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评估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颈复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西药倍他司汀)组,中药颈复汤中剂量组,西药倍他司汀对照组,共计5组,每组34例,疗程1周。临床观察指标: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眩晕缓解天数量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三组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眩晕缓解天数量表、症状积分比较均较中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与症状积分较西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更有优势,是有效、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经济的内科综合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泽泻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治疗梅尼埃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期梅尼埃病病人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选用加味泽泻汤联合敏使朗,对照组单用敏使朗,用药前后两组眩晕、耳鸣、耳闷的评估依次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耳鸣致残量表(THI)、耳闷(VAS)评分。1个疗程(7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HI、THI、耳闷(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加味泽泻汤联合敏使朗可明显缓解梅尼埃病急性期眩晕、耳鸣及耳闷症状,优于单用敏使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通过调控神经肽(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于颈性眩晕的疗效及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将5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当归多糖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的NPY和CGRP水平变化,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各动脉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疗效评估用颈性眩晕评分量表和头晕残障测量表,分析NPY和CGRP的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当归多糖组治疗后NPY、CGRP和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与眩晕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DHI评分正相关(P<0.05)。CGRP与眩晕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DH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当归多糖可通过调控患者体内的NPY和CGRP水平,改善眩晕的症状,从而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探讨昂丹司琼治疗眩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眩晕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组)30例,对照组(盐酸倍他司汀组)30例,治疗期间监测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眩晕前后(包括眩晕程度、频度、持续时间),日常生活及工作等情况变化,计算出各观察指标的积分与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200例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天麻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等。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78±4.66)和(9.21±5.18)分,(1.52±0.69)和(3.41±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功能、情感及躯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0.08±2.54)和(15.72±2.80)分,(8.44±2.99)和(13.56±3.70)分,(7.26±1.34)和(12.49±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9.0%和39.0%,5.0%和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血管源性眩晕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占眩晕的50%以上。血管源性眩晕的西药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长期用药会引起不良反应。目的探讨化痰清眩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灌注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2019年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就诊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化痰清眩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脑血流灌注指标[包括左侧椎动脉(LVA)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RVA)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BA阻力指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内皮素1 (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羧甲基赖氨酸(CML)、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49/51)]高于对照组[80.4%(41/5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DARS评分、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DARS评分、DHI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LVA血流速度、RVA血流速度、BA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BA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A血流速度、RVA血流速度、BA血流速度分别快于本组治疗前,BA阻力指数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CML、oxLDL低于对照组,CGRP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ET-1、CML、ox-LDL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CGRP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清眩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的75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7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浆黏度、血压改变和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同时,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浆黏度、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病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联合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高氧液加丹参与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用高氧液加丹参、倍他司汀和丹参治疗3天。观察各组眩晕减轻程度。结果高氧液加丹参组1天完全缓解率及总完全缓解率为75%(15/20)和95%(19/20),高于倍他司汀组的25%(5/20)和70%(14/20),P〈0.01和P〈0.05。结论高氧液加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在改善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改善症状的程度优于倍他司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眩晕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在脑卒中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眩晕病中医证候评价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诊断/监护系统检测(TCD)检测指标。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DARS、DHI、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ARS、DHI、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未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能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倍他司汀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郭丽君 《山东医药》2015,(12):41-4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甘露醇、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BPPV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后42例)和对照组(前41例),两组均进行手法复位,其中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改良Epley法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治疗。观察组同时静推甘露醇,静滴及口服盐酸倍他司汀。评价两组治疗后1周和3个月的临床疗效,随访记录两组治疗后半年的复发率和1、1.5、2 a的累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3个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5%(1/40),对照组为15.2%(5/33),P>0.05。治疗后1、1.5、2 a,观察组累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甘露醇、盐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效果较好,且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用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高于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组,是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临床疗效及对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途因不能配合治疗等原因脱落7例,有效病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两组除给予基础治疗外,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观察组服用天智颗粒联合卡马西平,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分别统计两组病人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39)。两组治疗1周、2周后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2周后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1周后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智颗粒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可明显改善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尤其以治疗2周为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白细胞介素(IL)-1、IL-23、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脂差异,统计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4 w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5-HT、BDNF水平显著上升(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IL-1、IL-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5-HT、BDNF、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IL-23、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w两组心理状态评分逐渐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治疗7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7d。结果治疗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提高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李晶  刘春强  孙平良 《山东医药》2011,51(11):87-88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联合苦劳汤治疗炎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炎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联合组口服地奥司明联合苦劳汤坐浴,地奥司明组单用地奥司明,苦劳汤组单用苦劳汤,观察三组治疗3、7 d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疼痛及水肿评分。结果联合组3、7 d治疗显效率高于地奥司明组、苦劳汤组,治疗后7 d疼痛值、水肿值低于地奥司明组、苦劳汤组,P均〈0.05。结论地奥司明联合苦劳汤坐浴是治疗炎性混合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西兰司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就诊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西兰司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胃肠道症状及血清P物质(SP)、生长抑素(SS)、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SS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SP、SS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CGRP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NPY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血清5-HT、CGR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IBS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西兰司琼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5-HT、CGRP及NPY表达水平,改善胃肠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十全育真汤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对照组按500 mg·kg~(-1)·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注射等量D-半乳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按15、10、5 g·kg~(-1)·d~(-1)十全育真汤灌胃,模型组、对照组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自由饮食,连续饲养50 d。给药40 d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50 d后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心脑组织丙二醛(MDA)、脂褐质(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及IL-6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十全育真汤各组潜伏期比模型组较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比其他各组小鼠少(P<0.05)。对照组及十全育真汤各组MDA与L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SOD与GSH-Px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十全育真汤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于模型组(P<0.05);十全育真汤组小鼠血清中IL-2、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IL-2、IL-6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十全育真汤在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