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可终身携带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其优点是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是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此项技术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应用经验,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医疗技术。我科收住的均为老年人,病种多而且复杂,均需定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长期反复的静脉穿刺对外周血管损伤大,加上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多有硬化,使得血管  相似文献   

2.
巴德植入式静脉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器材,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注射座,另一部分为放射显影的硅胶导管。由锁骨下:一窝处植入,静脉港完全位于锁骨下窝处皮下内。临床主要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或成分血,同时也可能用于血样采集。通过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建立输液通道,减少,临床上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和难度。同时输液港可将各种药物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尤其是化疗营养支持类药物等对静脉的损伤。目前静脉港植入已较多应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老年患者,及少数的化疗病人。  相似文献   

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ess 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ess System,CV - PAS),是一种长期植入体内皮下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适合(1)需要长期或重复输液的病人;(2)肿瘤患者需要行静脉内化疗者.本科自2009年3月引入该项技术后,已经开展了百余例,对输液港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治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现重点总结自制四黄膏对于减轻输液港植入术后近期并发症--皮下隧道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其优点突出,难点是患者高龄、认知障碍、不能自控与配合.要使输液港成为这类患者安全可靠持久性的静脉通道,良好的导管维护与护理显然尤其重要.我院老年医学科2008年9月-2009年4月为4例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植入输液港,现将维护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肿瘤化疗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5例病人均置管成功,其中经锁骨下静脉13例,颈内静脉2例;术后行X线片确定导管末端位置及观察有无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24 h后才能输液。结论:植入式输液港在临床应用中可随时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加强肿瘤化疗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胸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由一个港座与导管所组成,由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港座与导管置入患者左侧或是右侧胸壁皮下,将导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心静脉管以及输液港相连接,使药液能够顺着输液港直接到达中心静脉,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胸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有携方便,置留时间长等优势,佩戴时间可长达20年,属于临床上一种静脉输液永久性通路。尽管胸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有不少的优势,但是依旧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注射座翻转就是胸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之一,虽然出现概率较小,但仍需要对其重视,增加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72例晚期癌症患者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的经验。方法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硅胶管。结果72例患者经颈外静脉导管进行输液、输入静脉营养液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解决了静脉硬化难穿刺的问题,通过置入的导管可输入静脉营养液和一些特殊药物等,减轻患者因输液被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颈外静脉显露易穿刺成功,风险小。不易引起穿破动脉、误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需长期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化疗病人.它能为病人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相似文献   

9.
胡晓华  胡晓琳 《光明中医》2012,27(7):1479-1480
目的 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减轻肿瘤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 本组采用2003年3月~2010年12月我科护理的21例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肿瘤患儿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研究中,除2例患儿因病情反复死亡外,其余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应用植入武中心静脉输液港效果满意,无外渗外漏现象,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儿童肿瘤在治疗中具有反复、多次,长期化疗的特点,长期多次的外周静脉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害是难以恢复的,给护理人员增加了穿刺操作难度,应用中心静脉输液港解决了反复穿刺的困难,减少了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 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病人提供 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它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捷静脉通道,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肿瘤患者的化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点.采用 PI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带来的痛苦,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但 PICC置管后也有常见并发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静脉炎.作者以康惠尔溃疡贴处理 PICC置管术后引起的静脉炎,使用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PICC管留置期间所见问题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通常是肘窝静脉)插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几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输液途径和方法.因其对机体损伤小、操作简便等,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治疗途径,避免了因输入高渗透性液体或化学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由于PICC置管时间长,在反复输液,封管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管堵塞,导致被迫拔管.因此,如何预防和处理导管堵塞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依达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12-113
随着输液治疗的广泛开展和不断研究,无论是在输液治疗的理论、技术方面,还是工具和设备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科学性、有效性,并正朝着专科化方向发展。1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发展目前静脉输液工具分两大类,一是外周静脉输液工具,包括头皮钢针、套管针、中等长度导管,二是中心静脉输液工具,包括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隧道式导管、埋藏式输液港、经颈静脉穿刺的导管。随着输液穿刺工具产品种类的日新月异,产品性能也在不断地优化。新的输液工具的技术标准已不再以功能为主,而是以人体的舒适、造成的损伤最少为目的。一方面,为保证各类导管在血管内达到最佳的留置效果,围绕易于穿刺、抗打折性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少渗出等方面,导管材料的性能在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ORT)的常见并发症(回抽无血、导管堵塞、药液外渗、局部感染、皮肤破溃等)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并对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护理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针对输液港在使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总结预防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优化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7例,其中35例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作为观察组;42例采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感染发生率以及导管阻塞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提供了永久的静脉通道,其使用安全、维护简单,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发生导管阻塞的原因,并计算通过护理干预后的有效率。方法:选取使用IVAP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导管阻塞的患者7例(9.9%),记录每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的原因,改进护理措施,计算其有效率。结果:7例患者发生IVAP导管阻塞的原因有4个,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导管阻塞发生率下降至1.4%。结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加强临床导管护理,强化护理宣教,可有效降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且常常有各种并发症,在出生后几周内无法从胃肠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因此需要长时间的输注静脉营养及其他刺激性药物.而普通留置针保留时间不长,输注静脉营养液或血管活性药物极易造成局部皮肤坏死;反复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易造成患儿感染.同时,由于穿刺引起哭闹易致患儿缺氧、颅内出血;穿刺时间过长可导致体温不恒定等并发症,对患儿康复极为不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深静脉置管少,为早产儿和危重儿静脉高营养、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提供了通道,是治疗早产儿的一项重要措施.2008年1-12月,本院对30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进行了PICC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的静脉输液技术[1],可有效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2],保护外周静  相似文献   

18.
牛惠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77-177
现在全国较大的医院对于长期输液及肿瘤化疗病人等均已逐步从穿刺外周血管发展到PICC置管,这样可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ICC管是一种从(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利用PICC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本文总结了PICC置管适应症、禁忌症及其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19.
PICC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此导管可由护士操作,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减少频繁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以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尤其适用于化疗、静脉营养等,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具有一种革命性的专利设计,最长可留置1年,治疗间歇期只需7天维护1次,大大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使药物外渗的发生率降至几乎为零,近年来已广泛普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但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常导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