01犦,灯盏花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蛋白的干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对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组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灯盏花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b和灯盏花素注射液1mL/kg。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灯盏花素干预大鼠脑缺血24h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Bcl-2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40.83&;#177;2.69),(2.02&;#177;0.18)个/视野,t=7.12,P&;lt;0.01],而灯盏花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64.88&;#177;3.13)个/视野,t=9.34,P&;lt;0.01]。②c-Fos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72.47&;#177;4.23).(2.30&;#177;0.34)个/视野,t=10.22,P&;lt;0.01];灯盏花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48.23&;#177;5.12)个/视野,t=7.55,P&;lt;0.01]。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26.3l&;#177;7.12),(2.30&;#177;0.64)个/视野,t=15.74,P&;lt;0.01],灯盏花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42.22&;#177;4.24)个/视野,t=7.36.P&;lt;0.01]。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上调原癌期蛋白质c-bcl-2下调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水平,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对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QK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DS组)及清开灵注射液组(QKL治疗组),每组8只,各组术前连续舌下静脉给药1周,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后,松解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心肌Caspase-3、Caspase-9表达情况。结果 QKL能够下调心肌细胞Caspase-3、Caspase-9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QK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与下调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P)对大鼠不同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CI/RP损伤后各组大鼠脑皮质、丘脑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CI/RP损伤后大鼠脑皮质、丘脑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也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P<0.01)。电镜观察结果与之相似。结论 CI/RP损伤后上述3种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异常。该结果为临床早期防治CI/RP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P)对大鼠不同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CI/RP损伤后各组大鼠脑皮质、丘脑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I/RP损伤后大鼠脑皮质、丘脑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也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电镜观察结果与之相似。结论CI/RP损伤后上述3种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异常。该结果为临床早期防治CI/RP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尿毒症是各种原发或继发的慢性肾脏疾病不断恶化、进展的最终阶段,其中心脑血管系统受累最重,是影响尿毒症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尿毒症病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即使在透析病人中也占据很大比率。然而,有关尿毒症病人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机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旋磁场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在中国医科大学完成。选择18~20周鼠龄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12只、对照组20只、治疗组38只。治疗组按照再灌注时间又分为4个时间点:再灌注即刻6只,再灌注6h20只,再灌注12h6只,再灌注18h6只。以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操作过程相同,但栓线插入深度为10mm。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评分1级和2级且缺血2h再灌注24h后存活者入选对照组和治疗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予旋磁治疗。治疗组治疗时将磁头对准大鼠头部,磁头与皮肤距离7mm左右,治疗时间为15min。各组动物均于再灌注24h时断头取脑。脑含水量采用干湿重法,梗死灶体积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中剔除死亡及模型制备不合格筛选后符合条件动物7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除再灌注即刻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大鼠脑含水量比对照组减少,脑水肿程度均减轻[(2.48±0.22)%,(2.32±0.19)%,(2.23±0.36)%,(2.91±0.44)%,P<0.05]。②治疗组绝对脑梗死体积比对照组减小[(128.21±15.05),(171.22±40.50)mm3,t=2.438,P<0.05],相对脑梗死体积比对照组减小[(20.22±1.44)%,(25.17±3.85)%,t=2.95,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旋磁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增加[(54.54±3.85),(69.52±5.88)NU/mg,t=5.568,P<0.05],而丙二醛含量下降[(0.85±0.06),(1.03±0.09)μmol/g,t=4.076,P<0.05]。④大体形态学表现为对照组右侧大脑半球水肿明显,颜色呈脂肪样苍白,脑沟变浅,脑回变平,组织较脆且易碎。而治疗组右侧大脑半球水肿程度较轻,大脑表面充血明显。