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7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第1、4天和第7~10天CD4+CD25+叉头转录基因P3(FoxP3)/CD4+比例和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结果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平均年龄(69.2±7.5)岁,28 d病死率为53.3%.(1)休克死亡组与生存组CD4+CD25+FoxP3/CD4+比较,第1天(1.76±0.31)对(1.68±0.24)%,第4天(1.94±0.32)%对(1.82±0.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天休克死亡组(2.65±0.28)%,明显高于存活组(1.7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P<0.01);(2)死亡组第4天和第7~10天HLA-DR表达持续低下,显著低于生存组(t=7.29,t=16.80,均P<0.01),并分别与CD4+CD25+FoxP3/CD4+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5;r=-0.58,P<0.0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患者第7~10天CD4+CD25+FoxP3/CD4+(OR=3.47,95%CI:1.33~10.0)和HLA-DR(OR=0.27,95%CI:0.14~0.73)是影响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CD4+CD25+Treg持续上升,提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脓毒症休克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1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18例和死亡组62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白蛋白、AST、ALT、肌酐(sCr)、尿素氮(BUN)、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乳酸,计算PNI、NLR;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NI、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NI、NLR、PNI联合NLR、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血清sCr、BUN、CRP、乳酸水平及PNI、NLR、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或<0.01)。PNI、NLR、APACHEⅡ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NI联合NLR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PNI、NL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计数与乙型肝炎发病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AST和ALT。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为11.8±6.1%,健康对照组为11.5±3.9%(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为17.9±8.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乙型肝炎组(均为P〈0.01);健康对照组B淋巴细胞数与CD3+、CD4+、CD8+细胞数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与CD3+、CD4+细胞数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但与CD8+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与CD3+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CD4+、CD8+细胞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高水平B淋巴细胞数患者血清AST和ALT显著高于低水平者(分别为t=2.07,P〈0.05和t=2.18,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浸润分布的变化,探讨与膜性肾病(MN)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66例(男性45例,女性21例,年龄15~71岁)经肾活检确诊为MN,排除各种继发因素,近期未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IMN患者,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B淋巴细胞(CD20+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计数;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数量及分布.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根据患者尿蛋白水平,将其分为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定量≥3.5 g/d)及非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定量<3.5g/d).比较IM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的差别,以及IMN患者中大量蛋白尿者和非大量蛋白尿者之间上述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结果:(1)IM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23.2±10.7) cells/μl vs (31.4±7.29) cells/μl,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MN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208±111) cells/μl vs (137±64) cells/μl,P<0.01].(3)IMN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其CD4+细胞计数有升高趋势[(715±267) cells/μl vs (657±214) cells/μl,P>0.05],CD8+细胞计数有降低趋势[(393±178) cells/μl vs (464±200) cells/μl,P>0.05],而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2.04±0.92 vs 1.52±0.48,P<0.01).(4)大量蛋白尿组B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大量蛋白尿组[(246±117) cells/μl vs (186±108) cells/μl,P<0.05],但两组之间调节性T细胞、CD4+细胞、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IMN患者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浸润数量较正常对照升高,伴肾组织B淋巴细胞灶性聚集者其尿NAG酶水平升高. 结论:IMN患者表现出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B淋巴细胞水平上调和CD4+/CD8+细胞比值的偏移.外周血B淋巴细胞水平升高与IMN患者大量蛋白尿关系密切,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浸润数目较正常对照升高,存在局灶B淋巴细胞聚集的患者小管间质急性损伤加重.对IMN患者B淋巴细胞的数目和组织分布进行观察,有可能为监测病情、指导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穿透素(PTX)-3、抑瘤素(OS)M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脓毒症老年患者136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98)与死亡组(n=38)。比较不同预后组血清PTX-3、OSM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分析PTX-3、OSM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 死亡组入院时血清PTX-3、OSM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呈正相关(r=0.341、0.326,P均<0.05),OSM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r=0.338、0.331,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脓毒性休克(OR=5.703)、SOFA评分(OR=2.212)、血清PTX-3水平(OR=1.451)和OSM水平(OR=1.531)均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TX-3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CD4+CD25+IL-10+(Tr1)和CD4+IL-17+(Th17)的表达特点及其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收治的轻中度CHB患者和重度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同期无肝病诊断史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CHB患者及对照者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Tr1和Th17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检测血清中Foxp3、RORγt mRNA水平,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IL-17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轻中度和重度CHB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水平,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轻中度CHB患者相比,重度CHB患者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Foxp3、RORγt表达水平,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CHB患者中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失衡程度与CHB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因此,对于CHB患者,纠正Treg(特别是Tr1)和Th17表达失衡可能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时监测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比例改变,对于估计CHB患者病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诱骗受体3(DcR3)联合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d后患者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74例)和死亡组(4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cR3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计算NL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的13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动脉乳酸,并分别记录24小时的急诊脓毒症病死率 (MEDS) 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APACHE II)评分。根据28天的转归,将13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59例。两组比较,发现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OR=1.050,P=0.047)、动脉乳酸(OR=1.529,P=0.014)、MEDS评分(OR=1.180,P=0.012)和APACHE II评分(OR=1.103,P=0.036)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动脉乳酸、MEDS评分和APACHE I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3、0.806、0.828、0.831。