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8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2组均采用基础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肌内注射,4ml/次,1次/日,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采用自拟健骨方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含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B-ALP和RANKL的含量,及RANKL/OPG的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而OPG则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血清中B-ALP和RANKL的含量,及RANKL/OPG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PG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天星健骨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片每次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星健骨方胶囊,每次1.35~2.25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及疼痛水平,并检测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以及安全性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及疼痛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IgG、IgM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CRP、IgG、IgM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天星健骨方治疗RA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尪痹片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R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相关指标改善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在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血钙(Ca)、碱性磷酸酶(BALP)、腰椎骨密度(BMD)水平及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67%vs.86.05%,P0.05]。研究组患者Ca浓度、腰椎BMD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2.67±0.54)mmol/L vs.(2.30±0.48)mmol/L,(0.813±0.12)g/cm2 vs.(0.756±0.10)g/cm2,(20.4±5.1)U/L vs.(25.7±5.4)U/L,P0.05]。研究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寒痹康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可缓解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提高血钙、骨密度水平,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蜂针输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蜂针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蜂针经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数均减少(P0.05),晨僵持续的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针输穴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活动期EO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甲氨蝶呤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蠲痹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间总有效率,治疗4个月后ACR20、ACR50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RF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EOR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刚健骨片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体内OPG/RANKL/RANK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巢摘除法建立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纯去卵巢组)、雌激素组(尼尔雌醇组)和金刚健骨片组。造模成功后4周开始给药,给药12周后RT-PCR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OPG/RANKL/RANK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OPG表达降低、RANKL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刚健骨片组和雌激素组的OPG表达增高,RANKL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刚健骨片组与雌激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NK的mRNA表达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卵巢摘除法成功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金刚健骨片可促进OPG在骨质疏松大鼠中的表达,抑制其RANKL的表达,这可能是金刚健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佐剂关节炎(AA)大鼠模型,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雷公藤多苷作对照,通过对大鼠的体重和关节肿胀指数进行观察及检测益气补肾活血方对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影响。结果:益气补肾活血方能显著减轻大鼠关节肿胀指数,能明显提高AA大鼠细胞因子OPG的水平,同时抑制RANKL的水平。结论:提示益气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抑制与骨破坏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RANKL的水平,提高OPG的水平,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骨保护作用,可能是该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的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医补肾通络方联合使用鲑鱼降钙素针剂,1支/d肌注,维D2磷酸氢钙片1片/d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只运用鲑鱼降钙素针剂,维D2磷酸氢钙片,连续服用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和骨代谢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6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钙离子、红细胞沉降率和骨密度统计结果无差异,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别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指标明显下降,钙离子与骨密度指标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统计结果无差异,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医补肾通络的治疗方法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改善骨质流失,调节骨代谢,缓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千斤拔油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RA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急性期每周2次,缓解期每周1次,口服;观察组予千斤拔油针,隔日1次,每周3次。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34/38),对照组为62.2%(24/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明显减少(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SR、CRP、RF、IL-1、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ESR、CRP、RF、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千斤拔油针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关节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藏医脉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藏医脉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疼痛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关节的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及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CRP、R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医脉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满意,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ESR、CRP、RF水平,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健骨颗粒对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模型大鼠OPG/RANKL/RANK系统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病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取10只将其颅骨骨片作为供体,其余30只制备植骨气囊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骨颗粒组各10只,其中模型组和健骨颗粒组建立肽颗粒诱导的骨溶解病理模型。造模后健骨颗粒组予健骨颗粒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2周。灌胃结束后取出完整气囊,HE染色观察植骨气囊壁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OPG、RANKL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中对照组气囊壁炎症反应较轻、无明显骨溶解,模型组气囊壁厚度增加、炎细胞浸润以及骨溶解,健骨颗粒组炎细胞浸润、骨溶解程度较模型组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及RANKL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骨颗粒组IL-1β、TNF-α含量及RANKL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骨颗粒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反应、上调OPG/RANKL mRNA比值来抑制钛颗粒诱导骨溶解,这可能是其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化瘀中药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2剂.