结论:旋磁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旋磁场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3在中国医科大学完成。选择18~20周鼠龄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12只,对照组20只、治疗组38只。治疗组按照再灌注时间又分为4个时间点:再灌注即刻6只,再灌注6h20只,再灌注12h6只,再灌注18h6只。以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操作过程相同,但栓线插入深度为10mm。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评分1级和2级且缺血2h再灌注24h后存活者入选对照组和治疗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予旋磁治疗。治疗组治疗时将磁头对准大鼠头部,磁头与皮肤距离7mm左右,治疗时间为15min。各组动物均于再灌注24h时断头取脑。脑含水量采用于湿重法,梗死灶体积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实验中剔除死亡及模型制备不合格筛选后符合条件动物7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除再灌注即刻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大鼠脑含水量比对照组减少,脑水肿程度均减轻[(2.48&;#177;0.22)%,(2.32&;#177;0.19)%,(2.23&;#177;0.36)%,(2.91&;#177;0.44)%,P〈0.05]。②治疗组绝对脑梗死体积比对照组减小[(128.21&;#177;15.05),(171.22&;#177;40.50)mm^3,t=2.438,P〈0.051,相对脑梗死体积比对照组减小[(20.22&;#177;1.44)%,(25.17&;#177;3.85)%,t=2.95,P〈0.051。③与对照组比较,旋磁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增加[(54.54&;#177;3.85),(69.52&;#177;5.88)NU/mg,t=5.568,P〈0.051,而丙二醛含量下降[(0.85&;#177;0.06),(1.03&;#177;0.09)μmol/g,t=4.076,P〈0.051。④大体形态学表现为对照组右侧大脑半球水肿明显,颜色呈脂肪样苍白,脑沟变浅,脑回变平,组织较脆且易碎。而治疗组右侧大脑半球水肿程度较轻,大脑表面充血明显。 结论:旋磁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和延迟缺血后处理组各20只,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和延迟缺血后处理组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不作处理,缺血后处理组实施30s缺血+30s再灌注操作3个循环,延迟缺血后处理组再灌注15min后实施30s缺血+30s再灌注操作3个循环;假手术组仅结扎颈外动脉,不插入线栓。恢复灌注24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制作切片,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脑梗死灶体积;提取右侧大脑半球线粒体,采用TBA法检测丙二醛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Na~+-K~+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Ca~(2+)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结果假手术组未发现梗死灶,缺血再灌注组皮层及海马区见白色梗死灶,缺血后处理组皮层见苍白色梗死区,延迟缺血后处理组左侧皮层及海马区见苍白色梗死灶;缺血后处理组脑梗死灶体积[(30.81±3.63)%]较延迟缺血后处理组[(51.01±3.33)%]和缺血再灌注组[(54.25±3.69)%]小(P0.05),延迟缺血后处理组脑梗死灶体积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丙二醛水平在缺血再灌注组[(1.56±0.08)μm/g]、延迟缺血后处理组[(1.47±0.10)μm/g]和缺血后处理组[(0.87±0.04)μm/g]均高于假手术组[(0.40±0.06)μm/g],缺血再灌注组和延迟缺血后处理组高于缺血后处理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延迟缺血后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 ATPase、Ca~(2+)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在缺血再灌注组(2.88±0.18、3.45±0.34、0.96±0.23)、延迟缺血后处理组(2.88±0.30、3.59±0.36、1.07±0.31)和缺血后处理组(4.93±0.17、4.91±0.40、2.59±0.26)均低于假手术组(6.12±0.71、6.75±0.23、3.79±0.33),缺血再灌注组和延迟缺血后处理组低于缺血后处理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延迟缺血后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丙二醛表达、增加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异丙酚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从而保护脑缺血神经元耐受缺血性损伤。但是,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缺血组(9只)、异丙酚组(9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组再灌注开始后立即静脉输注异丙酚1.5mL/h,持续30min。每组取5只大鼠于再灌注24h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缺血组和异丙酚组各取4只大鼠,利用基因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凋亡率和坏死率。②基因芯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坏死率[(7.01&;#177;0.79)%和(12.80&;#177;0.92)%]较缺血组[(10.89&;#177;0.80)%和(16.67&;#177;1.04)%]明显降低(P&;lt;0.01)。与缺血组比较,异丙酚组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D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结论:异丙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AF1,D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异丙酚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从而保护脑缺血神经元耐受缺血性损伤.但是,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缺血组(9只)、异丙酚组(9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组再灌注开始后立即静脉输注异丙酚1.5 mL/h,持续30 mino每组取5只大鼠于再灌注24 h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缺血组和异丙酚组各取4只大鼠,利用基因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凋亡率和坏死率.