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路结石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查阅了10篇有关中药对于尿路结石治疗的文献,根据其用药规律,从中可以看出某些药物为治疗尿路结石所首选,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意义。孙思润等’“用通淋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石苇、冬葵子、川牛膝、车前子、滑石、王不留行)治疗尿路结石60例,总有效率91.7%。胡浩等[2]用三金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苇、车前于、茯苓、扁蓄、白芍、桃仁、白茅根、大黄)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总有效率96.8%。林强等则应用体外碎石配合自拟益肾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车前子、冬葵子、石苇、木通、白茅根、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对比古今医家治疗卵巢早衰用药规律。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古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熟地黄等,核心药对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等;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等,核心药对是当归-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等;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共同选择的核心药物为:当归、熟地黄、白芍、茯苓,核心药对为当归-熟地黄。结论古今中医都认为阴血亏虚是本病的一个病理基础,但用药有一定区别,古代方用药立足于补益气血,现代方用药以滋补肝肾阴血为主。古代遣方用药思想对现代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肿胀专辑》治水肿的 2 93首方剂及其组方药物 2 15味进行分类归纳 ,统计分析 ,从对水肿病治疗组方的三方面即 :祛除水湿、理肺、补脾、温肾、调理脏腑和疏通气血进行剖析 ,以总结出治疗水肿病的证治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4.
作者将《肿胀专辑》治水肿的293首方剂及其组方药物215味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要,从对水肿病治疗组方的三方面即:祛除水湿、理肺、补脾、温肾、调理腑腑和疏通气血进行剖析,以总结出治疗水肿病的证治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多种胃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俗称胃气痛,系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如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疗法,或饮食疗法与体育疗法并举等,往往有一定疗效.慢性胃炎的用药,如何选择药物,合理配伍组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特殊疗法,治疗时须合理选择药物,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多种胃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俗称胃气痛,系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如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疗法,或饮食疗法与体育疗法并举等,往往有一定疗效.慢性胃炎的用药,如何选择药物,合理配伍组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特殊疗法,治疗时须合理选择药物,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心身疾病用药的共性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近10年有关高血压病、甲亢、偏头痛、荨麻疹、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治疗文献,对筛选后文献中方剂用药进行清洗后建立数据集,采用药类频数和百分比分析心身疾病用药特点。结果 5种疾病的治疗药类非常集中,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是5种疾病共有的高频药类。结论心身疾病治疗用药存在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8.
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中医方剂中常配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合各家方论和文献资料,通过对川芎用药的君臣佐使配伍、药性配伍、药对配伍等规律,初步探讨川芎用药配伍规律,为川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整理苗族医学抗肿瘤药物的文献,研究其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华本草·苗药卷》为资料来源,拟定相关检索词,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 Med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8年5月1日。纳入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药物的文献,建立抗肿瘤苗药数据库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抗肿瘤苗药154味,涉及植物类140味、动物类10味、矿物类4味;药性分布中以冷性药为主,共116味,占75. 3%;药味分布中前3位为苦、辣、甜,共175味,占74. 8%;归经主要分布在热经,共116味,占68. 6%;毒性分布中以无毒药物居多,共134味,占87. 0%。结论:在苗族医学中,肿瘤以热病为主,多用冷药疗之,通过清热解毒、行气散结、益气扶正之品以标本兼顾而治之。  相似文献   

10.
朝医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把人分成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等四象、进行辩象施治,同时,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将药物分成太阳人要药,少阳人要药,太阴人要药,少阴人要药等进行按象用药,若违背这一用药原则,会产生毒副反应或达不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蒙西药结合防治疾病日趋普遍。合理配合应用蒙西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是重要的临床课题。本文根据大量临床资料,主要探讨蒙西药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实际效果及配伍方案,对于蒙西药结合治疗做了初步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服中药复方,经计算机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规律.结果:统计发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多以补虚(28.82%)、理气(22.89%)、消食(7.03%)、化痰(9.89%)等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补虚药又以补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对李宗智教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做简要的介绍分析。总结李教授消化系统用药经验,对其中主要用于指导临床的用药理论及规律进行简要阐释;并通过李宗智教授治疗的一则急症验案,进一步阐明其用药理论的实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治疗的理论和临床药用规律,以期为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系统回顾中医文献,包括历代名家治疗烦躁焦虑状态失眠症的经验和历代本草中治疗该类病症的药物,进行相关统计。结果:统计中药的应用频率、药物种类及性味归经,对高频药物做了相关性分析。统计出了使用频率居前15位的药物,各类药物所占频率,四气、五味、归经的使用频率。结论:系统总结了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的临床用药及其组方规律,为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张仲景治疗疼痛的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对疼痛的治疗.方法 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疼痛的组方中所涉及中药进行高频用药、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的统计分析,并对高频用药位居前15位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前15味药物依次为:甘草、芍药、生姜、大枣、桂枝、附子、白术、干姜、大黄、人参、半夏、枳实、当归、黄芩、麻黄;功效用药以解表药、补气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位居前5位;四气用药以温性药、寒性药、平性药位居前3位;五味用药以甘、辛、苦味药位居前3位;归经中以归心经、脾经、肺经、肝经位居前4位;对高频用药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类.结论 张仲景治疗疼痛用药规律概括为:从寒论治,突出虚实,从心治痛,注重化瘀,治从整体,寒热并治,治从中焦,甘以缓之,学遵内经,多有发挥.  相似文献   

17.
岳甫嘉种子方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数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对明代医家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所附30首内服种子方的整理分析,归纳出岳氏种子方的常用药物类别及优选药物;种子方以补益药为基本遣方原则,选药配伍的宗旨是以生殖之精为核心,配伍形式常用温肾生精、滋肾填精、益气聚精、补血养精、敛肾固精、活血通精、祛邪保精、补心助精、理气归精.然后,根据统计结果,运用中医药学理论,阐述了岳氏调精种子的选药组方配伍机理.  相似文献   

18.
探讨金元著名医家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总结出"脾胃元气论""脾胃内伤,百病弗生论""脾胃为升降枢纽论"的理论,概括李氏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思想。同时对李东垣用药规律予以了分析、归纳,总结其"善用甘温,注重升阳""屡用风药""祛湿化浊散阴火"的用药特点,对指导后世医家临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临床验方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临床验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年来临床报道的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的方剂26首,将方中中药按功效分类,进行单味中药用药次数统计.结果:补虚药用药次数及用药味数占居首位,活血祛瘀药用药次数及用药味数位居其次.结论:补肾健脾药为骨质疏松症临床验方基本组成药物,活血祛瘀药为其主要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胆囊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89~2011年期间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所载的经临床验证、治疗胆囊息肉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分析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用药规律。结果在复方所涉及的155种中药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使用频率较高。结论目前中医治疗胆囊息肉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清热利湿、扶正为基本治法,所使用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为主;正气不足是胆囊息肉发生发展病机的重要方面,扶正亦是胆囊息肉治疗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