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广西为例探讨婚前保健服务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为推动婚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西2000—2014年婚检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等相关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等级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协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婚检率的升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及神经管畸形、总唇裂、胎儿水肿综合征发生率降低。婚检具有后继效应,即婚检率越高,次年的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发生率越低。结论:婚检与出生缺陷发生密切相关,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应重视与加强婚检工作,以改善拟婚人群健康状况,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分析,寻找可能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出生缺陷儿为病例组,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1∶3比例匹配对照组。设计统一的表格由各监测医院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填写,采用Logistic分析进行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孕前检查、服用叶酸、孕检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早孕期感冒、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及孕检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提倡婚检、孕检及服用叶酸,围孕期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减少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株洲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干预现状与未来措施。方法对株洲市2010-2014年医疗机构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株洲市出生缺陷发生、发展情况,为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缺陷总发生率2.35%,总体呈下降趋势。孕母分娩年龄25岁以下及35岁以上出生缺陷率均高于25~35岁。做过婚检者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做过婚检者。服用小剂量叶酸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结论株洲市婚前检查措施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适龄生产、进行婚检、服用叶酸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3年强制婚检政策取消前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动情况.方法:整理文献,将2002年和2003年的出生缺陷数和围产儿数分别合并后得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作为对照组,与2005年的相应出生缺陷发生率利用meta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取消强制婚检后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取消前2002年和2003年合并出生缺陷发生率的1.11倍(D+L pooled RR=1.11,95% CI=1.04 ~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取消强制婚检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上升,取消婚检与这一趋势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提倡婚前检查,同时加强孕前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及孕检对改善我国出生缺陷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现阶段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情况,探讨婚检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无影响及影响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前后婚检及出生缺陷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条例出台前两年在该中心婚检门诊接受婚检有6738人,检出疾病370人,检出率为5.49%;同时在洛龙区人口学校新婚培训进行调查问卷新婚夫妇8901人,接受婚检的到达8790人,占98.75%,未接受婚检有111人,占1.25%,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65‰。而条例出台后至今,该中心婚检门诊接受婚检有641人,检出疾病23人,检出率3.59%;同时在洛龙区人口学校新婚培训班进行调查问卷新婚夫妇6134人,接受婚检仅有51人,占0.83%,未接受婚检有6083人,占98.17%;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23‰。结论:婚检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应加强婚前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婚配青年自我保健意识;医疗保健单位应采取人性化的服务吸引婚配青年自觉接受婚检保健服务,提高其婚姻生活质量,从而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永昌县实施强制婚检时婚检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和传染病发病率以及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和传染病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大幅下降,出生缺陷等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加。结论:加强婚检知识宣传,政府埋单,加强婚检机构能力建设是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宜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宜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围产儿共60 021例,出生缺陷儿251例,发生率为4.182‰,出生缺陷前6位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肢体短缩、先天性脑积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应继续加强婚检与孕前保健工作,提高生育健康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三级预防工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张静  张焕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42-2043
目的:分析大连市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的数据,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大连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大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5.35万/;先天性心脏病位于首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产妇年龄是出生缺陷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出生缺陷诊断水平;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海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临海市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在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包括死胎、死产和治疗性引产),观察出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30.03‰,且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并指、外耳畸形、唇裂腭裂、神经管畸形(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出生缺陷发生与性别无关,城镇及沿海区域发生率明显高于西北山区,产妇≥30岁年龄组高于30岁以下组。结论: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教育,进行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加强孕前、孕期保健、遗传咨询和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适时终止妊娠;整治环境污染,为欲孕妇女和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及指导合理均衡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湖南省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开展新一年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对53家监测医院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总数125 583例,其中缺陷儿2 57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4.96/万。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34.74/万,农村发生率为181.02/万;男性发生率为215.79/万,女性发生率为191.43/万;35岁以上组年龄段发生率最高为225.59/万。主要缺陷种类依次为先心病、外耳其他畸形、肾脏畸形、总唇裂、多指(趾)等。结论 2012年湖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属于高发省份,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增高。建议加强孕妇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婚检质量,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2004~2008年出生缺陷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承德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4~2008年承德市全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5年监测218 300例围产儿,其中出生缺陷儿1 792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21/‰,5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04/‰、7.91/‰、7.66/‰、9.23/‰、9.42/‰,呈上升趋势.前6位出生缺陷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足;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无关(X2=2.452,P>0.05);乡村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X2=8.52,P<0.01);产妇年龄≤20岁和≥35岁组高于平均发生率(P<0.01). [结论]加强优生遗传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出生缺陷防范意识,加强婚检、孕前、孕期保健、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根本措施,而贫困农村是当前工作重点,应加大政府对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投入,保障预防保健措施实施.  相似文献   

12.
