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每组46例。依达拉奉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丁苯酞治疗,共治疗90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应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显著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m RS评分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善其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46/58),低于治疗组的93.1%(54/58)(χ2=4.64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快速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40,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9、9.320、13.99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37、29.25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H-Px和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127、9.575、22.761,P<0.05)。观察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3.540,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44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14 d和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H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9、0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低治疗后14 d和90 d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盐酸川芎嗪 依达拉奉(对照组)及盐酸川芎嗪 依达拉奉 人尿激肽原酶(观察组)治疗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和mRS评分均有改善,但以观察组为著;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7、21、28天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01~2017-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脑梗死灶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较依达拉奉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4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依达拉奉组分别为4例、7例、13例、10例和6例,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灶体积缩小(P0.05),且联合组缩小体积明显大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急性脑梗死后梗死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以探讨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4±2.6)分,高于研究组的(8.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结合了两药各自的优势,配合互补,从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组织供血、清除自由基等多个方面改善了患者病情,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老年脑小血管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病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MMSE、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病人TG、LDL-C、脂蛋白a(Lpa)以及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28%,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MMSE、MoC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TG、LDL-C、Lpa以及F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提高老年脑小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沧州市盐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ET-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升高血清VE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该科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9%,显著优于对照组81.0%(P0.05);观察组FPG、2 h PG、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采用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病人静脉输注丁苯酞注射液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EGF、MMP-9、EPC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71.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VEGF、EPC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于发病后1 d、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浓度,并于入院1 d和14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其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者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的变化,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丁苯酞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NSE和S-100β浓度,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浓度,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联合用药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浓度,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输注30mg,2次/日,连用14d,丹红注射液30mg/d,连用14d。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观察用药前后ESS评分、Rankin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SS评分、Ran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Ranki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评定;检测血液中炎症相关指标、血常规和肝功检测。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标志物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干预对辅助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mRS)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Mo CA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两组均治疗21 d。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等变化差异,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1)等微观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316,P0.01),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9.62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623,P=0.01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71%,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丁苯酞组和大剂量丁苯酞组,每组15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开始时,小剂量丁苯酞组和大剂量丁苯酞组分别腹腔注射丁苯酞注射液100 mg/k和400 mg/kg,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kg.所有大鼠在缺血再灌注24h后处死.结果 小剂量丁苯酞组(t=1.488,P=0.000)和大剂量丁苯酞组(=2.362,P=0.00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生理盐水组均显著性改善,其中大剂量丁苯酞组较小剂量丁苯酞组改善更为显著(t=-0.873,P=0.000).小剂量丁苯酞组(t=18.589,P=0.000)和大剂量丁苯酞组(=36.963,P=0.000)脑梗死体积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性缩小,其中大剂量丁苯酞组梗死体积较小剂量丁苯酞组缩小更显著(t=-18.374,P=0.000).HE染色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元稀疏、大量变性坏死,细胞间隙增大,细胞间质空泡样改变.丁苯酞组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减少,存活神经细胞增多,大剂量丁苯酞组改善更为显著.小剂量丁苯酞组和大剂量丁苯酞组SOD活性较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均<0.05),其中大剂量丁苯酞组SOD活性显著性高于小剂量丁苯酞组(t=80.199,P=0.000);小剂量丁苯酞组和大剂量丁苯酞组MDA水平较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均<0.05),其中大剂量丁苯酞组MDA水平显著性低于小剂量丁苯酞组(t=-1.308,P=0.000).结论 丁苯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机体抗氧化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15 d和治疗后30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并监测心、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30 d治疗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乏力、易倦。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