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WallacVICTOR2-1420型多标记分析仪对539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为方便表述,以数字序号1、2、3、4、5分别代表乙肝两对半中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以检出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文病例乙肝两对半的标记模式根据临床应用的实际可分为大三阳(135)组,小三阳(145)组,其他阳性的少见模式组和恢复期组,全部病例共检出18种模式。其中"135"组和"145"组占全部病例的48.40%;恢复期组以"25"和"245"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29.9%。结论血清HBV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的表现模式较为复杂,除了检验误差外,产生少见模式的检出主要是TRFIA这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技术,可以检出血清低水平阳性的HBsAg、HbsAb,有助于乙肝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避免漏诊、临床合理用药、动态综合评价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并探讨及其对临床意义。方法 对520例怀疑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和荧光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的520例血清标本中HBVDNA水平在不同乙型肝炎类型中显著性差异(P>0.05),与HBV-M主要阳性模式组对比,在“135”阳性组HBVDNA的阳性率为97.7%(164/168),“13”模式组阳性率为100%(20/20),“145”模式组阳性率为55.56%(15/27),在检测的全阴性的模式组中有一例DNA阳性为 5.88%(1/17)。结论 HBVDNA的含量在不同的阳性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出HBVDNA的含量。其中,HBeAg阳性血清标志物中HBVDNA的检测率最高几乎达到100%。采用简单快捷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对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但HBV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无明显相关关系,HBVDNA含量高低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分别对603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HBV-DNA定量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乙型肝炎"大三阳"病毒检出率为94.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模式HBV-DNA高于HBeAg阴性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其规律,能更好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荧光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含量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437份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同时用实时荧光PCR法对乙肝病毒定量检测,两种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6例大三阳(HBsAg、HBeAg、HBcAb为阳性)标本中,检出HBV-DNA阳性率为94.4%,拷贝数为(4.13±1.57)×107/mL。在107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为阳性)标本中,检测出HBV-DNA阳性率42.1%,拷贝数为(3.76±1.94)×105/mL。在74例HBsAg、HBcAb为阳性标本中,检测出HBV-DNA阳性率为35.1%,拷贝数为(2.39±1.74)×104/mL。在41例HBsAb阳性标本中,有1例标本检出HBV-DNA阳性,阳性率为2.4%,拷贝数为(3.27±1.03)×103/mL。而在78例全阴标本中,也检测出2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2.6%,拷贝数为(3.55±1.46)×103/mL。结论 HBV-DNA在各种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中,均可检出,但检出阳性率相差甚大,而血清中未检测出HBVm者不能排除HBV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用ELISA检HBV-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HBV-DNA的含量。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sAg、HBeAg阳性组;HBsAg,抗HBC阳性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及抗HBc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4%、98.0%、73.8%、51.2%、16.4%及7.4%。结论:PCR检测HBV-DNA含量与HBV—M同时测定,更有利于乙型肝炎的正确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中HBV-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535例病人的血清HBV-DNA含量和HBV-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sAg( )、HBe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88.8%(207/233),平均拷贝数1.0×108/ml。HBsAg( )、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31.6%(50/158),平均拷贝数6.2×106/ml。 HBs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21.7%(15/69),平均拷贝数1.8×106/ml。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6.2%(1/16),平均拷贝数3.2×103/ml。全阴性组血清HBV-DNA检出率5%,平均拷贝数2.0×103/ml。结论 同时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DNA ,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健  项桂菊  刘炳祥 《安徽医药》2001,5(4):272-274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与HBV DNA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对 5 315例乙肝患者进行HBsAg、抗 HBs、HBeAg、抗 HBe、HBcAg、抗 HBc、抗 HBc IgM、PHSA R、HBsAgIgM 9项HB VM检测 ,同份血清用PCR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 血清HBVM有 32种阳性表现形式 ,HBV DNA总体阳性率 40 73%(2 16 5 / 5 315 )。其中HBeAg(+)组HBV DNA阳性率最高 ,为 99 74% (15 35 / 15 39) ;单一HBsAg(+)的“正常携带者”和HBeAg(- )组、单一抗 HBs(+)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6 6 7% (2 2 / 132 )、16 6 8% (6 30 / 3776 )、5 2 6 % (4 / 76 )。