郑在激  龚勋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61-3262
目的:分析海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探索影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005~2010年海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 483例围产儿中发生出生缺陷28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91‰;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7‰。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是:唇腭裂、多指畸形、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年龄35岁以上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分娩出生缺陷新生儿的孕妇以城乡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优生优育教育,营造优生优育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区的围生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的动态监测。结果睢阳区2004~2007年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为141.05万/,2004~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缺陷儿的死亡率较高。结论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优生优育知识,重视并加强婚检和孕前保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河南省出生缺陷发生、分布、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等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取分层抽样法,在全省部分市县共抽取57所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1996年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1.35/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140.04/万:62.97/万);男女首位畸形均为神经管缺陷;女婴神经管畸形及膈腹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婴,而头面部畸形及先心发生率则明显低于男婴;经济、地理、气候对畸形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将干预重点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5.
酒泉市肃州区2000~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向华  宋成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282-4284
目的:了解肃州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疾病顺位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0~200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15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21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8.39‰。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母年龄≥35岁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季节对出生缺陷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广泛开展孕早期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加大优生优育的宣教力度,加强孕前及孕早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张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59-1060
目的:了解洛阳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主要特征,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该市2007~2009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80.86/万;城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乡村;前5位出生缺陷类别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肢体短缩。结论:该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偏低,城乡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全国、全省监测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缪金剑  周华  蒋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87-2789
目的:了解常州市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城市功能区出生缺陷状况,探讨常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常州市所有接产医院产科分娩的出生缺陷儿,并根据城市功能划分为中心城区、工业区、农村3个区域,将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0年围产儿共39 39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5.10‰,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前三位顺位与2007~2009年基本一致,全市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10‰,其中工业区出生缺陷率为9.13‰,中心城区出生缺陷率为4.60‰,农业区为3.24‰,工业区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发生出生缺陷的人群中,工业区组在流动人口、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孕期一方饮酒、从事高风险职业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婚前产检率、孕期定期检查率等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继续加强婚检与孕前保健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生育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秀蓉  李芹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33-5035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的数据,了解现阶段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年南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9.95/万;缺陷儿存活率60.35%;前5位的出生缺陷分别为唇、腭裂,畸指(趾),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神经管畸形;治疗性引产较高的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腹裂等。结论: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应加强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力度,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1~2004年毕节地区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边远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对策。方法:对2001~2004年毕节地区围产儿22 704例进行监测,对筛查出的出生缺陷儿237例相关因素及118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4.39/万,出生缺陷儿围产期死亡率为497.89‰。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母亲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出生缺陷以神经管畸形最多;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为28.27%。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和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孕早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住院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寻找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厦门分中心住院围产儿13 898例中发生出生缺陷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出生缺陷构成状况、孕妇多种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间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厦门分中心住院患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45‰(312/13 898)。出生缺陷按不同组织器官及部位划分,位于前5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四肢畸形、肾脏发育异常、尿道下裂、颌面部畸形。结论:大力实施围产期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工作,积极开展围产保健、避免早孕期高危因素的暴露、提高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