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诱导PC-3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 PC-3人前列腺癌细胞与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共同培养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25、0.5、1 mg/L丹参酮ⅡA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CyclinD1和CDK4的表达量均随丹参酮ⅡA剂量增加而减少(P<0.05,P<0.01)。结论丹参酮ⅡA拮抗PC-3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yclinD1及CDK4低表达所致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活性单体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株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用5、10、20、30、40、50μmol/L丹参酮ⅡA处理Hep G2细胞,应用MTT法分析细胞活力,MUSE细胞分析仪、PI染色等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情况。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p53、Bax及Bcl-2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5~50μmol/L丹参酮ⅡA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发生G2/M期周期阻滞。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上调p53、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对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细胞G2/M周期阻滞和线粒体途径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对丹参酮ⅡA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细胞周期E(cyclin E)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诱导凋亡,再以丹参酮ⅡA处理48h(cyclinE siRNA+丹参酮ⅡA组),同时设立cyclin EsiRNA组、无义siRNA组、丹参酮ⅡA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法观察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单用cyclinE siRNA质粒转染或丹参酮ⅡA处理肝癌HepG2细胞,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μg/ml剂量凋亡率分别达到21.6%、23.6%.cyclinE siRNA质粒转染预诱导再经丹参酮ⅡA处理,HepG2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增高,S期、G2~M期细胞所占有比例明显下降;与单用cyclinE siRNA质粒转染、丹参酮ⅡA两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分别增高了1.81和1.61倍,比两组合计增高0.35倍,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高了0.91倍和0.66倍.结论:通过cyclinE siRNA质粒转染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可提高丹参酮ⅡA药物敏感性,其机制与增强凋亡控制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PTX)3对血管紧张素(Ang)Ⅱ刺激后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血管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以10~(-7) mol/L AngⅡ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s 0、12、24和48 h后,Western印迹检测HUVECs中PTX3蛋白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PTX3 siRNA转染至HUVECs,Western印迹检测其转染效果。将HUV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AngⅡ组(10~(-7)mol/L AngⅡ刺激)、AngⅡ+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后,给予10~(-7) mol/L AngⅡ刺激)和AngⅡ+siPTX3组(转染PTX3 siRNA后,给予10~(-7)mol/L AngⅡ刺激),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AngⅡ刺激时间的延长,PTX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转染PTX3 siRNA后成功下调了AngⅡ引起的PTX3表达。AngⅡ刺激可引起HUVECs增殖减弱,凋亡增强,ET-1和iNOS mRNA表达升高;下调PTX3表达能够减弱AngⅡ引起的HUVECs损伤,促进HUVECs增殖,抑制凋亡,并下调ET-1和iNOS mRNA表达。结论 PTX3在AngⅡ刺激后HUVECs中表达升高,下调其表达可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未加任何药物处理);AngⅡ组(加入1μmol/L的AngⅡ诱导心肌肥大);AngⅡ+塞来昔布50 mg/L、100 mg/L、150 mg/L组,各组细胞加入药物培养48 h后用于后续实验。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表面积和细胞中总蛋白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p38MAPK、ERK1/2、磷酸化(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ngⅡ组细胞形态增大,细胞贴壁不牢,漂浮细胞增多;与AngⅡ组比较,塞来昔布各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小,漂浮细胞减少;与空白组比较,AngⅡ组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P0.05),细胞中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与AngⅡ组比较,塞来昔布处理各组细胞表面积显著减少(P0.05),细胞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AngⅡ+塞来昔布50 mg/L组和100 mg/L组细胞表面积、细胞中总蛋白浓度、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5),AngⅡ+塞来昔布150 mg/L组细胞表面积、细胞中总蛋白浓度、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可能与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KLE细胞株分组,丹参酮组常规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顺铂组加入60μg/mL顺铂,阴性对照组进行常规细胞培养。