PHSA R(+)组、PHSA R(- )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5 6 92 % (176 5 / 310 1)和 18 0 7% (4 0 0 / 2 2 14) ,二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HBVM表现具有多样性 ,PHSA R在介导HBV感染起重要作用。抗 HBs不能完全阻断HBV入侵。HBV DNA与HBeAg密切相关 ,是对常规血清HBVM的重要补充 ,可为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防乙肝传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212份HBV标志物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17%、47.13%、47.37%;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检测乙肝病毒,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唾液中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在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103 copies/mL者268例,阳性率为89.33%。唾液HBV-DNA>103copies/mL者219例,阳性率为73.00%。血清、唾液HBV-DNA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6,P<0.01)。结论:血清中HBV-DAN与唾液中HBV-DNA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唾液中HBV-DNA>105 copies/mL时同样导致HBV的水平传播,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戴晨阳  戴晨琳 《天津医药》1999,27(9):515-5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9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随着临床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抗-HBe及抗-HBc阳性组,而后两组中部分病例HBV-DNA水平仍很高,血清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HBeAg与HBV-DNA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HBV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组(n=239)和HBeAg(-)组(n=581),测定两组的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结果HBeAg(+)组的血清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组(χ2=224.548,P<0.01);血清HBeAg的S/CO值与HBV-DNA对数值呈正相关(r=0.8820,P<0.01)。结论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性,但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13.
乙肝患者HBsAg定量与HBV-DNA及乙肝标志物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化法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与HBV-DNA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FQ-PCR)及ELISA三种方法同时检测258份血清标本,并对其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对比分析。结果258份乙肝患者血清HBsAg含量与HBV-DNA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准确、快速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4.
周斌  胡志东  阎欢  钟述猷 《天津医药》2001,29(9):534-535
目的:研究荧光PCR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份HBV-ELISA阳性标志物血清进行HBV-DNA的检测,从血清中提取DNA,运用iCycler-PCR软件进行荧光PCR扩增,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组阳性率为96.7%,HBsAg-HBeAb-HBcAb组阳性率80%,HBeAg-HBcAb组阳性率55%。结论:荧光PCR技术是一种良好的检测HBV-DNA的技术,但尚不能作为乙型肝炎治愈与否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乙肝两对半、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乙肝两对半、前 S1抗原与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183 0份血清用 EL ISA方法测定 HBV“两对半”和前 S1抗原 ,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HBV- DNA含量。结果 不同两对半模式血清 HBV-DNA阳性率不同 ,检出率以 HBs Ag( )和 /或 HBe Ag( )组最高 ;共检出前 S1抗原阳性血清 73例 ,其中 HBV-DNA检出率为 90 .4% ( 66/ 73 )。结论 前 S1抗原与 HBe Ag、HBV- DNA有较好相关性 ;FQ- PCR检测可更准确反映 HBV感染及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CVRNA含量与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及丙氨酸转氨酶 (ALT)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了 10 4例HCV感染者血清HCVRNA含量。结果 10 4例HCV感染者血清HCVRNA含量为 10 3~ 10 7拷贝 ml之间。慢性肝炎中度和轻度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为 (3 .2± 9.5 )× 10 6 和 3 .9× 10 5± 1.1× 10 6 拷贝 ml(P <0 .0 5 )。血清HCVRNA水平高者ALT异常率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结论 血清HCVRNA含量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进一步证明HCV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因分型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慢性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B)、肝硬化(LC)和重症肝炎(SH)的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12.1%和86.7%。在基因型分布中ASC、AH、CHB、LC和SH的基因型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型中CHB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而LC在B型和C型中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B型感染者,而基因C型感染者中HBeAb阳性率显著低于基因B型感染者。结论:C型HBV感染和乙肝病情加重有一定关系,而B型HBV感染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