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每日1次,每次0.25μg;钙尔奇D片,每晚1次,每次600mg.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SJS)、关节压痛指数(TJS)、健康评价量表(HAQ)、休息痛VAS评分,以及骨密度(BMD)、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类风湿因子(RF)、血清皮质醇(COR)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SJS、TJS、休息痛VAS评分、HAQ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Ca、OC、25-(OH)D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RF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SR、CRP、P和COR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休息痛VAS评分、Ca、OC、COR、25-(OH)D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化瘀法可能具有提高性腺分泌、促进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对RA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60 只大鼠随机分为6 组,每组10 只,除假手术组外切除大鼠双侧卵巢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连续给不同剂量的药物灌胃12 周,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OPG和RANKL 含量,并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结果:假手术组、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大剂量组OPG 及OPG/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1;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OPG、OPG/RANKL 及大剂量组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5;抗疏健骨颗粒小剂量组OPG、RANKL、OPG/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5;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1;OPG 含量随着抗疏健骨颗粒剂量的增大逐渐增高.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升高OPG,抑制成骨细胞表达RANKL,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医》2019,(7)
目的:观察自拟方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及甲氨蝶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类风湿Ⅰ号联合治疗。观察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28 (DAS28)变化情况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CRP、ESR、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DAS28-ESR、DAS28-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DAS28-ESR、DAS28-CRP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关节疼痛数、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类风湿Ⅰ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比单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吴厅  宋欣伟 《新中医》2019,51(7):163-166
目的:观察自拟方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及甲氨蝶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类风湿Ⅰ号联合治疗。观察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28 (DAS28)变化情况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CRP、ESR、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DAS28-ESR、DAS28-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DAS28-ESR、DAS28-CRP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关节疼痛数、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类风湿Ⅰ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比单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王可博  郑秀华  黄培凤 《新中医》2020,52(2):125-129
目的:探究热补针法结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A(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热补针法针刺治疗,观察组B(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观察组C(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补针法针刺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通过测定比较4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8和IL-27含量,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和晨僵时间等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晨僵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血清CRP、RF和ER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血清CRP、RF和ER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血清RF和ER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血清ERS水平低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关节液IL-17A和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关节液IL-17A和IL-18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0.05),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08-111
目的观察乌梅透骨汤联合甲氨蝶呤对肝肾亏虚夹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肝肾亏虚夹瘀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梅透骨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OPG,RANKL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和晨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17.133、3.997、10.839,P 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OPG,RANKL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17.552、-13.250,P 0.001)。结果乌梅透骨汤联合甲氨蝶呤对肝肾亏虚夹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OPG,RANKL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及骨侵蚀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单药甲氨蝶呤治疗,疗程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关节压痛及肿痛数目、中医证候疗效评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的变化,并通过超声影像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RA患者骨侵蚀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IL-6、IL-17、TNF-α)以及护骨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OPG/RANKL的数值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成临床观察29例,对照组完成28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DAS28、VAS评分、ESR、CRP、IL-17、TNF-α、RANKL水平降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P<0.05),OPG水平及OPG/RANKL升高(P<0.05),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内血流信号程度减少(P<0.05),治疗组IL-1、IL-6水平亦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DAS28、VAS评分、ESR、CRP、IL-17、TNF-α、RANKL水平降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P<0.05),中医证候治疗率及OPG/RANKL升高(P<0.05),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内血流信号程度减少(P<0.05)。治疗前骨侵蚀评分与炎症指标正明显相关,与OPG呈负相关,与RANKL呈正相关(P<0.05)。在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有效改善RA患者临床表现,降低炎症指标,下调OPG/细胞核因子受体κB活化因子(RANK)/RANKL水平,在影像学上达到部分缓解,该方延缓骨侵蚀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卵巢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5.0 g·kg-1)、补肾基础组(5.4 g·kg-1)、通络组(0.9 g·kg-1)、补肾通络组(6.3 g·kg-1).ig给药,1次/d,共10周.治疗10周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L3椎体,剔除软组织及骨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骨组织RANKL/OPG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通络组、补肾基础组、通络组RANKL mRNA表达明显下降,RANKL/OPG明显下降(P<0.01),3组间比较,补肾通络组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补肾基础组与通络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ANKL mRNA表达,改善RANKL/OPG,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