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特征及关联性。方法 65例口腔鳞癌为观察组,21例口腔手术切缘的非肿瘤性鳞状上皮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及完整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74和MMP-10表达。结果观察组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74和MMP-10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74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肿物最大径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CD74和MMP-10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不仅促进口腔鳞癌形成,还对肿瘤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MMP-7和E-cad在喉鳞癌患者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喉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上皮黏附素(E-cad)的表达及关系,探讨二者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78例喉鳞癌组织作为喉鳞癌组,65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MMP-7和E-cad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喉鳞癌组MMP-7高表达,E-cad低表达,MMP-7和E-cad均与喉鳞癌的肿瘤体积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喉鳞癌中MMP-7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喉鳞癌中MMP-7和E-cad异常表达,二者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联合检测MMP-7和E-cad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喉鳞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NRP)1、2的表达特点,关注二者对肿瘤中CD34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79例喉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收集53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二组中NRP1、NRP2和CD34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喉鳞癌中NRP1、NRP2表达的阳性率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RP1、NRP2表达的阳性率和MVD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量及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NRP1和MVD、NRP2和MVD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NRP1、NRP2和MVD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NRP1、NRP2和MVD高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NRP1、NRP2具有促进CD34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联合检测NRP1、NRP2和MVD可能与喉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及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术后组织59例为观察组,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24例子宫脱垂患者术后留取的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CD74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中CD74表达有明显升高趋势,E-cadherin表达有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中CD74和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D74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周围炎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D74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74和E-cadherin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CD74和E-cadherin的相关性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9例结肠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结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的蜡块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1,结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钳检后的蜡块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2,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25例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均相关,观察组中Cath-D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Cath-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量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Cath-D和MMP-7高表达可以促进病变的形成和进展,Cath-D和MMP-7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术后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表达特征,关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 59例喉鳞癌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2例声带息肉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HGF和C-met的表达。结果两组中HGF和C-met的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HGF和C-met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HGF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相关,HGF和C-met呈正相关性。结论 HGF和C-met高表达是喉鳞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喉鳞癌中HGF和C-met可能具有内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6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5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1,25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2,25例慢性宫颈炎的组织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组中MMP-2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四组中MMP-26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001)。观察组中MMP-26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是否角化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MP-26和E-cadheri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鳞癌中MMP-26和E-cadherin异常表达是病变形成和进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粘膜中MMP-7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MMP-7基因表达(59/75,78.7%)高于正常组织(P<0.01)。浸润到外膜层食管鳞癌(37/45,82.2%)与浸润至粘膜下层鳞癌(5/10,50.0%)之间MMP-7的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MMP-7高表达(27/29,93.1%)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MMP-7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摆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85-3087
目的 检测胃癌中转移相关蛋白2(MT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和MMP-14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选择87例胃癌术后存档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6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A2、MMP-7和MMP-14蛋白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MTA2、MMP-7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MTA2、MMP-7和MMP-1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否伴有黏液、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MTA2、MMP-7和MMP-14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胃癌中MTA2、MMP-7和MMP-14高表达,三者可能具有通路作用,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肌成束蛋白(Fasc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85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正常胃黏膜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中Fascin和MMP-9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Fascin和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ascin和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Fasci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Fascin和MMP-9呈正相关。结论胃腺癌中Fascin和MMP-9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食管鳞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中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 探讨COX-2和MMP-9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应用SP法对9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34例癌旁正常黏膜的COX-2、MMP-9及CD34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癌组织、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COX-2与MMP-9表达及MVD, 并分析COX-2、MMP-9的表达与MVD之间, 以及他们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MMP-9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分别为84.8%、82.2%和29.70±3.82,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的20.6%、14.7%和15.1±2.38. 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1). MMP-9、MVD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1);COX-2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 r = 0.607,P<0.01); COX-2与MMP-9的表达正相关( r =0.740, P<0.01); MMP-9的表达与MVD值之间呈正相关( r = 0.718, P<0.01).结论: COX-2与MMP-9异常表达在食管鳞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COX-2、MMP-9及其诱导的血管生成与食管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在老年宫颈鳞癌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观察组)、6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OX-2和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OX-2和MMP-9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COX-2和MMP-9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及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COX-2和MMP-9的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作用,联合检测可能与子宫颈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14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为观察组,40例乳腺原位癌作为对照组,4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术后均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NM23、MMP-2和MMP-14的表达。结果三组中NM23、MMP-2和MMP-14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M23、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与Ki67的表达、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与胸壁侵犯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M23和MMP-2、MMP-14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NM23低表达、MMP-2和MMP-14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过程有重要意义,NM23与MMP-2、MMP-14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舌癌实施颈淋巴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并观察CD44V6和MMP-9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舌癌患者,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观察舌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4V6和MMP-9的临床表达。结果舌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略低于癌旁组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舌癌组织CD44V6和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采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治疗舌癌的疗效好,复发率低,舌癌组织中CD44V6和MMP-9的表达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喉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增殖蛋白(Ki67)的表达特征,探讨FHIT对增殖的作用。方法 67例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喉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术后组织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上述距肿物边缘2 cm非肿瘤性喉黏膜组织5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FHIT、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三组FHIT、PCNA和Ki67的阳性率差别显著(P0.000 1)。观察组中FHIT、PCNA和Ki67的阳性率均与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是否伴有脉管内瘤栓相关。PCNA和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HIT和PCNA、FHIT和Ki67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FHIT低表达,PCNA和Ki67高表达对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FHIT在调节肿瘤性进展过程中可能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观察组)、32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MTSS1、MMP-9蛋白表达,观察喉鳞状细胞癌不同临床特点患者MTSS1、MMP-9阳性表达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二者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MTSS1、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TSS1蛋白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蛋白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与MMP-9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s=-0.360,P<0.01)。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低表达、MMP-9高表达,二者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的表达,观察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103例结肠腺癌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HIF-1α、MMP-14和CD34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HIF-1α、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D34标记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HIF-1α、MMP-14的阳性率、MVD值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VD值与肿瘤的最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HIF-1α和MVD、MMP-14和MVD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结肠腺癌中HIF-1α和MMP-14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能对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胃腺癌术后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信号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9例行胃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研究组,距肿物边缘5 cm的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中STAT3和MMP-9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研究组STAT3和MMP-9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STAT3和MMP-9的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密切相关,STAT3的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中STAT3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STAT3和MMP-9高表达,二者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意义。STAT3与MMP-9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老年宫颈鳞癌术后组织中ARM重复X连锁蛋白(ARMCX)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67例宫颈鳞癌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及留取的术后新鲜组织作为观察组,以20例非肿瘤性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ARMCX1和MMP-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ARMCX1和MM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RMCX1及MMP-2表达量与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脉管累犯及淋巴转移情况明显有关(P0.05)。肿瘤的增值指数增高,ARMCX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ARMCX1和MMP-2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鳞癌老年患者术后组织中ARMCX1和MMP-2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存在相互协同作用。检测宫颈组织中ARMCX1和MMP-2的表达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突变型P53基因(TP53)和原癌基因C-MYC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6例结肠腺癌作为观察组,70例管状腺瘤作为对照组,70例距肿物边缘5 cm癌旁的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CD147、TP53和C-MYC的表达。结果 3组CD147、TP53和C-MYC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CD147、TP53和C-MYC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和Ki67表达密切相关,CD147和TP5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内瘤栓相关,CD147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D147和TP53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CD147、TP53和C-MYC在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高表达,不仅促进肿瘤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肿瘤进展。结肠腺癌中CD147和TP53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