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中性红法以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12、24、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24、48 h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低浓度(<50μg/mL)丹参酮ⅡA对KLE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当浓度达到100μg/mL以上时,则能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细胞明显被阻止于G0~G1期,而G2期细胞明显减少;其各种影响效应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强趋势。结论丹参酮ⅡA在体外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观察丹参酮(Tan)ⅡA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的影响及其抑癌机制。方法选取0.5、1、2.5、5、10μg/ml浓度的TanⅡ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431细胞,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作用24、48、72 h时间点,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TanⅡA作用于A431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TanⅡA对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有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TanⅡA可以诱导A431细胞凋亡。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随TanⅡA浓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结论TanⅡA通过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途径,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鼠双微基因2(mdm2)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AngⅡ2型受体拮抗剂PDl23319、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B1)预处理细胞,再加入AngⅡ与双蒸水对照组比较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及mdm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用不同浓度的c2-神经酰胺进行处理,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m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PD123319组和FB1组抑制了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反氯沙坦组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FB1组抑制了mdm2的表达。c2.神经酰胺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mdm2的表达随着C2-神经酰胺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Ang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通过AT2受体和神经酰胺起作用,AngⅡ和神经酰胺可能是通过抑制mdm2来诱导凋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和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促进HCY诱导增殖VSMC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大鼠VSMC原代培养、鉴定,建立HCY诱导的细胞增殖模型,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干预,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IP和CHOP表达量。结果丹参酮ⅡA可促进VSMC凋亡,与HCY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CY刺激使BIP和CHOP表达上调(P<0.05,P<0.01);丹参酮ⅡA组剂量依赖性上调VSMC BIP表达,与HCY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与HCY组比较,0.5 mg/L丹参酮ⅡA处理对大鼠VSMC CHOP表达无明显影响,而1 mg/L丹参酮ⅡA使CHOP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促进HCY诱导增殖的VSMC凋亡,凋亡过程由核转录因子CHOP介导,BIP基因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GC-5细胞,分为NMDA损伤组、正常对照组、地卓西平阳性对照组、丹参酮ⅡA预保护组,丹参酮ⅡA预保护组又分为3个亚组(0.4μg/mL、4μg/mL、40μg/mL)。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NMDA(100μmol/L)诱导损伤,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Bax和Bcl-2的mRNA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MDA损伤组RGC-5细胞损伤,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增加,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升高(P0.05)。与NMDA损伤组相比,4μg/mL、40μg/mL丹参酮ⅡA预保护亚组RGC-5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减少(P0.05),另外4μg/mL丹参酮ⅡA预保护亚组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 mRNA和上调Bcl-2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对肝癌SMMC-7721细胞COX-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丹参酮ⅡA(终浓度0.5 mg/L)作用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以0.5 mg/L作用终浓度抑制作用最明显,其48 h的抑制率为 69.