②基因芯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坏死率[(7.01±0.79)%和(12.80±0.92)%]较缺血组[(10.89±0.80)%和(16.67±1.04)%]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组比较,异丙酚组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 1,PAF1)、D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结论异丙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AF1,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运动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 12)、模型组(n= 12)和运动预处理组(n = 12)。运动预处理组造模前给予4周运动预处理训练。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再灌注1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缺血区Beclin 1、LC3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心肌缺血区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心肌缺血区LC3-Ⅰ蛋白表达上升,Beclin 1、LC3-Ⅱ蛋白表达下降,LC3-Ⅱ/LC3-Ⅰ下降(P< 0.05),心肌缺血区凋亡细胞指数减少(P< 0.05)。结论 运动预处理能上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缺血区LC3-Ⅰ表达,下调Beclin 1、LC3-Ⅱ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谷胱甘肽含量及Caspase-3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7d。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皮层谷胱甘肽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莫诺苷(270mg/kg)能显著增加大鼠谷胱甘肽含量,降低Caspase-3表达。结论莫诺苷能通过增强大鼠皮层抗氧化能力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有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04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鼠龄三四个月,体质量(220±50)g。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给药组(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神经节甘脂GM-1),24只/组。其中又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每组分别分为3个时相点,即3h、6h和24h点,每个时相点8只大鼠。方法:①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②应用二苯胺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后3h、6h、24h脑组织DNA裂解率变化,取大脑皮质100mg加0.9mL裂解液制成10%匀浆,加入离心管中,反复冻融,收集上清和沉淀,DNA裂解率=上清吸收值/(上清吸收值 沉淀吸收值)。③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δ表达,以及神经节苷脂给药后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大鼠脑皮质DNA裂解率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δ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盐水对照组再灌注6h时死亡1只,麻醉过量死亡,再灌注24h时死亡2只,分别予以补充。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DNA裂解率变化明显增加,24h达高峰,蛋白激酶Cδ表达于再灌注6h达高峰,以后逐渐呈下降趋势;神经节苷脂组相应时间点的DNA裂解率及蛋白激酶Cδ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减少蛋白激酶Cδ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有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04在吉林大学中13联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鼠龄三四个月,体质量(220&;#177;50)g。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给药组(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神经节甘脂GM—1),24只/组。其中又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每组分别分为3个时相点,即3h、6h和24h点,每个时相点8只大鼠。 方法:①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②应用二苯胺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后3h、6h、24h脑组织DNA裂解率变化,取大脑皮质100mg加0.9mL裂解液制成lO%匀浆,加入离心管中,反复冻融,收集上清和沉淀,DNA裂解率=上清吸收值/(上清吸收值+沉淀吸收值)。③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8表达,以及神经节苷脂给药后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大鼠脑皮质DNA裂解率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8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盐水对照组再灌注6h时死亡1只,麻醉过量死亡,再灌注24h时死亡2只,分别予以补充。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DNA裂解率变化明显增加,24h达高峰,蛋白激酶C8表达于再灌注6h达高峰,以后逐渐呈下降趋势;神经节苷脂组相应时间点的DNA裂解率及蛋白激酶C8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减少蛋白激酶C8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细胞周期因子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针刺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给予针刺治疗。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48 h后海马细胞Cyclin D1、CDK4表达升高,凋亡细胞增多(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针刺组Cyclin D1、CDK4表达下降,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或0.01)。 结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周期因子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和黄芪干预组(黄芪煎剂6 g·kg-1·d-1灌胃),每组12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Bcl-2、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Bcl-2、Fas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干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Bcl-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结论:黄芪可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