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或/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降低、组织液灌流减少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是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舒张受损或排血受阻,使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及组织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我院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多种病因的急慢性心力衰竭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心力衰竭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泵功能的下降及心排血量的减少,常引起广泛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其中包括甲状腺激素。为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预后,本文对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跃  刘亭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19-2320
目前人们比较通用的心力衰竭的概念是: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血回流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临床上可出现肺及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因心排血量下降,体循环瘀血,回心血量增加,心房内压升高,机体全面启动代偿机制,特别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通过水钠潴留,增加回心血量,心排出量起到代偿作用。然而心衰是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当心力衰竭转为慢性时,对心脏将产生不利影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几乎均有电解质紊乱。而低钠血症又可诱发和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造成相应血管供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最终坏死,心肌大面积坏死会引起心排血量下降,肺循环压力上升,心力衰竭是其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2.4%和21.6%。心力衰竭导致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造成休克、心脏骤停,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心力衰竭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心输出量下降,可引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体循环或肺循环瘀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射血能力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导致器官组织灌注不足,是许多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近年来,心力衰竭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难治性心力衰竭也越来越多,死亡率居高不下。硝普钠可以扩张小动、静脉,能有效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病损及收缩力减弱,都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或/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降低、组织液灌流减少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小几尤其小婴儿心脏发育尚未成熟,心肌细胞收缩力量较差,钙离子泵的活性及效率也较差,因而心脏做功的贮备能力较低。小儿处在生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肾功能不全~([1]),由于慢性心功能衰竭引起血容量减少、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等~([2])异常引发肾小球滤过率突然下降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导致各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对于此种病例治疗主要通过连续性血液透析(CRRT)改善肾功能与强心利尿等治疗双管齐下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该病的治疗包括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缓解临床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并降低病死率[1]。另外,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导致机体疫力下降,所以对患者在治疗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肌疾病的晚期。主要是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导致心排血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只用西医治疗的病例对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捧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捧血量维持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  相似文献   

14.
朱立峰  王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34-1834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35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常常是心力衰竭进展的标志之一,严重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现将58例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苏磊 《淮海医药》2013,31(5):449-450
心力衰竭是在静脉回心血量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组织灌注不足,肺或(和)体循环静脉淤血的临床综合征[1]。心力衰竭时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2]。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仍然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对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或(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降低、组织液灌流减少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疾患.根据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约2500万,每年新诊断的患者约为200万以上.目前,慢性心力衰竭(CHF)的5年病死率是50%左右,与恶性肿瘤相近.除了泵衰竭引起死亡外,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性猝死率是正常人的6~9倍.最近,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死率正在下降,但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却呈增加趋势.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轻-中度心力衰竭的预后,而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正在观察中.心力衰竭的新治疗方法包括新药治疗、手术和辅助装置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细胞移植治疗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健康损害对打的疾病之一。晚期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使患者致残、致死率甚高。高血压是心脑卒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本人查阅了近五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现对几年来高血压患者的系统健康教育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本文应用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武国霞 《河北医药》2013,35(16):2466-246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研究认为,被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并且其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速心脏衰竭程度的恶化[1]。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有效拮抗心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因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分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我科于2010年1月至今收治慢性心力衰竭28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