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电镜下观察,丹参酮ⅡA作用后肝癌细胞表现为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征性的形态改变.5 mg/ L丹参酮ⅡA作用后,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升高,48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4,48, 72 h凋亡率分别为7.45%±0.33%、6.59%± 0.45%、4.78%±1.05%),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都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丹参酮作用组肝癌细胞COX-2表达明显减少,其培养液中 PGE2的产生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下调COX-2 mRNA的表达水平发挥其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及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icroRNA(miR)-23b对H_2O_2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利用细胞转染法对HUVECs转染miR-23b mimic,同时转染miR-23b mimic阳性对照作为对照,分别对转染的细胞用100μmol/L H_2O_2诱导造成HUVECs氧化应激损伤,q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3b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APKs信号通路中p38-MAPK、磷酸化(p-) p38-MAPK(p-p38)、酶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并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处理上调miR-23b的H_2O_2诱导的HUVECs,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中p38-MAPK、p-p38、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及细胞中MDA、SOD、LDH活性。结果转染miR-23b-mimic后细胞中miR-23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转染后经H_2O_2处理的HUVECs miR-23b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中p38-MAPK、p-p38的表达下调,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LDH活性升高,与转染对照经H_2O_2处理的HUVEC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处理后,HUVECs中p38-MAPK和p-p38表达升高,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LDH活性降低,与上调miR-23b的H_2O_2诱导的HUVEC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上调miR-23b可减少H_2O_2诱导的HUVECs凋亡,减少对细胞的损伤,对H_2O_2诱导的HUVECs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在AngII干预下ACE2基因表达增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构建、包装好的慢病毒重组ACE2基因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10)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感染72h后,以AnglI(终浓度为10。mol/L)干预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HUVEC的形态学变化,AlamarBlue试剂检测各组HUVEC增殖功能,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HUVEC的凋亡。结果AngⅡ组与AngII+Lentiviral—GFP组细胞生长状态差,生长缓慢,形态不规则并且有不同程度脱壁悬浮的细胞;而正常细胞对照组与AngII+Lentiviral—ACE2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圆形、卵圆形,饱满,形态正常呈“铺路石”样生长,紧密贴壁,悬浮细胞少。AngII组较正常细胞对照组、Ang1I+Lentiviral—ACE2组AlamarBlue被还原率明显降低(P〈O.05)。Ang11组的凋亡指数为(0.1165±0.0181),与正常细胞对照组凋亡指数(0.0373±0.0113)和AngⅡ+Lentiviral—ACE2组凋亡指数(0.0540±0.00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II组与AngⅡ+Lentiviral—GFP相比、正常细胞对照组与AngII+Lentiviral—ACE2组相比,AlamarBlue被还原率和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gⅡ具有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和凋亡增加的作用。ACE2表达增~IIII抑制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朐增殖活件降低和凋亡增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HUVECs,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A-779组,用吖啶橙(AO)/溴化乙啶(BE)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 (1)AngⅡ(10~(-6)mol/L)可以诱导HUVECs凋亡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0%±3.17%比2.32%±0.24%,P<0.005);不同浓度的Ang-(1-7)(10~(-9)~10~(-6)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所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加用Ang-(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Ang-(1-7)的上述效应,与AngⅡ+Ang-(1-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7%±0.75%比7.79%±1.50%,P<0.05);(2)与对照组相比,AngⅡ(10~(-6)mol/L)诱导后HUVECs 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P<0.05);不同浓度的Ang-(1-7)(10~(-9)~10~(-6)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所诱导的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加用A-779可阻断Ang-(1-7)的上述效应,与AngⅡ+Ang-(1-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p38MAPK磷酸化表达增高,Ang-(1-7)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的上述效应,并且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波动性高糖(IHG)所致的雪旺细胞(SC)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SC分为正常糖组(Con,5.6 mmol/L)、稳定性高糖组(HG,50 mmol/L)、IHG组(IHG,5.6~50.0mmol/L)、渗透压对照组(mannitol)及IHG加不同浓度TanⅡA(0.1、1、10μmol/L)组。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和HG组比较,IHG组MMP下降[(0.51±0.02)vs(1.42±0.08)vs(0.66±0.02)],细胞凋亡率增高[(5.01±0.26)%vs(42.33±2.76)%vs(31.64±3.04)%](P0.05或P0.01)、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o-c)及凋亡诱导因子(AIF)水平降低,胞浆cyto-c及胞核AIF表达增高(P0.01);活化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及caspase-3表达增高(P0.01)。