同APACHE II评分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动脉乳酸、MEDS评分的P值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评分、动脉乳酸、D-二聚体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MEDS评分、动脉乳酸预测能力与APACHE II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的研究发现B细胞和T细胞一样具有“调节性亚群”,发挥重要的负向免疫调节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体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体现在接触性超敏反应、变应性气道炎性反应等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对调节性B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PLT以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老年脓毒症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ICU的脓毒症病人104例,收集病人入院时、入院第3天以及第7天WBC、PLT、N%以及ALB水平,并根据病人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以及存活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病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06);存活组WBC计数在第3天和第7天较第1天明显下降(P<0.01),N%在第7天较第1天明显下降(P<0.01),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ALB水平较第1天上升(P<0.01);死亡组第3天及第7天的WBC、N%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PLT、ALB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入院后第7天,N%预测生存的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75.0%,PLT水平预测生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40.6%。结论血细胞水平与老年脓毒症病人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WBC及N%升高、PLT及血清ALB水平降低均增加脓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CD4+CD25+highCD127low),探讨其在病情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该科初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经标准剂量激素治疗(1mg·kg-1·d-1)8周后,根据病情缓解与否筛选出SSNS组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W0)、治疗4周(W4)、治疗8周(W8)常规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Treg。结果 (1)实验室指标比较:SSNS组患者W4、W8分别与W0比较,尿蛋白、Cho、TG及Scr均显著下降(P〈0.05),Alb显著升高(P〈0.05)。W8与W4比较,Alb升高(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SN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SNS组患者W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有升高趋势,而Treg及Treg/CD4轻微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比值升高(P〈0.05),Treg/CD4比值降低(P〈0.05)。W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8%、CD4/CD8比值、Treg、Treg/CD4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SSNS组治疗期间动态变化:SSNS组W8与W4比较,CD4%下降,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Treg及Treg/CD4均明显升高(P〈0.05),以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NS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及Treg/CD4比值失调,且此异常的免疫状态当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时仍然持续存在,治疗8周达临床完全缓解后得以改善。Treg可能在SSNS患者的病情缓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152例)与死亡组(2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死亡发生的最佳切入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NLR值明显高于存活组[(3.9±1.6)比(2.5±1.8),P=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值升高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P=0.009);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STEMI患者NLR值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风险评分(GRAC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28);而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23)。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CI:0.786~0.905),其最佳工作点(OOP)为3.3,提示NLR3.3时,此时判断急性STEMI患者预后不佳的精确率较高(敏感性为80.2%和特异性为86.8%)。结论: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升高是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芯片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应用包含21522条70 mer长度Oligo DNA的寡聚核苷酸芯片(22K Human Genome Array)分别检测6例SLE患者和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应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健康志愿者B淋巴细胞之间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芯片中聚类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15个,主要包括Ⅰ型干扰素(IFN)通路中的相关分子;聚类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22个,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相关的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家族等与雌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与B淋巴细胞的JAK-STAT信号通路和激素代谢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芯片显示氨基酸代谢、激素代谢、细胞增殖和凋亡、炎症反应等相关生物学功能的改变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外周血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完成标准化抗病毒治疗与随访的85例CHC患者作为CHC组,选取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12、48周,以及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测定患者的外周血CD4~+Treg,并测定血清HCV RNA、AST、ALT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CHC组的HCV RNA、AST、ALT及CD4~+Tre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治疗12周时,CHC组85例患者中36例(42.35%)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EVR组),另49例(57.65%)未获得EVR(no-EVR组),EVR组患者的HCV RNA和CD4~+Tre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分别为39.241、8.763,P值均0.001),2组间HCV RNA、CD4~+Tre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520、8.227,P值均0.001)。治疗48周时,CHC组85例患者中49例(57.65%)获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R)(ETR组),另36例(42.35%)未获得ETR(no-ETR组),ETR组患者治疗48周时的AST、ALT、CD4~+Treg及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46.197、11.806、15.368、9.694,P值均0.001)和no-ETR组(t值分别为72.612、9.274、9.682、7.729,P值均0.001)。随访24周时,CHC组85例患者中39例(45.88%)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SVR组),其中30例为获得EVR患者,32例为获得ETR患者,另46例(54.12%)未获得SVR(no-SVR组),SVR组治疗48周、随访24周的HCV RNA、AST、ALT及CD4~+Treg水平均显著低于no-SVR组(治疗48周:t值分别为117.564、17.113、10.564、4.452,P值均为0.001;随访24周:t值分别为11.196、20.997、13.384、7.900,P值均0.001)。结论 CHC患者存在外周血CD4~+Treg表达升高,抗病毒治疗可有效下调CD4~+Treg水平,减轻肝损伤。外周血CD4~+Treg检测可作为CHC发病及抗病毒疗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影响。方法:2008年9月到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20例,都给予胸腺切除手术治疗,对预后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对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表达与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91.7%,术后患者的CD4+CD25 Foxp3 /CD4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可见髓质部淋巴细胞增生与部分Hassall小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中髓质部Hassall小体数量明显减少,染色稍浅。相关性分析显示TSLP阳性表达的Hassall小体计数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表达水平之间存在呈线性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CD4 CD25 Foxp3 /CD4 值和TSLP阳性表达是影响有效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腺切除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好,其机制在于能够有效维持免疫稳态功能,调节T细胞与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变化,保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20.
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 Breg)作为B淋巴细胞中一种特殊的亚群,通过产生白介素(interleukin, IL)-10、IL-35、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参与消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调节的作用,然而, Breg的表型和表面特异性抗原尚未确定,其潜在的治疗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就Breg在消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