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CT的表现,提高采用CT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对其进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然后分析其CT的表现。结果 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大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在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有明显的环形强化,而延迟期则呈现填充性的改变。结论 CT扫描,特别是采用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卢先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479-2481
目的通过对45例肝血管瘤的CT影像分析,进一步探讨肝血管瘤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经临床明确诊断的45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征象。结果肝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占位,呈圆形结节状或椭圆形占位,边界较清楚,极少数巨大血管瘤病灶边缘可欠清晰,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为特征性动脉期边缘性环状强化或结节样明显强化,较小的血管瘤可形成高密度结节状充填;静脉期强化逐渐向病灶中央延伸;延迟期病灶呈与肝实质密度相似的等密度充填影,巨大血管瘤中央可见点片状或裂隙状不充填影。结论肝血管瘤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CT对诊断肝血管瘤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对20例肝血管瘤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20例肝血管瘤CT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延迟期呈填充改变。结论:CT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增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45-1046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对63例肝血管瘤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肝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环状强化,静脉期强化区扩大或呈等、高密度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填充呈等密度改变。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室自1989年8月~1991年9月,对70例肝内占位变病人,经肘静脉内快速注入造影剂后,应用两块一长增强扫描鉴别肝癌与肝海棉状血管瘤。我们观察了38例肝癌,32例肝血管瘤,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在动态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特点,研究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已确诊的肝细胞癌和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6例,其中肝细胞癌30例,血管瘤2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肝脏CT平扫和多期增强影像表现.结果 56例平扫均出现肝脏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CT增强特点为"快进快出",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在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海绵状血管瘤的增强特点为"快进慢出",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与腹主动脉密度接近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周边动脉,结节状强化是CT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1],门脉期上述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延迟期扫描时整个瘤体均匀强化,密度高于或等于肝实质密度.结论 肝细胞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中各有典型的表现特征,鉴别两者的关键是在于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可单发、多发,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很难与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及转移瘤鉴别,常因错误诊断造成血管瘤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或恶性肝占位病灶误诊为血管瘤而耽误治疗时间,本文把我院1993~2003年10年间诊断为血管瘤而经手术、穿刺、随诊观察或经MIR、核素(99m)Tc红细胞扫描确诊的200例肝血管瘤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确定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并制定出肝血管瘤的诊断标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析CT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6月-2013年12月的2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血管瘤组)及24例经临床证实肝细胞肝癌患者(肝癌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比较两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特征。结果:血管瘤组发病年龄(45.2±5.6)岁,肝癌组(46.8±6.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组女性76.92%(20/26),肝癌组男性75%(18/24),两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平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后,两组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表现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后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各自有典型的特征,鉴别诊断两者的主要方法是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9.
肝海绵状血管瘤(简称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前绝大多数为尸检或剖腹探查所发现,临床需要血管造影来确诊。随着CT的应用及普及,肝血管瘤术前根据CT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90%以上病例可以确诊。现将CT诊断肝血管瘤4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俞腾先  郭宏伟  刘杰 《重庆医药》2009,38(13):1635-163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8例肝血管瘤患者CT资料。结果38例49个病灶在平扫时均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46个病灶于动脉期出现病灶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门脉期病灶内增强范围逐渐扩大且密度逐渐均匀并有下降,延时期扫描病灶大部分或全部强化,密度与肝实质相等或略高。3个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门脉期少量强化,延时期扫描病灶为等密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Ⅲ期扫描可清楚显示肝血管瘤的典型CT表现,对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章其林 《淮海医药》2009,27(5):398-399,4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0.8 s螺旋扫描,扫描参数:120~140 kV,280 mA,层厚10 mm,间隔10 mm,螺距1.375。结果肝海绵状血管瘤在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动脉期病灶边缘的结节状强化或点状强化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影像对提高肝脏大血管瘤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30例直径>5 cm的肝脏血管瘤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肝脏内直径>5 cm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肝内大片状低密度占位,边界较清楚;部分患者病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除具有肝血管瘤增强一般特性外,延迟扫描主要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区不强化影.结论:肝脏大血管瘤除具有血管瘤一般CT影像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CT影像特征,这些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金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5+97-95,9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小肝癌患者与肝小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欣  荣凡令  徐青 《江苏医药》2016,(5):582-583
目的探讨超长回波时间(TE)重T2加权像(T2WI)对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快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磁共振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确诊的肝血管瘤(123个)和肝囊肿(203个)病灶行超长TE重T2WI成像,比较不同序列对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脂肪抑制T2WI序列和超长TE重T2WI序列对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囊肿的AUC分别为0.556和0.986(P<0.01)。结论超长TE重T2WI序列能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囊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集束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血管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集束射频治疗肝血管瘤共37例,41个病灶,术后通过B超检查及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RFA治疗,所有病例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腹膜炎、膈肌损伤、肝脓肿等)。3个月后随访,均完全缓解,缓解率达100%,肿瘤平均直经缩小65.3%。结论在掌握好技术规范的前提下,RFA治疗肝血管瘤具有不需全麻、创伤小、患者易接受、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作为肝血管瘤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对患有肝血管瘤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后证实为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CT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病情检查;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技术对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病情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肝血管瘤疾病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肝血管瘤疾病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对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首选方法,超声、CT、MRI、血管造影、核医学广泛应用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它们各具优点,相互补充.目前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我院经综合影像学及临床最后确诊的肝血管瘤60例,对其多层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肝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肝血管瘤的彩超表现,提高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4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分析肝血管瘤切面的超声特征性表现、血管形态表现、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结果 64例肝血管瘤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彩超诊断58例为肝血管瘤(确诊率90.6%)、6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误诊率9.4%);本组64例中有9例为低回声型(占14.1%),50例为高回声型(占78.1%),5例混合回声型(占7.8%);大部分小于3 cm的肿块内部及周边未发现明显的血流信号,少部分小肝血管瘤内部可有斑点状红色或蓝色血流信号,阻力指数约0.50~0.55.结论 彩超诊断肝血管瘤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干扰小的优点,结合CT扫描、MRI等影像学手段可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肝血管瘤CT误诊原因,以提高肝血管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血管病历,经平扫,增强DSA检查,造影剂为60%泛影葡氨注射液,造影剂量为2 mL/kg体质量,经外周静脉注射后,15 s开始扫描,以后每3 min扫描一次,延迟至15 min结束。结果 36例中发现病灶64个,平扫大小不等,边缘不清,均误诊为肝癌,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具有肝血管瘤的强化特征。其中30例为单发,6例为多发,直径4 cm以下42个,48 cm14个,8 cm以上8个,中心出现更低密度的20个,出现钙化的12个,2例合并肝癌灶6个。结论未作CT增强扫描,未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是造成肝血管瘤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扫描表现。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不典型肝血管瘤患者(全部手术,得到病理证实)72例,分析其CT检查扫描时,CT表现的不典型征像。结果 72例患者共发现84个病灶,单发60例,多发12例;所有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平均(2.1±0.4)cm;57例病灶在肝脏右叶,15例病灶在肝脏左叶。平扫时,边缘模糊63个,边缘清晰21个;密度不均匀45个,密度均匀39例。增强扫描时,12个有环状强化,45个强化不均匀,11个病灶周围充血,3个病灶不均匀,25个有低密度囊样结构,延迟强化。结论不典型肝血管瘤在CT诊断时,根据其不典型表现可作出较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