TanⅡA可升高MMP,减少细胞凋亡,抑制cyto-C释放及AIF转位,降低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化。结论 TanⅡA能抑制SC凋亡,其机制是caspase活性降低,从caspase依赖性及非依赖性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香烟提取物(CSE)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方法获得大鼠主动脉VEC(RVEC),采用不同浓度的CSE处理RVEC,分别用MTT和流式细胞仪来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情况。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3和MMP-10的情况。结果 MTT实验中,与0.05%组相比,0.5%浓度组的细胞生长显著变慢(P0.05),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LDH释放结果显示,与0.05%组相比,20%浓度的CSE处理可导致细胞LDH释放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CSE浓度的进一步升高,LDH释放逐渐增多。经过24 h后,CSE处理后的细胞凋亡逐渐增多,差异明显(P0.01)。而对于细胞分泌的TNF-α、MMP-1、MMP-2、MMP-3和MMP-10含量,CSE干预组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CSE可以明显抑制RVEC的生长,加剧其凋亡,并促进细胞分泌TNF-α、MMP-1、MMP-2、MMP-3和MMP-10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作用于成纤维细胞预防SD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疤痕增生的机制。方法选取L1椎板切除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Ⅰ~Ⅳ组,每组各6只。Ⅰ组腹腔注射100 mg/kg丹参酮ⅡA,Ⅱ组腹腔注射200 mg/kg丹参酮ⅡA,Ⅲ组腹腔注射300 mg/kg丹参酮ⅡA,Ⅳ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术后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情况,通过影像学方法计算瘢痕面积,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疤痕组织中p53、survivin、Bcl-2、Bax和Caspase-3水平。结果术后所有大鼠伤口愈合良好,干预后1个月,4组瘢痕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大到小依次为Ⅳ组、Ⅰ组、Ⅱ组和Ⅲ组。4组干预后24 h、72 h及120 h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比例差异及3个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0 h,4组瘢痕组织中p53、survivin、bcl-2、bax和Caspase-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机制可能与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预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损伤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将细胞分为5组,A、B、C组分别加入5、10、20μmol/L卡维地洛预处理6 h,再加入100μg/mL的ox-LDL诱导培养24 h;D组仅加入100μg/mL的ox-LDL诱导培养24 h;E组加入不含细胞的DMEM(高糖)培养基。采用微板法检测各组细胞LDH活性,CCK-8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结果 与E组比较,B、C、D组LDH活性增强(P均<0.05);与D组比较,A、B、C组LDH活性减弱(P均<0.05)。与E组比较,C、D组OD值减小(P均<0.05);与D组比较,A、B、C组细胞OD值及增殖率增加(P均<0.05);与A组比较,B细胞OD值及增殖率减小(P均<0.05)。与E组比较,D组细胞内红色脂滴积累显著增加;与D组比较,A、B、C组细胞胞内脂滴形成明显减轻,其中以A组抑制脂滴积累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卡维地洛预处理可以减轻ox-LDL诱导HUVECs损伤,尤以浓度为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自噬小体形成信号通路探讨丹参酮ⅡA对ox-LDL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模型组、3-MA组、模型+3-MA组、丹参酮ⅡA+模型+3-MA组。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自噬小体形成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增高(P0.01),SOD活力降低(P0.01),LC3-Ⅰ/LC3-Ⅱ蛋白含量增多(P0.01);3-MA组LC3-Ⅰ/LC3-Ⅱ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模型组细胞中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力增高(P0.01),LC3-Ⅰ/LC3-Ⅱ蛋白含量增多(P0.01);模型+3-MA组MDA含量增高(P0.01),SOD活力降低(P0.01),LC3-Ⅰ/LC3-Ⅱ蛋白含量减少(P0.01)。与丹参酮ⅡA+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模型+3-MA组MDA含量增高(P0.01),SOD活力降低(P0.01),LC3-Ⅰ/LC3-Ⅱ蛋白含量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tg3、Atg4b、Atg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模型组Atg3、Atg7、Atg5-Atg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0.01);与丹参酮ⅡA+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模型+3-MA组Atg3、Atg7、Atg5-Atg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EA.hy926细胞自噬小体形成信号通路即Atg12-Atg5通路和LC3-PE通路相关蛋白,发挥其保护EA.hy926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生物学活性,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ngⅡ(1×10~(-7)~1×10~(-5)mol/L)与原代人脐静脉细胞(HUVECs)共孵育,在24 h用免疫印迹技术和RT-PCR分别检测TFAM的表达量;在1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的凋亡率变化。结果 AngⅡ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TFAM的表达量;随着AngⅡ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水平、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 AngⅡ降低HUVECs TFAM表达量及导致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